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陽明交大創智慧保全系統 藉偵測模型提升校園安全
新知
第1804期
陽明交大創智慧保全系統 藉偵測模型提升校園安全
2024-12-20
【記者林偌甯報導】「我們希望通過對校園暴力事件的監控和預警,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教授李慶鴻率領研究生盧彥樺、李函諭、吳思緯設計「智慧保全系統–自動化監控應用於校園安全」,榮獲2024天鈺AI綠色科技永續創新競賽冠軍。 〈教育部112年各級學校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分析報告〉指出,2023年各級學校的「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通報件數共25,226起,相較前一年增加46%,顯示校園暴力事件有上升趨勢。「傳統監視系統需警衛長時間盯著多個螢幕,容易漏看。」盧彥樺表示,校園暴力往往依賴校安人力或目擊者通報,但因保全人員工作量大及缺乏目擊者,常導致通報延誤。為此,團隊利用聲音與影像識別技術設計保全系統,希望藉此即時維護人身安全,減少悲劇發生。 此系統分為兩部分,負責輸入的邊緣端與進行偵測的主機端。邊緣端分別使用攝影機和麥克風即時監測環境中的刀、槍和暴力行為,以及尖叫聲、玻璃破裂聲和槍聲,並將數據傳送至主機端。主機端透過過濾器計算危險事件的發生機率,若指數大於0.9,系統將立即觸發邊緣端的蜂鳴器以嚇阻行為人,並通過社群軟體Discord向校安單位傳送事件時間、地點等;若指數低於0.9,則會將連續20幀影像轉換為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GIF),交由大型語言模型GPT-4o進行二次確認與生成事件描述,若其中至少12張影像包含危險元素,便確認為暴力事件。 為了訓練影像辨識與聲音偵測模型,團隊蒐集約14,000張校園及監視器視角影像、1,700則音訊,並將其匯入邊緣端的小型主機中。「透過調整圖片亮度、角度或左右翻轉等方式,增加訓練資料的多樣性。」吳思緯說道。增強資料集能讓系統在真實環境中運作更靈活,同時調整音訊資料的特徵權重,例如讓重要的聲音頻率範圍被模型重點關注,減少不相關特徵的干擾,提升模型提取關鍵資訊的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陳季康以長期研究校園暴力的經驗,提出系統落實的難題:「根除校園暴力議題也許有效,但可能涉及隱私與個資。」對此,盧彥樺說明以大語言模型判別案件可能導致資訊流入母公司後台,產生隱私問題,因此他們計畫以其他開源模型輔助系統,進一步應用於捷運等公共場合。國立政治大學總務處事務組駐警班長黃國書則提議新增監視器的防水、防風、防震功能,以利用於戶外空間,同時調整以社群回報異常的途徑:「傳訊息不一定會收到,偵測到異常直接打電話通知警衛室會更快。」
濟大超市迫食堂泡麵漲價  學生盼改善校園消費環境
國際
第1804期
濟大超市迫食堂泡麵漲價  學生盼改善校園消費環境
2024-12-20
【記者吳恒儀報導】山東濟南大學(以下簡稱濟大)校內第六食堂內一攤位販售的泡麵僅售3.5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6元),代煮泡麵僅收0.5元(約新台幣2元),攤商價格實惠又親切的服務成為學生口中的「泡麵大叔」,並深受學生喜愛。然而,近期第六食堂旁的濟大超市也推出泡麵業務,售價卻高出泡麵大叔攤位的一倍以上。據《極目新聞》的報導,濟大超市老闆聯合校方要求泡麵大叔漲價,與濟大超市的售價保持一致。然而,大叔拒絕妥協,因此被迫退出食堂。8日,大叔的攤位正式結束營業,此事引發學生對超市壟斷物價的強烈不滿。濟大超市老闆對此並沒有正面回應,反而是在顧客群組轉移話題,表示自己的兒子是「清華研究生」所以「清者自清」。避重就輕的態度讓學生難以接受,此事也引發校內外熱議。 濟大超市的煮泡麵價格遠高於泡麵大叔的攤位,「濟大超市單煮泡麵44台幣,加菜9台幣,泡麵大叔檔口選擇某種類再加蛋,也只要22台幣,(這樣的價差)是誰都要生氣的。」濟大舜耕校區學生奶龍(化名)不滿地說道。他說明,泡麵大叔撤出食堂當天,不少同學自發排隊,將泡麵大叔攤位上的存貨一掃而空,並以「不購買商品」的方式抵制濟大超市。「我是絕對不會在裡面買任何東西的,我寧可美團(中國外送平台)送到學校,和室友拼團(合購)在網上買文具。」濟大舜耕校區學生小魚(化名)說道。 泡麵大叔被迫撤離後,濟大超市的價格問題也成為學生討論的焦點,學生認為濟大超市漲價不停且標價不清。「比起食物,日用品更貴。比外面要貴10%到20%。」濟大學生小王(化名)說道。他指出,超市定價皆由老闆自己決定,結帳價格也與定價不一致,且從不提供發票。即使曾經歷學生申訴,但濟大超市老闆仍未改善高定價的問題。 面對輿論壓力,濟大校方於網路申訴平台「接訴即辦」(註)上表示,濟大後勤處未來會與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同改善超市的問題,包含下架全部的熱食、嚴格監管商品明碼與標價等。不過,校方還未實現整改承諾,便直接關閉濟大超市,造成學生減少購買日常用品與食物的通路,帶給學生生活上的困擾。對於泡麵大叔的撤離,校方僅於聲明中提到是「個人原因」,但學生仍質疑校方說辭,認為校方未能妥善維持商戶之間的平等競爭。 註:濟南大學微信小程序上的「接訴即辦」為處理學生投訴問題的平台。 濟大超市哄抬物價導致雙輸局面,更對學生的生活環境造成衝擊。學生希望校方能夠引入價格合理、服務公正的商家,減少超市獨大、價格壟斷的情形再度發生。濟大學生ra表示,學生不只期盼著泡麵大叔回來第六食堂,亦認為濟大超市應徹底改善經營方式,以公正、合理、穩定的價格和服務面對學生和其餘校內攤商,共同打造一個友善的消費環境。
《學輔法》修正通過 盼改善校園輔導系統
影音
第1803期
《學輔法》修正通過 盼改善校園輔導系統
2024-12-13
【記者林宜婷、吳妤潔採訪報導】《學生輔導法》睽違十年首次大幅度修法,為因應日前校安事件頻傳以及校園輔導量能不足等問題,立法院於11月29日三讀通過部分修正條文,期望透過補足專業輔導人力缺口以及強化校內三級輔導制度,改善各級學校輔導系統的運作與服務品質。立法委員柯志恩說道:「不管是青少年或是大家的一個身心健康是非常的重要,我們也很希望在這樣子的一個人力增加之外呢能夠讓大家能夠接住每個小孩。」 目前高中以下學校採取三級輔導制度,第一級發展性輔導,由導師針對學生實施生活、學習及生涯輔導。如若學生狀態不佳,導師將與輔導室專任輔導教師合作,實施第二級介入性輔導,提供個別化諮商資源。專任輔導教師也會進行個案管理,評估學生情況。若狀況更為嚴重,則會啟動第三級處遇性輔導,將學生轉介至輔導諮商中心,接受進一步的服務。而在專任輔導老師的配置上則以班級數作為標準,國小階段每24班設置一名專任輔導老師;國中每12班;高中則以每15班設置。如若校內總班級數超過55班需至少額外設置一名專業輔導人員。大專院校則以師生比1:1200的標準配置。然而,目前輔導系統運作上仍面臨多重挑戰,包含輔導人力嚴重不足、專輔師資區域化,以及主管專業性等問題,造成學生權益受損。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何俊彥說明:「以目前來看的話,專任輔導教師來講,我們會看到有一些城鄉差距分布不均的一個現象,那根據我們統計全國的國小裡面大概有2/3,那國中大概有四到五成的學校是全校只有一位(專任)輔導老師。」國立政治大學生小毛(化名)則說:「(有需求時)我沒有辦法及時地去找到幫助,就是我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等兩個禮拜後,它(校內心諮)的預約永遠都是滿的。」 《學輔法》此次著重修正以下五項內容:第一,將擴增校園專業輔導人力;第二促進三級輔導及跨專業合作;第三,健全輔諮中心統籌任務,單位主管人員應由專業背景者擔任;第四,為維護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只要經過學生本人同意,未成年學生可在未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下進行輔導諮商;第五則為強化輔導人員多元在職進修和學校輔導主管的專業性。「校園裡面的青少年,他們在各方面來講,其實都很需要一些輔導跟關懷,所以人力的增加,對於校園現場一定是有幫助。」何俊彥說。 針對此次修正內容,民團表達擔憂,雖然修法後有助於增加校園二級輔導環節所需的專業輔導教師數額,但現階段專業人力資源恐難以充分補足配置需求,且二級輔導作為三級輔導制中最重要的一環,輔導教師若缺乏經驗,也無益於協助個案管理。此外,輔導人員的薪資待遇問題也仍待檢討與改善。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學生輔導法修法也是我們樂見的。我覺得建議當中這次修法要先看好就是過程的狀況,要按照個案還有學校的樣態去調整。」 儘管此次修法是為改善現今學生輔導資源的不足,但面對教育現場的狀況差異、專業輔導資源分配以及專業人員待遇等問題,未來校園輔導系統能否有效運作,有待社會各界共同檢視。
臺大推動校園無車化 望建立安全交通環境
校園
第1802期
臺大推動校園無車化 望建立安全交通環境
2024-12-06
【記者洪翊程報導】國立臺灣大學校園無車化推動團隊11月29日召開「校總區無車化執行方案與推動時程整體規劃案校園公聽會」,提出實行校園無車化的方案,包括劃分道路通行權、優化停車和行人動線等,以及試辦校園無車日、劃定無車試辦區等短期做法供師生參考,期望建構友善且安全的校園交通環境。 負責無車化計劃案的台大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許聿廷說明,2022年校園內發生車輛與腳踏車追撞事故後,掀起施行無車化的討論,並在11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10年內達成無車化的目標。為了落實政策,許聿廷帶領的推動團隊經過分析,逐漸確立計畫施行方向,他說:「我們主要的目標是私人的自小客車,或是訪客接送的(車輛),希望能夠轉移到校園外圍的停車場。」團隊成員黃柏森則補充,因台大校地寬廣,師生移動時對車輛、自行車的需求高,因此希望從限時、限區的車輛管制開始施行。不過,黃柏森提到,目前使用不同交通工具的師生在政策施行的細項上,如限制車輛通行的範圍、施行無車化的後續計畫仍出現分歧,將在未來擬定政策細項的會議上,邀請各方代表討論,凝聚共識。 對於校內的交通現況,台大物理治療學系學生翁林立指出,在上下課和午餐等尖峰時間,校園內的人流較為混亂,加上腳踏車和車輛同時通行,對行人造成危險。他認為無車化政策能改善此狀況,確保行人安全。台大藥學系學生黃胤程則認為,推動校園無車化有一定的難度,「我覺得不太可行,原因很簡單,因為我覺得校園太大了。」他也補充,車輛進入台大的需求太高,包括學餐的貨物配送、外賓的來訪等都難以避免。比起施行無車化,黃胤程認為,校方應把更多預算和心力用於優化校內人、車流的規劃。 談到無車化在大學校園內的推動,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水敬心表示,每間學校都應依據各自的地理條件、師生的交通工具使用傾向來制定不同的施行方針及力度。水敬心舉陽明交大陽明校區為例說明:「學校都是在山坡上,你完全沒有(車輛)的話,那怎麼去通勤就很不方便。」他也建議台大團隊,推動無車化只是建立友善行人環境的其中一步,停車格的安排、人行道品質的優化等相關配套措施,都有待校方努力改善。
學生自發安置校園浪貓 中國貓屋集中管理成挑戰
國際
第1802期
學生自發安置校園浪貓 中國貓屋集中管理成挑戰
2024-12-06
【記者黃伊晨報導】中國崑山杜克大學的學生因天氣轉冷,日益關注校內流浪貓的處境。為此,學生自發購買貓屋,在校園各處為貓咪提供庇護。然而,隨著貓屋數量增多,散落的貓屋逐漸引發管理問題。近期,學生組織DKU Animal Protection Academy (以下簡稱APA)與學校合作,將貓屋集中安置,並於學校社群發布貼文,希望學生協助在8日前將貓屋遷移至他們和學校討論出的集中地。 崑山杜克大學學生孫雅雯指出,部分校內學生熱衷於跟貓咪互動,並自發餵食貓咪,許多宿舍或大樓門口都會放置貓屋和貓糧,確保校內流浪貓不愁吃喝。然而,APA成員張童童表示,崑山氣候多雨,下完雨後的貓屋容易潮濕,也會滋生細菌。而大家放置的貓屋品質不一,散落在校園各處容易導致校園環境雜亂。貓屋放置在宿舍門口,也使不願意和貓互動的人被迫近距離接觸牠們。 面對貓屋散落的問題,APA開始與學校溝通,在該校其中一棟大樓邊找到一處遠離人群的安靜區域,此處不但有屋頂遮蓋防止貓屋淋雨潮濕,地勢較高也能防止積水損壞貓窩。APA成員弗拉基米爾・普列斯諾夫(Vladimir Presnov)則表示,團隊成員本來就會餵食和定時登陸流浪貓資訊,這次將貓屋集中,往後APA管理照顧校園流浪貓行動能更順暢。「貓窩集中放置也讓同學們更熟悉小貓的棲息場域,在想提供微薄之力的時候,能夠知道小貓的聚集地,更方便實施幫助。」孫雅雯道,這次的貓屋集中計畫也讓關心流浪貓的同學方便找到牠們。 APA於近日在社群上發布公告,呼籲大家協助移動貓屋。不過張童童提到,貼文發出後近一週都沒有學生主動遷移貓屋,組織在社群上的呼籲由於缺乏強制性,可能較難促使組織外的學生主動提供支持。弗拉基米爾・普列斯諾夫也提到,大多數的校內學生跟流浪貓的互動大多僅止於和貓咪遊戲,無法解決流浪貓健康問題,甚至會餵流浪貓一些不適合的食物,加重校內流浪貓的健康負擔。為了更有效地保護校內流浪動物,崑山杜克大學學生去年秋天學期開始籌備APA,希望能藉由學生組織的力量,將保護行動系統化。 APA的保護行動包括自發性的流浪貓照顧和管理,進行絕育手術、緊急醫療、教育活動,並建立貓咪資料庫等。張童童指出,學校部門在校內流浪動物管理上較為被動,往往不願投入額外資源處理,這次遷移貓屋行動也僅是同意APA提出的貓屋集中地點,並沒有提供其他的輔助。「這非常令人氣餒,畢竟這類型的學生社團在沒有足夠的經費或政策支持下,是很難運營的。」張童童說道。APA希望校方可以積極與學生團隊合作,促進全校師生關注流浪動物議題。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校園
第1801期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記者范瑞勻報導】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暨創新育成總中心(以下簡稱研創中心)8日公告指出,台北市後備旅23日至29日在政大研創中心進行七日國軍教召活動,並在周邊地區實施軍事訓練。教召首次進入政大校園,對於學生安全與國防如何權衡,引發學生討論。 針對教召進入校園,已服兵役的政大哲學系學生陳恩揚表示不支持,他認為教召為回顧軍事訓練活動,在學校舉行會影響學生生活空間,武器就算不填裝彈藥,也仍具危險性,「槍本身就有重量,不管是近戰還是游擊,他們一定都學過刺槍術,所以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武器,然後也無法確認教召的人是什麼樣的素質。」政大新聞學系學生丁盈瑄則擔憂,大量召員進入校園可能影響秩序,造成學生不便,也可能帶來噪音干擾,對教學環境而言具一定挑戰。政大學生議員游博安持不同想法,他認為,若未影響大學的教學研究,在校園內進行軍事訓練並無大礙。 談及政大租借場地的原因,政大研創中心智財法務行政秘書張弘諺表示,主要是為了推動全民國防政策,藉此也能增強師生的民防意識。在保障學生安全的情況下,校方同意進行教召,且期間不會禁止學生進出研創中心。針對校園安全疑慮,他說:「當然最擔心的是可能造成學生課程的干擾,還有心理的影響。」他說明,校方現已透過群組及交流版宣導,政大校園安全及災害防救處理中心也評估安全性,向國軍確認彈藥不會進入校園,「宣傳無彈藥這件事情就很重要,所以我們要不停強調。」 對於校方如何兼顧校園安全與國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揭仲說明,政大過去在戰爭時具軍事重要性,所以選擇政大作為教召用地,「但我覺得在實施上還是有值得檢討的地方,他(軍方)應該要利用學校放假的時候(進行教召)。」他建議,除了加強人員進出管制與公告宣導外,也應區隔教召與教學場域,並以標語告示時間及活動內容,避免師生進入教召用地。 針對未來是否繼續提供場地,張弘諺說明,校方配合政府政策的同時,也須考量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此次教召結束後,校方將蒐集學生意見,作為未來再次進行教召與否的評估條件。
韓國教授涉性騷反告誹謗 首爾女大學生靜坐抗議
國際
第1801期
韓國教授涉性騷反告誹謗 首爾女大學生靜坐抗議
2024-11-29
【記者王保伶報導】19日,首爾女子大學(서울여자대학교,以下簡稱首爾女大)女權組織「犀牛角」(무소의 뿔,以下簡稱犀牛角)集結近500名學生、校友及教職員,於首爾蘆原警察署前的人行道上靜坐抗議。他們高呼「反對權勢性性騷擾」、「學生是無辜的」等口號,要求警方撤回首爾女大一名性騷擾學生的教授對學生提出的誹謗訴訟。 犀牛角指出,一名首爾女大學生於2023年5月,向學校人權委員會舉報遭一名德文學系教授在系內活動與私人聚會中性騷擾,也目睹其他學生受害者。學生於2024年9月才得知校方當時只對加害者處以三個月停薪處分,不滿校方的處理方式。犀牛角坦言,當教職員涉及性騷擾事件時,應分開受害者與加害者、限制加害者進入校園以及停止加害者的教學工作。首爾女大工商管理系學生鄭家藍(정가람)(化名)表示,學校的措施是在保護該教授,「如果學校想保護學生,則不該讓教授繼續上課。」 在受害者同意公開案件後,犀牛角為防止類似案件再度發生,在教職員辦公室附近張貼譴責教授的聲明,引發其他學生製作海報響應。10月22日,該教授對在校園內張貼海報的學生提起誹謗訴訟。學生為表不滿,在校內集會、塗鴉抗議,呼籲校方採取行動解決校園性騷擾問題,校方卻警告將向涉及同學提出破壞公物的索賠。 「加害者利用自己的職位威脅受害者,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處於劣勢,試圖使他們停止揭露真相。」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的韓國籍學生金奎里說道。犀牛角指出,起訴行為不僅削弱學生揭露性騷擾的勇氣,也持續威脅受害者與學生們。犀牛角補充,張貼聲明在法律上是正當行為,並不構成誹謗,因此他們在抗議活動中力求警方對被起訴的學生作出不予移送的決定。據《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報導,首爾女大教職員委員會也請求教授撤回訴訟,要求校長提出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具體方案。 鄭家藍認為,學校應加強人權委員會的角色,聽取學生代表的意見再給予加害者懲罰。金奎里建議校方提高師生對性騷擾問題嚴重性的認識,「(校方)應該建立受害者舉報騷擾事件的系統,以及開設預防性犯罪的課程。」儘管校方在18日宣布成立由學生、教職員以及法律專家組成的緊急應變委員會,但至今尚未公佈任何具體措施。犀牛角強調,若學生的訴求未被接受,可能計劃透過抗議或罷課行動讓訴求獲得更多關注。
宜大校園藏百年遺跡 記憶庫領師生走入城南校區
生活
第1801期
宜大校園藏百年遺跡 記憶庫領師生走入城南校區
2024-11-29
【記者周依恩宜蘭報導】國立宜蘭大學23日舉辦「宜大記憶庫戶外踏查:走讀南機場軍事遺構」活動,是「宜大記憶庫」首次以戶外踏查形式,帶領師生走入開發中的城南校區,站在過去神風特攻隊起降的機場跑道上,感受二戰歷史的重量。宜大於今年成立「宜大記憶庫」,串連校內出土的噶瑪蘭族遺跡與宜大的百年校史,述說宜蘭遞嬗六百年的故事,並透過系列活動回望腳下土地的過往。 陰雨綿綿之下,宜大師生一行人走入城南校區,沿著整建後的機場跑道漫步,一邊聽著二戰時期「南機場」興建、神風特攻隊於此地向沖繩戰場起飛作戰的故事。講師宜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黃文瀚領著眾人實地走訪一座座二戰時掩蔽軍機的機堡(註)遺跡,回顧二戰時日軍軍機在此處備戰的歷史現場。宜大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學生區志軒表示,過去課堂中雖看過軍事遺跡的相關影像,但照片畢竟是平面的,難以想像機堡的形體大小及細節。「實際下去看才發現它很厚,感覺好像可以回顧當時戰爭發生,它為軍機抵擋敵軍轟炸的情景。」他說道。 註:機堡又稱飛機掩體,作戰時期日本在飛行基地興建機堡群,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拱形結構,厚達30公分以上,上方覆蓋土讓與栽種草皮,下方用以停放軍機,提供欺敵及掩護。 這是「宜大記憶庫」走出校本部,帶領師生探索城南校區故事的初次嘗試。任期內成立宜大記憶庫與規劃城南校區的宜大前校長吳柏青認為,城南校區還有很多故事值得訴說,如包含城南校區南機場在內的宜蘭飛行場,保留了比日本當地更豐富的二戰軍事機構遺跡,「雖然有硬體,但長遠來說還是要有軟體的部分,要思考如何活化這個場域、如何說這些故事。」他說道。期望藉由資料收集與考證,建構此地歷史空間記憶,以此深化學校師生對在地的情感。 宜大今年成立的「宜大記憶庫」,以收集並述說在地歷史為核心精神創立。吳柏青說明,之後將迎來宜大創校一百週年,學校在思考如何翻轉圖書館沈悶印象的同時,希望結合宜大百年校史與校內噶瑪蘭族遺址,整合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功能,形成宜大記憶庫概念,保存與呈現校地過往近六百年的不同時代面貌。參與宜大記憶庫籌備的宜大圖書資訊館員李宗勳也提到,宜大是唯一正式列冊的遺址大學,直到2022年還有新出土的噶瑪蘭族文物,是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重要文化資產。 「把學校變成博物館,可以看到以前的人怎麼生活,還有當時的自然社會環境。」國立宜蘭高級中學地理科教師蔡老師(化名)說道,他樂見宜大記憶庫提供當地人不同認識在地歷史的管道。「希望大家可以知道,宜蘭大學除了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也具有深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宜大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陳媛玲自豪道。他點出,噶瑪蘭族與漢人來蘭陽平原開墾的生活遺跡,形塑了宜蘭大學豐富的人文蘊底,很值得傳承下去。「大學圖書館的重要理念是跟在地連結。」李宗勳說道。他表示,宜大記憶庫講述的不只是宜大的故事,更是宜蘭人的故事,期望未來能和在地中小學有合作導覽或舉辦活動的機會,透過了解宜大校地的歷史脈絡,讓在地人凝聚對地方的情感與認同。
學生塗鴉抗議遭退學 德里大學陷打壓言論爭議
國際
第1801期
學生塗鴉抗議遭退學 德里大學陷打壓言論爭議
焦點
2024-11-29
【記者周依恩報導】印度德里大學(University of Dehli, DU)於18日對德里大學斯拉夫語暨芬蘭烏戈爾語研究系喬蒂・卡爾基(Jyoti Karki)開除學籍,使該學生六個月內不得上課、考試,或參加任何校園活動。該名學生為抗議國家測驗局(National Testing Agency, NTA)洩題、考試不公,7月31日在牆上塗鴉「廢除國家測驗局(Scrap NTA)」抗議標語,隨後遭警方逮捕。聲援此次抗議的迪沙學生組織(Disha Students' Organization),強烈譴責學校所做出的處分,於19日在校內發起抗議集會,指出校方決策程序不正義,且有打壓學生言論自由之虞。 迪沙學生組織在18日的聲明中指出,7月31日時,卡爾基參與組織抗議並在德里大學北校區牆面上寫下抗議標語,因而遭到德里警方與校方以「行為令人反感(objectionable)」為由,帶離現場並立案調查。校方於18日根據調查結果,決議對卡爾基處以開除學籍六個月的處分。他們強調,學校沒有引用任何規章制度、也沒有進行任何調查,就草率地做出退學處分。該組織也指出,調查委員會實際上只有兩名成員,校方不僅拒絕聽取該學生陳述其立場,也在文件中指出希望藉由開除該名學生來阻止學生在未來採取類似抗議行動。 卡爾基透過迪沙組織發表聲明,他表示,主張廢除國家測驗局是學生普遍的訴求。迪沙學生組織也指出,學校放任法西斯組織在校園裡破壞校園、製造噪音與混亂,其他學生組織卻連在校內舉辦文化活動都可能遭到警方打斷。該組織質疑學校標準不一,學校過去一貫冷漠與不作為,但針對學生抗議國家測驗局一事卻很積極,此舉無異於刻意打壓學生爭取權益。 「感覺大學裡的民主空間正在不斷縮小。」德里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學生希曼舒・塔庫爾(Himanshu Thakur)遺憾地說道。他表示校園牆面一直是學生書寫訴求、表達反對校方或政府政策的重要場域,受處分學生是為了維護一般學生權益而提出意見,卻遭受學校偏頗且武斷的對待。「學校應該傾聽學生聲音,與學生或組織進行對話,而不是粗暴地壓制異議。」他說道。「維持校園民主空間的唯一方式,就是學生團結起來共同對抗這類不公義。」德里大學斯拉夫語暨芬蘭烏戈爾語研究系凱沙夫・阿南德(Keshaw Anand)有感而發地說道,他認為政府現在越來越極權了,不能期望校方管理階層具備民主精神,因此面對不合理的處分,學生更需要團結起來表達意見。 迪沙學生組織在19日抗議集會後向校長遞交了撤回卡爾基退學處分的訴求,聯合教務長則承諾將安排會面,但直至25日為止,校方尚未安排任何會面,也未以任何形式回應學生。「喬蒂不向校方妥協的例子,是所有人應該效仿的榜樣。」德里大學米蘭達學院助理教授艾普哈・戴夫・哈比卜(Abha Dev Habib)在迪沙組織26日召集的公開談話中說道,他將開除事件與校園內普遍的壓迫連結,呼籲人們凝聚更大熱情抵抗壓迫。
山東齊工大宿舍火災惹議 人臉辨識阻礙學生逃生
國際
第1800期
山東齊工大宿舍火災惹議 人臉辨識阻礙學生逃生
2024-11-22
【記者黃伊晨報導】10日,山東濟南齊魯工業大學長清校區15號女生宿舍發生火災,導致宿舍內部煙霧瀰漫,學生逃生困難。多數學生更受困於宿舍出入口的臉部身份辨識閘門,堵在閘門口嘗試「刷臉」逃生,直至消防隊進入宿舍救災,學校都沒有關閉閘門系統,也沒有校方人士提醒學生逃生。 根據宿舍內學生伊伊(化名)描述事發當下他走出宿舍房間時,安全出口的綠色標誌沒亮,現場也因為濃煙而一片漆黑,他只能緩慢下樓梯避免踩空,然而閘門處卻是關著的,伊伊因此被困在閘門後,摸黑找出閘門旁的工作人員通道才成功逃生。因此伊伊完全無法認同校方所回應的,保持刷臉系統開啟是為了管理大量學生。「我當時感到非常絕望,因為快要呼吸不過來了。」他說道。伊伊回憶當天的情況表示,大量學生堵在宿舍閘門口試圖「刷臉」,但閘門早已故障,且當下的煙霧狀況根本無法讓臉部辨識系統辨認出他們的臉,「『刷臉出門』已經變成了學校訓練我們的本能反應,即使在危急時刻也難以改變。」他指出。 山東濟南齊魯工業大學事後發布公告,指出火災是由學生的行動電源過熱,導致一旁床簾燃燒引起,並把問題歸咎在床簾和學生不當用電,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回應。該校不具名受訪者表示,他不理解學校第一時間勒令拆除床簾的意義為何,宿舍中易燃物眾多,僅是拆除床簾並無實質效果。應該著眼於問題根源,全面更新老舊電路系統,並加強宿舍員工的緊急應變培訓,才符合學生對改善的期待。 該事件在社群媒體上引發關注,大量學生貼出逃生影片,描述火災當下的緊急狀況。然而,相關討論卻遭學校阻礙。另一名齊魯工業大學住宿生山茶(化名)表示學校目前未提出有效的改善方針,反而試圖在網路上強壓事件熱度,他認為,學校決策不會因社群媒體上的與論壓力而改變。伊伊提及,自己就在發出貼文後,接到學校的電話,強迫他刪文,他說:「學校肯定是關注了(學生的社群貼文),但學校關注並沒有用,我們需要的是更高層的關注。」他強調,持續堅持在網路上發聲,是為了引起上級教育機關的注意,進而督促學校採取改善措施,避免學生一直暴露在不安全的校園之中。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