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藝文
第1770期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2022-11-02
圓環型的燈光裝置,是由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洪伊妘製作的互動作品〈尋光〉中的主燈。 圖/洪伊妘提供【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圓環型主燈周圍散佈著帆船造型的小燈,觀眾拿著手機穿梭其中與之互動。作品〈尋光〉在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舉辦的關渡光藝術節《濟濟》中展出。本屆光藝術節首次跨出校園,於10月28日在關渡中港河碼頭開幕。新媒系的學生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和洪伊妘,受關渡宮沿路掛設的燈籠和碼頭所啟發,結合光藝術裝置與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設計了一套互動遊戲,製作出作品〈尋光〉。觀眾下載APP後,可以跟著遊戲腳本化身為「守燈人(註)」,將手機鏡頭對準主燈周遭的小光船後,便可透過APP捕捉小燈裝置上的「光精靈」,再將鏡頭對準主燈回傳光精靈身上的能量,以點亮裝置,為中港河碼頭的船舶引路。註:在遊戲腳本中,體驗者將成為守燈人的角色,帶著行動裝置,在AR中捕捉光精靈。王可可分享,因關渡宮鄰近北藝大校區,在創作發想期間,團隊會相約在關渡宮和關渡中港河碼頭周遭區域漫遊以尋求靈感。陳昱伶則說明,在某次閒逛時偶然看見整排燈籠延伸至關渡宮的景象,「我們覺得那個光指引到某個方向,可以解讀為希望。」他們也因此受到啟發,並將此概念轉化為現在的作品〈尋光〉。 〈尋光〉創作團隊自行開發手機APP,讓參觀民眾可以透過行動裝置參與虛擬實境,與作品互動。 圖/洪伊妘提供策展人、北藝大新媒系專任講師林書瑜說明,這次展覽以關渡本身的地景、人文、歷史作為創作發想,也曾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陪伴學生認識關渡。展名《濟濟》也是取自音樂人鍾永豐和陳明章為關渡所譜寫的《關渡之歌》,連結對土地和在地生態的情感。〈尋光〉作品中的光精靈,以招潮蟹、彈塗魚、鴿子等形態出現,也是從關渡自然公園的棲息生物找到靈感。現場觀眾謝昕亞表示,在「尋光」過程中,十分期待最後點燈的瞬間,也在遊戲體驗中認識到關渡當地的捕魚環境,加深對關渡的印象。他認為,藉由體驗互動的作品,參與者能更投入在展覽中,因此如果有特定想傳達的議題,互動式藝術裝置是合適的傳播形式。陳昱伶也點出,非互動式作品觀看方式只有一種,但互動作品可以讓觀眾的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尋光〉團隊更希望,不只是展場與地景連結,作品本身也能與在地文化、民眾有所聯繫。
螢光物質擬數位屏幕 《自然序列》喻虛實距離
藝文
第1762期
螢光物質擬數位屏幕 《自然序列》喻虛實距離
2021-12-29
【記者羅子恆台北報導】雨水滴答聲充斥於漆黑的展間,觀眾身上的衣物隨螢光海呈現截然不同的色彩。今年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畢業的謝佑承舉辦《自然序列─謝佑承個展》,以螢光材料創作反思現實與虛擬的矛盾議題,作品於25日起在「YIRI ARTS 伊日藝術計劃」展出,展期至民國111年1月23日。 在陰暗的環境中,透過紫光燈的照耀,呈現螢光的各種樣態,牆面上還同時撥放者雨水的投影。 圖/羅子恆攝展間右側牆面上投影著水滴緩慢滑落的影像,謝佑承以投影作為展覽的引言,藉由雨水放大螢幕上的顏色及格點,呈現數位影像的真實樣態。他也將空間中央向前延伸的平台打造成碼頭,他說:「我認為地面上的螢光點更像水平面的狀態,所以做一個碼頭,讓人能更在空間當中。」觀展民眾王小姐說:「之前看就是一整個畫面,是有一個介面的距離,但這次我能走進去,就好像可以沉溺於其中,這個空間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 透過雨水的投影,呈現數位螢幕中的各項組成元素,讓觀眾能了解數位影像的真實樣態。 圖/羅子恆攝紫光燈向下映照於展場中,地面上整齊劃一的螢光點映入眼簾,呈現出彷彿被序列安排後的圖像。謝佑承表示,打光看會發現螢光點由串珠材料、塑膠碎片及具螢光反應的廢棄塑膠組成。他解釋道:「我就去模擬單點小顏色的方式,在地面上呈現電視的視覺空間,希望觀眾能有一種熟悉的科技視覺,但又是以物質方式達成。」觀展民眾周曼農說:「一方面是物質的,但那種隨機偶然排列又很呼應數位的某種想法。」 趴下地面觀察,一大片螢光海隨之映入眼簾,彷彿按照著某種規律在排列,但同時又具有隨機的感覺。 圖/羅子恆攝謝佑承透過實際物質產生的螢光模擬數位螢幕,反思現實與虛擬之間的距離,謝佑承說:「主題會叫自然序列,是因為我都在用類比的方式處理數位的視覺,而數位視覺不是直接投影,而是透過數字去組成眼前所看到的圖像。」 以各種具螢光反應的材質整齊劃一的排列於地面,隨著紫光燈的的映照似乎呈現著某種圖像,又或是某些序列的組合。 圖/羅子恆攝 打光看會發現地面上的螢光亮點,全都是由串珠材料、塑膠碎片及具螢光反應的廢棄塑膠料組成。 圖/羅子恆攝謝佑承表示,展間地板上的顆粒皆由人力完成,因此耗時許久,但也呈現出數位影像世界的時間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謝佑承說:「我就是很刻意地用人為的方式,去凸顯數位快速的時間,從以前的作品到現在,我都會刻意用很多人力或是勞動的方式,去做到一個超常見的畫面。」周曼農說:「這裡面有很強的手工感,身體一定要介入,這個作品才能被完成,這就能探討到數位到底是如何與身體這個概念在一起的事情。」 白色牆壁上的雨水投影,與底下螢光交相輝映,創作者謝佑承透過光的作品反思實體與虛擬、真實與數位的矛盾關係。 圖/羅子恆攝「光」一直是謝佑承重要的創作來源,他認為,螢光材質其實距離人們生活很近,希望能透過螢光元素來重現人們與螢幕的距離。他也進一步表示,未來可能會藉螢光的特性,去發想一些生活的狀態及議題的關聯。
《游泳克》塑聲光幻境 新媒材反思資訊科技
藝文
第1690期
《游泳克》塑聲光幻境 新媒材反思資訊科技
2018-11-29
【記者邱于瑄台北報導】前方一道光照著下方的煙霧,側面的光製造出兩面高牆,將觀眾關在如同雲層的幻境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主辦「2018關渡光藝術節」,與音樂學系、劇場設計學系以及藝術家合作,以《游泳克》為名,透過聲音、雷射、裝置、肢體表演等不同領域塑造視聽幻境,反思人與資訊科技的從屬關係,表演於24、25日在北藝大游泳館演出。 表演結合燈光、雷射、裝置、表演、聲響等跨領域媒材呈現,其中雷射透過水波與角度折射進行變化。 圖/北藝大新媒系提供「究竟是人掌控資訊還是資訊控制我們,抑或是我們利用資訊、科技創造新的可能?」節目統籌、北藝大新媒系講師周曼農說。他提到,《游泳克》以「克」為名,象徵在現今數位時代,大眾「吃」了許多訊息。周曼農補充,表演並沒有劇情,媒材也沒有特定寓意,是藉由跨領域元素塑造出的氛圍呈現理念。周曼農表示,《游泳克》在泳池進行,希望連結觀眾的日常生活經驗,透過新媒體聲光表演,翻轉民眾對於泳池只能游泳的想像。有別於往年以視覺裝置為主的呈現方式,今年表演包含雷射透過水波折射,呈現光影的變化,也有舞者在岸上跳著暖身操,之後跳入水中,在雷射與光的照射下游泳,更有紅白、藍黃等色塊及繽紛的線條投影至屋頂,塑造出超現實的氛圍。 由於游泳館屋頂結構複雜,在影像投影上利用簡單的色塊與線條呈現。 圖/北藝大新媒系提供在聲音部分,由不同藝術家各自創作的電子音、聲樂等層層疊加,更有舞者划著小船拉著繽紛的光球,圍繞著泳池中央小船上歌唱的雙人女高音。藝術總監、北藝大新媒系教授兼系主任王俊傑解釋,在前後都是相對吵雜、炫目的表演中,抒情的聲樂是作為情緒的轉折,「女高音代表的並不是一個角色,而是個發音的裝置。」 兩艘小船拉著色彩繽紛的光球,圍繞著中央船上歌唱的女高音,象徵日常的想望與救贖。 圖/北藝大新媒系提供女高音、北藝大音樂系聲樂組學生王涵以及北藝大音樂碩士班學生江柔表示,平時演出都是現場樂器跟著歌手的節奏,然而此次必須反過來配合音檔的拍子歌唱,頗為困難,且在泳池回音大、船會移動的情況下,王涵與江柔因無法確認彼此眼神,所以較難配合彼此,甚至聽不見對方的聲音。王俊傑也補充,由於游泳館屋頂有屋樑、柱子等複雜結構,無法投影寫實的影像,只能使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觀眾周威榕表示,由於場地是封閉的,加上水波的變化,增強了聲光的效果。觀眾安萱萱說:「(女高音部分)以西式、羅曼蒂克的方式出場,像是一個劇場的表演,讓整體不會只是新媒體聲光的呈現。」 在前後都是相對吵雜、炫目的表演中,以抒情的女高音聲樂作為情緒的轉折。 圖/北藝大新媒系提供
《後.街》籲反思媒體本質 賦傳播語言新溫度
藝文
第1664期
《後.街》籲反思媒體本質 賦傳播語言新溫度
2017-11-08
【記者劉蘭辰台北報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是全台首個新媒體藝術系所,第五屆系展《後.街 Post-Street》特別增設主題展區,邀請大學與研究生以媒體批判為主軸,共同找出新的傳播語言。本次展出19件作品,包含個人與團體創作。展覽盼利用系所成員熟悉的新媒體素材重新檢視媒體工具,並喚醒觀眾在資訊爆炸時代下沉睡的判斷力。由林瑜亮、李翎暄與劉庭均製作的〈光。段〉充分發揮媒體載具特性。觀者被紅光領入一座狹小空間,仰頭即見密密麻麻流動的紅色數字,在螢幕上依序從九倒數至不見。「數值代表該光點所剩的時間。」劉庭均表示,遠觀大面光點忽明忽滅,反映現代資訊爆炸;細看單一數字則有主體性,它們各自是不同個體、生命,不再只有傳遞訊息的功能。劉庭均說有人覺得作品像醫院跳號機或股票電視牆,他們則樂見各種解讀方法。 〈光。段〉能讓人從宏觀與微視角度,分別感受資訊爆炸流動量與媒體主體性。 圖/劉蘭辰攝同樣是集體創作,〈黑夜〉由樹狀塑膠支架、一罐水、一瓶沙與一面托盤,還有一隻帶針的機械手臂組成。當裝置偵測到觀眾,手臂就會在小托盤上接沙作畫,吸引觀眾聚焦其微小精密的機關和獨一無二的畫作,展品藉此引導受資訊轟炸的人們靜下心察覺細膩感受,藝術家魏廷宇說:「每幅沙畫都屬於特定時空下,特定的你。」共同創作者許賢威則補充道:「希望賦予科技人性溫度。」 〈黑夜〉呈現富有溫度的科技裝置,讓每位參觀民眾都能在微細的機具輪轉間,察覺自身時常忽略的細膩感受。 圖/劉蘭辰攝有些作品則關於媒體帶來的意識型態,例如黑色空間展出〈過甚其實的映現〉,謝竺勳透過投影機、銀幕與輸出品,呈現動靜交替的原住民兒童合唱團表演實況。作品源於他隨團赴義大利洛雷托聖家聖殿所拍影片,他表示當下被台灣本土與陌生西方文化交會所觸動,「多層次模糊的動態影像代表那趟旅程和我複雜的感受。」謝竺勳認為,媒體在生活中加強我們對事物的聯想,正如觀者聽到歌聲腦中可能聯想到原民孩童在部落齊唱,但進入展場後才發現是在異域教堂演出。觀眾王又仙認為〈過甚其實的映現〉中動靜交融畫面有非常特別的視覺感。而總召林彥翔則指出〈黑夜〉與預期差異最大,最終因展出場地與人力限制才演變成現在的機械樹。林彥翔講解展覽時表示,本屆策展雖因添設主題展區而變得繁複,但也因此使整體展覽主題獲得具體呈現,比起往年活潑許多。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