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影音
秋鬥遭警方舉牌警告 再掀《集遊法》爭議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42期
擁抱生活美學 陶作茶具傳遞人情溫暖
2016-12-21
【記者劉祐齊花蓮報導】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學生,16日至25日於東華CRE8 HUB創意中心舉辦《一茶一座》作品成果展。透過手拉坯或手捏方式創作陶作品,融合生活體驗表達對茶具的感想。東華藝創研究所學生彭譯萱選擇手拉坯方式,模仿她很喜歡的一個茶壺,練習不同的壺形,創作出〈習作-美好的午後〉。「用最舒心的方式喝一杯午茶是一段很美好的時光。」彭譯萱表示,希望飲茶者能夠與這套茶具度過美好的午後,而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彭譯萱解釋,創作初步的壺形時,她先將土放置在逆時針旋轉的轆轤上塑形,然後將壺體放到一定的乾度,再放回轆轤用修胚刀細部修飾。接著放入窯中進行「素燒」使得壺體有支撐度,擦拭上面的灰塵、上釉,再放回窯中燒窯。彭譯萱也提到此次選擇「還原燒」的方式,在燒窯的過程中利用瓦斯將氧氣排出,使得作品顏色質感較為溫潤。「陶器經過使用才會有感情而不是物件本身。」彭譯萱表示,燒製完成一組陶器後並不算真正的完成,而是要經過人的使用之後才算是一件成品。 作品〈習作-美好的午後〉,希望飲茶者能夠與這套茶具度過美好的午後,並用最舒心的方式喝一杯午茶。圖/劉祐齊攝「我以『伴』為主軸,就讓我們互相作伴,喝上一杯吧!」東華藝創系學生袁嘉蔓的作品「伴」,由四個大小、杯緣不盡相同的茶杯組合,傳達出朋友之間互相扶持、不孤單的情意。「因為環境乾濕度太乾,手中的土乾得很快。」她表示土的乾濕度是手捏的關鍵,不同於手拉坯,手捏在每個動作前都需要加水保持濕潤。袁嘉蔓表示,不會預先設定成品的形狀,而是在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變化,「陶藝創作就像是玩樂,過程相當隨性。」 作品〈伴〉由四個大小、杯緣不盡相同的茶杯組合,傳達出朋友之間互相扶持、不孤單的情意。圖/袁嘉蔓提供「泡茶,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最好的潤滑。」策展人、東華藝創系兼任教授劉得劭在第一堂課時,和全班同學一起泡茶聊天,希望同學能感受其中的氛圍與氣息,將之融入作品中。他也表示,陶土能傳達溫度、有手感,是最適合用來做茶具的材料,「茶具不只是工藝品,更是能貼近人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