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屏縣首辦日照運動會 邀長者再享運動樂趣
影音
第1795期
屏縣首辦日照運動會 邀長者再享運動樂趣
2024-10-04
【記者吳妤潔、林妍謙、林宜婷屏東採訪報導】由屏東縣政府長期照護處聯合45家日間照護中心首次舉辦的「113年屏東縣日照運動會」,9月28日在國立潮州高級中學盛大登場,讓長者走出房間,再次享受運動的樂趣。慈濟鹽埔綜合長照機構主任林玫君認為:「我覺得日照運動會他就是一個大型的社區參與的活動,他們其實有機會可以從自己的居家到熟悉的社區,然後還可以出來外面參加這樣子的大型活動,我覺得對他們來說本身都是會蠻興奮的。」 日照機構多是照護功能退化的長者,因此在籌備運動會時,機構除了訓練爺爺奶奶們的上下肢肌力,還會評估他們的體能狀態,從旁協助完成運動項目。屏東縣幸福風鈴日照中心護理長張若君說明:「我們會有物理治療師到我們的機構裡面去做體適能評估。從他們訓練的過程中能夠帶給他們樂趣、團隊之間的互動。那再來就是說,參加比賽增加他們一些價值感,增加成就感。」 比賽分成個人賽和團體賽,個人賽有射箭、飛鏢以及舉重等項目,主要考驗長者的上肢力量和專注度。團體賽則特別加入足球,除了訓練長者的平衡感,也需要透過合作為團隊得分。屏東縣政府長期照護處長陳桂敏表示:「那這些活動我們都是特別經過我們的專業的治療師去設計,可以訓練我們長輩的肌力、他的專注力、還有長輩的整個可以精神 集中、還有手眼協調的能力。」 長者參與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活絡筋骨,還能讓他們找回從前對運動的喜愛、從中獲得樂趣。屏東縣進興日間照顧中心長者陳曉春分享:「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參加這個節目,非常高興。好玩啦,小時候就非常喜歡運動啦,幼稚園我就運動啦,跑步都第一名喔。」高雄市郭吳麗珠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日照副主任侯瀞惠也分享:「他們到最後拿到了獎盃、獎牌,或者是在運動的時候的那個表情跟神情,會讓他跟你說,我不是老了沒有用。」 屏東縣今年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在這次的日照運動會中,許多離鄉背井的子女們看見了家中長輩不一樣的一面。屏東縣快樂魚日照中心運動員家屬黃素玉說:「像我媽媽是參加舉重,我覺得他在30秒之中,就可以舉了30幾下,真的很不簡單。」陳桂敏也說明:「我們一直試圖想要去翻轉對照顧的一些思維、一些概念。除了針對長輩給予這樣子的突破自我、自我的挑戰之外,另外一方面也是包括宣導,讓社區的民眾也來認識我們長照。」 政府集結民間機構為長者舉辦運動賽事,期望打破長者無法活動的既有觀念,讓他們享有更健康的樂齡生活。
回歸山林的荊棘之路——法規枷鎖中的原民狩獵文化
專題
第1743期
回歸山林的荊棘之路——法規枷鎖中的原民狩獵文化
焦點
2021-03-18
【記者廖澄妤、張華真、陳品融、李加祈綜合報導】雲霧繚繞層層山巒,鄒族獵人鄭正重一身輕便裝束,隱沒在樹林間。自13歲那年開始跟著長輩上山打獵,至今已過了40多個年頭。  阿里山鄉鄒族來吉部落獵人鄭正重巡視完陷阱,帶著彎刀離開獵場。 圖/李加祈攝對於鄭正重而言,狩獵是再自然不過的日常,有時結束教會晚間活動,幾位教會弟兄會相約上山打獵。有時,他也和妻子陳美惠開著白色小貨車,到獵場走動走動,順便查看陷阱,一有所得,便帶回教會供大家享用,鄭正重說:「真正的獵人要懂得分享。」剛接觸狩獵三、四年的陳美惠則每每帶著登山的愉悅心情,同丈夫一起打獵。「我從以前就很嚮往女獵人的感覺,沒有說一定要打到獵,但有碰到就是一個chance(機會)。」他們總戲稱自己是「公路獵人」,開車上山的路途拿探照燈一照,若是在樹叢中看見閃閃發亮的「星星」,那就是飛鼠的眼睛;竹林被挖得亂七八糟,肯定有山豬出沒;山羊會走峭壁、猴子會破壞農作物、山羌在路上就能遇到。「動物走過的路線你要認得出來。」陳美惠說。有時什麼也沒碰上,就當去山上採採花草、散散心。「原住民為了適應環境,他就累積非常多土地、山林的知識跟技能,打獵就是不斷重新實踐這些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同時也是鄒族族人的浦忠勇如此說道。多年來,山上歲月靜好,外頭卻風雲變色。民國104年,布農族人王光祿因以土造長槍獵捕野生保育動物山羊、山羌(註一),被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以下簡稱《槍砲條例》)及《野生動物保育法》(以下簡稱《野保法》)判刑三年六個月徒刑,併科罰金新台幣7萬元。四年前最高法院裁定停止審理,並首度向司法院大法官申請釋憲,原住民狩獵文化權爭議再次鬧得沸沸揚揚。註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08年1月9日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其中將山羌從原本的保育類動物調降為一般類動物。 3月9日王光祿持槍狩獵釋憲案於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王光祿與各部落族人於司法院前升起狼煙,舉行祭告。 圖/吳冠伶提供王光祿案掀起有關獵槍使用、生態保育與原住民傳統文化的討論。107年政府修訂《原住民族基本法》(以下簡稱《原基法》)第19條,保障原住民能在「傳統文化」、「祭儀」與「自用」的前提下獵捕野生動物。即使《原基法》保障原住民狩獵權,現行《槍砲條例》和《野保法》的多重限制,仍凸顯出最根本的難題:究竟該由「誰」來管理狩獵?原住民想要的狩獵文化權及自治權又是什麼模樣?<b>槍砲條例限用自製獵槍 原民狩獵安全受威脅「台灣原住民的制式獵槍(註二)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日本時代的獵槍,都比現在的槍要進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72年《槍砲條例》制定前,原住民能以制式獵槍狩獵,不過,該法制定後,原先狩獵用的制式獵槍成為管制品。原住民受限於規範,只能徒手製造槍枝,然因其並無自製獵槍傳統,直到現在仍爭議叢生。 註二:制式槍砲指經各國合法武器工廠,為殺敵、獵物、攻擊、防禦或射擊運動等目的所生產、製造之各類槍砲。 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獵人陳美惠攜帶自製獵槍至獵場狩獵,她強調,槍口要朝上,且絕對不能對準人。 圖/陳品融攝排灣族獵人郭坤旺出身自屏東縣來義鄉,兒時即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接觸狩獵。從小到大聽聞不少膛炸、走火等意外,郭坤旺十分清楚自製獵槍的危險性,如今他打獵只用陷阱工具,「我們原住民的槍真的很不安全,準確度又不夠。我不放心,所以放棄拿自製獵槍。」浦忠勇也提到,自製獵槍沒有保險,自製子彈與火藥也都未精密計算過射程、測試是否會爆炸。獵人追趕獵物或意外跌倒時,極可能擦槍走火。槍枝事故頻傳,然而《槍砲條例》修法仍然卡關,浦忠勇質疑:「槍本身就不安全,然後你要用槍安全?」裴家騏也表示,目前原住民只能使用老舊、不安全的自製獵槍,盼能藉近期召開的全國原住民獵槍論壇匯集各方意見,為政府後續修法提供方向。<b>野保法忽略原民傳統 狩獵行為轉地下化101年,政府依《野保法》第21之1第2項訂定《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嚴格限制原住民申請狩獵的方式。辦法指出,原住民需於定期性獵捕活動20日前、非定期性獵捕活動五日前,向獵捕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申請,並交由主管機關核准。「它(申請表)不但要寫狩獵地點、時間、工具,還要事前寫我要打幾隻動物,這和許多原住民的狩獵慣習是違背的。」裴家騏如此說道,「獵到的動物是來自祖靈和山靈,你是被給的,不是去拿的。」鄭正重也分享,非定期性的狩獵有時需仰賴「夢占」。部落族人設好陷阱後,若是夢見被漂亮的女人纏住,百分之百有獵物上鉤。有次他夢見一個女人躺在他的大腿上,最後卻不知去向,隔天到山上巡視,果然沒有獵物,陷阱甚至還有被破壞的痕跡,「所以夢還是很準的。」原住民對於祖靈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狩獵與原住民的生活、宗教信仰緊緊相連,不符傳統慣習的規範,使多數狩獵行為走向地下化。裴家騏直言,原住民對《野保法》和《辦法》的接受度不高,連帶讓野生動物數量難以控管。法律保育野生動物的本意淪為紙上談兵,許多年過去後,原住民依然無法實踐狩獵文化權。<b>法律夾縫尋解方 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現曙光106年林務局開始試辦「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計畫」(以下簡稱計畫),嘗試在法條的夾縫中找尋解方(註三)。政府委託學者協助部落進行動物監測,部落則可成立獵人協會、頒發獵人證,共同約束狩獵活動。目前全台已有11個部落群參與計畫。註三:計畫推行人之一、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惠東說明,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9條規定,原住民可在「傳統文化」、「祭儀」及「自用」的條件下獵捕野生動物,然因過去無法確認自用狩獵如何影響野生資源,透過試辦計畫,「方能採納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以及尊重原住民的自主組織以及自主回報狩獵所得,兼採科學方法觀測動物數量的波動。」計畫將狩獵管理的部份權力交還給族人,「與其堅持一個管不了的制度,為什麼不下放權力,讓在地去治理?」計畫負責人之一、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惠東説。裴家騏也認為,政府應將管理區域劃分為小單位,交由部落協助治理,更能落實台灣的自然資源管理。加入計畫最大的差異是狩獵申請制度的轉變。以屏東縣來義鄉為例,107年部落成立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以下簡稱來義鄉狩獵協會),統一向林務局申請整年度的狩獵許可,獵人只要出示協會獵人證,即可依照慣習打獵。裴家騏指出,如今狩獵數量改以總量統計,種類則改用「山肉」通稱,「寫山肉的話祖靈就看不懂。」如此便能避免事前申請觸犯部落禁忌。目前來義鄉的七個村皆設有事後回報窗口,屏科大團隊也架設動物相機,監測獵場動物數量和種類。全台最早執行狩獵自主管理的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更早在七、八年前便由學術界進行物種監測,建立一套狩獵物種資料庫。 屏東縣來義鄉獵人於山林間設置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期盼藉監測器,掌握野生動物數量。  圖/陳俊霖提供郭坤旺在來義鄉狩獵協會成立之初即入會,「加入協會可以收到很多資訊、交流機會。」他肯定協會對內能凝聚獵人共識、訂定公約,對外能爭取權益。制式槍枝的使用權,正是目前向政府力爭的權利之一。來義鄉狩獵協會還能間接提供工作機會,今年舉辦的冬令營中,即由獵人擔任傳統文化課程講師。屏科大森林系保育人文吳幸如老師研究室研究助理、負責輔導協會的陳俊霖表示,冬令營不僅傳承狩獵知識,更能進一步推動原住民文化觀光。未來若協會接待遊客,又能再為獵人創造更多擔任導覽員的就業機會。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舉辦社區林業計畫成果展,獵人向學童分享生態保育成果。 圖/陳俊霖提供<b>獵人憂個資透明化 建立信任定計畫成敗目前來義鄉狩獵協會有300多位成員,但全鄉還有近一半的獵人不願加入。陳俊霖分析,這些人擔心入會後個資反而透明化,更容易被警察「找麻煩」。事實上,因合格的自製獵槍火力弱,狩獵成效差,多數獵人打獵時使用的是無照槍枝。「他們可能有三把槍,只有一把拿去給警察局檢驗。有時警察來家裡查,就拿出那把合格的槍枝給他們看,像護身符。」陳俊霖說道。部分人慮及申請協會的獵人證需提交個資,可能導致警察更容易追查到無照槍枝,因而卻步。即便是已入會的獵人,也不一定能完全放心打獵。郭坤旺解釋,獵人從警察局、林管處或協會接收到的資訊經常不同調,按其中一方的規則行事,卻可能被另一方找碴。「我是會員,但有時候還是很擔心,看到警察還是會怕怕的!」郭坤旺笑著調侃自己,某次他獵回山羌、山羊,下山時看到警察,竟刻意停下讓對方先過,以迴避不必要的麻煩,「其實我一直很納悶、猶豫,我今天是協會的獵人,為什麼要怕?」協會理應保障會員在全年度狩獵許可下依慣習打獵,如今卻因各單位溝通不完全而效果打折。協會成員也未必打從心底認同計畫的實行模式。鄭正重雖也加入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他卻認為狩獵自主管理計畫並非必要,因此極少參與協會會議,「我還是比較獨來獨往,因為我覺得獵人就是獵人啊,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狩獵方法。」浦忠勇認為,真正的狩獵自主管理,應不受政府、動保團體影響,當然更不必回報狩獵數量。 雖然是「自主」管理計畫,原住民狩獵的器具、區域和物種等仍受政府諸多限制。陳俊霖説:「原住民當然會覺得自由還不夠自由,想讓林管處再管少一點。」由計畫的實施現況可見,協會若要彙整意見、加深成員認同感,尚有一段路要走。<b>政府原民共商行政契約 多方合作盼重建狩獵秩序原住民與政府的衝突不時發生,即便實施自主管理計畫,獵人仍不滿部分規定。對此,張惠東點出其中一個原因:「法規的規定都是上對下。」於是他將重視雙向溝通的行政契約引入計畫中。行政契約由地方政府及部落代表以互相尊重、因地制宜為原則協商而成,具法律效力,可確立彼此的權利義務,並修補單向行政行為造成的漏洞。「我覺得行政契約有必要建立起來。」郭坤旺說道。他不反對政府治理原住民,但認為雙方必須妥善溝通、形成共識,而行政契約正有助於此。待自主管理計畫步上軌道後,部落與政府才能開始討論契約內容,阿里山鄉鄒族與來義鄉排灣族是少數進入此階段的部落群。然而,由於各方共識取得不易,部落從展開協商到正式簽約路途遙遙。「我們三方(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嘉義縣政府與嘉義林管處)總共坐下來討論了⋯⋯可能有三、四次耶,才把草案定稿。」裴家騏說道。阿里山鄉鄒族是現在唯一完成草案的部落群,雙方卻遲遲未能正式簽約。裴家騏表示,法律雖沒有禁止政府與獵人協會簽訂行政契約,但部分政府官員仍顧慮法律未明文授權,因此目前還在等待《野保法》或《辦法》修法納入行政契約。連自主管理計畫進展較快的阿里山鄉鄒族、來義鄉排灣族都還沒能簽訂行政契約,更遑論其他部落。浦忠勇指出,有些部落年輕人少,老一輩不見得能負荷籌組協會、頒發獵人證、申請狩獵等現代行政工作,因此較難實施自主管理。林務局保育組野生物保育科科長翁嘉駿強調,族人的意願、凝聚力是影響計畫成敗的關鍵,畢竟政府與學者只是從旁給予協助,部落才是主體。裴家騏則認為,輔導團隊能否因地制宜調整運作方式也十分重要,「不建議其他部落複製貼上鄒族的模式。」全台灣有超過700個原住民族部落,個個有其文化和歷史經驗,因此尋找合適的方法,才是實踐狩獵自主管理之道。計畫的推行並非一蹴可幾,重建傳統狩獵秩序也是條漫漫長路,但正如翁嘉駿所説,政府沒辦法強迫原住民如何做,「但我們可以坐下來談、找學者來幫忙,看看大家覺得怎麼樣比較好。」對於以山林為家的獵人來說,回歸靜好生活,或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山頂的霧漸漸散去,鄭正重從樹林間回到平地,這天,他一無所獲,臉上卻也未見半分沮喪神色。臨走前,他回望著樹林,時間彷彿靜止一般,或許他正期待著,族人的狩獵處境有朝一日能回到傳統的秩序,而他,能繼續像他所欽佩的祖父那輩獵人一般,在山林裡、樹叢間,繼續學習與大自然共生共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鄭正重望向雲霧瀰漫的山林獵場,描述祖父輩傳承下來「真正的」獵人精神是尊重生命、分享獵物。 圖/陳品融攝
雙十賞國慶鳥 屏東鷹季現人潮
生活
第1709期
雙十賞國慶鳥 屏東鷹季現人潮
2019-10-17
【記者方小瑀屏東報導】「來了!來了!在那座山頂!」此起彼落的呼聲在「鷹迷」間響起,灰面鵟鷹如點點黑蚊般盤旋高空。於屏東縣滿州鄉舉辦的「2019琅嶠鷹季」活動於10日、11日舉行,現場由來自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以及國立屏東大學的大學生帶領民眾邊賞鷹邊動手玩創意,製作鷹形手藝。現場也有「屏東縣野鳥學會」等相關組織在場宣導候鳥知識,盼能加深民眾對候鳥生態保育的意識。 一隻巨大的人造灰面鵟鷹與其後的稻草捲為本活動的代表性裝置藝術。 圖/方小瑀攝本活動的主角:灰面鵟鷹,是固定在國慶日前後過境恆春半島的候鳥,所以有「國慶鳥」之稱。數鷹達人蔡乙榮表示,因屏東滿州地區擁有大面積未開發的森林,適合灰面鵟鷹等候鳥遮風避雨,提高南遷過程的存活率,因此成為賞鷹的絕佳地點。自古以來,滿州地區的居民將灰面鵟鷹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因為以往經濟條件差、三餐難以溫飽,若捕獲鳥隻除了可以充當糧食還能賣不少錢,因此當地發展出將灰面鵟鷹視為吉祥物的文化。 導覽員向民眾認真的解說,身旁的小朋友頭戴鷹形頭套在一旁玩耍。 圖/方小瑀攝然而活動當天的灰面鵟鷹數量僅數百隻,與以往單日破萬隻的紀錄相差甚遠,讓民眾直呼好可惜。擔任解說志工的屏大學生洪琮景表示,今年因為日本有颱風過境,才讓灰面鵟鷹南遷的過程受影響。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教育課課長馬協群也解釋,每年通過的鷹群數量都是浮動且難以預測的。即使如此,現場民眾依舊沉浸於尋找飛鷹及參與現場活動。 民眾手持望遠鏡、攜帶專業拍攝裝備,仰頭捕捉灰面鵟鷹飛越滿州鄉上空的畫面。 圖/方小瑀攝遊客專注地聆聽導覽志工講解候鳥的生態,也有不少民眾闔家參與DIY製作鷹形藝術的活動。教導民眾手作的屏大學生謝偉微強調這個活動的意義甚大,「在教導民眾手作的過程中不但能累積自身經驗,也傳遞大自然的保育知識。」攤位現場有許多孩童雀躍地拿著自己的藝術成品在空中比劃,模擬灰面鵟鷹盤旋高空的景況。來到滿州賞鷹的文藻外語大學學生鄒昕妤說:「我覺得很酷,雖然太高看不清楚,但也是第一次看到一群老鷹!」 參與本活動的大學生志工正耐心教導民眾如何製作鷹形手作小物。 圖/方小瑀攝灰面鵟鷹雖為價值珍貴的鳥類,但滿洲地區仍有私獵灰面鵟鷹的問題。屏東縣野鳥學會常務理事吳正文表示現今獵捕個案已減少很多,「因生活水平提升,居民不須以獵鷹維生,且政府已將灰面鵟鷹列為保育類動物,取締獵捕行為。」吳正文坦言,政府仍須加強推動生態保育的宣導,並發展以鷹為特色的旅遊產業,帶動當地觀光。如此一來,滿州鄉居民將更願意積極投入護鷹行動,當地的候鳥生態才能永續發展。 灰面鵟鷹於屏東縣滿洲鄉上空過境,準備找尋停棲休息的最佳位置。 圖/方小瑀攝
【邊玩邊學 翻轉填鴨式教育 Ⅱ】體制內的努力 桌遊開創教育新可能
專題
第1677期
【邊玩邊學 翻轉填鴨式教育 Ⅱ】體制內的努力 桌遊開創教育新可能
2018-05-09
【專題記者王若穎、徐湘芸、羅文妤綜合報導】108新課綱著重培養學生獨自面對生活、挑戰時,所具備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因此,有許多國高中和桌遊工作室共同開設多元選修課程,透過遊戲挖掘學生的潛在特質;正規課堂上也有老師嘗試運用遊戲式教學,讓學科也可以很好玩。<b>玩桌遊培養公民素養 促學生適性發展[video width="1920" height="1080" mp4="http://www.unews.ncc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8/05/9ad01667ecbf7e9dc5e0a794bdc4451a.mp4">[/video]「高中學生對於生涯規劃的認知十分侷限。」新北市立樹林高中歷史科老師龔裕晴表示,大部分學生只了解老師、醫生、律師的工作內容,對於其他職業的認知十分模糊,可能因此限縮他們未來的生涯選擇路徑。因此,龔裕晴開設多元選修課「一場現下體驗與探索的人生遊戲」,邀請阿普蛙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吳健毅擔任講師,領導與課的高三學生一起玩桌遊,例如阿普蛙工作室設計的《眼球爭奪戰》是一款能夠讓玩家體驗記者工作的桌遊,讓學生扮演不同媒體的記者,利用各種的方法去獲取報導所需的訊息,進而產製出一則新聞。透過體驗式教育帶領學生進入各種情境,像是產製媒體內容的記者或是被壓榨的勞工。龔裕晴表示,當初規劃此課程是期望能拓展學生的眼界,再進行生涯指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同時也提升看世界的角度,而此概念與阿普蛙工作室的理念不謀而合。阿普蛙工作室期望利用情境式的桌遊建立學生的公民意識,因為「公民意識的建立」是目前體制內教育較少關注的議題,卻也是普遍學生缺少的觀念。公民素養的培養在現行教育制度之下被納入公民學科,但龔裕晴表示,課本上所談的僅限於知識,而公民意識的行動卻無法在課本中體現。吳健毅也提到,在學科內提供情境式教育其實有限,因為學科的課業及時間壓力,導致無法提供太多的體驗。樹林高中的學生在進行《眼球爭奪戰》時,其中一組學生因為前幾回合輸了遊戲,導致他們消極放棄參與後續遊戲。吳健毅表示,這個現象非常值得讓班上學生進行討論「分數、勝利會如何影響每個人做事的動機」,更能夠藉此延伸到媒體的現況,反思目前各家媒體是否也會因為沒有適當獎勵,進而影響他們產製好新聞的意願。透過遊戲引導師的帶領,由原先單一的媒體體驗遊戲發展到探討媒體產業的獎勵機制。「體制內的學習設計沒有站在所有學習者的立場,只重視理論性跟事實層面。」吳健毅提到,有些人的能力在於創造、發明、團隊合作、人際互動,但這些長處都無法在制式考試中展現。而情境式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思考學習的動機,在情境式教育中,老師不是為了提供某種知識,而是創作框架與安全感引導學生去探索,提供學生適性發展的空間。 樹林高中的學生們在玩《眼球爭奪戰》時熱烈討論,小組內氣氛和諧。 圖/王若穎攝<b>上課不再硬背 點燃學生自主學習熱情<b>公民素養等能力可以透過遊戲化的方式學習,至於一般學科普遍被認為枯燥,以歷史為例,大部分的人想到的是要死記各種歷史事件的年代、時空背景,生吞活剝其背後的原因與脈絡。但事實上,學科教學在幾經設計後,也可結合遊戲讓學生吸收、學習。台科大迷你教育遊戲研究團隊開發了四款結合學科的教育型桌遊——《走過,台灣》、《寶藏台灣》、《化學事》、《On the Go台灣走透透》。這四款桌遊分別結合歷史、地理、化學、英文,把課本中生硬的知識轉化成遊戲,提升學生探索知識、自主學習的動機。例如《化學事》其設計理念強調邀請讓玩家徜徉在化學世界,不再懼怕元素週期表。玩家藉由拼貼標有化學元素的六角棋、卡牌,建構自己的純物質世界,實質上也幫助玩家認識元素、熟悉化學反應式與係數平衡。 《化學事》將生硬的元素週期表轉換為遊戲。幫助玩家認識元素、熟悉化學反應式與係數平衡。 圖/侯惠澤提供「用傳統講述、課本導讀,one-way單向的教學方式,沒有辦法讓學生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台科大迷你教育遊戲開發團隊主持人侯惠澤認為,傳統教學較少訓練學生的思考跟表達能力,使得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往往只停留在背誦、理解的層次,無法進行知識的相關延伸應用與再創造。他表示,團隊希望能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像是上課時給學生案例,使其透過情境去思考、從中找線索,並提出合適的解方。侯惠澤提到,2014年翻轉教育的風潮在台灣漸漸興起,然而進到教學現場,會發現許多老師在實行上帶學生分組討論時,較少適當地引導與鼓勵學生,常使他們不知所措、充滿焦慮,也不願主動發言,造成討論容易流於形式。面對此瓶頸,侯惠澤表示他們結合認知理論設計出迷你的遊戲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內在動機,並在其學習歷程中,達成完整且高層次的認知思考。台科大迷你教育遊戲研究團隊把此種學習方式稱做「微翻轉遊戲式學習」,也就是將短時間的輕型桌遊運用在教學上。侯惠澤說明,以一般的桌遊來說,光講解玩法可能就要花掉30分鐘,而遊戲進行單單一回合便需耗時一小時,若是如此,桌遊進入正規教育的可行性便大幅降低。因此他們在設計教育型桌遊時,考量老師帶一節課需整頓班級、經營氣氛等消耗的時間,將進行時間調整在五到二十分鐘內,使得桌遊較可搭配現場教學的課程進度、整合其他教學活動,讓遊戲與教學的結合更富有彈性。他補充,遊戲式教學不僅適用於桌遊,只要在教學模式裡加入遊戲的元素,像是有關卡、競賽、任務、情境線索、積分等,就能達到遊戲化學習的效果。侯惠澤說:「學生會覺得可以投入到情境當中,好像扮演一種角色,就容易達到自主學習。」微翻轉與一般的遊戲式學習最大的不同是,整個遊戲本身與教學活動均先經過教案研究,並依照學習認知原則來規劃。侯惠澤表示,現有的市售桌遊並非針對教學科目需求設計,主要是以娛樂為目的導向,「他們本來的設計動機就是希望大家 just for fun!」但若是針對教育的遊戲化,則需要有厚實的理論與研究為基礎。舉例來說,遊戲活動中的認知設計需考量學習者注意力分布區域、心流、認知層次、認知負荷、情境式學習、角色扮演與錨定教學等多種理論,甚至是搭配社會心理學來建立遊戲互動機制。侯惠澤提到:「我們希望教育的遊戲化、教育的桌遊設計朝向跨領域的專業整合。」以《走過,台灣》為例,玩家需將歷史事件卡片,按照正確地年代順序排列出來。有別於其他按照時間線排序的卡牌遊戲,此款桌遊當中的所有事件卡都經過認知設計。卡片正面會有事件標題、認知示意圖和三個提示,玩家可以根據事件的背景、線索推敲出發生的時序;卡片背面則有該事件的發生年代與簡要的始末說明,玩家翻到背面「對答案」時,若發現有錯,更會去詳讀事件的脈絡與原因。遊戲引導員在每回合結束時,可以趁著玩家對於錯誤排序仍感到困惑時,即時給予史實的相關說明或引導討論,讓其認知與理解的印象更加深刻。&nbsp;研究團隊測試學生遊戲前後的學習程度,發現其學習成效也有顯著地進步。桃園市私立六和高中化學老師沈秀君在微翻轉課堂實施心得中寫:「以往教高二化學的沈澱反應時,就是要求學生背誦、記憶。」沈秀君不斷思索如何讓學生更有動力地學習。後來她將微翻轉教學應用到沈澱反應的內容中,帶學生進行遊戲式的競賽活動,邊玩遊戲邊看沈澱表規則,加深其學習的印象,而學生在期中考試中此範圍的答對率幾乎百分百。「學習跟教學為什麼變得那麼痛苦,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是我們僵化了。」侯惠澤說,希望能將喜樂的遊戲課程帶到全台灣的課室,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開心、有品質地討論。微翻轉於去年導入「卡簡單」的遊戲化教學活動(即卡片遊戲、簡報、學習單的設計組合),不僅可以更緊密連結教學現場,也比自行設計桌遊的門檻更低,讓遊戲化教育更能普及,並擴增其影響力。 「卡簡單」的遊戲化教學活動認知設計模組,讓老師可透過身邊易取得的材料,並在一定的認知架構引導下,結合學科內的教材製作遊戲,使得遊戲化教育更普及。 圖/侯惠澤提供微翻轉教學中,老師之於學生不再是「我說你聽」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引導陪伴員。新北市瑞芳高工歷史老師楊惠娥認為,微翻轉讓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再緊張,她在微翻轉教學年會中分享:「當學生眼睛發亮時,就會覺得改變是值得的,反應不如預期,則可以思考怎麼調整會更好。」她認為,歡樂的課堂氣氛能讓學習變得更有成效。侯惠澤也提及,對遊戲化教學的方式與活動不斷「微」調,能夠營造出有效學習的課堂風景。<b>屏東國中小設桌遊教育 盼縮小城鄉差距雖然台灣目前的桌遊產業日漸蓬勃,但是若細看資源分布的狀態,桌遊店普遍分布於大都會地區。「學桌遊這件事對於偏鄉的孩子是額外的金錢負擔。」屏東縣教育處處長王慧蘭表示,屏東許多偏鄉的社區有隔代教養的家庭,家人陪伴孩子玩樂的時間較少,所以校內提供的學習、娛樂資源相對重要,因此縣政府希望透過公部門的力量推動桌遊教育,讓偏鄉的孩子也擁有同等的學習資源。屏東縣教育處目前已在縣內十五所國中小建置桌遊學習基地,購買桌遊,並聘請專業桌遊引導師。王慧蘭將桌遊學習能分為三個部分「學、教、做」,孩子學會桌遊之後,接著能夠教別人玩桌遊,最後能夠自己設計、做桌遊。王慧蘭表示,因為屏東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背景,未來也希望能夠讓孩子自行研發關於屏東當地文化的桌遊,諸如: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恆春民謠等等。王慧蘭認為做桌遊能激發孩子想像力,不論在圖畫設計或是說故事的能力,孩子也會將所學集結為創作的能量,一同在遊戲中展現。「現在讓孩子學習的是教科書,但在理想的狀態下,一套桌遊一打開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主題。」&nbsp;【邊玩邊學 翻轉填鴨式教育 Ⅲ】體制外的推動 玩轉重塑教育價值【邊玩邊學 翻轉填鴨式教育 I 】教育結合桌遊 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想像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