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人】擊劍國手跨界設計領域 陳弈通體制外的斜槓人生
體育
第1804期
【大學人】擊劍國手跨界設計領域 陳弈通體制外的斜槓人生
2024-12-20
【記者吳妤潔報導】自信跨步向前,抓準時機刺中對手,得下勝利一分後激動喊聲。今年八月,年僅21歲的「擊劍王子」陳弈通初登奧林匹克運動會殿堂,成為國內時隔36年再度前進奧運的台灣男子鈍劍代表。儘管最終不敵地主選手恩佐・勒福爾(Enzo Lefort)止步32強,仍追平過去台灣的最佳紀錄。卸下擊劍選手身分,他還是位擁有設計長才的藝術生,更是從體制內教育改以自學方式升學,並一頭栽進設計領域,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八歲時,陳弈通參加體育夏令營,眾多運動項目中唯獨對擊劍情有獨鍾,就此開啟擊劍人生,「我小時候對某個東西有興趣的時候,就是想要全心投入,所以那時候一學就很想要全力打到職業。」自小就有主見的他,在參加不少盃賽後,萌生想要出國比賽的想法,陳弈通的母親黃意雯便帶著他出國,並在青年奧運、亞洲運動會及亞洲錦標賽等賽事中嶄露頭角。 陳弈通並不認為自己是天賦型選手,他說:「現在回去看覺得,哇,我好像真的花很多時間在場下。訓練時間外自己在家會一直練,然後研究分析選手的影片。」不想輸但樂觀的性格,或許是他十幾年的選手生涯中未曾想過放棄的原因之一。黃意雯回憶起陳弈通小時候沒得獎,本以為他會很難過,卻見到他比賽結束後到便利商店買冰淇淋露出開心的面容,可見比起成績,陳弈通反而更專注在比賽的內容和過程,若是覺得自己表現不理想,回家後就會不斷練習,黃意雯以「瘋狂」二字形容,「他如果制定好目標就不會放棄,一定會想辦法達到他要的表現。」 相比大多數學生運動員以校隊或體育班作為升學志向,陳弈通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陳弈通一家曾因父親研究需要移居澳洲,國小三年級時他自澳洲返台,但因為銜接不上課程,便輾轉進入體制外教育。即將升國中之際,黃意雯考慮到體制內教育只有進入校隊或是讀書兩個選擇,且若外出比賽在學習進度上勢必會落後,便決定讓陳弈通加入自學團體。另一個原因,則是體制外教育給予了更多自由,「當初對體育班的印象就是如果你選的話,就只能走這一條路,選項會很少,但我不想被限制只能做這個(擊劍)。」陳弈通說道。他坦言,一開始年紀小,自律欠佳,常會漏掉作業,但後來發現這會出現許多問題,才了解到「為自己負責」的重要,比賽期間只要一有空檔,就會拿出電腦或是要讀的東西出來做。問到對想走體制外教育的學生運動員有什麼建議時,陳弈通不斷提到「自律」,認知到自己需要什麼也更有助於尋求協助和保持對運動的熱忱。 而在體制外教育的過程中,陳弈通在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副董事長徐莉玲的欣賞下,發覺自己未來也可以往藝術領域邁進。「有一堂課我讓學生找出舊鞋盒做出一個動物,但只有弈通用舊鞋做出一隻老鼠,因為他覺得用鞋子做更有趣。」徐莉玲笑著分享,「弈通真的是很特別的孩子,很少可以看到一個孩子有勇氣挑戰老師給的題目。」 目前陳弈通就讀於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在他的Instagram作品帳號上,時常可以看見他分享利用不同媒材設計出的運動員模型、球鞋和平面設計等作品。而他的創作靈感多半源自於運動和普普藝術,他笑道:「運動的動態我覺得是很抓人的。」談起陳弈通在擊劍和創作時的差異,黃意雯認為他在擊劍時表現出較為強勢的一面,但在藝術創作方面則是展現自我的抒發和療癒,「有時候他的作品人家喜歡,我覺得是因為他很真誠地把自己生活的題材放在上面。」 對陳弈通而言,不論是擊劍還是創作,都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談到未來目標,凡事追求完美的他希望在藝術設計領域不斷突破,「做設計可能都會這樣,就是你看到很多,然後會覺得我一定要達到這個水準,會覺得之前的作品都不夠好,可是就是這樣才會進步。」面對陪伴自己最長時間的擊劍,他則希望能夠持續奪牌,「我很享受在場上的感覺。我很喜歡做,我就繼續做。」
政大社資化身實驗咖啡館 主題輪替展學生創意
生活
第1801期
政大社資化身實驗咖啡館 主題輪替展學生創意
2024-11-29
【記者黃伊晨報導】由國立政治大學「創意與設計」修課同學營運的X Cafe實驗咖啡館,開設於政大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以下簡稱社資),22日首次營業吸引了大量人潮,政大學生、校友和老師紛紛前來嚐鮮,現場氣氛熱烈。X Cafe實驗咖啡館以「What‘s your “F???” 」為計畫主軸,每週選定不同的「F word」作為咖啡館主題,為咖啡館量身規劃空間與設計活動,並於每週五營業。學生透過構思主題與籌備咖啡廳的過程,學習溝通、創作,建築出自己的理想咖啡館。 X Cafe實驗咖啡館由政大X實驗學院開設的「創意與設計」課程學生經營,同學分成五個小組,分別負責五個禮拜的咖啡館籌備,從當週主題、活動規劃、空間設計都由同學一手包辦。開幕當週主題「Fusion」,即是由政大廣播電視學系顏鼎紘、政大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陳妍如、鄭知庭、毛成甄等人籌劃。顏鼎紘指出,Fusion代表著融合,在規劃時設計了電影放映、裝置藝術、休息場域等多元素。咖啡館的空間規劃上也製造多樣的空間,包括同學可以休息的躺椅、席地而坐聊天的地毯、辦公的桌椅,希望每個進到咖啡館的顧客都能找到安身之所。 X Cafe實驗咖啡館是告別社資展《途》的附屬活動之一,《途》的首週主題「Face表象」,描述轉變歷程中的第一步,看見事物最原始的樣貌。延續Face想傳達的理念,Fusion小組在咖啡館入口處放置一個銀漆包裹的枯山水裝置藝術,陳妍如說明道:「我們以反射做為概念,希望大家在咖啡館的空間裡處處都能看到自己。」讓顧客藉由觀看自己的表象回顧自身內部的混沌,作為《途》的Face和X Cafe實驗咖啡館的Fusion主題之間的連結。「社資即將消亡的建築物裡,也融合了很多過去使用的痕跡。」顏鼎紘說道,希望來訪的人們從這週蘊含多元素的實驗咖啡館中,感受到社資這個場域這些年所經歷的融合。 22日的咖啡館特別延長營業時間至凌晨兩點,理念啟發自籌備同學們對於深夜咖啡廳的喜愛。顏鼎紘說道:「時間造就咖啡廳的氣溫、景色、氛圍轉變,這是很迷人的。」希望自己設計的咖啡館中也能有時光流動元素,因此特意延長營業時間。陳妍如也提及,深夜裡的咖啡館往往帶給人很私密的感受,任何事都有發生的可能,「延長營業時間後的夜晚可能會更張揚一點,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也不知道、我們也很期待!」陳妍如說道,他們並沒有規劃接下來要做什麼,而是依舊提供給大家這個沒有規則的場地,讓更多沒有預料到的對話在這個空間誕生。政大財政學系王鈺慈在咖啡廳留至深夜,他分享自己在深夜的咖啡廳看了多部電影,甚至一群人打起了棒球,是很獨特的校園體驗。 政大X實驗學院在今年9月才正式掛牌成立,這些年來一直有以X實驗學院名義推出的課程。「創意與設計」開課教授,同為X實驗學院的籌備老師陳文玲說明道:「創意與設計是大學生的第一堂創意課,這些年來內容都沒有改變,以文字、影像、音樂、舞蹈等方式帶領同學探索。」但從藝術創作學習創意的方式,在年復一年的課程中越來越單調,因此本年度開設X Cafe實驗咖啡館,希望同學們學習在實務經驗中展現創意。X實驗學院未來將創立政大全校性的不分系校學士,並同步改造社資大樓的內部裝潢,希望可以提供同學們一個盡情使用、發想的平台,可能繼續是一間咖啡館,或是成為青年旅館。陳文玲表示這次告別社資系列活動,對X實驗學院是往前推進的一步,「在新的社資,我們可以打造自己的創意平台,這都需要同學們的意見投入。」期待改建完成後,X實驗學院再次回到社資施展學生們的創意創作。
埋葬蟲研究新發現 屍體重量成繁殖關鍵因素
新知
第1800期
埋葬蟲研究新發現 屍體重量成繁殖關鍵因素
2024-11-22
【記者蔣若暄報導】「我們驗證了長久以來使用實驗鼠作為繁殖資源,是具有代表性的。」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與團隊成員林暐鈞、許耿彰、謝季恆、李月嘉,使用來自野外的動物屍體,研究埋葬蟲利用不同來源、重量的屍體繁殖情形,驗證過去實驗室針對埋葬蟲研究的有效性,成果於2024年10月刊登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 「埋葬蟲是一種會分解或清除屍體的昆蟲。」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生林暐鈞表示,埋葬蟲會利用死亡的生物繁殖並餵養後代,分解屍體時能促進土壤養分循環,也能作為全球暖化的生物指標。過去研究顯示,埋葬蟲數量會隨地區氣溫上升而顯著減少,觀察其族群狀況可了解當地溫度變化與環境破壞程度。孫烜駿指出過去的實驗多僅以小白鼠作為屍體,導致樣本過於單一,無法確定實驗結果能否反應埋葬蟲在自然界中的繁殖情況,希望探討埋葬蟲的生殖效率是否會因樣本來源和重量差異而改變。 「如果用鳥類或兩爬類,也許會因為屍體營養狀況不同影響到埋葬蟲繁殖。」為了釐清使用各類物種對埋葬蟲生殖的作用,團隊與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合作,取得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的野生動物屍體,並分析其體內的蛋白質與脂肪含量。結果發現,雖然三者的脂肪含量相近、爬蟲類的蛋白質組成較低,但對於埋葬蟲繁殖和幼蟲生長結果並無顯著影響。 確認埋葬蟲使用不同物種的生殖效果相似後,接著比較121組利用不同動物的繁殖表現差異。團隊將1到100公克、不同重量屍體各自放入容器,並加入一雌一雄的埋葬蟲與土壤,觀察卵數、孵化成功率、成蛹前的幼蟲數量與總重。「數量可以判斷族群大小,昆蟲越重代表越健康。」林暐鈞補充道。團隊發現實驗鼠和野外物種效果相似,最佳繁殖區間皆落在30到40公克。由此可知,不同物種影響不大,屍體重量才是幼蟲生長的關鍵因素,因此過去使用實驗鼠作為樣本,亦能反映出埋葬蟲在自然環境中的繁殖趨勢。 孫烜駿提到,取得屍體是研究中最困難的環節,「我們每次可取得的屍體數量可能只有20到30隻,所以必須累積很多代的實驗資料。」從營養測定到繁殖實驗,團隊歷時約一年半才完成。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文伯分析實驗結果對埋葬蟲領域研究的意義,「這篇研究可以說是幫以前所有學者背書。」
青年大秀茶葉時尚風貌 「茶浪潮」特刊首嘗實驗性攝影
生活
第1788期
青年大秀茶葉時尚風貌 「茶浪潮」特刊首嘗實驗性攝影
焦點
2023-12-06
【記者劉芯妤新北報導】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以下簡稱茶博館)於3日首度舉辦「新茶潮 La Nouvelle Vague du Thé」新刊座談,邀請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茶青協會)、茶博館長與本次發行的新刊主編一同探討「茶的新印象」,書籍以時尚包裝茶業,掀開民眾對茶的想像頁章。 本次特展以時尚風格展出特刊內容,螢幕上展示茶業青年白順楊的拍攝花絮。 圖/劉芯妤攝本次活動發表的新刊「旅人食通信《不二味 》Vol. Pouchong Tea 茶浪潮」是透過「實驗性攝影」手法拍攝返鄉致力發展茶業的青年,結合大膽、創新的色彩和穿搭。攝影師讓茶青們把自己當作茶葉,攝下一連串製茶功夫,呈現「人茶轉換」的逗趣畫面。主編魏曉恩說明:「這次跳脫一些既有框架,我想讓茶觸及到各種群眾。」他補充,在與茶青協會學習品茶時,當時的會長對他說道:「你想怎麼喝茶,就怎麼喝。」頓時讓魏曉恩了解其實可以自由塑造茶的形象,特刊才得以誕生。 照片以鮮綠、精神抖擻、活力等等元素拍攝,使茶青表現出製茶工法的採摘(圖左)。 圖/旅人食通信《不二味》提供茶慶酒也是活動亮點之一,以包種茶作為基底,透過窨製薰香技術,將酒的香氣留於茶葉,使其成為不含酒精的茶酒。茶青吳柏諺說明:「茶慶酒常出現在慶祝、歡樂的場合中。」因此茶青協會選用高粱酒、威士忌與宜蘭縣酒紅露酒搭配包種茶。民眾賴姿伶驚豔地說:「我不喜歡濃烈的酒,但茶慶酒不但能削減高粱的刺激,也保留香氣。」他認為茶慶酒在市面上容易取得,非常推薦給不適合飲烈酒的民眾。 參與民眾賴姿伶最喜歡的照片是眾多茶青一排排站在茶園中,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準備引領茶走向光明未來。 圖/旅人食通信《不二味》提供茶青協會長鄭祐昇表示,想讓大家知道不只有老茶農會製茶,「其實有一批新的年輕活力正在注入茶業。」新刊拍攝便是最好的例證,然而過程卻也遇上一些困難,他笑著坦言:「就是羞恥程度有點高啦。」鄭祐昇解釋,因為茶業大多是務實工作,忽然要他跳進時尚圈,確實有些不自在。魏曉恩也提到,拍攝服裝較花裡胡哨,穿著方式更複雜且布料不舒適。不過鄭祐昇仍然認為,只要能把茶文化再向外推廣,一切都很值得。 座談會中,茶青協會長鄭祐昇侃侃而談茶青協會成立的歷史與對現今社會的影響。 圖/劉芯妤攝茶文化流傳於華人社會上千年,不過手搖飲卻是年輕世代接觸茶的第一印象,顯示精緻茶文化逐漸沒落。民眾陳沂辰舉例,「我朋友大多覺得品茶是一種很慢的生活方式,他們會失去耐心。」鄭祐昇也同意,「雖然改變茶文化很困難,但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民眾對茶的印象。」如同本次活動以潮流結合茶業文化,讓茶文化在持續向下翻頁的社會中開展新篇章。
實驗影像映女性故事 《莎芙群像》盼掙脫社會束縛
藝文
第1783期
實驗影像映女性故事 《莎芙群像》盼掙脫社會束縛
2023-10-26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大膽地共同創作激發我們的組織、創意的潛能。」哥倫比亞籍實驗電影導演畢七月(J Triangular)說。《莎芙群像:女性實驗影像創作基地》由畢七月及裝置藝術家陳安安擔任導師,帶領20多名女性學員,在六堂影像工作坊課程後,策畫成果並發表實驗影像作品。展覽以不同形狀的螢幕、人體翻印模型等媒介投影創作,讓成員自由發揮創意,傳達女性不受框架限制的理想。展覽22日在微風影城展出。 畢七月(前排左)、陳安安(前排中)與工作坊學員們的合照。這次工作坊從八月中旬開始,22日於微風影城發表成果。 圖/廖芷筠提供「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一個女性社群,並在電影中建構嶄新的前衛女性主義。」畢七月作為女性主義者,期盼透過影像將更多女性故事呈現在螢幕上。此外,工作坊以集體創作的形式,也呼應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中「集體即力量」的理念。陳安安認為,無論是女性或性少數社群,都在父權社會下遭到噤聲,因此身為女性更應該練習為自身相關的社群倡議。他也觀察到,當學員們討論時,對彼此故事和受壓迫的經驗也能有所共鳴。在工作坊前期,成員們以「夢境」、「情慾」等關鍵字作為主題,互相分享經驗與想法,在認識彼此的同時慢慢打開自我,最後各自進行拍攝。到了創作後期,學員再重新擬訂新題目,並運用先前的影像素材,剪輯成實驗影像作品,透過不同學員拍攝的畫面,交織出各種創作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拋開既有的想法。」陳安安解釋,或許素材拍攝者當下並未賦予畫面意義,但經過其他成員拼湊後,不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能引起學員間的共感。作品〈沈默 Silence〉以面具作為影像的重要元素,像是劇中人物手拿面具遮住臉部,和牆壁上的手影互動,身體不時扭曲伸縮,或是戴著面具站在路上凝視前方。除了面具之外,影片中也呈現一位被粉色紗布罩住身體的女性,正試圖用手掙脫束縛。「面具和粉色紗布就像是社會給女性的拘束。」創作者之一的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學生廖芷筠表示,現今仍有許多國家的女性受到不公平待遇,這樣的框架籠罩女性多年,讓女性成為沈默的群體。 〈沈默 Silence〉中,一位女性跪在地上,在粉色紗布裡扭曲掙扎著,象徵社會給女性的框架。 圖/廖芷筠提供而另一件作品〈Flowing〉使用流動、重複的元素設計畫面,以分割畫面的手法,並讓四個一樣的影像同時放映,或是將泡泡飄上天空的影像疊合在一起。談及當初以泡泡作為主題的原因,影像創作者、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的李怡嫻說:「我不喜歡穿泳衣,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好看,透過泡泡去看身體,它會扭曲變形,感覺就像是自己與身體抽離。」身為女性的李怡嫻,認為社會經常灌輸「女生就是要瘦」的觀念,進而產生對身體的自我懷疑。 圖為〈Flowing〉在展場中的呈現,三個電視螢幕疊加在一起並同時播放,電視機上還有塑膠泡泡呼應主題。 圖/邱昭華攝圖為〈Flowing〉在展場中的呈現,三個電視螢幕疊加在一起並同時播放,電視機上還有塑膠泡泡呼應主題。 圖/邱昭華攝觀眾曾偉婷在觀賞完〈沈默 Silence〉後說道:「當中有一段粉紅色紗布蓋在女生身上,就好像一個束縛。」他認為這個畫面如同自身會遇到的狀況,一方面被社會價值觀綁住,一方面又想做自己。觀眾邱郁婷則說:「這些作品讓我想到約翰・伯格(John Peter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裡提到的『男人觀看、女人表現』,而展覽裡的作品都在努力地突破這個框架。」
生成你想要的空總!文博會結合AI邀民共創園區藍圖
生活
第1781期
生成你想要的空總!文博會結合AI邀民共創園區藍圖
焦點
2023-09-27
【記者蔡愷恆台北報導】2023台灣文博會於22日至10月1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舊空軍總司令部,以下簡稱空總)開展。在「打開空總 X AI多重未來」的展區內,有虛擬人物與民眾互動,同時讓民眾透過AI生成圖像,嘗試規劃空總未來發展。主辦方期盼全民參與描繪空總園區的藍圖,而非僅仰賴府方。民眾鍾念晟興奮地指向螢幕説:「第一次玩生成圖像,停不下來。希望空總可以用我的設計圖!」 展覽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主辦,由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VISION BASE、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王俊雄,以及媒體傳達設計學系主任陳威志策劃。 圖/蔡愷恆攝「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依照動線規劃成三個展區:都市脈絡與歷史更迭、文化空總的多重未來和AI建築家共創想像。民眾一進展場會先看見空總背景與發展沿革,接著在展場中間有虛擬人物引導參展者思考空總建築計畫。再朝展間走去,民眾就能透過AI圖像生成,點選關鍵字以形塑想像中的空總樣貌。 透過發展成熟的AI工具協助大家參與,讓民眾可以點選,把想像投射在電腦螢幕上。 圖/蔡愷恆攝除了設備和展品,展覽也希望用氣氛和美感形塑出「未來感」。磚塊建造的傳統建築搭配科技混音的背景音樂迎接大眾,聲音效果十分震撼。展方透過展區外觀與聽覺設計之間的強烈新舊對比,昭告空總悠久的歷史背景以及往後的嶄新樣貌。展覽角落規劃小影廳,螢幕播放著AI生成空總的動畫,並以飛機視角自由穿梭於各種風格和素材的空總角落。在充斥現代化的視覺元素螢幕前方,展方擺放類似傳統流水席鐵板凳供民眾休息、觀賞影片。民眾陳建君因此深受啟發並笑道,「這個地方這麼科技化,但他竟然選擇用傳統的鐵板凳?」 民眾鄭維庭說明,視覺呈現很精密,會比較容易把情緒跟感覺帶入在展覽裡面。 圖/蔡愷恆攝主辦方經過考據後設計展場的虛擬人物角色,描繪台灣的人口組成、族群年齡和背景等等,藉由虛擬人物的興趣向民眾闡述未來空總規劃,如喜愛插花的長者便希望能增加更多靜態藝文活動。展覽協力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行銷推廣組成員黃孟琦表示,希望可以促發民眾的既定印象,「欸?原來也可以這樣想像。」設計者盡量讓角色代表所有台灣民眾,使參展者更容易帶入情境、參與思考空總未來。 展覽中只要一有圖片在電腦中生成,便會蒐集該影像並投影到牆壁讓大眾觀賞彼此的設計。 圖/蔡愷恆攝為了讓一般大眾也能投入空總將來的計畫,展方因此降低AI生成圖像展區的門檻。設計團隊把畫面變得更友善,僅需點選與拖曳螢幕上的方框,即可將想法具象化。在展覽現場,甚至有對年邁的夫妻透過女兒協助操作電腦,一起討論建築類型、材料及風格,成功生成數張影像後露出燦笑。這也呼應展覽冀盼不同年齡、專業和喜好的民眾共同加入規劃空總。 黃孟琦希望大家可以知道空總未來跟大眾有關係,而民眾也參與其中。 圖/蔡愷恆攝
《鏡境》融元宇宙於音樂 反思人與科技的共存關係
藝文
第1772期
《鏡境》融元宇宙於音樂 反思人與科技的共存關係
2022-11-23
【記者戴婧雯台中報導】「2022科技劇場」系列活動於19日及20日在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推出最後一場表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聯合呈現《鏡境》音樂科技互動實驗劇場,結合科技與音樂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視聽饗宴。 由於作品的畫面光線較強烈,因此開場前也有為觀眾做簡單的提醒。 圖/戴婧雯攝觀眾進入劇場,首先會被序奏〈預鏡〉吸引目光與聽覺。柔和的聲音搭配著不斷變動的影像畫面,帶領觀眾一步步進入虛實莫測的氛圍,也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展演中。下一章節則是由陽明交大師生一同演出的〈偽日記〉,四人分別演繹療癒、厭食、魔術和錢包四個主題,表演過程中會敲擊各自角色持有的物品,或是與觀眾互動,並搭配不同的動作即興演出,帶來一場劇場式的音樂表演。演出進入下半場,〈空牆〉以賽博格(註一)表演者和團隊自製的聲響裝置「闁」為表演主體。表演者手貼電療貼片,呈現出被電療的模樣。與此同時,「闁」除了會發出原先設定好的聲音,也會吸收當下表演者身周的細微聲響,即時後製並釋放,完成〈空牆〉的整個表演。〈Scape〉則是整場演出的最後一個作品,由機器學習產生的3D動畫,搭配著人工智能語音組成一部影音作品。此作的邏輯和劇本皆由人工智慧演算得成,團隊希望藉由這樣的創作手法探討人類和人工智能的世界是否可以相互理解。註一:賽博格(Cyborg Art)為表演者透過控制植入體內的裝置來增強感官能力,從而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 作品〈偽日記〉裡,賴河泰將自己的專長運用到演出當中,飾演身心療愈師。 圖/戴婧雯攝此次跨校合作的音樂科技互動實驗表演《鏡境》,以時下流行的元宇宙的多重身份(註二)為主要概念。指導老師董昭明表示,鏡子中的世界猶如平行世界,當人面對鏡子時現實裡會有真實的個體,而鏡子裡也會有虛假的分身。他說:「因為鏡子是一個反射的狀態,他看得到也很實際,但是卻完全摸不到。」所以構思了「鏡中之境」的概念來詮釋團隊對元宇宙的想法,企圖向觀眾傳達虛實共存的狀態。註二:元宇宙的其中一個要素為多重身份。元宇宙的使用者擁有多個同時存在的數字身份,每個身份都可基於不同的使用者體驗而存在。 作品〈Scape〉使用了3D動畫與Disco Diffusion的機器學習所生成的影像,結合人工智能的聲音,向觀眾呈現人類、人工智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圖/戴婧雯攝團隊希望與觀眾進一步探討科技與人類之間的平衡。表演者洪世霖提出疑問,「我們如何去面對這麼龐大的、高速的科技發展?如何不要讓人類成為科技的附庸?」他認為,人在長期習慣使用科技的情況下容易變得麻痺,團隊期許表演可以引導觀眾反思科技對人心的影響,也期望大眾可以意識到人類才應該是主導科技的角色。觀眾李思韻認為,雖然表演使用的視覺元素較抽象,若無相關背景可能會較難吸收,但其立意非常好,可讓民眾透過演出接觸到元宇宙的概念。兩校指導老師董昭明和蔡子瑋則期望這種跳脫傳統的演出,可以帶領觀眾一起脫離社會框架,期許未來更多人可以支持音樂科技的演出。
重返1985創作現場 北藝大回顧展引大眾反思藝術自由
藝文
第1767期
重返1985創作現場 北藝大回顧展引大眾反思藝術自由
2022-10-05
《事件是一所學校:轉型中的藝術教育》,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從歷史事件出發舉辦的一場回顧展覽。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於9月23日在關渡美術館舉辦《事件是一所學校:轉型中的藝術教育》回顧展覽。其中,由三位北藝大美術學系學生林峻銳、張大仁、劉妍蓁組成的「素描事件臨摹小組」,從1985年的「素描事件」(註一)出發,假想在事件當下的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創作,促使大眾反思當年的藝術教育與歷史。註一:1985年的「素描事件」是北藝大於1985年舉辦名為《drawing show’ 85》的素描展覽,引發廣泛討論與迴響。在仍處戒嚴時期的1985年,藝術創作的空間相較於現在侷限,北藝大美術學系講師謝牧岐說明:「當時想要學藝術的學生們其實選擇不多,師院體系都是說要培養老師,沒有一所學校專門說我要來培養藝術家。」《drawing show’ 85》這場展覽打破大眾對素描的既定印象,學生不再使用單一的繪畫工具,而是混合多種材料進行創作,繪製的對象也跳脫傳統石膏雕像、水果等靜態物品,嘗試結合不同的動態元素。非典型的藝術創作,讓大眾開始思考「素描為何」,開闊當時台灣藝術教育的前景,重新建立對素描的定義。在展區二樓,「素描事件臨摹小組」展出一系列的實驗性創作,他們以1985年的「素描事件」為核心,研究1985年前後的七位教師、八位學生的訪談影片,並閱覽相關書籍後,讓學生以實際參與的方式,跨時空重訪當年的時代背景,想像自己是置身當時的學生,會有什麼樣的藝術創作。劉妍蓁以「米糠油中毒事件」(註二)為背景,創作〈劉文繡結束不了的1980〉,作品由三本獨立刊物和一幅繪畫組合而成。故事與繪畫中的角色因食用米糠油,造成背部潰爛,劉妍蓁在創作過程中思考:「事件到現在40年,患者身體裡其實還是殘留蠻多毒素的,它會遺留到後代,患者臉上都長滿了瘡疤,那些瘡疤是會發臭的。 」他希望以此作品,帶領觀眾反思當時的社會案件帶給受害者的影響。註二:「米糠油中毒事件」又稱為「多氯聯苯中毒事件」,民眾因食用被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為台灣史上最嚴重的食油危機。 劉妍蓁以「米糠油中毒事件」為背景,虛擬出一段故事。圖中的男孩文豪因食用米糠油而造成背部潰爛。 圖/林玟君攝張大仁的作品〈獨處的時刻〉,將畫作結合風和光,並以投影、木材、現成物為媒材,製造出隨機抽動且線條各異的光影,跳脫以往靜態的呈現,加入更多立體、帶有動感的元素。他假設自己若身為1985年的學生:「我也許會使用不同的材料,但不變的是對素描概念的探討,以及思考素描對自身創作的意義。」他也希望透過動靜結合的作品,能帶給觀眾沈靜、引人凝視的空間氛圍。 〈獨處的時刻〉利用室內、室外的物件,配合風和光影,引發觀眾對於場所、空間、動作、情境的想像。 圖/林玟君攝觀眾陳學宏分享:「看似一般的石墨以及紙張,透過描繪的深淺製造出不同的陰影,看似非常真實的紋路,好像賦予白色的畫紙生命。」 策展人郭昭蘭也期望:「觀眾進到這個展場的時候,能夠親臨歷史性的複雜度,能夠理解到歷史的現場有很多不同的力量同時在進行。」 透過展覽中不同層次、時空的作品,能讓觀眾意識到豐富的藝術歷史,並以此為基石,拓展更寬廣的自由創作道路。
擬社交離群狀態 《連線錯誤》盼多角度觀看引反思
藝文
第1753期
擬社交離群狀態 《連線錯誤》盼多角度觀看引反思
2021-10-06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各種形式的創作品陳列於昏暗而狹小的展場內。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鄭宗祐利用照片、聲音與影像,於1日至5日在政大新聞館展演廳舉辦《連線錯誤_Alienation》獨立專題(註一)個展,從多個面向呈現群體中人與人互動的「離群」。 註一:《連線錯誤》是鄭宗祐在獨立專題課程的成果展。政大廣電系第一次開設此課程,由原先行之有年的畢業製作課程改制而來,捨去過往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形式,提供學生更自由的創作空間。  《連線錯誤》的展場內雖然昏暗而狹小,卻陳設著多種不同方式創作的展品。 圖/單師樵攝踏入展場,多幅泛藍的照片陳設於前,然而與多數攝影展所展出的數位照片不同,鄭宗祐的作品以「藍曬法」(註二)呈現。鄭宗祐除了以藍色營造出詭譎的氛圍,他更將藍曬法連結至人與人的關係,他解釋:「藍曬是一個無法永遠保存的東西,我覺得可以呼應到我要講的人的互動。」 註二:藍曬法是一種顯影方式,由混合檸檬酸鐵銨、鐵氰化鉀的感光劑,透過日曬使最後的影像呈現深藍色。  展覽中的攝影作品皆是以藍曬法呈現,讓觀眾陷進詭譎的氛圍中,也呼應了人與人的關係無法永遠保存。 圖/單師樵攝而在行為實驗展區,鄭宗祐透過平板電腦的視訊螢幕,與觀看者長時間凝視,並將玻璃片放置其中區隔觀眾,象徵人類社會中的社交障礙。觀展民眾陳祺分享:「我就不是很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有看著我,我覺得很難過,然後我就哭了。」另一位觀眾康譓珍則認為,與創作者對看時,兩人似乎都進入一個脆弱的狀態,使他不由自主地想一些內心的事。 行為實驗展品,平板電腦與中間的玻璃隔板象徵人類社會中的社交障礙。 圖/單師樵攝鄭宗祐說明,「群居」是人類自誕生以來必經的過程,他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感受到的集體行為,實際上卻是疏離的。他希望透過《連線錯誤》中以不同形式創作的作品,描繪出群體中的「離群」。他說:「我們展覽主要是在講人際關係,人的社交互動。」他補充,日常中的人與人的「連線」可能是數位的,也可能是實體的。展場中的展品包含平面攝影、錄像裝置、行為實驗,也有讓觀眾戴上VR穿戴裝置欣賞短片的創作。鄭宗祐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我如果只用一個小東西、一個影片,可以講的東西太侷限。」觀展民眾陳力瑋認為,多媒材鼓勵大家思考「看的方式」,他說:「多媒材其實可以給你一個自由的空間,東西都已經擺在那,除非有明確說不能碰觸。」另一位觀展者王亭方則覺得展品可以用不同面向去看,以錄像裝置為例,「一個是你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一個是你有點像跳脫這個空間在看這整個場景。」他補充,用兩種方式體會這個創作,有不一樣的感覺。 展場內部的錄像裝置展品,讓觀眾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觀看。 圖/單師樵攝指導教授鍾適芳說:「他們創作的資源跟方法,想要表達的這些訊息,光是劇情片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所以這些形式一直在變化。」他認為以前的畢業製作太過形式化,而獨立專題課程能鬆綁學生想法的侷限,更能呈現多樣化的作品,鄭宗祐也說:「我就照我想要做的東西把它全部列出來,其實本來更多,但後來選了這幾個。」鄭宗祐進一步提到,這次展出後收到許多希望他繼續創作的回饋,對此他表示未來仍會創作,但也坦言是否將作品展出需看看機緣。
肢體具現人性慾望 《狂熱》演繹純粹自我
藝文
第1740期
肢體具現人性慾望 《狂熱》演繹純粹自我
2020-12-16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閉眼的兩女一男處在灰暗角落,不斷地扭轉、彎折身軀。策展團隊「地面基地呼叫湯姆少校」與三位表演者共同舉辦實驗劇場《狂熱》,於10至13日在展演空間「窩著fossa」演出,藉由肢體呈現原始慾望,揭露人們匿於世風的狂熱內心。年末人們仍受疫情影響,佩戴口罩導致呼吸受限,表演者之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生陳靜怡說明,疫情使他們聯想至人們向來自我設限。為真實呈現人的內心狀態,表演者將自身私密的經歷融於戲劇,呈現他們對人性的解讀,透過肢體演繹人深藏於心中的「狂熱」。另一表演者陳亭君則希望觀眾能以此連結自身經驗,他說:「只要能注意到生命中一些忘記、忽略的事情就好。」 表演者用各式肢體、行為,呈現人們摸索未知的過程,將內心的狀態具象化。 圖/陳亭君提供演出從自身開始向外探索,表演者在展間各處穿梭的同時,反覆地扭動、撫摸自己的身軀。就在他們摸索未知的空間時,扭蛋殼大量落入展間,表演者如獲新鮮的物件,不停把玩扭蛋殼,甚至放入嘴中啃咬。陳靜怡提到,進入空間的扭蛋殼,象徵闖入日常的事物。而表演者摸索物品的演出方式,臨摹人性原始的慾望和本能,「就像人對未知會好奇,想要尋找答案。」 表演者撿起散落的扭蛋殼啃食,用最原始的方式進行摸索,找出物品的功能。 圖/陳亭君提供展間白牆上投影的計時器默默倒數,表演者發覺後將扭蛋殼置於桌面,將其作為能讓時間暫停的按鈕不斷拍打。「算是一個意識的開端。」陳靜怡形容,人隨成長,對時間或社會限制的感受將更為深刻。樂風驟變,表演者像擺脫束縛般,於霓虹燈閃爍下,肆意展現身體的各種姿態。 牆上的計時器開演即倒數,表演者陳靜怡透露,每場演出開始倒數的時間都不同,因此每場都結束在不同時刻,讓舞台擺脫制式化,並讓觀眾自行賦予寓意。 圖/陳亭君提供接著,表演者將蓮蓬頭裝在掃帚,製成麥克風,並用畚箕作為支架,三人輪流上前獨白。輪到表演者、臺藝大戲劇學系學生陳柏毓時,他靦腆訴說自己喜愛收集杯子。「杯子在講獎盃。」陳柏毓解釋,他高中和大學皆榮獲戲劇獎盃,不覺間開始追求殊榮,反倒遺忘演戲初衷。他後來向觀眾大吼:「為什麼不給我杯子!」演繹他追求名利的狂熱、曾迷失對演戲的熱愛,也藉此了結自己對獎盃的執著。觀眾許秀華說:「演出很貼近『狂熱』這個主題,他們講自己執著的時候,像是在剖析內心,也像在找回純粹的自己。」 表演者陳柏毓在展間中央獨白,訴說至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時,他激動地拿起「麥克風」大吼,呈現他在對獲獎的狂熱中迷失。 圖/陳亭君提供演出末段,表演者開始一同拆解「麥克風」,將蓮蓬頭取下,讓掃把恢復原本的樣貌。他們掃起散落的紙屑並收納物品,留下空蕩展間。陳靜怡談到,他們仍需將乘載他們情緒的空間回歸原樣,諭示心境歸回平靜。演出結束,牆上的計時依然持續倒數,「就算放下過去的掙扎,人生的狂熱還是會繼續下去。」陳靜怡說道。 表演者將臉緊貼地板,身體不斷地扭動、爬行。陳亭君說明,希望透過直接的身體語言,讓觀眾看見生命原始的本能。 圖/陳亭君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