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生活
第1804期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記者陳樂怡台北報導】由臺北市立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辦的《Spkita•城現》歲末音樂祭,14日在北市大博愛校區大操場登場,活動除了音樂表演外,更有原住民主題市集、講座以及手作活動等,希望藉此拉近都市原住民與自身族群間的距離,並讓參與民眾體驗原住民特色。 一群身穿阿美族傳統服飾的原民生從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出發至北市大「報信」(註 ),藉此宣告《Spkita•城現》的開啟。「就像在豐年祭開始前都會到附近部落告知一樣,即便我們在城市生活,我們還是可以做著屬於我們文化的事。」主辦方張佩菱說道。「報信」結束後,學生組表演正式開啟,表演者唱誦結合流行音樂與古謠的歌曲,為民眾帶來創新文化體驗。 註:報信儀式指的是希望邀請其他部落族人來共慶祭典,象徵與友好的部落緊密連結。報信者由部落長者挑選青年,著傳統服裝背部綁上獵刀,帶著見面禮如檳榔、荖葉、米酒啟程,並步行到其他部落。 「我們其實想要藉由古謠的魅力,訴說我們的故事,讓我們的母語被更多人看見。」表演者之一,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生施柏宏表示。他分享,表演演繹了多首傳統古謠,希望讓快要失傳的族語能被更多人看見甚至是傳承。 另一名表演者,北市大學生曾羽彤也分享,自己雖然是客家人,但自小就對原住民文化富有熱忱,她希望藉著描述學子離家到台北求學的自創歌曲《台北雷鬼》,表達和原住民離鄉至都市生活的共鳴。 原住民表演者姜慈恩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因不在部落長大,且父母極少使用族語溝通,因而對族語感到陌生,在將古謠融入表演時面臨挑戰。「都市原住民常面臨怎麼不會講族語的質疑,那我們想要藉由音樂祭去呈現這個議題。」張佩菱說道。他表示,許多都市原住民因從小生活在城市,較少有認識自身文化與語言的機會,因而缺乏自我認同。他希望透過音樂讓都市原住民提升歸屬感,並搭建一個讓大眾認識原住民的橋樑。 音樂祭吸引了不少學生參與,北市大學生張庭富認為,這次的表演讓他感受到了不同原住民族群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也對原住民文化產生興趣。「原住民的活動都會比較熱情,就會覺得這個活動會很開心氣氛會很好。 」他分享道。他也提到,活動不僅讓他對原住民的歌謠文化有了深入的認識,也讓他體會到都市原住民對家鄉的情懷。談及對音樂祭的期望,張佩菱期許參與者可以透過音樂感受青年們所傳達出的故事,並得到勇氣與慰藉。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校園
第1799期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記者吳妤潔報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於10月23日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教大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表示,校方在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教育法》第五條(註一),以及政府推廣「全民原教」的背景下成立該中心,期望建立完整「邵族學」。 註一:為發展及厚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應會商教育、科技、文化等主管機關,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並積極獎勵原住民族學術及各原住民族知識研究。 陳盛賢說明,中心主要以推展原民文化與建構原民意識為宗旨,服務對象擴及全國,「原民教育就是全民對原住民族有所了解,全民對於原民文化能尊重、欣賞跟接納。」除了透過田野調查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系統外,亦會辦理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在教育文化方面,則以伊達邵國小為實驗標的,藉由故事文本、測驗和課程讓學生了解邵族的價值觀,也會讓學生在部落過年時錄下活動影片,進一步進行文化分析。 對於大專校院成立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新竹縣桃山民族實驗小學校長蘇美娟給予肯定,「大學來做這樣的事情,譬如說重新爬梳文獻跟分類資料,讓我們至少有一個儲存的空間。」但部落耆老們漸漸消逝,他認為校方應加快田野調查的速度,並公開調查資料,也建議透過辦理工作坊或教案的方式,讓知識得以傳承。中教大體育學系學生楊璐珈則表示,校方成立中心對保留原住民族文化有一定重要性,能讓有興趣的人透過此管道了解、認識原住民族文化。 台灣繼續前進原住民教育文化產業協會執行長Valis ismahasan指出,早期原住民族缺乏文字紀錄,多數學者會利用語言學或符號學理論,試圖定義原住民的文化發展,也可能因詮釋不同產生衝突。他建議中心在傳遞原住民族知識時,須注意師資人才的平衡,「有時候太偏學術界的話,會失去部落那種教育建構的生活溫度。」若廣邀真實生活在部落的人參與課程設計,能讓知識體系的建立更加客觀與宏觀。 為培育原民師資,學生除了能透過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了解原鄉教育現況外,陳盛賢也進一步說明,原民師資培育分為在學、在職和知識研究中心三階段進行。首先大學端會設立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課程,正式老師則會持續進修和研習,最後則依靠知識研究中心建立完整知識體系,挖掘原民的知識和價值。然而,教育部近年雖積極推動全民原教,但原住民族文化師資仍略顯不足。蘇美娟指出,現階段多是校內現職老師推廣原民文化,但在各校的占比近乎於零,且目前國內並未針對原民文化老師制定相關法規,授課老師的鐘點費不固定,造成較少學生願意投入教職,「將來有沒有可能有所謂的文化老師,像族語老師一樣專職化?」蘇美娟建議可以透過在各大學開設學分課程,讓學生通過後能獲得證照到學校任教。
療癒之歌悠揚書房 吟遊樂人唱出美洲原住民文化
生活
第1769期
療癒之歌悠揚書房 吟遊樂人唱出美洲原住民文化
2022-10-27
【記者程心桃園報導】推開小門,走進獨立書屋,植滿綠意的空間映入眼簾。吟遊樂人許漪帶來的《災荒裡重生,人禍中見心。美洲祭行第二場-歌與故事分享會》(以下簡稱分享會),21日於桃園自心書房舉行,結合薩滿鼓、故事以及古調傳唱,帶領八位與會者感受原民故事裡的感動。 自心書房除了書本之外,店裡店外陳設的植物及擺設都各自成一格。 圖//程心攝許漪敲擊薩滿鼓作為開場儀式,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Jessica(化名)說道:「薩滿鼓的頻率每出來一次,我就會被擊到。」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薩滿鼓,鼓聲餘音震盪搭配悠悠吟唱,令他印象深刻。與會者圍成圓圈,隨著鼓聲震盪的頻率,有的緩緩地舞動身軀加入吟唱,有的靜靜閉眼聆聽。 活動開場,吟遊樂人許漪一邊吟唱一邊敲擊薩滿鼓,樂聲與人聲合而為一。 圖/程心攝本次分享會打破觀眾與講者之間的界線,透過自由吟唱與故事分享,重新反思現代文明的生活步伐。許漪引述他近日喜愛的書籍《帕帕拉吉!劃破天空的文明人:南太平洋酋長眼中荒謬的現代文明》來說明,文明人稀鬆平常的生活,在原住民眼裡卻是多此一舉,甚至成為枷鎖。他舉例,在美洲原住民的送禮文化中,給出禮物代表著對方「值得」,因此道謝對他們來說是多餘的。分享會中,許漪講述他行旅七年所看見的古老文化,他提到美洲原住民的和平煙斗儀式:「這是一項化解爭執的儀式,(煙斗儀式)其實是讓我們有一個理由找到異己,那顆願意和好的心,讓大家覺得可以不計前嫌。」美洲原住民認為,一個真誠的儀式或擁抱將勝過千言萬語。 現場與會者專心感受樂曲頻率,個個沈醉於吟遊樂人許漪的演奏中。 圖/程心攝許漪走訪美洲原住民部落,巡禮的過程中,他更感受到古謠的力量。「南美洲有一個講法叫做療癒之歌(Medicine Song),所以他們認為,當你能夠持續地歌唱,就能夠被治癒。」許漪相信歌曲有治癒人心的能力。自心書店老闆小海(本名曹乃云)笑著說,從他演奏古調的歌聲裡,可以感受到曲調的生命力,以及古謠療癒的力量,帶領與會者,聽見古老、悠遠的世界。
原民玩笑惹議 政大推族群課程盼消歧視
校園
第1742期
原民玩笑惹議 政大推族群課程盼消歧視
2020-12-31
【記者李加祈綜合報導】日前,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社團搭蘆灣社Talu’an(以下簡稱搭蘆灣社),遭政大學生以不當言詞開原住民族玩笑,掀起師生討論。政大秘書處於民國109年12月21日發表聲明,承諾校方將加開族群多元文化相關通識課程,以期加強政大師生對族群議題的敏感度。然而通識課程能否有效提升學生對多元族群的認同,仍有待商榷。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社團搭蘆灣社Talu’an社員參加109年北區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族語歌唱大賽。 圖/搭蘆灣社Talu’an提供搭蘆灣社成員於12月17日發文提到,前一晚社員們聽見政大學生開玩笑:「原住民穿露背裝叫什麼?後空翻(番)。」搭蘆灣社成員、政大廣告學系學生許昱博表示,聽到當下很憤怒,「『番』這個字對我們族群來說是一種傷害。」該聲明引起近600則留言迴響,部分學生認為這是「微歧視(Microaggression)」(註1),也有學生認為這只是玩笑。註1:日常生活中,有意或無意地在言語、行為和環境上對特定人士或團體發出敵對、貶抑、種族輕視或侮辱的訊息。通常發生在當事者可意識的範圍以外,是無形、隱晦的歧視性態度。政大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學生黃昱提到, 原住民族透過多年正名運動表達反對「番」字的歧視稱呼,且83年《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已改用「原住民族」為正式稱呼,但經過20多年仍聽見這樣的言論,「真的令人非常憤怒和悲傷。」而政大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的原住民族學生高仲凱則認為,當事人可能因生活中沒有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以忽略歧視性字詞恐造成傷害。為建立多元族群友善校園,政大秘書處於12月21日聲明,校方將結合多元文化、民族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開設相關通識課程。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社團搭蘆灣社Talu’an社員至蘭嶼田野調查課程之一即為學習整理芋頭田,而芋頭為達悟族主食之一。 圖/搭蘆灣社Talu’an提供目前政大族群課程多由民族學系開設,政大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以下簡稱通識中心)主任古孟玄提到,政大歷年曾開設台灣原住民語言與文化簡介等相關通識課程,雖109學年度上學期並未開課,但古孟玄強調,學生在學期間至少四年,「其實(學生)都有機會修到這些課。」曾修習民族學系「民族學田野調查:泰雅族文化與地理研究」課程、政大社會學系的學生周亭錡即認同道,「若能透過學校資源,親自認識不同背景的同學,這種無聊玩笑就不太會發生。」周亭錡認為,閱讀文獻外,親身接觸原住民族能更深切了解他們面臨的困境。而若學校未來開設多族群通識課程,他也有興趣修習。政大民族學系系主任王雅萍說明,立法院已於108年通過《原住民族教育法》修正草案,將原住民族教育實施對象自原住民族學生擴大至全體師生及國民,因此他預測,開設多族群通識課程將成為大學開課趨勢。 民族學系在微歧視事件後,將更積極爭取設立核心通識課程。古孟玄則回應,通識中心亦歡迎教師踴躍申請開設通識課程。而針對族群課程設計,王雅萍建議可從民族法規與文化內涵下手,由軟、硬兩層面設計課程。首先可讓學生認識民族政策法規,如:透過介紹《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UNDRIP)》(註2),讓同學了解國際民族法規的發展趨勢。另外,王雅萍也認為,透過音樂舞蹈等文化資產,能讓學生認識並欣賞原住民文化,進而尊重包容。註2:宣言中申明原住民族與所有其他民族平等,並認為原住民族在行使其權利時,不應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視。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社團搭蘆灣社Talu’an 西元2020年度展演出版之刊物《Macinanao a TAO》,刊物名稱是達悟族語「學習的人」的意思。 圖/搭蘆灣社Talu’an提供然而,學校欲開設族群通識課以打造友善校園,部分學生仍對其成效存疑。許昱博質疑,學生投入通識課程的心力有限,且修課者可能侷限於對族群議題感興趣的學生。高仲凱也指出,微歧視是長期累積的觀念,「我們很難單靠課程改善這種(微歧視)情況。」政大搭蘆灣社社長、廣告學系學生謝維元更擔心,若透過課程強制學生了解原住民族文化,恐會引起反彈。除建立多元族群友善校園外,黃昱更指出,周末前學校並無任何單位公開回應事件,他認為,學校處理速度過慢,「好像(學校)就是把我們放在那邊。」黃昱也提到,校方應更及時關注原住民族學生身心狀況。對於事件後續處理,政大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行政專員田菀菲表示,原資中心於搭蘆灣社社員發文當日即關心事件發展,目前也已和校內身心健康中心商討,將以搭蘆灣社學生為主要對象開設團體工作坊。 109年政大原民週「尋找祖靈的聲音-排灣鼻笛工藝介紹」文化講座,邀請排灣族文化工作者謝正男分享鼻笛的故事。 圖/國立政治大學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提供王雅萍表示,微歧視事件能讓全校師生發現政大在友善族群議題上仍有改善空間。謝維元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文化的載體。」事件後,他更認同自己的原住民族身分,期盼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平等對話、交流。
原創條例難落實 致原民文化誤用爭議不斷
校園
影音
第1737期
原創條例難落實 致原民文化誤用爭議不斷
2020-11-25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詹湘淇、王崴漢綜合採訪報導】別具特色的原住民族文化,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不過鮮為人知的是,若是隨意使用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創作,很可能面臨法律糾紛。以保障原住民族文化成果為宗旨的《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於民國96年完成立法。然而,因社會對此條例並不熟悉,大眾也欠缺對原住民族創作的認識,使這些文化成果常被不正確地公開展演。不僅傳統服飾遭混用,莊重的歌舞也被錯誤詮釋,原住民族的文化禁忌經常會被觸犯。《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雖為保障原住民族創作的重要法源依據,但因其定義及歸屬問題,使之立法精神難以徹底被落實。舉例而言,若不同族群擁有相似的表達內容,判定時便容易引發權利歸屬爭議。「權利歸屬的問題要清楚。」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蔡明誠認為,重點在於原住民族委員會,是否以可受公評的方式判定歸屬權。此外,因原創條例沒有明確定義侵權形式,使用者可能遊走灰色地帶,以致該文化專用權難以受到保障,種種問題使原住民族智慧創作權保障之路困難重重。有鑑於此,財團法人社教文化基金會在21日於慕哲咖啡舉辦「2020年原住民族人權與法制論壇」,邀集部落族人與法律實務工作者,一同討論傳統智慧創作權的實踐現況。「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下叫侵權?」雪谷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劉繼蔚指出,侵權態樣在未來可能會愈趨複雜多元,相關規範應透過法規進一步深化。針對該條例目前的困境,學者主張,未來修法方向應朝保護原住民族文化內涵為發展重點,政策宣導力度也應加強。除此之外,更需從社會面著手,透過公民教育與社會對話,提升大眾對原住民族的文化素養、培養社會對多元族群的尊重與理解。維護少數族群權利是重要的社會課題,除了政府應從法制面調整,加強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保障外,社會大眾也需保持尊重的態度,在相關智慧創作的使用上更加謹慎,避免誤觸禁忌及法律規範。如此一來,才能打造良善的文化場域,使原住民族的精神得以永續留存。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