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藝文
第1804期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記者李香霆台北報導】高掛在窗上的藍白色珠簾,在陽光灑落後折射於地面,猶如水紋般波光粼粼。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的趙曼君與藝術家林沛儀,於12月15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共演行為創作《游泳池在哪裡》。透過交雜不同歷史記憶的建築,兩人以肢體表現勾勒外婆的生命故事。 對趙曼君的外婆蘇朋子而言,當代館現址是他記憶中的小學,也是啟蒙他學習游泳的場域。事過境遷後再次回到當代館,外婆一句「游泳池在哪裡?」,成為趙曼君此次創作的契機,他說:「外婆在定位他記憶中模糊的方位,加上當代館外也是以前學校的範圍,所以我想要突破現在的界限進行創作。」在演出中,他與林沛儀身著泳衣,隔著一道窗戶凝視對方,在哨聲的催促下做暖身動作,彼此的一舉一動如鏡像般相互映照。當年外婆與他的姊姊被教練推進泳池一事,意外成為他學習游泳的啟蒙,但姊姊卻因此對泳池產生陰影。趙曼君以此表示,同一個歷史事件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游泳課起源於日治時期,是基於強身健體的觀念,也與戰爭高度相關。」趙曼君解釋,戰時躲避空襲的記憶也刻畫在外婆的小學記憶中,至今對於密閉空間的恐懼正源於此創傷。林沛儀依偎在趙曼君身上,兩人蜷縮在一起,展現外婆在幽暗狹窄的空間中,喘不過氣的壓迫感,林沛儀說:「我趴在曼君身上念文本的時候,聲音受到壓迫所以只能更用力發聲,即時的情緒造成表演的特殊性。」 台北當代館於二戰後變成臺北市政府舊廈,今日則作為美術館。趙曼君用泡棉翻模成的仿紅磚代表建築,用不尋常的肢體動作詮釋著年輕世代難以感同身受的跨世代歷史記憶,「我們這一代已經無法體會這個時期,但是聽外婆說這些時,也是在同理與關懷他的創傷。」他提到不管是家庭成員私人的生命經驗,抑或是該時代下的集體議題,這棟當代館的建築物都見證這些歷史轉變。 觀眾朱家陵認為散落的紅磚代表著每段在此建物中的零碎經歷,「他們把四處的紅磚收集起來,抱在一起擰出紅磚裡的水,這個畫面的情緒相當強烈。」到了演出尾聲,趙曼君與林沛儀將磚頭中被擰出的水收集後潑向窗戶外的土地,如同記憶裡的片段,永遠凝結於那一瞬間。
宜大校園藏百年遺跡 記憶庫領師生走入城南校區
生活
第1801期
宜大校園藏百年遺跡 記憶庫領師生走入城南校區
2024-11-29
【記者周依恩宜蘭報導】國立宜蘭大學23日舉辦「宜大記憶庫戶外踏查:走讀南機場軍事遺構」活動,是「宜大記憶庫」首次以戶外踏查形式,帶領師生走入開發中的城南校區,站在過去神風特攻隊起降的機場跑道上,感受二戰歷史的重量。宜大於今年成立「宜大記憶庫」,串連校內出土的噶瑪蘭族遺跡與宜大的百年校史,述說宜蘭遞嬗六百年的故事,並透過系列活動回望腳下土地的過往。 陰雨綿綿之下,宜大師生一行人走入城南校區,沿著整建後的機場跑道漫步,一邊聽著二戰時期「南機場」興建、神風特攻隊於此地向沖繩戰場起飛作戰的故事。講師宜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黃文瀚領著眾人實地走訪一座座二戰時掩蔽軍機的機堡(註)遺跡,回顧二戰時日軍軍機在此處備戰的歷史現場。宜大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學生區志軒表示,過去課堂中雖看過軍事遺跡的相關影像,但照片畢竟是平面的,難以想像機堡的形體大小及細節。「實際下去看才發現它很厚,感覺好像可以回顧當時戰爭發生,它為軍機抵擋敵軍轟炸的情景。」他說道。 註:機堡又稱飛機掩體,作戰時期日本在飛行基地興建機堡群,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拱形結構,厚達30公分以上,上方覆蓋土讓與栽種草皮,下方用以停放軍機,提供欺敵及掩護。 這是「宜大記憶庫」走出校本部,帶領師生探索城南校區故事的初次嘗試。任期內成立宜大記憶庫與規劃城南校區的宜大前校長吳柏青認為,城南校區還有很多故事值得訴說,如包含城南校區南機場在內的宜蘭飛行場,保留了比日本當地更豐富的二戰軍事機構遺跡,「雖然有硬體,但長遠來說還是要有軟體的部分,要思考如何活化這個場域、如何說這些故事。」他說道。期望藉由資料收集與考證,建構此地歷史空間記憶,以此深化學校師生對在地的情感。 宜大今年成立的「宜大記憶庫」,以收集並述說在地歷史為核心精神創立。吳柏青說明,之後將迎來宜大創校一百週年,學校在思考如何翻轉圖書館沈悶印象的同時,希望結合宜大百年校史與校內噶瑪蘭族遺址,整合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功能,形成宜大記憶庫概念,保存與呈現校地過往近六百年的不同時代面貌。參與宜大記憶庫籌備的宜大圖書資訊館員李宗勳也提到,宜大是唯一正式列冊的遺址大學,直到2022年還有新出土的噶瑪蘭族文物,是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重要文化資產。 「把學校變成博物館,可以看到以前的人怎麼生活,還有當時的自然社會環境。」國立宜蘭高級中學地理科教師蔡老師(化名)說道,他樂見宜大記憶庫提供當地人不同認識在地歷史的管道。「希望大家可以知道,宜蘭大學除了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也具有深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宜大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陳媛玲自豪道。他點出,噶瑪蘭族與漢人來蘭陽平原開墾的生活遺跡,形塑了宜蘭大學豐富的人文蘊底,很值得傳承下去。「大學圖書館的重要理念是跟在地連結。」李宗勳說道。他表示,宜大記憶庫講述的不只是宜大的故事,更是宜蘭人的故事,期望未來能和在地中小學有合作導覽或舉辦活動的機會,透過了解宜大校地的歷史脈絡,讓在地人凝聚對地方的情感與認同。
複合媒材重塑山林遺址 蔡昱廷揭開水山聚落歷史
藝文
第1799期
複合媒材重塑山林遺址 蔡昱廷揭開水山聚落歷史
焦點
2024-11-15
【記者林沂葳台北報導】蟲鳴鳥叫環繞耳邊,伴隨著緩緩流動的音樂,彷彿身處於遺世的山林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生蔡昱廷舉辦個展《不眠山》,以台灣深山遺址為主軸,透過裝置、錄像、地圖等複合媒材,呈現山林背後蘊藏的歷史底蘊。展覽於8日起在關渡美術館展出。 蔡昱廷身為擁有七年豐富經驗的登山嚮導,十分熟悉台灣山林環境。某次縱走山脈時,他偶然發現日治時期煉製樟腦為業的水山聚落,發現因樟腦產業沒落,當地住戶逐漸移居,該地也漸漸在地圖上被淡忘。為重現消逝的水山聚落歷史,蔡昱廷在《離水山系列》的〈離水山—聲源〉中,取水山聚落的山獸遺骨作為介質傳遞聲波,製成類似喇叭的裝置。這件作品裝置包含六軌音軌,其中五軌音源使用營火、鳥鳴、河流等自然聲音,剩餘一軌則為現今台灣仍存在的製樟部落製作樟腦的聲響。「我去山神廟慰祭這些遺骨,希望帶著他們的靈魂完成作品。」蔡昱廷補充,這些聲音如同重新賦予山獸生命來講述這段歷史。 《不眠山系列》中的〈深山公路〉位於展場門外,蔡昱廷使用滾輪、木材、吊燈、纜線、馬達等媒材製成拱門形狀,並每隔十分鐘就使纜線捲動提燈,讓其緩慢上下移動,「如同一個守夜人提著燈,帶領觀眾進入深山世界。」他補充道。此外,為了傳達歷史產物遺留在山中,卻無人發現其存在的狀態,蔡昱廷將兩側的木頭組成電線桿,「木製電線桿是只存在於山林裡面的記憶,我提取出這個記憶並結合燈光裝置。」 進入展場後,是《不眠山系列》中的作品〈山林指南〉,蔡昱廷將他創作思考的脈絡以地圖形式繪出。他表示展覽的核心是中介地帶,舉例像是登山時低氧環境跟高強度身體運動導致身體與意識的解離狀態,「中介地帶同時也是一種失蹤的存在狀態。」,例如水山聚落在一般人難以到達的位置,並以此概念出發,思考延伸到日治時期的樟腦業及樹靈塔。 關於樹靈塔的設立,是日本政府倡導愛護森林的植樹活動所建,但到了國民政府時期,歷史真相卻變成日本建造樹靈塔來慰祭被惹怒的樹靈。由政權轉移而產生的歷史重塑,蔡昱廷以充滿神秘色彩的日本能劇為基礎創作影像作品〈不眠山〉,以水山聚落為開頭,穿插日治時期伐木工人的身影,重疊過去與現在的畫面,並邀請日本能劇表演者口述樹靈塔的靈異故事,讓作品充滿詭譎氛圍。此外,蔡昱廷也使用AI創作報紙〈Lost Shades〉,製造登山者失蹤的假象,他說:「沒有東西能證明樹靈塔的靈異故事,於是我創造了一個證據。」蔡昱廷認為,真實與虛構是一體兩面,「主要還是取決於人們怎麼相信它的存在。」他補充道。觀眾磨(化名)說:「觀看展覽時就像親身站在失蹤的座標上,在歷史與記憶之間游移。」 蔡昱廷說:「我希望創造的是一種感官式的幻境。」除了單純享受展覽的氛圍,還可以深究創作背後的歷史故事,給觀眾進入作品的不同途徑,建立多層次的體驗。觀眾宋東諺也認為,即使山林中流傳著各種奇異的故事,卻仍吸引無數探險者,「也許這正是山林無法抗拒的魅力。」
藉百年日記回溯城市歷史 實境解謎打造沉浸式體驗
生活
第1798期
藉百年日記回溯城市歷史 實境解謎打造沉浸式體驗
2024-11-08
【記者林以晴台北報導】臺北市立文獻館與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合作開設「史蹟趴趴GO- 青年GO有力! 青年導覽培訓工作坊」,在10月26日舉辦「日記臺北.走讀城中」實境解謎人文導覽活動,以趣味的方式為國三至高三生導覽,希望跳脫歷史課本給人枯燥乏味的既定印象。 活動分為人文走讀導覽和實境解謎兩部分,全程皆由工作坊大學生籌備和設計。參加者會拿到一本虛構的百年日記,記錄過去台北城居民,從清領至日治時期橫跨兩代的故事,並由東吳歷史學系碩士班學生蕭奇耀擔任導覽員,帶領國高中生們隨著日記內容,走訪台北市中山堂、台灣省城隍廟等古蹟。蕭奇耀期望道:「希望學生不只單從表面去認識歷史建築,而是能藉由特定的人或物,串聯起建築物的故事。」當導覽途經總統府時,蕭奇耀便分享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對台灣的熱愛,進而介紹總統府曾做為總督府的歷史。參加者新北市私立竹林高級中學生蔣維恩分享,自己過去除了應付考試之外,不會主動接觸歷史知識,這次走讀讓他有機會實際走訪現場,感受歷史的真實感。 走讀結束後,眾人移至東吳城中校區進行實境解謎。參加者須利用日記和線索包找出關卡所在教室,使用日治時期報紙、地圖等史料,結合走讀時聽到的歷史故事,解開藏寶箱的密碼。竹林中學生呂瑞齊分享道:「我覺得很好玩,而且怕被其他組超越,會想趕快解開謎題。」其中他最印象深刻的是摺紙飛機拼出隱藏密碼的關卡,具有挑戰性。 實境解謎設計者,東吳歷史學系碩士班學生陳苡銜說道:「籌備工作比想像中繁瑣,需要不斷考證使用的圖片、史料是否正確。」工作坊學生們除了運用GIS空間設計增加臨場感外,在撰寫日記內容時也參考大量日記史料,並模仿前人的筆法,盡可能如實呈現。陳苡銜也提及,這次的經驗與一般課堂口頭報告不同,能學到組織活動的能力,還需要面對大眾。蕭奇耀也認同籌備經驗有別於學校課程:「能訓練我收集資料和講故事的能力,還有在過程中該如何跟別人溝通。」他表示未來會繼續參與這類型的活動,也考慮將走讀導覽作為副業,在這一領域持續耕耘。 歷史學系的課程通常較為靜態,缺乏實踐機會,因此東吳歷史學系希望藉由此次活動,填補傳統歷史教學的不足。活動指導老師,東吳歷史學系副教授鄭螢憶提到,除了訓練學生口條外,也能將課堂所學運用於社會中,並在大眾面前展現成果,讓學生學習更有成就感。他期望道:「希望能讓大眾理解,歷史不是象牙塔的知識,而是生活的場域、跟文化息息相關的學科。」他也提到,待實境解謎與走讀規畫更加成熟,未來也可以跨學科合作,開發外語版本的活動,持續將歷史推廣給公眾,也讓學生獲得更多實踐機會。
歷史結合藝術 淡水嘉年華再現滬尾之役
影音
第1797期
歷史結合藝術 淡水嘉年華再現滬尾之役
2024-10-25
【記者張恩爾、李昱靜、范瑞勻新北採訪報導】精心裝扮,在遊行隊伍中手舞足蹈,透過身上的服飾、道具,展現淡水歷史風情。2024新北市淡水藝術嘉年華以「時光嘉年華:重返滬尾西仔反」為主題,將清法戰爭中的滬尾之役轉化為一場充滿活力與創意的藝術盛宴,吸引民眾共襄盛舉。普普樂藝術執行長連珮如表示:「清法戰爭代表淡水這個地區的光輝的時代,我們如何用藝術去轉換,變成一個嘉年華的概念讓大家參與。」   滬尾之役是清法戰爭中的重要戰役,本次活動的表演團隊緊扣這一歷史主題,透過藝術形式生動呈現,將打鬥動作與舞蹈結合,以及設計多款以戰車為主題的花車,重現當年的戰爭氛圍,讓觀眾彷彿置身歷史現場。連珮如表示,每次提到清法戰爭的這個議題的時候,希望可以不只是歌頌戰爭,而是和平團結的概念,讓它轉換成藝術的形式,讓大家感受到藝術的氛圍、快樂的氛圍。   踩街遊行不僅將歷史與藝術結合,更融入年輕人喜愛的現代元素,以街舞揮灑熱血活力。專業馬戲團現場吹氣球引得大人小孩紛紛伸手索取,為淡水老街營造出充滿歡笑與熱鬧的氛圍。真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學系學生陳柏熏認為,參加這種藝術的活動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身為在地大學的學生可以參與這些在地的活動,對我們來說,收穫是值得的。民眾王秀中說到:「(活動)可以讓淡水的居民活絡起來,藉這個機會能夠看到淡水的文化,比較不會單純是來這邊逛街、吃東西。」此次活動不僅結合淡水在地歷史,還邀請紳士協會及女力團體參與,透過生活化的藝術展現,讓多元群體在嘉年華中發聲。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演藝時尚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邱筱婷說明:「今年的主題是節能減碳愛地球,以舊衣改造,呼籲大家節能減碳,作為我們發表走秀的主題。」   藉由表演藝術呈現淡水在清法戰爭的過往,讓民眾以活潑的方式感受濃厚的歷史風情。淡水藝術嘉年華透過生動的演出傳承在地文化,期望以藝術交流讓淡水走向國際。
史博館藉AR與民眾互動 Q版角色翻轉文物印象
生活
第1796期
史博館藉AR與民眾互動 Q版角色翻轉文物印象
2024-10-18
【記者周元曦台北報導】跨校性青年自主團隊「環保星勢力協會」致力於青年志工培力與環境永續教育,近年來團隊跨足其他領域活動,而此次則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於12、13日舉辦「5G AR實境導覽」,帶領民眾利用AR實境導覽,透過與虛擬角色的互動,認識更多史博館內的館藏文物,同時了解台北城南地區的歷史。 導覽活動從南海路口出發,途經4個駐點,每個駐點都與不同館藏文物結合,且文物皆被製作成Q版的AR遊戲角色,如在郵政博物館前,可以透過動畫版的搖錢樹,認識博物館的銅幣收藏;在終點站史博館前,則可以利用AR看見畫家溥心畬畫中的猿猴在螢幕中跳躍。此外,活動還配有語音導覽,介紹途經的歷史建築,如楊英風美術館、228國家紀念館等,希望透過新科技的幫助,使民眾認識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台北歷史建築,進而了解此地文化脈絡。同時,活動讓民眾透過Q版角色認識史博館的館藏文物,更進一步激發他們親自造訪博物館的興趣。 環保星勢力協會的青年志工,現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碩士的簡嘉信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舉辦與AR有關的導覽活動,而他注意到加入AR後的活動人數變化,「這次活動年輕族群報名數量明顯增加,活動中也能看到他們非常積極的操作AR遊戲並進行反饋。」現為高中教師,團隊內最為資深的志工陳建文也認同AR為導覽帶來的助益,「加入了AR導覽,民眾手邊有了可以即時互動的遊戲,促進思考的同時也能提高學員專注度。」藉由舉辦此次活動,環保星勢力協會長李明峯期望民眾能有「認識、關心再行動」的漸進性歷程,此次活動作為開端,大眾在未來能主動走進博物館並認識家鄉文化才是真正的行動。 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育學系的學生簡杉諭表示,因為自己就讀教育相關學系,未來想當小學老師,而現今多數小學都在推行科技結合教育,所以想透過此次活動更加了解新科技導覽為教育帶來的幫助。他也提出自己平時不會主動關注歷史與文化,但參加完活動後讓他有了想要好好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念頭,「AR遊戲裡有一個可以點選陶俑角色的環節,我會因此想去博物館看真正的陶俑長什麼樣子。」活動結合科技的呈現手法,為民眾提供認識歷史的不同管道,更大幅度提升年輕族群對在地文化的興趣。
《戲獅甲》舞進巨蛋 結合藝陣演繹台灣歷史
生活
影音
第1786期
《戲獅甲》舞進巨蛋 結合藝陣演繹台灣歷史
2023-11-23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黎昕俞、李雨羲、王華琳高雄採訪報導】鑼鼓喧天,響徹場館,舞獅靈活地跳躍在高樁上,以採花、翻滾等動作生動展現。2023高雄戲獅甲睽違四年再度回歸,18、19日在高雄巨蛋舉行。開幕當天,首度結合「劇本」 形式,集結超過30組技藝團隊,將台灣歷史融入民俗藝陣演出,民眾驚嘆聲接連不斷。來台交換的觀眾Amol Bhingarde欣喜地說道:「我還是不太懂中文,所以有些地方有點難跟上。但透過演出了解台灣的歷史真的很棒,我喜歡他們利用台灣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方式,以及他們如何透過舞蹈和歌唱展示這一切。」劇本結合原住民舞蹈、客家八音等民俗技藝,跳脫以傳統節慶為主的表演形式,呈現台灣過去多元族群發展。國立臺南大學民俗隊長陳柏愷說明,「這次表演為了想要倭寇侵擾的感覺,我們搭配了比較震撼的音樂去演出。」陳柏愷進一步解釋,相較於過去只使用鼓點,南大民俗隊首次嘗試結合音樂進行表演,在練習過程中,更需要不斷學習辨識節奏。銅鈸聲響,萬眾矚目的獅王大賽正式登場。戲獅甲作為國際三大舞獅競賽之一,今年邀請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各國好手同台競技。來自香港的潤福堂國術龍獅總會,則以黑紅相間的獅頭作為本次亮點,獅頭手關志堅提及,「對於這次我們就選用了一隻比較特別的獅頭,那它的代表是關公的獅頭,平常我們都是用黑白色的張飛。那這次來台灣用了新的獅頭,整個就紅色配著黑色去表達。」來自不同國家的隊伍,不僅在獅王大賽中相互切磋技藝,同時也藉此展現各地舞獅風情。新加坡藝威體育會獅尾手卓偉樂分析,台灣與新加坡獅型和動作的差異,「比如說獅型還有動作,因為我們是舞佛山獅,其他台灣隊伍都是舞鶴山獅。佛山獅是表達比較凶猛的,然後鶴山是比較溫柔一點的。」除了較勁舞獅功夫外,各團隊更加入釣魚、澆水等日常橋段,拉近民眾與民俗技藝的距離。國立臺北市立大學獅尾手楊鎧謙解釋,「我們比較不一樣的是啦啦隊和打棒球,比較特色的應該是我們隊員穿啦啦隊員的衣服打樂器,跟以往可能會不一樣。」兩年一次的戲獅甲系列活動,不但建立平台讓本土與國際團隊相互交流,更首度融合台灣歷史與民俗藝陣,期盼打破對傳統廟會的不良印象,讓民眾看見舞獅文化的力與美。
大陳居民述遷台歷史 聲音劇場演繹在地文化
生活
第1776期
大陳居民述遷台歷史 聲音劇場演繹在地文化
2022-12-21
【記者鄧芯怡花蓮報導】民眾穿越小巷,跟著手機軟體上的地圖,尋找一戶戶指定住戶,聆聽他們述說歷史故事。「集大陳團隊」於17和24日,在花蓮縣大陳故事館舉辦「2022大陳小花-島嶼遷移的民族」漫遊者劇場,透過戲劇向大眾傳遞1955年大陳居民因國民黨軍撤退來台,在大陳新村扎根後的生活故事。 「大陳小花 - 島嶼遷移的民族」在花蓮縣大陳故事館開始,圖為「集大陳團隊」負責人張孝嚴與在地劇場編導劉宇宸主持開幕。 圖/鄧芯怡攝一開始民眾在故事館內根據地圖,瀏覽展牆內容,瞭解大陳居民遷徙來台的故事與大陳村習俗,也能戴上耳機,聆聽不同聲音演員演繹劇情,有時故事伴隨炮火聲等音效,帶領民眾回到1955年代的大陳。之後民眾開始自由在村内尋找故事中人物的房子,走到房子時便觸發軟體設置,聽居民述説故事,還能直接走入居民家中,與他們聊天。 民眾在大陳故事館開始漫游劇場體驗,閲讀展墻上關於大陳遷來台灣的資訊與傳統文化習俗。 圖/鄧芯怡攝 民眾利用手機軟體開啓「大陳小花 - 島嶼遷移的民族」劇場故事,插入耳機聆聽聲音演員們講述的大陳故事。 圖/鄧芯怡攝2022《大陳小花-島嶼遷移的民族》是繼2021《大陳小花》而推出的續集,在地劇場編導劉宇宸指出,前傳講述主角梁小花跟隨國民黨軍撤退來台的故事,續集則描述村民生活現況。大陳新村居民為撤退來台的大陳人及其後代,但後續因不同族群遷入,組成多元居民的村落。「我希望可以透過劇場的方式和大家講故事,將大陳文化傳承下去。」「集大陳團隊」負責人趙孝嚴説明,他認為這段歷史不可磨滅,希望更多人認識大陳文化。 漫遊劇場的其中一站是「集大陳團隊」的工作室,架上擺設大陳人從1955年遷徙來台的歷史照片及資料。 圖/鄧芯怡攝參與民眾黃春蓮是第一代從大陳遷來的居民,分享自身體會,「這個活動還不錯,讓我可以回味以前的歷史。」他指出劇場呈現的歷史和自身經驗相符,在村內和相同口音的「老鄉」聊得熱絡,非常開心。國立東華大學學生孫藝庭認為此形式的劇場讓他想去到村子不同角落,深入瞭解居民們故事,還能在漫步的過程中觀察村子特點,例如矮小房屋等。 主辦方為了讓參與者體驗大陳文化,準備熱騰騰的大陳傳統年糕,派發給參與民眾品嘗。 圖/鄧芯怡攝趙孝嚴認為飲食推廣和舉辦劇場活動相輔相成,希望未來能推廣大陳飲食文化,例如釀老酒,開餐廳等,而劇場能帶入更多人,期盼兩者並行,使大眾認識和支持大陳文化。
「慰安婦」工作坊以影音述歷史傷痛 為人權教育在地紮根
生活
第1775期
「慰安婦」工作坊以影音述歷史傷痛 為人權教育在地紮根
2022-12-13
【記者程心台北報導】紙蝴蝶散布於展場紀念牆上,象徵「慰安婦」阿嬤們堅毅不拔的精神。台灣首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以下簡稱阿嬤家)於10日舉辦「開箱阿嬤家─慰安婦迷你策展教育箱教育推廣工作坊」,邀請台灣人權促進會的秘書長施逸翔,以人權角度講述「慰安婦」歷史,並透過互動教育箱,引導民眾表達自己對「慰安婦」、性別以及人權議題的觀點。投影幕播放「慰安婦」沈中阿嬤的證詞,內容提到當時台灣女性如何遭日本政府誘騙赴日,再受日軍集體強暴。參與者輪流唸出證言,聽見阿嬤心聲,也穿越時空看見當時台灣女性受虐情況。「慰安婦」已正名為戰時軍事性奴隸,聯合國也於1996年將「慰安婦」議題視為戰爭下的集體性暴力,因此施逸翔從人權的角度切入,將阿嬤們形容為「#MeToo運動的先行者」(註一),並帶領大眾理解這段過去。註一: 性犯罪受害人在社群網站上發布貼文,揭露自己的受害情況,並加上「#MeToo」這個標籤,是一種受害人發聲的方式。 C區展間「我們就是他們」呈現阿嬤們是遭受到的性暴力與歧視對待的生命故事,透過策展延續他們的信念。 圖/程心攝「慰安婦」史料未被納入108課綱,婦女救援基金會為補足缺漏,選出33件阿嬤家展品,研發《「慰安婦」迷你策展教具箱》,包含歷史證據、倡議行動、療傷復原三大主題,期待國高中生能深入了解「慰安婦」議題。為了讓不同族群及年齡層的民眾了解台灣女性受日軍強暴的歷史,原在各大校園推廣性別人權議題的施逸翔,此次回到阿嬤家舉行工作坊,除了解釋教具箱使用方式,也將歷史事件與自身經驗結合,邀請大家思考被強迫時的複雜情緒,並透過圖像描繪感受。 婦女救援基金會創作「慰安婦」迷你教具箱,扎根性別平等與人權教育。 圖/程心攝阿嬤家專員徐琬婷在會後導覽時解釋,根據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軍人數推估,台灣有將近2000名台灣女性在當時遭受性侵害,赴日的台籍女性大多以為工作性質為護士、廚師等,卻成為戰爭下的性暴力受害者。「這些女性每天至少要『服務』30位日軍,當軍人們不按規定帶保險套,阿嬤們就只能使用消毒水清洗下體。」徐琬婷嘆道。 D區展間「面對歧視的韌性」展出阿嬤們即使處在困境中,仍以不同的形式為女性人權發聲。 圖/程心攝  展間除了展出阿嬤們的生命故事,特展中也記錄了受害「慰安婦」的統計數據,以及近年台灣受性侵害的統計。 圖/程心攝在眾多軍事性奴隸中,最後願意出面指證的僅59位,目前只剩一位在世。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龔泉源認為人們容易淡忘歷史,「雖然我們可以不斷強調歷史事實,或讓下一代經過體驗,瞭解過去傷痛,但真正共感還是比較困難。」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在活動中,施逸翔不只進行歷史教育,也融入當代數位性暴力、性騷擾等人權議題,撫平歷史傷痕,實踐性別平權。 此為59位阿嬤的紀念牆,蝴蝶象徵阿嬤們穿越傷痛,用盡生命的能量在蘆葦花中自由、和平的飛舞。 圖/程心攝
文創商品融在地特色 青年攜民眾回顧大稻埕歷史
生活
第1774期
文創商品融在地特色 青年攜民眾回顧大稻埕歷史
2022-12-07
【記者黃𦲽湄綜合報導】大稻埕老商家相談甚歡,青年團隊舉著攝影機於現場穿梭,記錄開幕茶會。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與六校青年設計師於1至6日在Olympus Plaza Taipei 大稻埕旗艦店,一同舉辦《大稻埕之絕代風華》青年設計師創作成果展,展出新詩、家書、記錄片與文創商品等作品,呈現青年眼中的百年歷史。 「大稻埕之絕代風華」青年設計師創作成果展以文字和影像傳遞大稻埕歷史。 圖/黃𦲽湄攝青年設計師在文創商品上繪製城隍廟相關特色插畫,擺在桌上供民眾欣賞。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秘書長房福慶表示,學生實地走訪老商家,深入了解商鋪文化背景,再將其藉由物品呈現。他強調:「一定要非常近距離地去聊天,我們才能知道他們(老商家)的想法、感受以及需要,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民眾黃瓈葳也說到:「展覽可以讓他們接觸平常不會在意的事情,像霞海城隍廟並不是只有月老,背後還有百年街屋、歷史餐區等。」 現場播放豐富的紀錄片影像,吸引民眾一同了解大稻埕的歷史軌跡。 圖/黃𦲽湄攝展場紀錄片內的受訪者雖多為長者,他們的聲音卻充滿力量,傳遍展廳各個角落。黃瓈葳提到:「不管是大稻埕或者新竹客家莊,很多都是口傳歷史,若沒有透過影像或文字把它書寫下來,其實照我們20幾歲的這一代,下面就很難找到任何的文獻資料。」民眾林金燕也表示,文化傳承需要更多人參與,並以多元視角呈現歷史。在這次展覽中,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暨碩士班參展者郭正勳,展出帶有祝福寓意的印章,他分享道:「年輕人以當代的角度解讀歷史,將具有衝擊性與張力的創意表現在文創商品等作品上,這也是闡述歷史文化很棒的方式。」 青年設計師以不同思維詮釋當地特色,郭正勳認為,年輕人可以創造在地新價值,藉作品呈現多元樣貌的大稻埕。房福慶也提到,不管是透過展覽、書籍、新媒體或自媒體的方式,都能讓文化歷史得以傳承保留。青年與老商鋪跨世代對話,攜手回顧大稻埕的昔日舊事,期盼展覽能傳遞與延續這片土地的歷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