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校園
第1801期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記者張恩爾報導】國立東華大學自19日起,連續五週於校內試營運「東華夜市」,校方邀請花蓮特色攤商進駐,也鼓勵學生設攤。然而,第一次試辦後,許多學生於Dcard校版發文,指出攤商過少、人潮多導致等候時間過長等問題。 談及校內夜市的體驗,東華企業管理學系學生賴柏崴表示,目前攤位過少且種類單一,他建議校方增加遊戲攤商,提升夜市的豐富度。東華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呂秉翰也持相同看法,他認為目前夜市的規模無法負荷學生數量,「我買韓式炸雞時排了大概30分鐘,如果要以一般夜市的標準來看,可能會達不到學生的期望。」除了攤位數量不足外,東華資訊管理學系學生林家伃補充,校方應調整夜市位置與動線,目前的攤販設置於人行道兩側,導致中間走道過窄,人多時容易擁擠,「會有學生被擠到旁邊馬路上,可能會因此發生危險。」 對此,東華國際企業學系學生,同時是夜市籌辦團隊總召的黃少柔表示,根據學生填寫的回饋表單,下一次試營運將從26個攤位增加至33個,往後也會視情況持續擴張。東華學務處課外活動組助理姜紫淇則補充,未來將增加攤商之間的間隔,讓排隊動線更清楚,也將提供攤販「即將售完」與「已售完」的牌子,公告銷售情形,避免學生撲空。 談及在校內規劃夜市的原因,東華副學務長吳新傑表示,疫情後校內活動沈寂,當時學生透過創意思考課程,發想出能在校內籌辦夜市,「把學生創意轉變成學校政策,希望能夠讓校園的空間活化,加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此外,東華夜市的規劃也與一般夜市不同,主要依據學生的需求規劃,黃少柔表示,除了開放學生們擺攤,也設計許願表單,讓學生填寫喜歡的食物及攤商,「夜市籌備團隊皆由學生組成,可以隨時掌握學生客群的心理跟想法,所以可以隨時做出調整。」針對試營運結束後的走向,吳新傑表示,若試營運順利,下學期將繼續籌辦,是否維持每週一次的頻率仍須視情況而定。他期望,未來能將夜市結合其他活動,持續創新,增加學生校內生活的多元性。
政大社資化身實驗咖啡館 主題輪替展學生創意
生活
第1801期
政大社資化身實驗咖啡館 主題輪替展學生創意
2024-11-29
【記者黃伊晨報導】由國立政治大學「創意與設計」修課同學營運的X Cafe實驗咖啡館,開設於政大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以下簡稱社資),22日首次營業吸引了大量人潮,政大學生、校友和老師紛紛前來嚐鮮,現場氣氛熱烈。X Cafe實驗咖啡館以「What‘s your “F???” 」為計畫主軸,每週選定不同的「F word」作為咖啡館主題,為咖啡館量身規劃空間與設計活動,並於每週五營業。學生透過構思主題與籌備咖啡廳的過程,學習溝通、創作,建築出自己的理想咖啡館。 X Cafe實驗咖啡館由政大X實驗學院開設的「創意與設計」課程學生經營,同學分成五個小組,分別負責五個禮拜的咖啡館籌備,從當週主題、活動規劃、空間設計都由同學一手包辦。開幕當週主題「Fusion」,即是由政大廣播電視學系顏鼎紘、政大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陳妍如、鄭知庭、毛成甄等人籌劃。顏鼎紘指出,Fusion代表著融合,在規劃時設計了電影放映、裝置藝術、休息場域等多元素。咖啡館的空間規劃上也製造多樣的空間,包括同學可以休息的躺椅、席地而坐聊天的地毯、辦公的桌椅,希望每個進到咖啡館的顧客都能找到安身之所。 X Cafe實驗咖啡館是告別社資展《途》的附屬活動之一,《途》的首週主題「Face表象」,描述轉變歷程中的第一步,看見事物最原始的樣貌。延續Face想傳達的理念,Fusion小組在咖啡館入口處放置一個銀漆包裹的枯山水裝置藝術,陳妍如說明道:「我們以反射做為概念,希望大家在咖啡館的空間裡處處都能看到自己。」讓顧客藉由觀看自己的表象回顧自身內部的混沌,作為《途》的Face和X Cafe實驗咖啡館的Fusion主題之間的連結。「社資即將消亡的建築物裡,也融合了很多過去使用的痕跡。」顏鼎紘說道,希望來訪的人們從這週蘊含多元素的實驗咖啡館中,感受到社資這個場域這些年所經歷的融合。 22日的咖啡館特別延長營業時間至凌晨兩點,理念啟發自籌備同學們對於深夜咖啡廳的喜愛。顏鼎紘說道:「時間造就咖啡廳的氣溫、景色、氛圍轉變,這是很迷人的。」希望自己設計的咖啡館中也能有時光流動元素,因此特意延長營業時間。陳妍如也提及,深夜裡的咖啡館往往帶給人很私密的感受,任何事都有發生的可能,「延長營業時間後的夜晚可能會更張揚一點,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也不知道、我們也很期待!」陳妍如說道,他們並沒有規劃接下來要做什麼,而是依舊提供給大家這個沒有規則的場地,讓更多沒有預料到的對話在這個空間誕生。政大財政學系王鈺慈在咖啡廳留至深夜,他分享自己在深夜的咖啡廳看了多部電影,甚至一群人打起了棒球,是很獨特的校園體驗。 政大X實驗學院在今年9月才正式掛牌成立,這些年來一直有以X實驗學院名義推出的課程。「創意與設計」開課教授,同為X實驗學院的籌備老師陳文玲說明道:「創意與設計是大學生的第一堂創意課,這些年來內容都沒有改變,以文字、影像、音樂、舞蹈等方式帶領同學探索。」但從藝術創作學習創意的方式,在年復一年的課程中越來越單調,因此本年度開設X Cafe實驗咖啡館,希望同學們學習在實務經驗中展現創意。X實驗學院未來將創立政大全校性的不分系校學士,並同步改造社資大樓的內部裝潢,希望可以提供同學們一個盡情使用、發想的平台,可能繼續是一間咖啡館,或是成為青年旅館。陳文玲表示這次告別社資系列活動,對X實驗學院是往前推進的一步,「在新的社資,我們可以打造自己的創意平台,這都需要同學們的意見投入。」期待改建完成後,X實驗學院再次回到社資施展學生們的創意創作。
饅頭賽「蒸」手藝 延壓、發酵考驗選手技巧
生活
第1732期
饅頭賽「蒸」手藝 延壓、發酵考驗選手技巧
2020-10-15
【記者張華真台南報導】「做饅頭就像照顧寶寶一樣。」一個個經過發酵的「饅頭寶寶」們躺在籠中,等待水蒸氣拉拔長大。縷縷白煙從蒸籠裡竄出,麵團的麥香撲鼻而來。「2020台灣盃中式發酵饅頭與花捲製作競賽」決賽於10日舉行,15支闖進決賽的隊伍需要在限定時間內,製作出全麥圓形饅頭、鹹餡包子和造型饅頭。 大學生發揮創意在規定時間內,用麵團捏出神似台灣小吃「控肉飯」的造型饅頭。 圖/張華真攝比賽開始,評審按下計時鈕,選手們小心翼翼地把麵粉倒入攪拌盆中,和入酵母與固定比例的水,等待攪拌機將麵團拌勻。接著反覆把麵團對折,放入延壓機器中,原本厚實不規則的麵團被壓成薄薄的麵皮。獲得大專組銀牌、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毛姿雅表示,這是做饅頭的重要步驟,「壓麵的時候如果沒有控制好力道,或是沒有把麵團裡的氣泡壓出來,就會導致饅頭的表面皺皺的。」 選手們將麵團對折,反覆放入延壓機器中壓薄,有助於饅頭形成光滑表皮。 圖/張華真攝經過延壓,麵團表皮變得光滑,再由選手整形,進入「發酵」階段。獲得大專組金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房大正表示,控制麵團的發酵程度很不容易。麵團如果發酵不足,饅頭蒸出來的體積較小,口感較硬;麵團若發酵過度,饅頭表皮會不平滑,且酵母菌因產生過多酒精,吃起來有一股酸味。獲得大專組銅牌、樹德科技大學餐旅與烘焙管理系學生謝秀靜說:「這通常是我們練習時,最常失敗的地方。」為了有效控制麵團的發酵程度,他們把一個裝有麵團的小量杯放在發酵麵團旁,「看裡面的刻度,大概等麵團發到兩倍大的時候就可以了!」 樹德科技大學餐旅與烘焙管理系學生謝秀靜將一個裝有麵團的小量杯放在發酵麵團旁,透過量杯裡的刻度掌握麵團的發酵程度。 圖/張華真攝三種項目中,選手們認為造型饅頭最具挑戰性。房大正提到,由於裝飾造型饅頭所需時間較久,很容易導致麵團發酵過度,成品不如預期,「沒有做好很容易變得歪七扭八,做得太慢又會有過發的問題。」毛姿雅也表示,拿捏製作造型饅頭的時間很困難,「只能透過多次的練習,找到可以快速做完的方法。」 製作造型饅頭的步驟較繁瑣、用時較長,為了不讓麵團過度發酵,選手們透過練習縮短作業時間。 圖/張華真攝饅頭表皮光滑、形狀挺立和組織完整都是比賽的評比項目,活動評審、愛奶客烘培屋執行長彭秋婷表示,維持饅頭表面光滑看似簡單,卻是選手們最常犯錯的地方,「很多饅頭上有氣泡或皺摺,這就是在延壓和發酵步驟沒有操作好。」活動承辦人、嘉藥餐旅管理系專技教授吳昆崙也強調,饅頭的製程很繁瑣,從水和麵團的比例、酵母的選擇、壓麵的次數到發酵的時間,每一個步驟都會影響成果,「製作饅頭其實比大家想的困難。」  
「順袋」一提 迎向綠色物流
新知
第1688期
「順袋」一提 迎向綠色物流
2018-11-14
【記者倪旻勤綜合報導】網購商品往往被層層包裹在紙箱、氣泡袋與塑膠膜內,為減少一次性包裝浪費,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學生程宇菉、邱柏翰、黃詩雅構思了「順袋」物流運輸系統,不僅採用可重複使用的提袋,更讓通勤族成為運送員,創造出新型態的綠色物流概念。針對過度包裝的問題,現今不乏有物流業者推出可循環使用的包裝袋和快遞箱,順袋團隊同樣也設計可重複使用的提袋。此提袋使用防水且不易割破的厚布料,袋口以防盜磁扣封袋,防止貨物遭竊,袋子上裝有GPS定位追蹤器,供賣家與買家隨時追蹤貨物。 提袋為防水且不易割破的厚材質,袋口設置防盜磁扣,並加裝GPS定位裝置,賣家與買家可隨時追蹤貨物。 圖/黃詩雅提供順袋團隊除了改良包裝貨物的提袋外,團隊成員邱柏翰表示,他們更進一步創新,以通勤族做為運送員,「因為包裹是需要用送的,通勤者他也是在移動。」因此順袋系統尋找相同目的地的人和貨物,將他們配對。此一大眾運輸物流配送系統,於8日獲得「2018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銅獎。關於通勤者的送貨流程,邱柏翰解釋,通勤者在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前,可至車站設立的順袋機台,拿取與自己相同目的地的貨物。到站後,再將貨物放到新地點機台,完成運送。為了吸引通勤者幫忙運輸貨物,順袋團隊提出免費通勤獎勵,且若遊客前來,也能透過體驗順袋,免費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通勤者取貨與送貨時,機台會自動包裝貨物,經過升降台送出或送回儲藏室。 圖/黃詩雅提供順袋物流系統以手機APP串聯賣家、通勤者、買家,團隊成員黃詩雅解釋,賣家在收到訂單後,將貨物送至鄰近的順袋機台,機台會以人臉辨識系統確認賣家身分與訂單項目,再自動配對相應的通勤者。而通勤者收到提取貨物的通知,將貨物運輸到下一個機台,最後再通知買家取貨。過程中,在機台確認通勤者身分後,會自動包裝貨物,賣家不必自行準備一次性包裝包裹貨物。 賣家將貨物放到機台上,經人臉辨識確認訂單與送貨點後,送至儲藏櫃等待相應地點的通勤者取貨。 圖/黃詩雅提供團隊成員程宇菉坦言,此設計僅為概念性構想,技術層面仍有許多問題須克服,但他說:「大家慢慢發現這個問題嚴重性的時候,這個解法可能就會慢慢派上用場。」黃詩雅則提及,由於設置據點眾多,因此非常需要由大廠商來實踐。對於此設計,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學生何采蓉表示,大家選擇網購多是為了方便,但使用順袋,得出門至附近機台取貨,「這讓我沒有很方便。」黃詩雅回應,至機台取貨就像至便利商店取貨,機台提供商品保管服務,民眾取貨時間非常彈性。
特殊設計增安全 保障盲友自「煮」權
新知
第1663期
特殊設計增安全 保障盲友自「煮」權
焦點
2017-11-01
【記者徐湘芸綜合報導】烹飪看似稀鬆平常,對視障者來說卻暗藏諸多危險。甫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工業設計系的詹永勝(Chiam Yong Sheng Kevin),設計了一系列專為視障者打造的安全廚具,名為「Folks」,並獲得2017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產品設計類金獎。 Chiam Yong Sheng Kevin設計的刀具透過伸縮且可拆卸的護具,幫助盲者克服對於用刀的恐懼。 圖/詹永勝提供「其實包括一般人在內,烹飪最大的危險就在於容易燙傷跟刀傷。」為克服這兩大因素,詹永勝著手為視障者設計「Folks」。共由五種安全廚具組成:刀、砧板、火爐架、鍋蓋與具浮標的勺子,他說:「取名『Folks』,是希望能透過這些工具指引他們,讓盲友也能像一般人(Common folks)一樣下廚。」詹永勝表示,自己在當義工時接觸了許多盲友,無意間注意到他們手上因烹飪造成的傷疤。自行研究後接觸到知名視障主廚克莉絲汀.夏(Christine Ha),才得知盲友因缺乏視覺感官的回饋輔助判斷,烹飪需耗更大量時間精力練習與摸索。 「Folks」透過一系列廚具的設計,以工具在烹飪過程中引導視障者,且降低受傷的可能性。 圖/詹永勝提供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視障學生陳新恩表示,比起市面上笨重、複雜的盲人安全廚具,「Folks」更輕盈且好上手,「更站在盲人的角度,關懷我們使用的舒適度。」她提到初期開始下廚時,會因為無法控制水量不敢煮湯等,料理類型較受限。然透過詹永勝設計的勺子,透過浮標使視障者可觸摸探知水位,才讓她在烹飪有更多元的選擇空間。 茶匙透過釣魚的浮標發想,幫助視障者以不需接觸水面的方式控制水位,避免水滿溢出來、或導致燙傷。 圖/詹永勝提供「最簡單的東西才是最難設計的。」詹永勝說,為考量如何讓盲友克服對刀的恐懼,連基本刀具也相當花心力。他表示最初設計是切菜時幾乎碰不到刀面的,「但創新工具若在使用上不直觀,反而對盲友來說不友善。」因此刀面護具才改良成可伸縮拆卸的結構,讓視障者漸漸拿捏與習慣切菜的距離,最後甚至可以褪去護具用如同一般人的方式使用刀子。他指出,市面上很多廚具強調用敏感反饋的機制,如聲音警示器,對盲友來說其實很傷自尊,尤其是後天性的盲友,「但他們只是想要跟正常人一樣煮菜。」 「Folks」的設計鍋蓋,觀察到過去視障者通常使用其他容器裝載材料或湯勺都耗費大量時間去定位,希望可以透過內凹的流線設計,使其烹飪更加方便。 透過階梯型的火爐架,讓視障者能確保鍋子放置平穩,及避免他們在摸索定位時誤觸火源。 圖/詹永勝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