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事】台灣首份塑膠原粒調查出爐 環團籲管控工業排放
新知
第1802期
【大學事】台灣首份塑膠原粒調查出爐 環團籲管控工業排放
焦點
2024-12-06
【記者林芷彤報導】《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第五輪談判會議1日於韓國釜山落幕,然而因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與產油國意見分歧,公約仍無法定案。此次會談也再度引發全球對塑膠污染的關注。Greenpeace綠色和平基金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團隊,及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許弘莒團隊,日前共同執行「臺灣外海及沙灘塑膠原粒調查」研究案,並發布台灣首份系統性塑膠原粒調查報告,揭示林園產業工業園區周圍沙灘的污染現況。 「塑膠原粒是製造塑膠物品的原物料。」參與此項研究、副教授許瑞峯團隊學生邱韋豪說道,這些初級原料尺寸介於1至5毫米之間,當顆粒經老化或風化等過程,可能分解成更小的微型或奈米級顆粒。他補充,因其容易吸附有機污染物或製造過程中添加的塑化劑,若海洋生物誤食可能影響其消化系統與生殖功能,並藉由食物鏈的形式影響生態系統。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莊筱庭表示,許多國際實例顯示,塑膠原粒的溢漏多源自工廠排水道,因此本次調查選定林園石化工業區附近海灘作為主要勘查地,涵蓋旗津沙灘、旗津貝殼館、旗津風車公園及林園中門沙灘,全長約2.2公里。參與此項研究、副教授許瑞峯團隊學生吳文淮說明,團隊使用木框架嵌入沙灘,過篩石塊與漂浮物,收集粒徑小於 5 毫米的沉積物,再冷藏運送到實驗室,由研究人員分析每單位重量沙土中原粒的濃度,共採樣兩次。 兩次採樣結果均顯示,四個檢測地皆有塑膠原粒的蹤跡,分佈濃度最高的地區為林園中門沙灘。莊筱庭解釋,該地因與林園工業區距離最近,根據海流模型推斷,原粒可能從高屏溪口排放至此,不過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其來源與工業區排放有關。綠色和平媒體與推廣主任賴映秀表示,未來將更深入研究此地的塑膠原粒來源與擴散方向。 此次發現的原粒材質主要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及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因密度低,較容易在水面上漂浮並隨海流擴散,常被製成塑膠袋、食品包裝及保鮮膜等日常用品。國立政治大學Green24永續社長李采萱觀察,大學生多以外食為主,此種生活習慣製造許多塑膠垃圾。對此,莊筱庭也建議消費者應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製品,將重複使用的觀念融入生活,如自備購物袋、環保杯或餐盒。 面對塑膠原粒帶來的環境危機,莊筱庭呼籲政府應對其逸散風險進行更全面的評估,並制定具體改善計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助理教授黃紀惟則建議道:「目前工業污染管控並未實施微塑膠監測,考量它可能經由廢水或廢氣進入環境,針對相關排放口的監測與納管應該比照其他污染物。」
餐桌上的海鮮陷阱 軟體動物微塑膠含量高
新知
第1742期
餐桌上的海鮮陷阱 軟體動物微塑膠含量高
2020-12-30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今晚我想來點蚵仔煎配蛤蜊湯!」不過,你知道牡蠣和蛤蜊等軟體動物可能帶有高含量的微塑膠(註1)嗎?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赫爾約克醫學院研究所學生伊萬格洛斯・丹諾普洛斯(Evangelos Danopoulos)研究海鮮中的塑膠微粒與人類攝取習慣,在軟體動物(註2)體內發現較高的微塑膠含量,首次提出微塑膠汙染量化依據。此研究發表於12月的《環境健康視角》(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註1:微塑膠(Microplastic)又稱塑膠微粒,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註2:軟體動物指軀體柔軟的無脊椎動物,海洋軟體動物包括牡蠣、田螺、文蛤等貝類。 牡蠣為海洋軟體動物之一,是台灣飲食文化中的常見食材,但最新研究指出,軟體動物具有較高的微塑膠含量。 圖/取自Pexel圖庫微塑膠是近年備受討論的新興汙染物(註3),然論文中提到,至今尚未有直接證據證實其會危害人體。為了解微塑膠汙染情況,研究團隊從人類常攝取的海鮮著手,分析微塑膠在生物體的分布。丹諾普洛斯強調:「必須先了解微塑膠藉由何種管道接觸人類以及接觸程度,才能進一步討論影響。」研究團隊以後設分析統整過往海洋微塑膠汙染研究,並篩選掉可信度較低的報告,最終針對50篇論文進行討論,共計5000多筆樣本數量,包括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甲殼類動物以及一般魚種。註3:新興汙染物指新認定且尚未受法規規範的汙染物,可能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具有風險。據研究統計,軟體動物中的微塑膠含量為0至10.5(MPs / g)位居第一,甲殼類動物為0.1至8.6 (MPs / g),魚類則為0至2.9 (MPs / g)。丹諾普洛斯推測,軟體動物體內具有較高微塑膠含量,可能與其棲地位於海洋底部及濾食特性有關。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柯風溪則解釋,牡蠣、貝類等軟體動物因消化構造較簡單,能夠代謝的廢棄物少,不像魚類具有完整的攝入與排出系統,故汙染較容易殘留在生物體內。然而,他也補充:「其他化學污染已經被證實有生物放大作用,但現今尚無未證實微塑膠汙染會藉由食物鏈傳輸。」 塑膠難以被自然分解,民眾濫用塑膠製品的習慣,將造成海洋中大量廢氣物汙染。圖為示意圖。 圖/取自Pexel圖庫丹諾普洛斯闡述,人類除了經由食用海鮮攝入微塑膠,生活必需品糖、鹽、自來水也是微塑膠進入人體的方式。他強調,唯有避免過度使用塑膠,才能有效解決海洋汙染問題。長期關注海洋環境保育的「海洋廢人」創辦人鄭博元則強調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他觀察大多數民眾對塑膠使用存在認知誤差,造成塑膠袋被濫用,「起初塑膠的發明是為了取代紙用品,來解決樹木濫伐的問題。」他無奈地說,現今因為塑膠唾手可得,人們往往短暫使用後就丟棄,產生許多自然界無法分解的廢棄物。 海洋保育組織認為,應透過普及海洋教育,讓民眾意識到環境保育刻不容緩。圖為示意圖。 圖/取自Pexel圖庫此外,研究團隊更發現,於亞洲沿海採樣的軟體動物受塑膠污染情形較其他海域嚴重,又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多為軟體動物的消費大國,故丹諾普洛斯希望藉由此量化研究,提供人們食用海鮮的依據,以降低接觸微塑膠汙染的風險。他更透露,未來規劃持續研究海洋中的微塑膠,以探究其對人體是否帶來危害。
中研院研究紋藤壺 首證微塑膠增後代死亡率
新知
第1740期
中研院研究紋藤壺 首證微塑膠增後代死亡率
焦點
2020-12-16
【記者陳嘉怡綜合報導】流入海中的塑膠微粒易被海洋生物誤食,成為扼殺生態的罪魁禍首。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生余倖霈及其指導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代理主任陳國勤以潮間帶生物「紋藤壺」為研究對象,首度證實塑膠微粒會讓海洋生物後代的死亡率增加三倍,盼大眾重視塑膠微粒造成的生態浩劫。該研究論文已於12月刊登在國際期刊「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過去,國際上針對塑膠微粒的海洋研究,主要著重於生命週期短、生活史簡單的橈足類浮游生物。本次研究則是首次針對擁有複雜生活史的海洋生物進行探討。余倖霈說明,紋藤壺的幼體為浮游動物,長大後成為附著在船底或石頭底下的成體,「因為需要經過變態的過程,所以研究時間及複雜程度都比較高。」他進一步表示,因紋藤壺分布廣、適應力強,為潮間帶主要生物,「牠的地位有點像是海洋界的小白鼠,適合作為海洋生物研究的觀察對象。」 生活在潮間帶的紋藤壺具適應力強、容易飼養等特性,因此研究團隊以紋藤壺為海洋生物的研究對象。 圖/陳國勤提供因此,余倖霈從紋藤壺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並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微塑膠(註)、使其交配產生下一代,以探究微塑膠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影響。研究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對於紋藤壺個體雖未產生明顯影響,但其子代的死亡率卻較對照組增加三倍,此外,親代紋藤壺食入的微塑膠愈小、毒性愈強,子代幼生的死亡率也愈高。陳國勤指出,此研究明確證實微塑膠會對海洋生物產生跨世代的影響。註:微塑膠被廣泛稱為塑膠微粒,指直徑或長度小於五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其來源可細分為塑膠原料、人造纖維,與大型塑膠製品分解後的小分子。 研究從紋藤壺的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聚苯乙烯微塑膠,並讓其交配生產下一代。 圖/陳國勤提供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UNEP)統計,全球每年高達約800萬噸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這些塑膠垃圾在海中受到陽光照射與海浪衝擊,分解成細小的微塑膠,容易被浮游動物等初級消費者誤食。余倖霈提及,微塑膠會沿著食物鏈傳遞,將毒素累積至中高階的攝食者。大量的塑膠微粒流入海裡,首當其衝的便是紋藤壺等過濾海水維生的生物。陳國勤指出,海洋的塑膠垃圾約99%屬於微塑膠,塑膠在海上的浮力和耐受度,可使其漂流幾十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研究員温珮珍指出,從一次性塑膠用品被吹進海中、未妥善掩埋的垃圾,到船上掉落的廢棄物等,林林總總的污染最終都會流進海洋。他認為,解決海洋塑膠問題的根本之道是落實生活減塑,「如果我們對於塑膠垃圾的控管沒有改變,到了2050 年,海洋中的塑膠垃圾總量可能會比魚類還多。」  隨著海洋汙染物越來越多,由塑膠製品裂解成的塑膠微粒,已經進入食物鏈,成為扼殺海洋生態的兇手。 圖/吳冠伶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