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印尼新就業法藐勞權 工運遍地開花
國際
第1732期
印尼新就業法藐勞權 工運遍地開花
焦點
2020-10-15
【記者吳季柔綜合報導】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政府以改善疫情重創的經濟條件為由,通過《創造就業綜合法(Omnibus Law on Job Creation)》,卻遭「印尼工會聯盟(Indonesian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 KSPI)」等工會組織質疑為吸引外資而縮減勞工權益。工會組織自6日始在各大城市進行為期四天的罷工行動,約有200萬名勞工響應。首都雅加達的大學生也在「印尼全國大學生執行委員會(Indonesian Student Executive Board Alliance, BEM SI)」的號召下加入抗爭。各地衝突逐漸升溫,民眾投擲石塊、縱火,而警方也以催淚瓦斯鎮壓,罷工逐漸演變成全國暴動。 印度尼西亞議會通過《創造就業綜合法(Omnibus Law on Job Creation)》後,全國各地的工人於6日至8日舉行罷工,成千上萬的學生也上街抗議表達支持,與警方爆發衝突。8日,在一場雅加達舉行的抗議集會上,學生們警告同伴防暴警察與他們發生衝突。 圖/馬斯特・伊爾漢姆提供《創造就業綜合法》共修改79條舊法,大幅修改勞動條件,如降縮資遣費、放寬加班工時、廢除縣市級別最低工資。資方也可以長期雇用契約勞工,降低解僱門檻。此外,環保團體不滿勞動新法鬆綁環保法規,為保護印尼雨林生態加入抗議行列,要求重新修法。印尼全國大學生執行委員會則發表聲明,指出政府強行通過勞動新法有違印尼憲法,侵害憲法保障的人民發言權、生命權與環境權,嚴厲譴責政府與人民代表違背全民的信任。 7日,印度尼西亞丹格朗市,一名勞動示威者舉起拳頭抗議《創造就業綜合法(Omnibus Law on Job Creation)》。在首都雅加達有3000多人抗議,其他城市示威規模較小。 圖/迪塔・阿朗卡拉提供安達拉斯大學(Andalas University, Unand)學生伊克山・古恰諾・祖爾菲卡爾(Iqshan Guciano Zulfikar)擔任印尼全國大學生執行委員會印尼北蘇門答臘地區的協調員。他指出,大約有1萬名大學生因為對政府感到失望而走上街頭,「政府沒有聽取改變工作機會與勞動綜合新法等人們的願望。」他也表示,學生們尤其不滿政府迎合外資的行為。他認為《創造就業綜合法》降低外商人事成本,將使印尼學生面臨不利的工作處境,「我們拒絕印尼受到外國人的控制。」面對印尼低薪的就業環境,祖爾菲卡爾感到憂心。穆拉瓦曼大學(Mulawarman University, Unmul)學生穆罕默德・阿克巴爾(Muhammad Akbar)指出印尼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工作數量少於高中或同等水平,以及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的數量,導致年輕人失業。」印尼全國大學生執行委員會主席雷米・哈斯蒂安(Remy Hastian)表示,《創造就業綜合法》會大幅加劇印尼年輕人的就業困境。 雅加達約有1萬名大學生響應印尼全國大學生執行委員會(Indonesian Student Executive Board Alliance, BEM SI)的號召,於7日走上街頭,爭取勞動權。 圖/伊克山・古恰諾・祖爾菲卡爾提供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主導《創造就業綜合法》修法,透過鬆綁勞動與環保法規,吸引外資進入印尼市場。據《中央社》報導,他否認新法廢除最低工資與環境影響評估,並認為抗議行動是因為人民不了解新法內容,受到社群媒體的假訊息誤導。他呼籲對新法不滿的民眾可以向憲法法庭要求審視這部法律。
合成家族影像 盧明威追尋族群認同
藝文
第1719期
合成家族影像 盧明威追尋族群認同
焦點
2019-12-25
【記者黃雪瀅台北報導】郵票中的女性,分別身穿不同種族的傳統服裝,營造出多元族群文化。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的盧明威首次舉辦個展《群島家族映像》,15日起在「谷居」展出。透過合成影像的方式,重新梳理家族史,從中尋找自身的族群認同。 《群島家族映像》為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的盧明威,從家族影像中尋找自我認同過程的創作。 圖/黃雪瀅攝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迫使盧明威全家搬遷至馬來西亞檳城,尋求當地華人庇護。但由於印尼政府多年來施行華裔「印尼化」政策,導致他們全家只熟悉印尼語,並不諳華語,遭檳城華人揶揄,讓他們始終覺得格格不入。盧明威回憶說:「原以為來到華人地區會受到更多的包容與認同,但也沒有。」之後他來台升學,因在台華人以國家為認同對象,他仍未能獲得認同,導致他始終與在台華人之間存有一道鴻溝。盧明威從自身經驗無法得到華人族群認同,加上長輩相繼離世讓他開始翻閱相簿,發現家族成員的多元身份,使他改為追溯長輩的身份背景,從家族影像中尋找自我認同。他以家族留存的影像為媒材,經電腦後製合成,呈現家族背景所涵括的各種族群樣貌,產生有別於其他華裔族群的身份認同。他也認為,經過人為拼湊的虛假影像,反而更能陳述故事複雜的內涵。 盧明威以家族影像為創作媒材,重新梳理家族史,以尋找自身認同。圖為盧明威(右一)正在向觀展者解釋作品背景及理念。 圖/黃雪瀅攝印尼曾經歷荷蘭殖民時期,盧明威的外祖父曾是荷蘭人的養子,他母親也受荷蘭文化薰陶。作品〈吳家全家福〉中,包含穿著印尼傳統服裝的盧明威與他哥哥,以及身穿荷蘭禮服的母親,彰顯盧明威一家錯綜的族群關係。盧明威好友王伊寧則表示,透過這張合成照片更讓他了解盧明威的家族背景。到了60年代,印尼在軍人蘇哈托掌權下,全面打壓華裔,盧明威的父母便是第一批生來不能說中文的華裔。如作品〈偉大印度尼西亞〉,畫面中的三張郵票上,盧明威的母親分別身穿荷蘭、中國和印尼傳統服飾,刻畫各地海外華裔的文化互相融合。盧明威向祖國提問說:「穿著荷蘭、中國衣服的母親對荷蘭、中國文化產生認同的話,還可以是印尼人嗎?而接受同化教育的母親穿著印尼服飾時,他真的完全是印尼人嗎?」 郵票經常將國家標誌作為列印素材,盧明威試圖以〈偉大的印度尼西亞〉提問國家是否接受族群的多元性。 圖/黃雪瀅攝不同於盧明威的母親具多元族群身份,他的父親雖在印尼出生,卻成長於保留濃厚中華文化的家庭,在自我認同上也以華裔為傲。但在作品〈永遠的觀光客〉,盧明威將父親到台灣旅遊的擺拍姿勢,張貼到印尼的旅遊景點。他解釋說:「擁有亞洲華人臉孔的父親,當時到台灣旅遊會被誤認為華人,但父親實際上無法用中文對話。」而同時父親也因華人臉孔在印尼族群顯得相當突兀,無論到何處,父親都像觀光客。 以「永遠的觀光客」命名作品,盧明威點出父親雖擁有華人臉孔卻不諳中文,也因長相在印尼族群顯得格格不入。 圖/黃雪瀅攝回歸創作初心,盧明威坦言,原先為了尋找自我認同開啟這趟創作旅程,經過此次創作,他說:「我反而覺得不可能找到。」他表示,合成影像的過程中,他開始觀察海外華裔在各族群間的流動狀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學生吳禎明分析,海外華裔雖能融入當地文化,但由於當地的差別待遇或同化政策,以及對血液歸根的追尋,導致華裔的自我認同無法找到歸屬。
印尼學生盼肅貪委員會獨立 籲政府撤回刑法草案
國際
第1707期
印尼學生盼肅貪委員會獨立 籲政府撤回刑法草案
2019-10-02
【記者李權洲綜合報導】「拯救印度尼西亞!」數千名印尼大學生於9月23日在首都雅加達上街抗議,要求政府撤回刑法草案(Rancangan Kitab Undang-undang Hukum Pidana, RKUHP)的議程。他們手握所屬大學旗幟,向政府高喊著他們的訴求。警察到場噴射高壓水柱驅散群眾,並施放催淚瓦斯,最後逮捕了數十名學生,同時造成數百人受傷送醫。印尼政府原預計於9月24日進行刑法草案表決,然而,此次草案中卻因含有眾多爭議性條文而引發民眾不滿。各地大學生於9月23日聚集雅加達國會大廈外,呼籲政府收回草案。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雖於9月24日宣布暫緩草案表決,但拒絕收回有關削弱印尼肅貪委員會(Komisi Pemberantasan Korupsi, KPK)的部分,截至目前,各地的抗議活動仍持續進行。 各大學學生拿著自己所屬學校或學院的旗幟,聚集於雅加達進行抗議。 圖/印度尼西亞大學學生執行委員會提供針對修法爭議最大的肅貪委員會相關法令,印度尼西亞大學(Universitas Indonesia, UI)學生穆罕默德・希瑪萬・里斯旺達(Muhammad Himawan Riswanda)說,政府改制部分部門使肅貪委員會在調查過程上不再獨立,而是會受到政府監督,並由政府決定是否處分貪汙者。希瑪萬認為,政府藉此干預肅貪委員會,以削弱其勢力(註1),「政府這麼做無疑是鼓勵貪汙行為。」他說。註1:印尼政府決議將肅貪委員會之建議委員會(Advisory Board)改制為監督委員會(Supervisory Board),屆時政府將可監督調查過程,並決定貪汙者最後的處分。 印尼日惹大學學生在該地聲援抗議活動,要求政府重新審視肅貪委員會相關法律。 圖/拉利・穆法里卡提供「不只大學生,工人、漁夫和農夫也都加入了抗議行列!」學運領袖、印度尼西亞大學學生馬尼克・馬加納馬亨德拉(Manik Marganamahendra)表示,目前各地的抗議活動已逾一萬人參加,「刑法該修,但不是堅持在那些無關緊要甚至模稜兩可的條文。」馬尼克也認為,修法勢必會對社會造成巨大影響,「法案若通過,政府可輕易將批評者冠上汙名,再加上肅貪委員會權力被削弱,屆時印尼社會很可能會倒回蘇哈托(Soeharto)時期的情景(註2)。」印度尼西亞大學學生吉漢・阿尤・薩普崔(Jihan Ayu Saputri)則表示,此次修法過程相當不透明,人民直到草案要送進國會表決前一刻才得知修法消息。他坦言,若修法通過,政府的權力將過度擴張,「新刑法不適合當今印尼社會,部分條文也缺乏邏輯性。」註2:印尼第二任總統蘇哈托在任實行獨裁統治,當時印尼貪汙盛行,1998蘇哈托下台前,印尼的消費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在東南亞居末。肅貪委員會成立至今,致力於打擊貪汙犯罪,印尼的消費物價指數成長率也因而躍居世界前段班。加查馬達大學(Universitas Gadjah Mada, UGM)學生拉利・穆法里卡(Rully Mufarika)則認為,刑法草案的問題並不如媒體報導得嚴重,「學生們只是代表部分人的想法進行抗爭。」他說,政府已召集抗議相關人士及學生進行協商,也決議暫緩刑法草案之表決,學生們仍在各地進行抗議,期望政府做出撤回草案的決定。 一名來自印尼巴布亞省(印尼最東方省分)的民眾手舉標語,呼籲政府調查侵犯人權行為。 圖/拉利・穆法里卡提供
【鏡頭下的鄉愁】千里傳情 沙發乘載移工思念
藝文
第1693期
【鏡頭下的鄉愁】千里傳情 沙發乘載移工思念
焦點
2018-12-21
【記者林莉庭綜合報導】一座灰紫色的皮革沙發,骨架和扶手以雕工精緻的木頭組成,擺放在移工放假時經常前往的車站廣場與店家,在人來人往的街道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就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學生白詠丞、吳思遠與黃品皓,三人以在台移工的生活經驗與心境為題,共同創作系列攝影作品《名為家的異鄉》,11日至21日展於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長廊。 台北火車站微風廣場是移工時常聚集的地方,他們在此聊天、與親友相聚。 圖/白詠丞提供 擺放於印尼伊斯蘭教教團──伊聯(NU)聚會場所外的沙發,呈現印尼移工休假時的宗教活動。 圖/白詠丞提供「那是移工一兩年的生活裡面最有連結、最感到放鬆、最像家的地方。」拍攝者之一的白詠丞坦言,照片以移工群集的場域為背景,並採用編導攝影的方式,將沙發擺設在移工熟悉的生活圈中,象徵對家鄉的歸屬感。而沙發上空無一人則暗示著移工一個月僅有短暫一、兩天的休假日,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必須回到工作崗位,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另一名拍攝者吳思遠則解釋,攝影計畫源起於參與學校開設的「多元文化與攝影創作」課程,希望透過與移工深入交流,了解東南亞文化的內涵。他與組員跟隨印尼移工導覽至台北火車站附近的印尼街,並以一家名為RAJAWALI的傢俱店為拍攝靈感來源,來店移工可揀選要送至原鄉家中的傢俱,而店內牆上張貼的照片,都承載著家人收到傢具後的喜悅。 RAJAWALI位於台北火車站附近的印尼街,店內陳設數座沙發,也是許多移工休假時聊天聚會的空間。 圖/林莉庭攝 RAJAWALI店內擺設的照片皆為印尼當地家人與傢俱的合影,記錄著他們收到在台移工心意時的反應。 圖/白詠丞提供RAJAWALI營業已九年,長期提供印尼移工傢俱運送服務,店員Yanti說明,透過這項服務,移工得以將心意傳遞給他們的家人。移工邊閱覽傢俱型錄,邊思考著家人的需求,RAJAWALI再將已被選購的傢俱清單告知印尼當地的傢俱商,便會有人員負責運送傢俱至移工位於印尼的家中,移工再以負擔較低的分期付款方式,每月撥出部分工資定期支付金額。 RAJAWALI提供餐桌、衣櫃、床具等各式傢俱,也有電視、電鍋、洗衣機等電器用品。 圖/林莉庭攝「雖然這是他們的異鄉,可是在這裡生活了十幾年,某種程度上這裡也算是他們第二個家鄉。」白詠丞認為,印尼移工起初來台必然需經歷一段適應期,但隨著在台時間拉長,他們也逐漸熟悉台灣文化,異鄉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白詠丞回想過去進行攝影計畫前,因缺乏對印尼文化的了解,較難接受移工聊天音量大和奔放的行為舉止,但經過為期約兩個月的攝影計畫後,他有機會深入了解移工的工作環境與身處異鄉的心情,發現移工一個月中的休假天數少且不固定,因此他們在能出外活動、與親友相聚的日子都會特別興奮,這也是他們唯一能脫離工作場所好好放鬆心情的時刻。「這些沙發對他們來講,算是代表他們的一種民族性。」白詠丞說明,沙發代表印尼人好客的文化,印尼當地沙發的體積被設計為特別巨大,原因是在家中擺放大沙發,能招待來家中作客的親朋好友。 《名為家的異鄉》三位創作者皆為北科大各科系的學生,左起分別為吳思遠、黃品皓與白詠丞。 圖/白詠丞提供指導老師、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鄭怡雯也表示,開設「多元文化與攝影創作」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實際與移工互動,並經由執行攝影計畫深入了解移工在台的生活樣貌,讓學生對東南亞文化的認知並非只停留在授課或書面資料閱覽,而能與移工產生更深的連結。「其實它已經提出詮釋,而不只是再現影像。」另一位指導老師、攝影師陳敬寶認為,這組作品的特殊之處在於採用編導攝影的方式,能跳脫紀錄的形式,已經不是單純再現移工的生活場景,而能加入拍攝者的主觀詮釋,讓這組作品包含三位學生在拍攝過程中對移工議題產生的體悟。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一】求學環境排華 青年負笈台灣
專題
第1599期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一】求學環境排華 青年負笈台灣
2015-05-28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大學生江啟倫(右一)與家人在家鄉砂勞越州合影留念。 圖/江啟倫提供【副刊記者/余聰傑 黃鈞浩 劉翊怜】每年許多東南亞華裔學生因台灣大學學費便宜、堅持自身華人文化而赴台求學。這些留學生除了面臨文化差異,其華裔身分更令他們陷入對自我認同的迷惘。每位來台的華裔學生背後,都有一段深刻的求學經歷。江啟倫,現就讀政治大學經濟系,是來自馬來西亞砂勞越州的華裔學生。他就讀完國民小學及華文授課的私立獨立中學後,便因家中有患關節炎而無法工作的母親及仍就學的妹妹,想直接就業賺錢而不上大學。「當時獨中畢業沒有繼續升學的念頭,就直接去當家教,那時候接了四份工作,從早忙到晚。」離校一年多,江啟倫看著身邊同學繼續步上求學之路,自己卻日復一日埋首工作,內心難掩羨慕之情。受到中學校長、老師鼓勵,江啟倫決定終結短暫職場生涯,重返學校讀書。然而,國內升學管道並不通暢。馬國以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三大族群為主,華人在國內地位較低,常被政府打壓。如公立大學不承認獨中統一考試成績,令家中經濟情況較差的華人家庭子女無法念公立大學,只好就讀一年學費高達新台幣20萬元的私立學校。江啟倫最後選擇來台灣念大學,因為以華僑身分入學,學費相對馬國便宜的多,他說:「但來到台灣也是會在校內工讀,一邊賺生活費,另一邊每學期大概寄5000元回家,希望能分擔家庭開銷。」另外,也有部分華裔大學生因想學習華文文化來台。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李佩雲來自印尼,過去在國內都受印尼文教育,沒有機會學習華語。「但我覺得我身為華人,就應該要接受華文教育。」她高中畢業後立志來台灣就學,就算必須先依台灣規定念一年僑生輔導班,比同屆大學生晚一年入學,她也甘之如飴。大馬華裔、台灣大學社會系學生林卿柔,從小就對華文非常感興趣,也選擇到台灣讀大學。她表示,雖然馬國政府不希望華人進到政府工作而否認大部分台灣的大學文憑,但此國情是因種種歷史脈絡造成,短時間內無法改變,「解決辦法就是不要去政府機構上班啦!」然而,她也並未因此抹滅自己赴台讀書的決心,義無反顧遠走家鄉,前往語言、文化上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就學。下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二】具多重文化背景 身份認同難建構第三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三】汲取台民主經驗 生跨海為國抗爭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