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70期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2022-11-02
圓環型的燈光裝置,是由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洪伊妘製作的互動作品〈尋光〉中的主燈。 圖/洪伊妘提供【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圓環型主燈周圍散佈著帆船造型的小燈,觀眾拿著手機穿梭其中與之互動。作品〈尋光〉在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舉辦的關渡光藝術節《濟濟》中展出。本屆光藝術節首次跨出校園,於10月28日在關渡中港河碼頭開幕。新媒系的學生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和洪伊妘,受關渡宮沿路掛設的燈籠和碼頭所啟發,結合光藝術裝置與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設計了一套互動遊戲,製作出作品〈尋光〉。觀眾下載APP後,可以跟著遊戲腳本化身為「守燈人(註)」,將手機鏡頭對準主燈周遭的小光船後,便可透過APP捕捉小燈裝置上的「光精靈」,再將鏡頭對準主燈回傳光精靈身上的能量,以點亮裝置,為中港河碼頭的船舶引路。註:在遊戲腳本中,體驗者將成為守燈人的角色,帶著行動裝置,在AR中捕捉光精靈。王可可分享,因關渡宮鄰近北藝大校區,在創作發想期間,團隊會相約在關渡宮和關渡中港河碼頭周遭區域漫遊以尋求靈感。陳昱伶則說明,在某次閒逛時偶然看見整排燈籠延伸至關渡宮的景象,「我們覺得那個光指引到某個方向,可以解讀為希望。」他們也因此受到啟發,並將此概念轉化為現在的作品〈尋光〉。 〈尋光〉創作團隊自行開發手機APP,讓參觀民眾可以透過行動裝置參與虛擬實境,與作品互動。 圖/洪伊妘提供策展人、北藝大新媒系專任講師林書瑜說明,這次展覽以關渡本身的地景、人文、歷史作為創作發想,也曾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陪伴學生認識關渡。展名《濟濟》也是取自音樂人鍾永豐和陳明章為關渡所譜寫的《關渡之歌》,連結對土地和在地生態的情感。〈尋光〉作品中的光精靈,以招潮蟹、彈塗魚、鴿子等形態出現,也是從關渡自然公園的棲息生物找到靈感。現場觀眾謝昕亞表示,在「尋光」過程中,十分期待最後點燈的瞬間,也在遊戲體驗中認識到關渡當地的捕魚環境,加深對關渡的印象。他認為,藉由體驗互動的作品,參與者能更投入在展覽中,因此如果有特定想傳達的議題,互動式藝術裝置是合適的傳播形式。陳昱伶也點出,非互動式作品觀看方式只有一種,但互動作品可以讓觀眾的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尋光〉團隊更希望,不只是展場與地景連結,作品本身也能與在地文化、民眾有所聯繫。
藝文
第1762期
螢光物質擬數位屏幕 《自然序列》喻虛實距離
2021-12-29
【記者羅子恆台北報導】雨水滴答聲充斥於漆黑的展間,觀眾身上的衣物隨螢光海呈現截然不同的色彩。今年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畢業的謝佑承舉辦《自然序列─謝佑承個展》,以螢光材料創作反思現實與虛擬的矛盾議題,作品於25日起在「YIRI ARTS 伊日藝術計劃」展出,展期至民國111年1月23日。 在陰暗的環境中,透過紫光燈的照耀,呈現螢光的各種樣態,牆面上還同時撥放者雨水的投影。 圖/羅子恆攝展間右側牆面上投影著水滴緩慢滑落的影像,謝佑承以投影作為展覽的引言,藉由雨水放大螢幕上的顏色及格點,呈現數位影像的真實樣態。他也將空間中央向前延伸的平台打造成碼頭,他說:「我認為地面上的螢光點更像水平面的狀態,所以做一個碼頭,讓人能更在空間當中。」觀展民眾王小姐說:「之前看就是一整個畫面,是有一個介面的距離,但這次我能走進去,就好像可以沉溺於其中,這個空間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 透過雨水的投影,呈現數位螢幕中的各項組成元素,讓觀眾能了解數位影像的真實樣態。 圖/羅子恆攝紫光燈向下映照於展場中,地面上整齊劃一的螢光點映入眼簾,呈現出彷彿被序列安排後的圖像。謝佑承表示,打光看會發現螢光點由串珠材料、塑膠碎片及具螢光反應的廢棄塑膠組成。他解釋道:「我就去模擬單點小顏色的方式,在地面上呈現電視的視覺空間,希望觀眾能有一種熟悉的科技視覺,但又是以物質方式達成。」觀展民眾周曼農說:「一方面是物質的,但那種隨機偶然排列又很呼應數位的某種想法。」 趴下地面觀察,一大片螢光海隨之映入眼簾,彷彿按照著某種規律在排列,但同時又具有隨機的感覺。 圖/羅子恆攝謝佑承透過實際物質產生的螢光模擬數位螢幕,反思現實與虛擬之間的距離,謝佑承說:「主題會叫自然序列,是因為我都在用類比的方式處理數位的視覺,而數位視覺不是直接投影,而是透過數字去組成眼前所看到的圖像。」 以各種具螢光反應的材質整齊劃一的排列於地面,隨著紫光燈的的映照似乎呈現著某種圖像,又或是某些序列的組合。 圖/羅子恆攝 打光看會發現地面上的螢光亮點,全都是由串珠材料、塑膠碎片及具螢光反應的廢棄塑膠料組成。 圖/羅子恆攝謝佑承表示,展間地板上的顆粒皆由人力完成,因此耗時許久,但也呈現出數位影像世界的時間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謝佑承說:「我就是很刻意地用人為的方式,去凸顯數位快速的時間,從以前的作品到現在,我都會刻意用很多人力或是勞動的方式,去做到一個超常見的畫面。」周曼農說:「這裡面有很強的手工感,身體一定要介入,這個作品才能被完成,這就能探討到數位到底是如何與身體這個概念在一起的事情。」 白色牆壁上的雨水投影,與底下螢光交相輝映,創作者謝佑承透過光的作品反思實體與虛擬、真實與數位的矛盾關係。 圖/羅子恆攝「光」一直是謝佑承重要的創作來源,他認為,螢光材質其實距離人們生活很近,希望能透過螢光元素來重現人們與螢幕的距離。他也進一步表示,未來可能會藉螢光的特性,去發想一些生活的狀態及議題的關聯。
藝文
第1690期
《游泳克》塑聲光幻境 新媒材反思資訊科技
2018-11-29
【記者邱于瑄台北報導】前方一道光照著下方的煙霧,側面的光製造出兩面高牆,將觀眾關在如同雲層的幻境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主辦「2018關渡光藝術節」,與音樂學系、劇場設計學系以及藝術家合作,以《游泳克》為名,透過聲音、雷射、裝置、肢體表演等不同領域塑造視聽幻境,反思人與資訊科技的從屬關係,表演於24、25日在北藝大游泳館演出。 表演結合燈光、雷射、裝置、表演、聲響等跨領域媒材呈現,其中雷射透過水波與角度折射進行變化。 圖/北藝大新媒系提供「究竟是人掌控資訊還是資訊控制我們,抑或是我們利用資訊、科技創造新的可能?」節目統籌、北藝大新媒系講師周曼農說。他提到,《游泳克》以「克」為名,象徵在現今數位時代,大眾「吃」了許多訊息。周曼農補充,表演並沒有劇情,媒材也沒有特定寓意,是藉由跨領域元素塑造出的氛圍呈現理念。周曼農表示,《游泳克》在泳池進行,希望連結觀眾的日常生活經驗,透過新媒體聲光表演,翻轉民眾對於泳池只能游泳的想像。有別於往年以視覺裝置為主的呈現方式,今年表演包含雷射透過水波折射,呈現光影的變化,也有舞者在岸上跳著暖身操,之後跳入水中,在雷射與光的照射下游泳,更有紅白、藍黃等色塊及繽紛的線條投影至屋頂,塑造出超現實的氛圍。 由於游泳館屋頂結構複雜,在影像投影上利用簡單的色塊與線條呈現。 圖/北藝大新媒系提供在聲音部分,由不同藝術家各自創作的電子音、聲樂等層層疊加,更有舞者划著小船拉著繽紛的光球,圍繞著泳池中央小船上歌唱的雙人女高音。藝術總監、北藝大新媒系教授兼系主任王俊傑解釋,在前後都是相對吵雜、炫目的表演中,抒情的聲樂是作為情緒的轉折,「女高音代表的並不是一個角色,而是個發音的裝置。」 兩艘小船拉著色彩繽紛的光球,圍繞著中央船上歌唱的女高音,象徵日常的想望與救贖。 圖/北藝大新媒系提供女高音、北藝大音樂系聲樂組學生王涵以及北藝大音樂碩士班學生江柔表示,平時演出都是現場樂器跟著歌手的節奏,然而此次必須反過來配合音檔的拍子歌唱,頗為困難,且在泳池回音大、船會移動的情況下,王涵與江柔因無法確認彼此眼神,所以較難配合彼此,甚至聽不見對方的聲音。王俊傑也補充,由於游泳館屋頂有屋樑、柱子等複雜結構,無法投影寫實的影像,只能使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觀眾周威榕表示,由於場地是封閉的,加上水波的變化,增強了聲光的效果。觀眾安萱萱說:「(女高音部分)以西式、羅曼蒂克的方式出場,像是一個劇場的表演,讓整體不會只是新媒體聲光的呈現。」 在前後都是相對吵雜、炫目的表演中,以抒情的女高音聲樂作為情緒的轉折。 圖/北藝大新媒系提供
藝文
第1664期
《後.街》籲反思媒體本質 賦傳播語言新溫度
2017-11-08
【記者劉蘭辰台北報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是全台首個新媒體藝術系所,第五屆系展《後.街 Post-Street》特別增設主題展區,邀請大學與研究生以媒體批判為主軸,共同找出新的傳播語言。本次展出19件作品,包含個人與團體創作。展覽盼利用系所成員熟悉的新媒體素材重新檢視媒體工具,並喚醒觀眾在資訊爆炸時代下沉睡的判斷力。由林瑜亮、李翎暄與劉庭均製作的〈光。段〉充分發揮媒體載具特性。觀者被紅光領入一座狹小空間,仰頭即見密密麻麻流動的紅色數字,在螢幕上依序從九倒數至不見。「數值代表該光點所剩的時間。」劉庭均表示,遠觀大面光點忽明忽滅,反映現代資訊爆炸;細看單一數字則有主體性,它們各自是不同個體、生命,不再只有傳遞訊息的功能。劉庭均說有人覺得作品像醫院跳號機或股票電視牆,他們則樂見各種解讀方法。 〈光。段〉能讓人從宏觀與微視角度,分別感受資訊爆炸流動量與媒體主體性。 圖/劉蘭辰攝同樣是集體創作,〈黑夜〉由樹狀塑膠支架、一罐水、一瓶沙與一面托盤,還有一隻帶針的機械手臂組成。當裝置偵測到觀眾,手臂就會在小托盤上接沙作畫,吸引觀眾聚焦其微小精密的機關和獨一無二的畫作,展品藉此引導受資訊轟炸的人們靜下心察覺細膩感受,藝術家魏廷宇說:「每幅沙畫都屬於特定時空下,特定的你。」共同創作者許賢威則補充道:「希望賦予科技人性溫度。」 〈黑夜〉呈現富有溫度的科技裝置,讓每位參觀民眾都能在微細的機具輪轉間,察覺自身時常忽略的細膩感受。 圖/劉蘭辰攝有些作品則關於媒體帶來的意識型態,例如黑色空間展出〈過甚其實的映現〉,謝竺勳透過投影機、銀幕與輸出品,呈現動靜交替的原住民兒童合唱團表演實況。作品源於他隨團赴義大利洛雷托聖家聖殿所拍影片,他表示當下被台灣本土與陌生西方文化交會所觸動,「多層次模糊的動態影像代表那趟旅程和我複雜的感受。」謝竺勳認為,媒體在生活中加強我們對事物的聯想,正如觀者聽到歌聲腦中可能聯想到原民孩童在部落齊唱,但進入展場後才發現是在異域教堂演出。觀眾王又仙認為〈過甚其實的映現〉中動靜交融畫面有非常特別的視覺感。而總召林彥翔則指出〈黑夜〉與預期差異最大,最終因展出場地與人力限制才演變成現在的機械樹。林彥翔講解展覽時表示,本屆策展雖因添設主題展區而變得繁複,但也因此使整體展覽主題獲得具體呈現,比起往年活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