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國武術菁英盃登場 望年輕世代傳承文化
體育
第1813期
國武術菁英盃登場 望年輕世代傳承文化
2025-09-26
【記者孟祥宇台北報導】2025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20日於臺北體育館登場,吸引各路武林好手齊聚一堂。賽事分為國術與太極項目,並依年齡層劃分為A1至C4級別(註)。南拳A5併B1女子組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昌靖淳以8.76分奪冠;致理科技大學陳子澎則在長兵器B1併B2男子組以8.68分奪金,並以8.73分拿下北拳B1男子組銀牌。 註:A1為16~18歲、B1為19~25歲、B2為26~32歲 國武術比賽項目涵蓋北拳、南拳、內家拳及各式兵器,展現國術多元風貌。其中南拳強調穩健與爆發力;北拳以靈活多變、動作開展見長,強調速度與協調;內家拳則以內在功力的修煉為主,強調「以柔克剛」、「以靜制動」。至於長兵器、短兵器等項目,則透過刀、槍、棍和劍的運用,考驗選手的技術與身體協調。昌靖淳表示,南拳重視力量的展現,他希望自己在比賽時能更有力量,感染到現場每一位與會人員。陳子澎認為自己今天的表現沒有很好,「太久沒比賽了,在長兵器的失誤蠻多。」 在課外活動方面,陳子澎則說明致理科大沒有國武術的相關社團,「現在人都比較講究速成,但像國武術是需要時間慢慢去累積的,沒辦法在短短大學四年就練出成績。」昌靖淳也分享自己從小就在道館練習,在同儕的影響下沒有間斷。讀書期間也發現運動的重要性,後來才進入國立體育大學武術隊。 大會副裁判長劉岳豪認為,雖然場上競爭激烈,但國武術不僅是競技較量,更是一種培養身心的運動方式,「像奧運、亞運的項目都不是以健康為出發點去設計,訓練過程往往都會受傷。而傳統武術則相反,在訓練過程中會讓身體越來越強壯。」台北市國術會理事長黃鯤忠也表示大會推廣國武術至大專院校已有一段時日,但大專院校各校都有自己的考量,像私校會有招生壓力,「在扎根推廣傳統文化上並不吃香,像有些私校的傳統武術科系被裁減,所以在升學管道其實是萎縮的。」 黃鯤忠強調,推廣國武術需要長遠規劃,協會除了與學校合作,也透過演講、活動讓更多年輕世代認識國術的價值。「不要讓現在練習國武術的小朋友這麼多,但教育環境讓孩子到了高中、大學就銜接不上。」期盼透過持續推廣,讓傳統武術在校園中找到更多新血,延續文化傳承。
強調實戰對練 傳統武術盼獲政府重視
體育
第1687期
強調實戰對練 傳統武術盼獲政府重視
2018-11-07
【記者蔡明衡台北報導】由靜而動,縱身一躍,蹲身出手,運氣發勁,「喝」的一聲,震懾全場。中國文化大學國術校隊選手陳巽一套氣勢萬鈞的南羅漢拳,在傳統武術南拳類拿下高分。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3日登場,在傳統國術、太極拳、推手項目中,屬傳統國術項目(南拳、北拳)最受選手青睞,共吸引81隊參賽,其中不乏來自日本及大陸好手。 中國文化大學國術校隊陳巽展演「南羅漢拳」,運勁發力,大吼一聲,震懾全場。 圖/蔡明衡攝傳統國術項目中,除大眾較耳熟的羅漢拳(南拳)外,北拳「小虎燕」更是許多大學生選手選擇的熱門套路。其特點在出拳需同時展現燕子的輕靈及老虎般威猛,剛柔並濟。國立台灣大學國術社社員呂定唐說:「小虎燕拳法在台灣算非常有名,打起來非常優美,也是受很多人喜愛的原因。」他更表示,小虎燕為北少林拳體系下分支,曾學過少林拳的人,對此套路都有基本認知。 台大國術社選手呂定唐在比賽中展演北少林拳分支中的「小虎燕」。 圖/蔡明衡攝文大國術校隊陳巽解釋,國術比賽種類可區分為競技武術及傳統武術。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屬於傳統武術,強調拳法套路的實用性,多用於實戰或對練,拳路也不盡相同,會融入每位老師的自有特色。競技武術則是一種表演,看重展演性,有高難度動作,整體較為優美。一般表演藝術科學生在校所學正是競技武術,甚至亞運比賽也是此類。當前我國政府積極培育競技武術人才,使國內傳統武術發展不順。台北市國術會理事長黃鯤忠表示,中華武術淵遠流長,當年隨中國國民黨遷徙來台,使台灣打下傳統武術基礎。但政府大部分心力投入有國際賽的競技武術,導致傳統武術資源缺乏。「我們希望透過校內國術社團,讓學生對武術產生興趣,進而帶動武術知名度。」黃鯤忠透露,近年武術在台知名度逐漸提昇,台北市國術會將持續舉辦武術比賽,為選手提供比賽舞台,讓大眾更加認識武術中的文化精神。本屆菁英盃國武錦標賽共107隊參賽,其中有三隊來自海外的隊伍。台大國術社社員林宥任認為,菁英盃比賽參賽人員眾多,場內四個場地同時進行比賽,導致場面有些混亂,對第一次參賽的選手可能造成困擾。另外,陳巽建議,若想推廣國內傳統武術發展,需更多宣傳才能讓大眾對武術有所認知。他期許,未來能夠在菁英盃賽場與更多異國選手切磋,欣賞來自各國的傳統武術。 來自山東壽光寧夏國術館的選手展現少林棍法,高高躍起,準備重擊地面。 圖/蔡明衡攝 劍虹少林洪拳館林劍虹在賽前的海內外名家展演觀摩表演「虎鶴雙形拳」。 圖/蔡明衡攝 全日本少林館武得會白石弘明在賽前的海內外名家展演觀摩表演「鶴三陣拳」。 圖/蔡明衡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