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救援結束 消防員的災後心理重建之路
專題
第1747期
救援結束 消防員的災後心理重建之路
2021-04-28
【專題記者林昕璿、吳冠伶、陳嘉怡、徐嘉璟綜合報導】4月2日,清明連假首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全台陷入驚詫與悲傷當中。開往花蓮的408次太魯閣號列車,在進入清水隧道前撞上滑落邊坡的工程車,列車隨即出軌並擦撞隧道壁。這起台灣鐵路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事故,共造成49死218傷,無數家庭破碎,許多人更留下一輩子的陰影。不論是生還者或參與其中的救難人員,他們彷如揮別戰場後的士兵,見證災難的殘酷,心理的傷口遠比身上的疤難以痊癒。 救災工作出生入死,任務成功與否更影響人的生命。當消防員遭遇重大災難、同袍殉職等情況,可能產生嚴重的心理衝擊。 圖/吳冠伶攝「一開始想說比較多人會在車廂裡面,所以也沒想到,我一爬下雙節梯,一個小朋友的下半身就掛在旁邊,看不到上半身……當下才想說,怎麼會那麼嚴重?」回憶起救難場景,花蓮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大隊長簡弘丞仍心有餘悸。事發當天,休假的簡弘丞接獲通知趕赴支援,抵達現場之初,他還不清楚傷亡程度,只見兩節車廂停在隧道口,列車外觀無明顯變形,乘客陸續撤出。直到爬上車頂,進入隧道內其餘車廂搜救,31歲的簡弘丞和不少同仁才驚覺,這可能是他們參與過的任務中,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由於列車撞擊力道過於猛烈,許多大體早已殘破分離,被車門等重物擠壓,或被拋飛、散落各處。漆黑的隧道裡,空氣悶熱且不流通,充斥著柴油廢氣與血腥味。深入車廂搜救的過程中,一幕幕震撼場景映入眼簾,消防員為了即時搶救可能生還的民眾,一路目睹殘破不堪的大體。「也沒辦法做什麼,只能再繼續往前。」簡弘丞說。救災不分晝夜,支撐這群消防員的,是腎上腺素及使命感。當任務結束,先前壓抑的情感瞬間釋放,災難現場的衝擊性畫面卻不自覺在腦海迴盪。這起事故發生後,有消防員見到與自己子女同齡的兒童罹難,深覺人生無常,回家後不禁緊擁、親吻自己的小孩;亦有人因此產生心理陰影,需以藥物或酒精麻痺自我,才有辦法入睡。 408次太魯閣號列車於清水隧道北口發生脫軌意外,花蓮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大隊長簡弘丞(前排中)第一時間帶領團隊,進入隧道搶救生還者。 圖/簡弘丞提供災難衝擊畫面恐致PTSD 救災人員身心照顧成首要之務當重大死傷意外發生,救災人員往往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目擊毫無遮掩的慘劇。因職責所在,救援當下他們會暫拋自身安危與害怕,全力搶救。然而,從第一線退下後,腦中不斷浮現怵目驚心的災難畫面,可能導致他們罹患「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曾多次協助災後輔導的心理師黃龍杰指出,人在歷經重大創傷後易出現「驚」驗重現、逃避忌諱、悲觀感想、神經過敏四大症狀,稱為「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PTSR),一般為暫時現象。倘若事發一個月後症狀仍持續出現,就可能演變為PTSD。此外,亦有少數人屬於遲發性PTSD,約半年後才開始產生症狀。相對生還者和罹難者親屬經歷的第一手創傷,參與救災的警消、醫護、大體修復師等人,都可能因深度同理協助對象的遭遇,進而產生替代性創傷(註)。民國107年普悠瑪號翻覆意外,一名在第一線檢傷的消防員,隔年疑似就因為PTSD,在分隊內自殺。註:替代性創傷指非直接經歷創傷的人,透過直接與受害者互動,或長期暴露在創傷的資訊下,出現類似創傷後的壓力反應。《大學報》關心您,再給生命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全年24小時無休)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PTSD對消防員而言是一種職業傷害,可能嚴重影響他們的職業與社交功能。為維護消防員心理健康,本次太魯閣號救援任務結束後,各縣市消防局即提供救災人員初期輔導資源,如宜蘭縣發放簡式健康量表,了解消防員身心狀況;台北市則辦理心理輔導課程,幫助參與救災的消防員了解適當紓壓方式。團體課程徒具形式 消防員批成效不佳、增負擔事實上,不僅這次0402太魯閣號事故案,近年來包含高雄氣爆、復興空難、大型地震等天災人禍發生後,政府常啟動消防員心輔專案。初期多以團體課程等方式,教導心理衛生相關知識。例如103年高雄氣爆事故,5名警消、2名義消殉職,高雄市政府運用各界捐款,開辦71場救災人員減壓團體課程。但對實際參與課程的消防員而言,市府的美意卻幫助不大,反而是一種「疲勞轟炸」。消防員阿明(化名)如此描述當時的上課過程:「他(心理師)會來我們分隊,上班的要去,放假的就一起。有時候你上班其實滿多事情的,想休息一下,哇,又要去上課,上完又有業務要做,就覺得一直在塞東西給你。」阿明的同事阿得(化名)則認為,團體課程成效有限,輔導方式未必適合每個人。此外,真正有需求的隊員更不敢在眾目睽睽下坦露心事。他直言:「公部門的東西你也知道,就是走個流程。」不僅高雄市消防員反饋不佳,心理師黃龍杰也坦言,常遇到縣市政府安排課程時,未考慮隊員值勤時間,導致參加的是內勤行政人員,而非實際救災人員。原本該為消防員帶來幫助的輔導課程,最後卻徒具形式,難以發揮實質效用。 消防員的職場文化強調集體大於個體,若有消防員產生PTSD傾向,可能因害怕拖累分隊勤務而不敢向同儕傾訴。 圖/吳冠伶攝災後心理重建路漫漫 心理師盼長期、穩定制度若消防員患有PTSD卻未被察覺,在執勤時可能因再次接觸創傷源頭,使病症顯現,陷入危險之中。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災難與創傷心理委員會委員、目前服務於中央警察大學的心理師劉瑞楨說,曾有消防員歷經同袍遭受重大傷亡,平時看似正常的他,一衝入火場,卻因過往創傷經驗產生強烈恐懼,逃離現場,使領頭打火的隊員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那這時候要怎麼評估,或怎麼掌握這些人?」劉瑞楨進一步點出問題。團體輔導課程只是災後心理重建的第一步,對於疑似有PTSD症狀的消防員,下一步就是轉介心理師諮商。衛生福利部近日便研議,要在三年內投入2000萬元經費,協助0402太魯閣號事故案當事人進行心理重建,扶助範圍除了事故列車乘客、罹難者家屬,亦包含2000名救難人員。目前專案內容雖未完全確定,但初步規劃第一年免費提供一人12次諮商機會。針對我國災難緊急動員速度,劉瑞楨表示肯定。不過他指出,心理師平時散布在全國各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當事件發生才被拉到前線。這樣的災難心理輔導機制,就像古時候的「屯田」制度,雖然召集效率快,但沒有長期穩定的體系。對比消防單位設有特種搜救隊,能在第一時間集結隊員、執行救災任務,心理師每次都需花費許多時間建立團隊默契,先前也常發生每隔一陣子就換一批人力進駐的情形,難有效關懷、追蹤個案狀況。日常勤務藏風險 EAP難因「傷」制宜相較現階段多重視重大災難後對消防員身心狀況的影響,如何協助排解日常勤務所積累的心理衝擊也不容忽視。使消防員暴露於PTSD風險下的潛在因子,除重大災難外,平時救災遭遇的事件,如患者當場死亡、同僚傷亡等,皆可能引發創傷反應。目前我國針對消防員的心理健康協助機制,主要為各縣市政府常設的「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所謂EAP,是由勞動部推動「生活平衡方案」、各地方政府負責執行,設置目的為照顧員工、提升生產力。但其並未區分日常壓力與救災創傷,多數也只是設置員工專線、有時數限制的諮商或課程,因此成效普遍不佳。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朱智宇點出,EAP雖有特約心理師給予諮商服務,然心理師未必了解消防員的工作特性,不一定能對症下藥。再者,EAP為被動機制,需經由當事人或主管主動聯繫EAP的專責單位才會啟動,諮商往往無法於創傷治療的第一時間介入。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信義中隊永吉分隊消防員、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會員代表楊適瑋認為,政府雖提供消防員心輔資源,但一直以來多以口頭與郵件方式告知,未廣泛宣導。加上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污名化,使尋求幫助的消防員卻步,造成EAP使用比例不高。 相較使用常規輔導機制調適壓力,消防員在任務結束後最常見的紓壓方式,便是與同仁交流救災、救護情況。此外,亦有許多人借助宗教信仰,尋求心靈慰藉,「有時候嚇到,收驚完他就覺得好了。」阿明如此談到。圖為示意畫面。 圖/吳冠伶攝沒有人教我們,一個英雄如何療傷?消防員目擊過的災難現場比一般人多,常理上心理素質已比普通人強,然而他們也是人,對災難的忍耐程度也有限。此外,大眾常將陽剛、英雄化的標籤貼在消防員上,導致他們多半選擇壓抑內心真實的感受,獨自承受救災工作帶來的龐大心理負擔。朱智宇表示,消防員通常不會向朋友、家人吐露在職場上承受的壓力,缺乏訴苦的對象與心理後盾,「他們主要是怕家人擔心,可是這樣其實是阻斷一個支持系統。」消防員連親近的朋友和家人都不會輕易開口,遑論主動找尋心理師諮商。「消防員的確普遍是堅強的,但即便是超級英雄,他也應該要有脆弱的那一面。」楊適瑋說。除了接觸心輔管道的意願不高,在消防員培訓與在職訓練中,也缺乏心理健康相關課程,以致他們面臨心理創傷時,不易察覺與調適。參與此次太魯閣號救災的簡弘丞表示,他在學校受訓的過程中,從未接觸過PTSD相關課程。高雄市一名救護教官也坦言,近幾年雖已有心理衛生觀念宣導,但課程時數依舊很少。朱智宇建議,可讓心理師介入常規訓練,進一步作為消防員職災預防的一環。劉瑞楨也說,若於課程中納入心理健康的災後重建能力,除自身可以降低遇到事故、災難對心理的衝擊,更能於救災現場安撫慌亂的民眾,「自助也助人。」當打火英雄成為待救者 心理支持網絡待完備現行的創傷輔導多以訪談方式進行,相當仰賴消防員與心理師的信任程度。朱智宇表示,心理師若能持續與第一線消防員建立溝通管道使彼此熟悉,定期了解其工作型態,便能降低建立信任關係所需的時間,有效協助處理消防員創傷後壓力。劉瑞楨進一步建議,在分隊設立消防員熟悉的輔導人員,以便持續追蹤、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此外,也需常設專責重大災害後的心輔機構,藉固定編制的人員給予持續與穩定的關懷,並且在災害發生初期分級評估創傷,及時預防後續可能衍生的心理病症。培育一名消防員所需訓練與師資的投入,往往花費國家近100萬元的支出,加上現有消防人才短缺,更禁不起人力一再耗損。而建立心輔機制的目的,就是希望消防員能持續在崗位上服務。如何建構完善的心理輔導體系,讓守護大眾安全的消防員得到更多支持,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消防員24小時待命,總是趕在第一時間至現場救援。在犧牲奉獻的背後,若能有完善的心理輔導機制作為後盾,就能使他們更安心地為大眾服務。 圖/吳冠伶攝4月6日,太魯閣號救援任務暫時告一段落。歷經七小時的工作,簡弘丞交班後回到花蓮市區,已是凌晨4點多。疲憊的他並未直奔家中,而是騎車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坐坐,望向路口,繁雜的思緒也隨著一來一往的人車逐一沉澱。待內心平靜後,他緩緩返回住處,並在踏入家門前卸下沾滿血漬的衣物。幾小時前才面臨的生離死別,已恍如隔世。
土石下的斷手 羅詩蘋塑震災場景
藝文
第1715期
土石下的斷手 羅詩蘋塑震災場景
焦點
2019-11-28
【記者張珮慈綜合報導】損壞的電風扇和腳踏車殘骸,被掩埋在傾瀉而下的土石與磚塊中。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學生羅詩蘋,於23日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主辦的展覽《災難的靈視》,以2018年花蓮地震導致雲門翠堤大樓傾倒為題,呈現在災難毀滅一切的力量裡,仍會留下愛與希望。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23日至明年2月9日,舉行《災難的靈視》展,邀請多位藝術家以作品詮釋心中的「災難」。 圖/張珮慈攝由於羅詩蘋的工作室位在倒塌的雲翠大樓旁,當時他看著紛亂的現場,交織救護人員與受難者家屬的呼喊,於是,他決定將當下感受融合藝術創作,記錄這場災難。羅詩蘋提到,在地震發生時,空氣中彌漫瓦斯與房屋傾塌的粉塵,但天災對於花蓮人已不足為奇,沒有驚恐的叫喊聲,現場反而寧靜得可怕。 在開幕座談會上,羅詩蘋向觀展者介紹她的創作理念與過程,盼大家反思災難背後的意義。 圖/羅詩蘋提供樓梯上佈滿石頭與水泥碎塊,其中摻雜拖鞋與衣服等日常用品,上頭覆蓋著層層灰色的泥土。羅詩蘋說:「這些物件大多都是我從大樓倒塌的現場撿回來的。」他撿拾被挖出卻無人理會的物品,如鋼筋、沾滿水泥的布偶等廢棄物,希望重製災難現場,使觀展者反思災難向人類發出的警告。觀展者莊巧玟認為,作品中的日常物件,可能意指平靜的生活因一場天災便崩裂,帶給他十分衝擊的感受。 作品中的廢棄物,大多為羅詩蘋由災難現場撿拾而來,增添觀者的臨場感。 圖/張珮慈攝作品中一隻斷手被壓在磚塊下,顯露出天災事件裡最令人鼻酸的場景,莫過於從斷垣殘壁裡搬出罹難者。羅詩蘋希望觀展者把對災難的反思聚焦在受害者,由於他觀察到,在普悠瑪事件一週年追思音樂會上,眾人沉浸於普悠瑪部落的古調中並追悼逝者,但羅詩蘋認為此舉對罹難者與其家屬沒有實質幫助。羅詩蘋先將石膏繃帶綑綁在手上,等乾燥定型後取出,再灌入水泥與沙等混合物,塑造這隻手的模型。觀展者謝瓊儀說:「作品中,特別把手放在下面最靠近觀眾的地方,帶給我恐怖與絕望的感受。」 羅詩蘋在作品中放入一隻斷手,希望觀眾對於災難的反思能聚焦在罹難者身上。 圖/張珮慈攝在恐懼與哀慟的情緒外,羅詩蘋也親手摺出象徵祝福的紙鶴放入作品,他說:「我希望我的創作中除了悲傷,能帶給大家一些正能量。」但他同時在紙鶴上塗滿水泥,強調紙鶴不只代表祝福,也乘載家屬的擔憂與罹難者的靈魂,以此向觀展者傳達,即使悲劇已過去,仍不應就此將受難者的痕跡抹除。羅詩蘋更期盼,大家能從一次次災害刻鑿出的傷痕中汲取經驗,不讓內心被災難吞噬。
防空洞成展場 聲光塑造氣候災難
藝文
第1710期
防空洞成展場 聲光塑造氣候災難
焦點
2019-10-24
【記者何昀儒基隆報導】淙淙水聲與波動的藍光環繞在防空洞內,象徵海平面若持續上升,海水可能成為人們避難的原因。《未來避難所》於18至20日在基隆市許梓桑防空洞展演,是一齣以防空洞為展場的作品,全劇以聲音與燈光敘事。這次特別邀請到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班的林佩儀負責田野調查,協助媒合場地資源,並由導演李慈湄帶領藝術團隊執行創作。 波動的光影,映照在老舊的防空洞牆面,寓意著海平面若持續上升,在未來,海洋可能成為人們避難的原因,而基隆將會是全台首當其衝面臨海水入侵的地區。 圖/林育全提供2017年開始,台大城鄉所團隊「化被洞為主洞」於基隆展開防空洞的田野調查,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與民眾分享調查成果,並首創在當地防空洞內舉辦闖關與展覽活動。團隊成員林佩儀解釋說:「希望引起關注與討論,讓居民更加認識家鄉的環境,藉此推動防空洞空間活化。」近年來,此想法逐漸獲得地方政府與民間的響應,本次活動即是由基隆市政府主動發起籌辦。 出身基隆的導演李慈湄表示,自己對防空洞早就習以為常,開始籌辦此劇場後,才意識到家附近處處可見防空洞遺跡,是件特別的事。 圖/林育全提供「防空洞是地方長輩們津津樂道的童年回憶,小孩子會自製粉筆火把,在洞裡探險玩耍。」林佩儀說明。但自從洞口被柵欄封閉,防空洞與居民的生活脫節,甚至成為治安死角。基隆過去是重要軍港,時常成為空襲目標,防空洞因而遍布街頭巷尾,再加上地形不利於戰後填平、掩埋等大工程進行,造就基隆現存防空洞數量高居全台之冠,約600多個。團隊期望這個承載歷史記憶的空間,能重新被認識與利用,成為展現城市新風貌的另類舞台。 演員馬妞使用粉筆在牆面上塗鴉,搭配五彩迷幻的燈光,象徵防空洞在過去,是孩童探險玩樂的場所,而這個獨特的兒時記趣,如今成為地方長輩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圖/林育全提供而劇本的創作理念則來自導演李慈湄,他在思索老舊防空洞與當今社會的關聯性時,想到將作品結合「氣候難民」的議題,使觀眾更有感。他提到,基隆附近海域是台灣海平面上升最嚴重的地區,但多數居民並不知情。透過「戰爭難民」與「氣候難民」的對比,李慈湄想提醒觀眾,「過去的災難(空襲)仍未遠,未來的浩劫(全球暖化)也許就在眼前,只是我們沒有察覺。」 團隊透過獨特手法,製造各種聲光效果,藉此打破時間的線性,讓觀眾在防空洞裡感受不同時空的縱橫交錯。聲音的部分主要利用重低音製造壓迫與窒息感,營造「避難所」的氛圍。而為與「未來」的主題相呼應,團隊發揮巧思,在拇指琴(註1)和小提琴中,加入硬幣或紅豆,創造未知的聲音元素。以冰塊敲擊水缸,則是能製造冰川融化破裂的聲響。演出的最後,樂手廖于萱在洞口吹奏單簧管,模擬基隆港灣響起的船笛聲,象徵災難過後的希望。 燈光的部分,李慈湄邀請來自新加坡的藝術家黑米(Helmi Fita)負責設計。他利用特殊燈具,製造波動的藍光,建構海水晃動的感覺與意境。觀眾涂千曼分享觀劇感想,他說:「演員用粉筆在牆面上塗鴉,搭配五彩迷幻的燈光,彷彿重回防空洞過往作為孩童遊樂場所的美好時光。」 藝術團隊就地取材,利用樹枝製造幾何形狀的光影,導演李慈湄解釋,幾何圖形是充滿未來感的素材,小至水分子的結構,大至宇宙觀,能夠給予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圖/林育全提供註1:拇指琴又稱手指琴或卡林巴(Kalimba),是一種非洲的傳統樂器,利用椰子殼或木盒再加上鐵片震動發聲,一般以拇指撥動鐵片來彈奏。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