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多次穿依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56期
《小真人》超脫世俗苦難 廖芝瑩融道家哲學入畫
2021-11-03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一個個宛如嬰兒般的人物躍於紙上,各個神情泰然自若,彷彿已超脫世俗間的苦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生廖芝瑩於10月30日起,在高雄的「Gather Art 序藝術」舉辦個展《小真人》,以道家思想入畫,試圖傳達對於生活的感悟。「真人」在道家中有「得道之人」的意涵,其中一幅作品〈人生〉,畫中小真人帶著玩味的眼神,看向手中爬滿的螞蟻,以藍天白雲作為背景,塑造出雲淡風輕的氛圍。這是廖芝瑩今年暑假的創作,他表示,當時起床就是在畫畫,「庸庸碌碌地過每一天,覺得快被壓垮了。」他說明,人就如同螞蟻般在過生活,不過若轉念一想,跳脫螞蟻這個角色,以真人的視角去觀看人生,生命中的起、承、轉、合就都是一個過程。廖芝瑩補充,他想藉作品傳達不要總只看見人生辛苦的狀態,「我們應該要像真人一樣去感受生活。」 〈人生〉以海洋及藍天白雲作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生廖芝瑩想藉此傳達人應該要以真人的視角感受生活。 圖/Gather Art 序藝術提供受到家庭的影響,廖芝瑩在國高中時就大量接觸道家書籍,加上大學期間鑽研工筆水墨,那是需要很大耐心、循序漸進慢慢做的技法,作畫就如同在修身養性,他於是將兩者做結合。廖芝瑩說:「道家有很多象徵性的寓言,這些寓言都有一些具體的形象,然後他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他也藉此引發創作《小真人》系列的靈感。 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生廖芝瑩來說,創作就好比在修身養性、修煉自己,然後有一種成仙的感覺。 圖/Gather Art 序藝術提供廖芝瑩說明,創作對他來說就如同在修煉自己,然後得道成仙。不過與普遍認為真人是「年邁之人」的形象不同,他覺得真人更像是嬰兒,「他們已經擺脫世間的紛紛擾擾。」他認為現在有太多的藝術是在講述自己的痛苦,但他更想透過創作呈現出體悟之後的轉化,「我想跟你說我從痛苦中走出來了。」 〈祐〉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生廖芝瑩在疫情期間的創作,希望人們可以以平穩的心、正向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苦難。 圖/Gather Art 序藝術提供Gather Art 序藝術負責人吳俊毅表示,他看到畫的時候,腦袋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初衷」,他說明,在做一件事時,一開始的發心是很珍貴的,過了一段時間熱情就會慢慢減退。高師大美術學系副教授盧福壽則形容,廖芝瑩的畫相當諧趣,更有一種年輕藝術家特有的未完成感,他說:「剛剛要生發、剛剛要成長、剛剛要茂盛、剛剛要發展的樣子。」高師大美術學系專案約聘助理教授王瑋名則認為,能將生活經驗衍伸成創作題材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有些人生活感知沒有那麼強。」他讚賞廖芝瑩不是一味去模仿老師的題材,而是懂得從日常積累創作能量。廖芝瑩進一步表示,未來真人這個主角還是會持續存於畫中,也會繼續結合生活中的體悟,創作具哲學意義的作品。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生廖芝瑩在創作中融合生活經驗的轉化與體悟,引發觀展民眾的共鳴。 圖/Gather Art 序藝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