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動靜新舊相輝映 三人聯展共築世代對話橋梁
藝文
第1761期
動靜新舊相輝映 三人聯展共築世代對話橋梁
2021-12-22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舊與新是經驗的傳承,動與靜是創作者間的對話。」擁有師徒關係的楊國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三人舉辦聯合展覽《動與靜,舊與新》,以各具特色的創作,傳達不同世代藝術家的差異與衝突。展覽於9日起在新北市藝文中心展出。 藝術家楊國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9日起於新北市藝文中心舉辦聯合展覽《動與靜,舊與新》。 圖/王嘉瑜攝蘇泓諺的壓克力作品〈海潮の聲〉中,海鮮食材像是博物館的藝術品般被整齊陳列,灰暗之上流淌明亮色彩的水族箱置於一旁。他將疫情期間收到的食材包裹與關在家中的生活經驗連結,利用物品的展演與未知的空間,呈現事物轉變的可能性。作品運用炭筆、壓克力、碳酸鈣與拼貼的複合媒材形式創作,他解釋道:「在紙張上製作出不同材質可營造出特定空間,讓我能在畫面中加入創作的想法,不再被傳統所困。」 〈海潮の聲〉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首次展出作品,蘇泓諺通過寫生與拼貼的方式表達疫情期間的心境轉折。 圖/王嘉瑜攝劉冠廷〈想像的暗物質〉系列作品中,難以辨認的照片與大面積的藍、綠幕背景色相互交疊,使觀者分不清虛擬與真實空間的界線。他以宇宙學中的「暗物質」為創作構想,他補充道:「暗物質既存在又不真實的狀態很像訊息,每日大量的訊息傳輸讓我們無法快速分辨真假。」因此,他將網路上尋得的照片進行反覆重組、壓縮與複製,建構出無法觸摸、觀看的想像空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首次展出作品〈想像的暗物質10〉(圖左)、〈想像的暗物質09〉(圖右),劉冠廷讓畫作呈現虛實難辨的狀態,比擬現代訊息爆炸的處境。 圖/王嘉瑜攝楊國本水彩作品〈根.藏〉以寫實風格呈現榕樹枝幹的盤根錯節,正在枝幹上築巢的喜鵲則為畫作注入鮮活的生命力。三人中最為年長的他把對於家庭關係的觀察投射在作品中,並將面對新生與延續生命的盼望隱藏其中。民眾葉賴美卿分享,他從作品中的榕樹想起自己的家鄉台南,他說:「榕樹在台南的公園及街道隨處可見,我們卻很少停下腳步欣賞。通過作品讓我得以看見生活中忽視的細節。」 三人之中的老師楊國本展出作品〈根.藏〉,透過畫作表達自身對家庭關係與生活的想法。 圖/王嘉瑜攝楊國本、劉冠廷、蘇泓諺分別代表著「傳統藝術技法」、「裝置藝術興起」與「複合媒材混用」的創作方式,三人擁有屬於各自時代的創作主題與藝術風格。楊國本選擇傾聽現實,不再強烈地表達訴求與理念,而是通過記憶的回溯傳遞感受。劉冠廷通過作品反映資訊世代的人們與科技的互動,利用數位媒材無限再製的特性揭示困境。蘇泓諺則從突破常見的觀看方式發想創作,使寫生作品不受物的形狀、色彩與型態所限制。 展覽《動與靜,舊與新》中三位藝術家作品間的無聲對話,吸引來自不同年齡層、不同藝術喜好的民眾前來欣賞。 圖/王嘉瑜攝三位藝術家通過作品,映照出不同世代所經歷的社會環境與藝術思潮。劉冠廷説:「我們之間不只是師徒,更像是朋友。」他表示, 雖然三人因師徒關係相識,但三人其實更常以平等的模式與彼此交流,讓舊與新的經驗在創作者間自由流動,推動來自各異背景與領域的創作者開啟動與靜的對談。
慢語對比速行 《PLAN B》演繹時間異動
藝文
第1738期
慢語對比速行 《PLAN B》演繹時間異動
2020-12-02
【記者崔兆慧台北報導】「你——聽——得——懂——」緩慢的語速造成零碎的單詞無法拼湊完整的句子。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學生曾昭惠和雕塑學系學生陳薇於11月28日在藝文空間「微遠虎山」,演出行為創作《Plan B》,演繹當時間快速異動時人們身不由己的狀況。 行為展演現場中,任何人都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有觀眾將大門關起,試圖打亂表演節奏,藝術家曾昭惠將其推開。 圖/崔兆慧攝兩人在偌大的空間快速行走,時而鑽進觀眾群,時而開門走出空間。他們在移動過程持續注視對方,以極緩慢的語速溝通,拉長每個吐出的單字,卻無法組成句子,形成快速行走和延遲話語的衝突感。陳薇說明,他們在表演時想向對方傳遞訊息,卻因身體不由自主地移動拉開彼此的距離。陳薇闡述,他們以作品演示時間快速流逝,而意識卻跟不上腳步,以致溝通變得更加困難的樣貌。 將字詞拉長時,會因行走過快而導致聲音停頓,兩者速度的差異使身體和意識彷彿屬於不同時空,思路和時間無法對應,造成認知的斷裂。而緩慢且斷續的語言、無法停下的腳步,兩者極端對比讓人感到荒謬,曾昭惠說:「這份荒謬來自一種不被他人理解的差異,是現代社會追求統一性和效率的結果。」 藝術家曾昭惠穿著粉色連身長裙,裙擺在行走間飄逸,讓觀眾對於速度產生更強烈的感受。 圖/崔兆慧攝裙擺隨著兩人極快的行走擺動,觀眾從視覺強化對速度的認知。在行為現場,藝術家將掌控的權力交給觀眾,所有人都可參與展演。有人將大門關起,試圖擾動兩位藝術家的行走節奏、也有人跟在他們身後,和他們一起拉長尾音說話。曾昭惠說:「我嘗試提出『要不要跟我走?』來邀請觀眾加入作品。」觀展民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胡晴雯在表演中跟在藝術家身後,試圖聽清楚他們欲表達的字句,他說:「想理解兩人想說的話時,會因為另一人的聲音打斷思緒而難以理解。」 兩位藝術家追趕著彼此,藝術家陳薇跟在藝術家曾昭惠身後,試圖向對方傳遞訊息,後方觀眾也跟在兩位身後,企圖理解話語內容。 圖/陳彥成提供展演名稱《Plan B》意指「不完美」、「成功率不明」,表達行為展演中的不可預測性。曾昭惠提及,原設定表演隨著鐘聲響起結束,但鐘聲卻遲遲不響,因此他甚至在表演途中呼叫音控人員。他無奈地說:「如果鐘聲沒響該怎麼結束,總不能突然停下來說結束吧。」陳薇則笑說:「原本可以控制的事情卻也變得不可控。」 藝術家曾昭惠(圖左)與陳薇(圖右)為大學同學,不僅在創作上充滿默契,私底下也情同姊妹。 圖/陳彥成提供透過創作探討時間流動與身體的關係,陳薇提到,他們會因體力消耗而慢下腳步,也會因呼吸紊亂而無法拉長音說話。他進一步補充,此次作品的移動性非常高,觀眾的參與也增加表演變因,而遊走失控邊界所帶來的挑戰,讓他從中獲得成就感,並成為持續創作的動力。曾昭惠則說:「每次表演結束,都會被自己驚艷。」兩人進一步說明,未來想嘗試以錄像呈現行為藝術,拓展更多創作形式的可能性。
演員化身孤島   聚散映人際互動
藝文
第1631期
演員化身孤島 聚散映人際互動
2016-10-05
【記者李恩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學生及講師譚天1日於台藝大戲劇系實驗劇場演出戲劇作品《島An Island》,融合舞蹈及戲劇描繪人心的孤獨,以及對外界連結的渴望,探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 《島》為國立台藝大戲劇系學生及講師譚天的戲劇作品。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島》以舞蹈貫穿全戲,並以藍、綠、土黃三種顏色妝點服裝,呈現島嶼藍天、綠地以及土壤的視覺意象;演員們也隨著海浪的背景音樂擺動及收放手腳,完整詮釋島嶼盎然的生命力。戲劇進行過程中,演員們每一次的肢體接觸,都代表每一座「孤島」的相遇,然而伴隨而來的卻是分離,聚離之間反映人與人的相處模式。劇的末端,演員們紛紛褪去衣物,蛻變為一座座的「島」,成為獨立的個體,最終在人際的連結中發現真實的自我。「在捷克的演出就像個青少年一樣,充滿很多刺,帶有著許多不確定性,仍需要更多的修補。」身兼編劇及演員的譚天表示,相較於在捷克的首演,接受許多當地表演者的評論及建言,回到家鄉重新詮釋劇作也讓他有了新的啟發,探討人際關係的面向也著墨更深。西元2015年《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公開的敘利亞小男孩死後被沖上岸的照片,標題寫著「如果這都不能改變歐洲對難民的態度,那什麼才可以?」譚天看過後認為,躺在岸邊的小男孩,雖然引起世界悲憫的哀痛,但小男孩卻感受不到,只能像個無法與外界連結的孤島,任由海浪沖刷著,也因此帶給他「島」的意象概念。 演員以肢體展現島嶼生命力。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譚天也認為,舞蹈所展現的不只是藝術,更是一個故事,因此在《島》中,演員們以肢體的擺動取代傳統的戲劇表現手法,超越口語的表達意境,而學生們從捷克首演到台灣重新演出的過程中,也逐漸從被老師帶領的身分,成為與他一同演戲的優秀表演者。演員台藝大戲劇系學生張尹劭表示,回到台灣演出時,大家的默契及對彼此的信任感都有進步。同為演員的台藝大戲劇系學生黃偉翔則說:「不同於捷克的演出,我們想表達的不只是介紹台灣,而是展現出一個人心療癒的過程。」觀眾國立海洋大學運輸科學系學生賴仕杰表示,看完演員們詮釋的飄島後,他體悟到生存之際仍需保有對人生的熱忱;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鄭晴云則表示,對演員們以肢體動作配合著海浪拍打聲流動,由此展現島嶼相聚分離感的場景感到印象深刻。 以靈感來源「敘利亞男孩死後靜躺於沙岸」做開場對白。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提供此劇於4月時獲「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 Schools) 」邀約於捷克首次演出,該藝術節特約評論家洪扎・紐格伯爾(Honza Neugebauer)對此劇也於「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導覽」中表示,導演以豐富的象徵符號,帶給來自不同文化的觀眾多重意涵的解讀方式。獨特的海島意象讓大多處於內陸歐洲國家的觀眾,能以戲劇角度認識台灣。 《島》4月獲「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邀請於捷克演出,展現台灣島嶼意象。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 全體表演者於演出結束時謝幕。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