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影音
中央公園變身藝術教室 邀民眾共享創作樂趣
2024-12-12
生活
【社論】可以只曖昧不確定關係嗎?難以被定義的情感型態「Situationship」
2024-12-06
影音
《民法》刪懲戒權 教養需考量兒童發展
2024-12-06
校園
暨大電動滑板車上路 管理措施待完善
2024-12-06
影音
學生示威反職場霸凌 呼籲政府正視吹哨者權益
焦點
2024-12-06
校園
中山新設護理學系 入學門檻引爭議
2024-12-06
校園
臺大推動校園無車化 望建立安全交通環境
2024-12-06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606期
「棄物」危機與重生 看見遊民的生活、創作與勞動
焦點
2015-10-29
攝影作品<家當心情>,讓遊民朋友以上半身赤裸的方式揹著家當,表達「從開始在外流浪的那刻,它們就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 圖/鄭晏欣攝【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東西沒地方放,隨時會被清掉。你只能靠自己隨時盯著它們。」台灣當代漂泊協會主辦的《棄物展》17日起至11月15日於剝皮寮展出。《棄物展》共分為棄物危機和重生兩大主題,展出遊民的家當及創意作品。協會盼藉此展,讓民眾了解遊民的生活困境及心聲,扭轉過往刻板印象。 郭盈靖手上拿著遊民自製的枕頭。遊民使用報紙包住兩包平板衛生紙,再以橡皮筋固定。 圖/鄭晏欣攝「大家猜一下這個是什麼?」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在導覽時發問。她表示,這個展覽品不是廢棄物,「而是遊民朋友在街頭睡覺時用的枕頭。」許多遊民會利用周遭物品,製成生活必需物,同時也成為他們的「家當」。根據西元2014年當代漂泊協會針對台北車站遊民所做的生活調查,有近八成遊民提出「家當被丟棄」是露宿街頭時,最困擾的事。郭盈靖表示,展覽主題「棄物危機」傳達的就是「遊民朋友其實和我們一樣。」他們的生活中也有衣服、圍巾、碗盤、毯子等各種生活所需及情感所繫的物品,「而這些必需品,在他們露宿街頭的過程中,常會被視為廢棄物丟棄。」家當隨時可能被丟棄的威脅,使得遊民的生活非常不安定。過去曾陪遊民朋友找工作的郭盈靖提到,因家當無處可放,他們只好提著大包小包去應徵,雇主辨識出他們的身分,因刻板印象而降低聘僱意願。這些家當牽絆著他們,形成惡性循環,使遊民更難擺脫經濟弱勢。「儘管遊民朋友生存處境艱難,但各種突圍求存的努力並未曾間斷。這正是本展的另一主軸『棄物重生』。」策展人鄭怡雯在策展人序中提到。為了讓遊民能為自己發聲,習得一技之長,當代漂泊協會分別於2008年及2015年成立「紀錄人生攝影班」及「漂泊工站」。遊民能透過相片、藝術創作,呈現他們所看見的世界,以他們的視角定義自己,撕下汙名標籤。而高齡失業及居無定所者,也能以協力工作搭配技術學習,將舊家具和食用回收油,改造成富含巧思的生活用品和家事皂,創造屬於他們的勞動價值,也賦予棄物重生的機會。 漂泊工站成員將回收物品改造成杯墊、相框等生活小物。 圖/鄭晏欣攝攝影班成員的作品紀錄了遊民的真實生活,如白天、晚上家當放置的位置,甚至是勞動的身影。根據當代漂泊協會於2014年的遊民流浪期間工作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遊民以打零工維生,工作類別包含舉牌工、出陣頭、工地粗工及清潔工等。不穩定的工作,往往使得遊民的勞動不被社會看見。於是成員們拿起相機,紀錄生活,用自己的角度向社會說出心聲。這些攝影作品,現在擺設在漂泊工站利用廢棄窗框或回收木板製作而成的相框中。從影像拍攝、內容到陳列,都展現屬於遊民自身的真實勞動及創作。 追影的剪報藝術作品<閉嘴>。 圖/鄭晏欣攝今年70歲的追影(化名),過去曾是刺青師傅,他在加入攝影班後,重新活躍本身的藝術細胞,並發揮於創作中。<閉嘴>就是追影的創作之一,他將報紙上人物的嘴部剪下,只留下眼睛,製作成精細的剪貼藝術。追影說:「在以往權威時代,不管是街友、遊民或社會上大眾,各個階層的人都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嘴講出來。」除了描繪當時代的社會氛圍,策展團隊人員李宛真表示,這幅作品亦反射多數遊民無法自由發聲、僅能任由他人詮釋、再現的真實處境。 追影向民眾介紹自己的創作。 圖/鄭晏欣攝《棄物展》所呈現的生活、創作和勞動成果,銘刻著遊民朋友奮力改變處境的印記,盼民眾能拋開過去眼不見為淨的想法,了解他們在困境中的努力及勇氣,彼此尊重並共創友善的公共環境。展覽志工、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學生蔡承宏表示,經由此次展覽與遊民朋友相處、了解他們的故事後,發現他們並非自己過往聽聞的不事生產,而是和一般人一樣很努力地在社會生活著。他認為社會大眾並非察覺不到,而是缺少契機主動接觸,「我覺得我們不只要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看,把這些議題看進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