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新知
戴碧玲創凝香體敷料 緩解犬隻潰瘍出血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校園
第1738期
【社論】板機扣下之前——台灣還能討論死刑嗎?
2020-12-03
上週甫落幕的金馬獎,一部入圍的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悄然成為遺珠。這部紀錄片的主題描述死刑犯家屬的心境,導演李家驊突破重重採訪困難,以三個真實案例,建構出大眾不曾看過的死刑樣貌。採訪難上加難,因為不僅死刑犯家屬不願意以真面目示人,曾願意開誠佈公的刑案被害者家屬也因長輩強烈反彈而作罷。被害者家屬不該出現在一部帶有廢死立場的紀錄片中的想法,反映了國內死刑討論空間之狹窄。近年來,新聞媒體、社群媒體於重大社會事件後,不停傳播「以命償命」的觀點,折斷死刑討論與殺人事件背後的脈絡,國內死刑的討論空間日漸窄小,每況愈下。上個月發生的大馬學生謀殺案,兇手以極其殘暴的方式殺害了無辜路過暗巷的海外學子。事情一發,馬來西亞籍歌手黃明志立刻表態,「台灣安全到殺人犯都很安全。」執政黨市長黃偉哲亦疾呼判死,連帶要求處決仍關押獄中的39名死刑犯。輿論更是不遑多讓,「國人皆曰可殺」的死刑名句,再次毫不保留的展現。距離最近的一個死刑判決,是上禮拜的單親媽媽案。一位患有憂鬱症的單親媽媽殺害孩子後尋死,送醫後生還。演員隋棠前幾天針對此事,說了「在位者(指法官)的眼睛真的有好好注視過人間嗎?」即便未明確點出廢死立場,只是試圖表達其殺人背後是階級因素和巨大的社會結構強逼使然,卻馬上受到輿論撻伐、媒體攻擊,稱他「噁心」。結果是,隋棠隔天便發文道歉,表示自己思慮不周。兩樁殺人案,前者兇殘的毫無可說,後者則隱約透露底層社會的悲哀。主流輿論呢?殊途同歸,幾乎只有一個字:「殺。」不見脈絡分析,只見群情激憤。 死刑、刑罰向來是嚴肅的社會議題,過於單一的輿論方向,卻可能築起高牆,限縮國人對於生命、對於司法意義的思考空間。 圖/林琮恩攝死刑作為一個社會重大議題,涵蓋許多複雜的面向,生命、犯罪、司法、人性、寬恕、究責、社會安全......還有許多,不應該被貶低層次,使得支持死刑與廢死淪為意識型態的爭辯;更不應該在一次次社會事件中,讓披上正義外衣的群眾情緒變成唯一的聲音——處決等同正義,廢死即是無情,甚至蓋過了被害者家屬的呼喊。保有理性的討論空間,既不是鼓吹廢死,也無意高喊行刑。只期望每個人都能放下煽情,在不同的立基點上,對死刑這個關乎生命、關乎人權的巨大命題,有更多思考。關於究責,支持死刑者可以說殺人償命,天理所當;廢死者也可以說,廢死不是饒恕罪犯、反對刑罰,何況犯罪背後的階級、社會因素複雜,為何卻由一人承擔。關於生命,支持死刑者可以主張一命抵一命;廢死者也可以主張生命既然可貴,任何人皆無權奪去,何況是國家。關於寬恕,支持死刑者可說,唯有罪犯伏法,才能受害者家屬才能得著安慰;廢死者則可說,家屬想要的真相與道歉,兩聲槍響後即再也不可得,且報復之心不可長。關於社會安全,支持死刑者可以擔心罪犯回歸社會後將帶來危險;廢死者則可以說,若是死刑不存在,就不會有人以殘忍殺害無辜孩童的方式尋死,且監獄本就不應失去教化功能。關於司法,支持死刑者可以聲稱司法是正義的實踐,死刑是「求其生而不可得」;廢死者也可以說,既是人組成的機構,誤判就必定存在。幾個「關於」,勾勒出的僅是死刑討論的冰山一角,它所涵蓋的層面還有太多,其中的生命故事還有太多......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導演李家驊及《殺戮的艱難》作者張娟芬出席於政大舉辦的映後座談,透過不同媒介、形式,在日漸緊縮的輿論空間裡,提供大眾關於死刑的另一種思考方向。 圖/林琮恩攝《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片中死囚形貌真實卻無語、憔悴,與法務部長在鎂光燈前語氣堅定、不留餘地的喊殺,形成強烈對比。導演李家驊說,這部紀錄片的意義僅是留下震撼,讓和他一樣,起初看不見死刑另一面的觀眾,知道不同面向的存在。在民主、已開發且經濟自由的國家中,台灣、美國、日本,是少數仍存在死刑且不斷執行的國家。自詡言論自由、東亞民主領頭羊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警惕?紀錄片靈感來源《殺戮的艱難》一書作者張娟芬曾寫道,「在民主的進程上,在人權的普世價值上,我們年少失學,非補課不可。畢竟廢死並非唯一目的,省思國家的權限與生命的價值,才是目的。」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即刻接受廢死的想法,只是在過激的情緒之外,應該放下二元對立的想法、意識形態的煽動和輿論的炒作,在板機扣下前,就人權、就生命、就司法,留給死刑一些應有的討論與反思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