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促性早熟 成大證勤洗手解套
【記者廖科驊綜合報導】自塑化劑風波以來,許多人開始戒掉手搖杯飲料,也不少家長禁止小孩飲用。一般認為塑化劑會導致性早熟,民眾卻普遍不知道原理為何。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所帶領的團隊於1日在《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發表了一篇論文,說明塑化劑如何造成女性性早熟。 李俊璋表示,塑化劑會使人體神經元「kiss 1」分泌蛋白質「kisspeptin」,刺激促性腺素釋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導致性早熟。這項發想源自於動物實驗中,看到塑化劑對促性腺素釋素的作用,隨後也發現存在kisspeptin,才假設了這一系列的作用反應,並著手往人類研究。團隊向科技部申請實驗通過後,透過小兒科醫師提供的檢體作為病例組,再向研究倫理委員會提出申請,在幼稚園中尋找未出現性早熟症狀的對照組,開始了一系列的實驗。 病例組依嚴重程度分為三個等級,一是出現第二性徵,但並未分泌黃體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二是黃體素已經呈現陽性反應;三則是月經已經報到。根據尿液檢測,發現尿液中所含的黃體素、促性腺素釋素及濾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的濃度越高症狀越嚴重,證實是性腺刺激釋放激素的影響,也確定假說成立。 實驗團隊在對照組的生活中實施七項介入措施,分別是不要讓小孩吃保健食品、不要幫小孩化妝、不喝冷飲、不吃塑膠袋裝的熱食、不蓋著保鮮膜加熱食物、吃東西前勤洗手、以及不使用有香味的沐浴乳、洗髮精,並請家長每天記錄小孩的實際狀況。一周後發現配合度高的家長,孩童尿液中的塑化劑明顯減少。李俊璋說,效果最明顯的是勤洗手,因為生活中的塑膠製品太過泛濫,避免塑化劑最好的方法就是勤洗手。 成大醫學院環境醫學所學生陳重羽表示,他是從動物實驗開始注意到這項研究,隨後決定往人類的方向發展。陳重羽說:「許多性早熟的案例非常嚴重,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出生就有胸部。」台灣號稱塑膠王國,生活中很難避免接觸塑化劑,但有不少案例是誤認小孩「長得很好」,沒有意識到是性早熟而延誤就醫。 另外,這項實驗的結果只適用於女性,因為黃體素和濾泡素是女性才有的性激素。李俊璋表示,根據研究,發現月經來得越早,得到乳癌的機率也會明顯提高。塑化劑的半衰期很短,最長不超過44小時,且超過90%源自於飲食。陳重羽表示,少喝手搖飲料、不要把保鮮膜直接蓋在熱食上並少用塑膠餐盒,其實就能大幅減少攝取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