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新知
戴碧玲創凝香體敷料 緩解犬隻潰瘍出血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711期
地味萬聖節翻轉既定印象 民眾「妝」平凡引共鳴
2019-10-30
【記者李芸台北報導】颱風天送餐的外送員、剛慶完生的高中生、豔陽下街角的房屋廣告舉牌員,這些平時隨處可見但鮮少特別注意的角色齊聚一堂,形成一幅既熟悉又新奇的景象。10月26日台北舉行全台第一屆「地味萬聖節」,強調參加者要裝扮成生活周遭的平凡人物,越貼近日常的角色,反而越能引人注目。 參與者扮演洗澡到一半沒有熱水的人和送瓦斯的師父組合,展現最台味的生活風景。 圖/李芸攝源自日本的地味萬聖節在近五年風靡日本的社群媒體。參與者的穿著扮相沒有限制、不受評比,唯一的規則是不能打扮成特定的角色、名人。「地味」一詞在日文中的意思是樸素、不顯眼的,如同會場中參與者造型大多難以和印象中繽紛的萬聖節連結,卻更能夠引發大眾共鳴。 參加者在進場之前,必須先在名牌上寫下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描述,在場中大家可以互相猜測身份。 圖/李芸攝這是台灣第一次舉辦地味萬聖節,參與者進場時會先在名牌寫下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讓大家透過互相觀察、猜測對方身份互動交流。就讀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的朱庭緯打扮成公園的下棋老人,從繡有宮廟名稱的鴨舌帽、古著外套,到些微鬆垮的內搭白衫和高腰長褲,細緻又巧妙地捕捉大家印象中的老人形象。他認為活動非常有趣,可以激發大家的創意、和不同的人互動,「不要再一直扮Elsa了!」他開玩笑地說。 參與者從自身經驗發想,或是觀察周遭人物,從頭到腳細膩展現人物特色。 圖/李芸攝現場的年輕人們也會從自身經驗發想創意,精準呈現生活中常被忽略的小事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陳威宇扮相輕鬆居家,他戴著髮箍、穿著夾角拖,看似平凡無奇,但當他拿出半開的泡麵,秀出「尋找飲水機的大學生」的名牌時,瞬間令人驚嘆他的傳神打扮。跟一般的萬聖節變裝相比,他認為此種變裝多了幾分困難,「變成你要去思考今天做了什麼,什麼地方是讓人會有同感、很有趣的點。」他也覺得比起扮演電影、動漫角色,這樣的變裝更能引起大眾共感,「很多事不管是自己做過或是看別人做過,很容易會有連結感。」 參與者巧妙透過不同的情境組合成一幕幕生活場景,拼湊成有趣的畫面,現場交流互動多,氣氛十分熱絡。 圖/李芸攝地味萬聖節以幽默的角度,創造新型態的慶祝方式。發起此風潮的日本網站Daily Portal Z的自由寫作者西村雅之為活動元老,這次特別前來參加台灣首場活動。他表示,日本年輕人間流行熱鬧盛大的萬聖節變裝派對,但有些人卻抱有反抗心態,「覺得不要做那麼熱鬧的活動,反過來做樸素一點的萬聖節裝扮活動,結果發現得到很多年輕人的共鳴。」 來自日本網站的西村雅之為日本地味萬聖節的活動元老,特地來台參加首屆活動,並也裝扮融入其中。 圖/李芸攝台灣的主辦團隊「對流塵convection」希望透過本次活動,讓大家對身旁人物能有更深刻的觀察。活動負責人C(化名)認為以往台灣的萬聖節變裝活動參加者多是親子,「但其實年輕人是很有創意又很喜歡做的。」以台灣會出現的普通人為裝扮主題,也能促使大家思考自己想扮演什麼樣的人,在生活中去觀察他人的穿著、行動和道具。團隊合夥人劉立中則表示,希望活動能讓大家有機會體會不同角色的世界,「藉由變裝去改變你,開創一個新的社會角色。」讓活動在幽默之外,更多了一層深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