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人】毛瑞琳化傷痛為創作靈感 回望來時路唱悲傷的歌
【記者黃律齊台北報導】刻著「女巫店」三個字的燈牌在舞台後方發出微光,觀眾坐在台下隨音樂搖晃身體。台上歌手是現就讀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流行音樂事業系的毛瑞琳,他抱著吉他,自彈自唱。睽違四年,16日他攜同吉他手王廷宇,再度回到女巫店舉辦專場《毛瑞琳大四了復出活動雙人set》。 15歲時,毛瑞琳藉考上高中的機會搬離家裡。在台北某處加蓋鐵皮屋裡的清晨,他寫下他的第一首作品〈凌晨3:30〉:「凌晨三點半的風/緊緊貼著輪廓/他沒有進來 也沒有走開/我看著窗外 看著我的愛/我只要現在 我只要你在/別停在玄關 別只是偷看」(節錄自〈凌晨3:30〉)。毛瑞琳表示,那時並未對寫歌有明確興趣,只是作為情緒的宣洩。「我是不會頂嘴的小孩,當我生氣會積在身體裡面,但我之後發現可以透過創作抒發出來。」後來,他的作品因緣際會被「我是機車少女」的主唱凌元耕聽見。「他說我寫得很好,但那時候我沒什麼太大的感受,只是意識到我是擅長寫歌的。」 壓抑的成長環境是毛瑞琳創作的根源,他回憶起就讀舞蹈班時,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情是量體重,並且因為擁有白人血統,他的骨架比同齡學生更大,導致體重略重,造成他龐大的壓力。再加上父母過於嚴厲,甚至以暴力作為管教手段,使毛瑞琳對「完美」產生近乎強迫的追求。20歲那年,毛瑞琳寫下〈20歲的沈著與歇斯底里〉送給自己:「對不齊的眼睛和我想挽起的胳膊他們/太過誠實招惹關心我不需要這個沒用/親愛的你 會有那天不是今天不是明天/會有那天 天會亮起 會有星星 重新約定/為了那天 我在保護自己/全靠運氣」(節錄自〈20歲的沈著與歇斯底里〉)。對他而言,離家並不代表從家庭的制約中走出,「我覺得我媽好像已經放過我了,我卻一直認為自己達不到他的要求。」毛瑞琳感慨,曾經的家規已內化成對自我的要求,使他無法停止嚴苛地檢視自己。而歌詞中「對不齊的眼睛」,除了從生理面向談身體的不完美,也以諧音「對不起」,回應成長過程中對於自己的失望與無法滿足家人期望的歉疚。 毛瑞琳提到,自己至今仍時常沉溺於悲傷之中,「我難以抽離我痛苦、難過的狀態。」而創作對他而言是一種處理傷口的方式,「我知道這些痛苦很折磨我,但如果寫成歌,它就會消失一陣子。」因此當毛瑞琳開始有意識地寫歌後,「痛」便成為重要的題材。如作品〈旋轉手扶梯〉以肉體、自然等意象,呈現童年際遇對他造成的傷害,以及長大後試圖尋回快樂的無力感:「捏著眼皮讓世界變形/折疊眼睛讓世界安靜/幸福切開我是孩子的身體/被愛錯的痕跡讓他們小心翼翼/我想快樂的表情必須被好好 練習」(節錄自〈旋轉手扶梯〉)。 毛瑞琳在〈旋轉手扶梯〉運用象徵、轉化等具新詩風格的作詞手法,與他在手機被嚴格管制時期所養成閱讀新詩的習慣有關。席慕容、任明信等人的作品都曾深深影響他。此外,毛瑞琳的部分作品以直接坦率的方式傳達情感,例如作品〈想抱你又想走開〉講述一段等不到承諾的曖昧關係。毛瑞琳在副歌不斷重複同樣的語句,呈現在無法確定的戀情中,想愛卻不敢投入的心理掙扎:「想抱你又想走開/想抱你又想走開/想抱你又想走開/想抱你又想走開/愛怎麼翻都是痛/快樂的反射動作就是難過」(節錄自〈想抱你又想走開〉)。作品〈恐怖情人之歌〉也是一例,全曲雖循環相同的四個和弦,卻因樂句結尾未回到主和弦,而營造出懸而未決的不安感,呼應歌詞中對愛的偏執,產生微妙張力:「我偷看你的日記 偷看你手機的訊息/偷看你新買的民生用品 我說/哎呀不可以 不可以在你身上留一個我不喜歡的/大刺青!」(節錄自〈恐怖情人之歌〉) 除了創作之外,毛瑞琳對舞台現場也有特別的情感。對他而言,女巫店的意義源於18歲那年,他將累積的20餘首作品投稿至女巫店,並成功舉辦第一次個人專場《毛瑞琳的畢業典禮》。「我那時其實仗著年紀還小,一直問器材的問題,但女巫店的人都願意幫助我。」因此之後回女巫店演出時,毛瑞琳都會有回家的感覺。此次重返女巫店表演,正好又是毛瑞琳即將畢業的時刻。他將18歲以高中學號命名的作品〈814046〉,作為《毛瑞琳大四了復出活動雙人set》的開場曲目。〈814046〉是獻給18歲的自己,「我喜歡在生日的時候,把那一歲的自己寫成一首歌。」毛瑞琳回憶道,這首作品取材自當時的日記:「看著你掉眼淚的時候我總想/把你放在手掌心 親親你的眼睛/事實上只有我在哭泣/而我也沒有辦法擁抱你」(節錄自〈814046〉),為毛瑞琳創作生涯的重要作品之一。 表演過程中,毛瑞琳不時拿起腳邊的啤酒暢飲。他坦言自己其實有點怕人群,在台上才總是藉由酒精緩解焦慮,「我沒有克服(恐懼)啊,這個感覺又不會消失。」他表示,從開始表演至今,最困難的是要習慣接受大眾的關注,「我已經受到一定的討論,但又會想要縮回我的世界,所以我不得不把自己逼出來。」毛瑞琳之所以繼續選擇表演之路,是希望透過創作變得更強大,去守護他在意的人與事。「我以前很喜歡說我想要征服世界。」他說道,未來希望帶著這樣的目標,找到一起做音樂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