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新知
戴碧玲創凝香體敷料 緩解犬隻潰瘍出血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62期
「眷」刻回憶 裝置藝術映社會變遷
2017-10-25
【記者劉蘭辰台北報導】《復甦術—村眠不覺曉》在台北市北投中心新村將軍府開幕,展出眷村文物與駐地創作藝術品。六位藝術家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湯雅雯、魏柏任用系列裝置與空間陳設等,將當地歷史元素融入創作,反映個體如何受社會結構支配、生活與遷移。北投中心新村為「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之一,是台北市少數完整的眷村。此地除保有台灣獨特眷村文化,還是全台唯一擁有溫泉與軍醫院的眷舍聚落。自從去年底村民全數搬離後,此展覽為該村首度開放,也是眷村四年期復興計劃的第一階段。 湯雅雯創作〈動力式肌肉刺激器〉,她將照片、算盤、矮櫃組合為肌肉刺激器,期盼帶出民眾對軍醫院的記憶。 圖/劉蘭辰攝展覽作品散落在將軍府的房間、畫室與車庫,表現迥異卻或多或少契合。〈動力式肌肉刺激器〉利用村民遺物結合醫療器材,藝術家湯雅雯將照片、算盤、矮櫃組合為肌肉刺激器,試圖觸發民眾對軍醫院的記憶。她認為駐地創作帶來靈感,困難的是如何讓村民及觀眾看懂作品。魏柏任以房間老舊的木櫥、鏡面與水罐創作〈不定的數種樣態〉,捕捉村中的溫泉意象。櫥中馬達驅使著「水」循環,象徵居民抗戰時的重要補給品、橫渡台灣海峽的不安,及村裡療癒的溫泉。「我尤其被這只傾斜的櫃子所吸引。」魏柏任表示,櫃子使他聯想到漂泊的眷民,及流動不安的水,最後由壁面螺旋狀的塗鴉發想出回流的水利裝置。 魏柏任以「水」象徵居民抗戰時重要的補給品、橫渡台灣海峽的不安,以及眷村中療癒的溫泉。 圖/劉蘭辰攝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協會執行長張中模指出,〈不定的數種樣態〉最打動其心,因為「水」成功詮釋眷民心理狀態,亦十分貼近普羅大眾。「我一直在思考人離開後眷村的未來出路?」他表示,身為中心新村第三代,希望以藝術將古老眷村化作年輕人的養分,賦予眷村新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