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台灣籃壇注入新勢力? UBA黑軍團的進擊
專題
第1721期
台灣籃壇注入新勢力? UBA黑軍團的進擊
2020-03-25
【專題記者黃宥綺、姜期儒、陳宣懿、李昱亭綜合報導】「阿巴西雙手爆扣,展現驚人彈跳能力,全場球迷陷入瘋狂!」108學年度大專校院籃球運動聯賽(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 UBA)八強賽,世新大學來自塞內加爾的阿巴西(Mohammad al Bachir gadiaga)發揮身材優勢,為賽事掀起高潮。阿巴西目前正在放棄母國國籍,辦理中華民國身分證,即將成為「新台灣人」的他靦腆地說:「我很喜歡台灣,特別喜歡環境和人情。」阿巴西表示,若有機會,非常願意披上中華隊戰袍。2021年亞洲盃籃球賽資格賽,中華隊不敵擁有兩名歸化球員的日本隊,以39分之差落敗,「中華隊急需一個歸化球員」成了賽後迫切討論的議題。近年來的UBA賽事中,各大學也為提升球隊戰績,極力招攬外籍球員。而這些外籍球員,是否有機會成為中華隊的一員呢? 阿巴西來自塞內加爾,因喜歡團隊感一腳踏入籃球圈,並透過熟人引薦,國三便到泰山高中接受正規籃球訓練。 圖/阿巴西提供提升內線競爭力 UBA球隊引進外籍球員近年來,UBA缺乏長人,為了補足隊上內線戰力,眾多學校找來身高近200公分的外籍球員助陣。108學年度16支公開一級賽的參賽隊伍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隊伍擁有外籍球員,世新大學更是有三名外籍球員坐鎮。今年最終打進四強的隊伍中,就有三隊擁有外籍球員,分別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澳門籍容毅燊、中州科技大學塞內加爾籍斑霸(Sarr Cheikh Ahmadou Bamba)、蒙古籍蘇格爾(Sugar Ochir Erdenetseg)、沙鹿(Saruulerdene Enkhbaatar)及白薩(Bayasgalan elgerchuluun),和健行科技大學聖文森籍石博恩(Brendon Smart)。在四名外籍球員的幫忙下,108學年度中州科大拿下隊史最佳第三名的佳績。對於UBA這股「黑潮」來襲,部分球評和教練持不同的看法。知名球評李亦伸不贊成外籍學生大量進入UBA,他說:「目前在台灣的外籍球員都不夠優秀,就現階段UBA整體環境來說沒有太大的幫助。」國立體育大學籃球隊教練桑茂森則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及早讓本土球員面對高大的外籍球員,能藉此體驗國際賽的強度。國立政治大學雄鷹籃球隊總教練陳子威也認為,引進外籍球員能讓UBA具更高的張力,吸引更多民眾進場觀賽。不過他也坦言,引進外籍球員具有一些隱形成本。 國立政治大學雄鷹籃球隊總教練陳子威認為,外籍球員的加入能讓UBA的戰局多變且更有可看性。 圖/姜期儒攝以政大為例,塞內加爾籍球員聶歐瑪(Seydina Omar Niang)剛抵台時,只會說法語。陳子威表示,在政大華語文中心的協助下,聶歐瑪迅速辦理停留簽證,提早至6月來台適應環境。否則,若聶歐瑪持學生簽證入台,必須等到9月才能來台就學。但每年UBA從11月開打,聶歐瑪恐怕無法同時肩負球隊訓練及語言課程。加上政大歐洲語文學系學生從旁協助翻譯工作,才讓聶歐瑪更快融入在台生活。 陳子威認為,球隊整合學校資源有助於外籍球員來台打球。歸化球員實屬不易 籃壇新星何處尋?就UBA現況而言,各校要招攬外籍球員來台,必須付出不少成本。對比更高層級的中華隊,要歸化適合的外籍球員提升國際戰績,也須克服不少難關。翻開過去台灣籃壇歸化球員歷史,僅有戴維斯(Quincy Spencer Davis III)一名外籍球員,於2013年成功歸化。根據當時的《國籍法》規定,外國人須在台灣待滿五年才具歸化資格,且需放棄原國國籍。然而戴維斯2011年才來台效力於超級籃球聯賽(Super Basketball League, SBL)的桃園璞園建築籃球隊, 因此不符歸化資格。為了讓戴維斯成功歸化,中華民國籃球協會(以下簡稱籃協)與內政部周旋,並以戴維斯成功帶領璞園隊拿下SBL三座總冠軍為由,最終內政部才以「對國家、社會有特殊貢獻」專案核准戴維斯歸化。 「新台灣人」戴維斯在2013年成功歸化,並帶領中華隊闖進當年亞洲籃球錦標賽四強。 圖/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提供成為「新台灣人」後,戴維斯隨中華隊闖入2013年亞洲籃球錦標賽四強,也在台灣掀起一股籃球熱潮。然而,台灣籃球好景不長,戴維斯近年飽受傷勢困擾,回歸球場遙遙無期。尋找下一個歸化球員,成了急迫的任務。 招攬歸化球員誘因不足 籃壇理念不同成阻力《國籍法》於2016年修法後鬆綁放棄原國國籍的規定,若是對於國家有功者或是各項領域(科技、經濟、教育、體育等)的高級專業人才,經行政院核准後,無需放棄原國國籍,便能成功歸化。但放寬歸化條件後,尋找適合的歸化球員的問題仍未改善。依照國際籃球總會(International Basketball Federation, FIBA)規定,球員一生僅能代表一個國家出賽。曾代表他國出賽的球員若想成為中華隊歸化球員,必須透過「轉籍」的方式,改變其代表國家。經由FIBA秘書長核准後,還要再繳交一筆行政費用,金額由秘書長決定。籃協副秘書長李雲翔表示,籃協曾與目前效力於璞園隊的賈西亞(Charles Garcia)接洽,雖賈西亞有意願透過「轉籍」加入中華隊,然而一旦遭FIBA秘書長否決,賈西亞仍無法歸化。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副秘書長李雲翔表示,曾代表母國出賽的賈西亞(Charles Garcia)雖有歸化意願,但國際籃球總會(International Basketball Federation, FIBA)仍擁有否決權。 圖/姜期儒攝外籍球員除了必須符合國內及FIBA的歸化條件外,月薪更是一大問題。一般來說台灣每個月給予歸化球員2萬美元,相較於其他國家月薪至少7、8萬美元起跳,誘因明顯不足,無法吸引優秀球員加入。此外,李亦伸更點出權責問題。籃協負責提歸化計畫交由體育署審核,並且由體育署負責支出費用,兩者間責任歸屬界線不明。 賈西亞目前效力於璞園隊,個人單打能力佳且擅長進攻對手禁區。 圖/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提供除了籃協與體育署權責不明外,籃協與總教練對於遴選歸化球員條件的理念也不同。雖然籃協與中華台北男子籃球代表隊總教練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透過「SBL外籍球員測試暨選秀會」(註)共同測試適合歸化的外籍球員,實際上總教練有全權決定人選。籃協的規劃是「先求有,再求好」,但帕克則是希望寧缺勿濫,因此近年來籃協未呈報歸化人選名單。除上述制度問題外,外籍球員融入台灣球風更是一大考驗。「戴維斯跟本土球員搭得非常好,他知道怎麼打比賽。」李亦伸提到,若外籍球員無法融入中華隊,再強也只是枉然。(註)SBL外籍球員測試暨選秀會由籃協主辦,除提供SBL教練選擇適合的洋將外,也讓中華男籃總教練及籃協觀望中隊歸化人選。<b>日本籃壇戰力提升 歸化制度台灣可借鏡目前臺灣籃壇尚未順利找到歸化人選,反觀日本近年來在國際賽場上表現亮眼,成績明顯提升。而日本曾在兩個月內歸化兩名洋將,也顯示其在歸化球員制度下足苦功。為了籌備國際賽事,日本積極尋找海外擁有日本血統的年輕球員,甚至用非日籍球員補充戰力。李雲翔認為,日本球壇上有多位混血和歸化球員,歸功於日本政府政策開放與企業支持。籃協副秘書長孫朝說明,早期日本政府鼓勵國內民眾移民國外,因此現今得以從國內外大量招募擁有日本血統的混血年輕球員。此政策不但提升日本人先天性的身體素質,也補足國內運動競技人才。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副秘書長孫朝說明,日本早期鼓勵移民,因此間接補足國內運動競技人才。 圖/姜期儒攝日本歸化制度的成功,也來自於日本籃球協會於2000年發起的「籃球20年中長期強化計畫」,在日本籃協官方網站中,計劃共分為基層選手的養成、籃球指導員的培訓與日本代表隊的實力強化。其中基層選手的養成包含給予外籍球員課業、職場方面的協助,再輔導外籍球員待在日本成家立業,熟悉當地文化並融入社會。日本籃協更進一步追蹤球員的小孩,提供優渥的訓練條件,積極培育他們成為日本籃壇上的戰力。「我們所看到日本的歸化球員,都是企業幫他們養的。」李雲翔表示,為鼓勵企業培育優秀籃球好手,日本政府會給予抵稅等優惠措施。而日本職業籃球聯盟(B聯賽)裡的外籍球員薪水由球團企業全額給付,政府與日本籃球協會不需負擔任何費用。他更補充,台灣政府雖有意鼓勵企業投資球隊,但並未給予充分優惠條件,造成企業參與度低,更凸顯日本與台灣企業對於運動產業投資積極程度的差異。此外,關於球隊洋將名額限制的規定,日本比台灣開放許多。現今B聯賽多達30支隊伍中,每隊可擁有三名洋將以及一名歸化球員。由於將歸化球員視為本土球員,因此不佔職業球團的洋將名額,反觀台灣規定目前SBL的五支球隊中,每隊只能有兩名外籍球員。相較之下,日本國家隊有更多人才資源可供選擇,並透過觀察找尋最適合的人選。帕克坦言,台灣的人才並不如日本選擇多,若想尋求合適外籍球員,勢必要到國外親自觀看球員表現。籃協盼放寬聯賽限制 延續UBA外籍球員籃球路帕克表示,現階段仍主要考慮歸化有職業運動經驗的球員,如效力於台灣SBL球隊或他國聯賽的洋將。李亦伸解釋,打籃球不只需要身高,也需具備協調性及爆發力,「最重要的是還要有腦袋。」UBA外籍球員具備高大的身材及良好的身體素質,但因接受正規籃球訓練的時間不長,所以經驗較少,解讀球賽的能力自然不高。因此,UBA外籍球員現階段難成為中華隊的歸化球員。 知名球評李亦伸解釋,因UBA外籍球員較晚接觸籃球正規訓練,目前較難成為中華隊歸化人選。 圖/姜期儒攝然而,知名球評賈凡認為,UBA外籍球員的籃球技術雖非頂尖,但運動條件非常好,經過良好的訓練之後,有機會成為非常優秀的球員。孫朝透露,目前已將《銜接大學籃球優秀外籍生歸化提升國際賽競爭力草案》送交體育署,期盼透過提早評估與歸化UBA外籍球員,擴大台灣籃球競技人才來源。草案內容也包含修改SBL選秀辦法,除每隊兩名外籍球員外,將開放各隊每年遴選一名歸化球員,增加外籍球員歸化的誘因。對此,中州科大籃球隊教練許智超先前於UBA決賽賽後記者會上表示樂觀其成,期盼外籍球員留在台灣激勵本土球員自強。 中州科技大學外籍球員斑霸以身高優勢主宰禁區,他於受訪時表示有意願成為台灣的歸化球員。  圖/中華民國大專校院體育總會提供就現階段而言,這群UBA外籍球員要成為中華隊的歸化人選仍有困難,但盼透過持續的訓練以及SBL有望改變機制後,未來他們能以另一種方式,留在台灣實現籃球夢。
重振旗鼓 南華巴西軍團展望四強
體育
第1719期
重振旗鼓 南華巴西軍團展望四強
焦點
2019-12-26
【記者黃宥綺嘉義報導】雙方選手起跳頂球,選手在中場交戰,不讓彼此突破最後防線,教練聲嘶力竭地吶喊著,「Força!Força!(加油!加油!)」。108學年度大專校院足球聯賽於20日在吳鳳科技大學上演預賽最終戰,由南華大學組成的「巴西軍團」,出戰由本土球員為班底的輔仁大學,最終輔大以3:0帶走勝利,下一階段複賽將於27日展開,決定四強名單。 全由巴西球員組成的南華大學,主打快、狠、準球風,以個人技巧及身體素質為主要搶勝關鍵。 圖/黃宥綺攝上半場雙方互不相讓,面對彼此間的壓迫性防守,遲遲無法成功越過城池一步,比賽進行至第36分鐘,輔大徐漢趁亂從右翼起腳射門,替輔大先馳得點。下半場南華未能順利發動攻勢,球隊進攻組織遭輔大破壞,南華又因犯規給予輔大周宇杰12碼罰球機會,輔大再添一分。本場比賽雙方肢體碰觸多,第53分鐘輔大劉智文再度進球,最後關頭南華無力回天,終場輔大3:0帶走勝利。 南華大學在107年大專校院足球聯賽中獲季軍,本屆賽事選手全力搶勝,盼再創佳績。 圖/黃宥綺攝「上半場我們有很好的機會得分,但我們沒有達成。」南華的維多・烏維斯(Vitor Alves)說道。今年大三的他擔任隊長,扛起隊上領導者的角色,「我必須讓隊友們團結一心,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嘗試做到最好,這是身為隊長在隊上要做的事。」他也提到平時練習時間每天約兩到三小時,有時假日仍會加強練習,對於今年的目標,他堅定地說:「我希望是冠軍,雖然是艱難的任務,但我認為我們還是有機會。」競爭激烈的大專足球聯賽中,過去以輔大、臺北市立大學、銘傳大學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為主要四強隊伍。而去年南華闖入四強,更在季軍戰中擊敗臺體,使其他傳統球隊備受威脅。陣中球員皆來自巴西,為首支全以外籍生組成的隊伍,與本土強權硬碰頭,也成為聯賽中的一大亮點。 全由巴西球員組成的南華大學足球隊,賽前球員圍圈祈禱,期盼能拿下比賽勝利。 圖/黃宥綺攝南華足球隊成軍已邁入第四年,在佛光山如來寺「如來之子」的教育計畫(註)培育下,巴西球員遠渡重洋來台就讀大學。成軍首年因人數不足而由五人制足球打起,接著在越來越多球員的參與下,過去兩年分別獲得第五名以及第三名,而今年新進四位來台就讀的球員,幫忙分擔守門員以及後中場的替補支援。總教練杜登盛目前帶隊兩年,他透露除語言隔閡外,對於執教上並無太大困難之處。除此之外,杜登盛亦提到今年的陣容因傷兵有做些許調整,本屆面臨重大挑戰,但仍會以四強為主要目標。對於這群巴西球員,他靦腆地說:「雖然在溝通上有困難,但他們對於足球有滿滿的興趣。」註:佛光山巴西如來寺於2003年成立「如來之子」教養計畫,長期培育巴西學生,帶領學生來台就讀大學。此外,因台灣與巴西的文化大不相同,在磨合上需要時間適應,雖然巴西多講葡萄牙文,但球員卻只會說英文以及簡單的中文。維多笑著說:「來台灣之前,有花時間學習中文、英文,以及學習文化、傳統,並且習慣台灣的食物,對我來說是很好的體驗。」南華球員大多過去在巴西時曾踢過足球,對於個人技巧、基本動作有一定的熟悉度,隊長維多從七歲開始踢足球,對於這項運動並不陌生,南華陣中守門員伊古・馬努埃爾(Igor Manoel)也分享道:「巴西的足球風格重視個人,而台灣足球則以團隊為主。」他亦提到,從去年到現在團隊歷經重大改變,原本的巴西教練因合約期滿而回家鄉,今年想要拿到好成績十分不容易。 南華大學馬努埃爾維為守門員,負責掌管得分大門,上半場結束後,與隊友相互鼓勵、打氣。 圖/黃宥綺攝輔大教練洪慶懷則認為南華的球員在個人技術方面技巧出色,唯獨組織、戰術比較缺乏經驗。他也表示大專校院足球聯賽不該分國籍,南華對其他傳統強隊而言,具有一定的威脅性,能夠刺激本土球員,讓球員更有動力衝搶冠軍寶座。
破傳統框架 青年歌舞促文化交流
生活
第1658期
破傳統框架 青年歌舞促文化交流
2017-09-27
【記者謝佩如新北報導】「客家三大活動聯合出擊」23日於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舉辦,這次力邀青年表演團體,讓民眾了解客家文化不只固守傳統,更注入青春活力,而演出內容融合異族風情,透過原住民舞團與巴西森巴舞團的加入,擦出新火花!節目由森巴舞團開場,穿著華麗的舞者,隨激昂的拉丁旋律扭腰擺臀,接著高亢的歌聲響起,身穿族服的原住民赤腳起舞,女生舞蹈柔美優雅,男生舞蹈則強調力氣與強壯,常有跑、跳等動作穿插,不只舞蹈,原住民熱情的嗓音也融入表演,最後以一聲宏亮的呼喊收尾,漾客舞團手捧桐花隨著笛聲起舞,將客家樂曲結合芭蕾舞,讓民眾耳目一新。 出力舞集注入青年活力以呈現阿美族傳統舞蹈之美。 圖/謝佩如攝其中原住民舞團「出力舞集」的團員黃麗媛與風佳琪,分別為龍華科技大學與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學生,黃麗媛說:「每年回去參加豐年祭時,都可以明顯發現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少。」她們強烈感受到傳統文化正在流失,因此希望透過表演,將原住民舞蹈繼續流傳下去。此外,這次演出首次與森巴舞團交流,她們認為森巴舞很有趣但不容易上手,因為身體靈活度與柔軟度是跳好森巴舞的關鍵,也必須隨時注意身體的重心,否則無法將活潑、熱情的森巴舞完整呈現。欣賞完精采的室內舞蹈表演後,即使戶外天氣悶熱,民眾仍紛紛下樓至露天廣場,一同欣賞客家歌謠,一享「耳福」。客家學生歌手陳孟蕎從小在客語的薰陶下長大,熱愛唱歌的她便決定將她喜愛的兩樣事物結合,走出與其他年輕歌手不一樣的路。陳孟蕎曾因聽眾少而感到挫折,為了突破困境,她將現正流行的饒舌(Rapping)元素融入客家歌曲,吸引更多年輕聽眾了解客家文化。她感嘆:「每次參加客家集會都看不到年輕人。」因此,喜愛客家文化的她便產生使命感,決心把客家文化延續下去。 演唱經驗豐富的陳孟蕎用清新嗓音演唱客家自創歌曲。圖/陳孟蕎提供Rhema樂團主唱簡銘峰為中國文化大學學生,特別的是,本身雖是原住民的他,卻將客家歌曲列為表演曲目之一。他表示,透過不同傳統文化曲風的相互碰撞,能激發多元的音樂靈感,雖然Rhema成團時間不算長,還在摸索各種文化的風格並融入音樂之中,但他相信「音樂是種語言並具有感染力。」觀眾只要聽到他們的歌曲,都能多少接觸到台灣傳統文化。 Rhema樂團使用西方樂器演出客家歌曲,賣力開唱 。圖/Rhema樂團提供現場民眾盧明宏表示,他十分慶幸參與此活動,對於現在仍有這麼多年輕表演團體正在為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延續做努力感到驚艷,也讚嘆客家文化竟然能結合原住民與巴西森巴舞蹈,對他來說是個難忘的經驗。
餐桌變島嶼 繪人生故事
藝文
第1637期
餐桌變島嶼 繪人生故事
2016-11-16
【記者周瑩慈新北報導】餐桌化身島嶼,漫畫搖身成為桌布,承載故事的餐桌在藝廊空間裡漂浮、停駐。《餐桌故事Table Time》宋周妍X盧卡斯雙個展12日至27日在陶華灼藝廊的美術小館舉辦。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韓國學生宋周妍、北藝大美術學系研究所巴西學生盧卡斯,以島嶼狀的餐桌鋪上漫畫裝飾的桌布,象徵餐桌承載的不只是餐具與食物,還有生活中的故事。《餐桌故事》系列作品是宋周妍與盧卡斯的共同創作,以島嶼形狀呈現餐桌,象徵「金銀島」。遠看作品就像三個不同大小、形狀的島嶼靜靜佇立著,宋周妍表示,作品的波浪形態代表流動,「一開始做的餐桌是四四方方的,但餐桌上的故事就像水一樣,流動的、柔軟的。」餐桌上擺滿象徵寶藏的各種水果、餐具、酒瓶,再鋪上用漫畫填滿的布代表生活中的故事。漫畫中「你想死嗎?」、「不是說要認真?」等俏皮對話,以韓、日、中、葡四國語言呈現兩位藝術家討論展覽時,日常相處模式及創作過程。《餐桌故事》為以身體穴位作主題的《體感風景》聯展子展之一,結合令人意想不到的湧泉穴。宋周妍說:「湧泉穴連接人與地,是很重要、力量很大的地方,卻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將湧泉穴的特點轉換到生活中,就像餐桌上的故事——家人透過餐桌共享食物與生活,是家人難得相聚的空間,卻容易被忽略。漫畫作品《你的身體,你的故事(Your Body, your Story)》系列是盧卡斯針對《體感風景》的創作,以人體作為畫布,畫上模特兒自身的故事。盧卡斯表示,漫畫有許多呈現方式,不只是紙本形式,「希望漫畫在藝術領域裡有自己的位置,而不只是在刊物上的小框框。」觀展人簡士頡表示,原以為作品是盧卡斯創造的故事,後來發現是模特兒的人生經歷,讓作品更有意義。「這次展覽可惜的地方是《餐桌系列》上的漫畫缺乏敘事性。」盧卡斯說道,因為餐桌上擺放食物、酒瓶、餐具,凹凸的表面讓故事無法完整呈現。北藝大美術學系研究所學生金京柱則表示,有別於其他展覽探討生命意義、心靈等抽象理念,「作品很貼近日常生活,是比較特別的。」&nbsp; 《餐桌故事》系列懸掛藝廊牆上,將餐桌變成島嶼形狀,凹凸起伏的形態象徵生活應像水一般柔軟。 圖╱周瑩慈攝 《Your Body, your Story系列》之二,以人體作畫布,盧卡斯認為漫畫不僅只能呈現在紙本上,還有許多其他表現手法。 圖╱周瑩慈攝 《餐桌故事系列III》是宋周妍與盧卡斯兩人共同作品,將餐桌化作金銀島,漫畫代表餐桌承載的故事。 圖╱周瑩慈攝
【專欄】忘懷得失與傷共處 李凱琳放眼帕運
體育
第1598期
【專欄】忘懷得失與傷共處 李凱琳放眼帕運
2015-05-20
李凱琳(右)在「100年全國中正盃柔道錦標賽」與對手周旋。圖/李凱琳提供 【記者陳脩云桃園報導】「被對手攻擊後我躺在那整整五秒,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國立體育大學李凱琳在民國99年的柔道國手選拔賽中,因右膝前十字韌帶撕裂傷而下場。這次的傷勢不僅讓李凱琳無緣披上國家隊戰袍,更給了從未在運動生涯中受傷的她重重一擊,甚至在她進大學後仍受低潮影響。 即使先天的家族性視覺神經萎縮讓李凱琳裸視視力僅剩0.03,但她仍屢屢在柔道場上摘冠,表現甚至更勝一般選手。然而,這次的傷勢非但使她無法發揮實力,賽後李凱琳更因疏於照顧,讓右膝前十字韌帶撕裂傷進一步惡化為斷裂傷。為了迎戰一年後的「2012倫敦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她當時毅然選擇開刀,也因此中斷練習三個月。 李凱琳表示,復健後的空窗期「很無助,也沒有目標」,加上自我要求高,達不到目標時往往給自己很大的心理壓力。恢復練習後,李凱琳因遲遲無法回到受傷前的狀態,常自責而落淚。後來她被身旁人點醒,「個性太急躁」是她自身最大的問題,之後李凱琳調整心態,並耐心看待復原狀況,慢慢增加訓練強度,才終於成功回歸柔道舞台。 休息一年後,李凱琳於倫敦帕運重返競技場。儘管賽前她不斷告誡自己「上場時要忘記身體的傷」,以平常心應戰。然而,冠軍賽面對生涯對戰記錄上從未贏過自己的德國選手布拉席格(Carmen Brussig),她卻仍因傷影響表現,最終飲恨居亞,李凱琳坦言:「輸的心情非常難過。」歷經了這次的挫敗,帕運後李凱琳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沉澱,開始將重心轉移至課業,練習時也不再對自己要求那麼嚴苛,並學著放下得失心。 身為視障運動選手,李凱琳認為柔道運動依賴身體去感受對手的攻擊,並以自然反射動作防禦,所以視力從不是影響她表現的原因。雖然在倫敦帕運與金牌失之交臂,但受傷的經驗也讓李凱琳學會「與受傷相處」。過去她總是要依靠家人及朋友的鼓勵,現在反而能以過去經驗鼓勵負傷隊友。 15日李凱琳赴韓國參加「世界盲人運動會」,不負眾望摘銀。未來她將目標放在2016年的巴西帕運,希望能養精蓄銳並打破她四年前的銅牌紀錄,一舉摘金。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