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當失序的善意湧入台北街頭 物資發放不均的管理窘境
專題
第1779期
當失序的善意湧入台北街頭 物資發放不均的管理窘境
2023-04-27
【專題記者陳孟樺、鄧芯怡、黃𦲽湄、程心綜合報導】「哇!我繞了一圈 ,發不完,之前發100個便當可以、200也可以,但今天350太多了,好像也有別人來發過了。」自發性到臺北車站(以下簡稱北車),分送食物的睿(化名)低語著。晚上八點鐘的北車,善心人士們抱著沉甸甸的物資,卻宛如打游擊戰,在北車與艋舺公園之間四處尋覓,找尋尚未領取物資的無家者們。無論是北車或艋舺公園服務的第一線人員皆指出,無家者協力團體越來越多,民眾、民間協會亦積極發送物資。但當資源缺乏協調,就會出現資源過剩的現象。在台北市,有85%的列冊無家者(註一)集中在北車與萬華區龍山寺的艋舺公園,因此大多數的民間團體會聚集在這兩處發放物資。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中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正社福中心)主任邱慶雄直言:「街友物資常常只有過剩沒有不足。」註一:社會局在106年起執行「街友專用置物袋政策」,列冊管理北車無家者,實施行李一人一袋為放置原則,提供街友置物空間,也讓車站更有效率管理和運作。甚至還有未列冊無家者會在北車領取物資,北車無家者吳先生(化名)就曾看過一家人早上騎機車或腳踏車到北車等待發物資,拿完物資就回家。「排隊!排隊!」曾為北車無家者,現為中正社福中心派工探訪員(以下簡稱派工)(註二)張耀庭在北車K1出口指揮著秩序,當發送物資遇上未列冊無家者時,他會適時阻止領取。張耀庭認為物資是要來照顧無家者的,不過他提及,許多民間團體發放物資的出發點與社會局不同,無法做到十全十美。註二:社會局近年在北車培育12位能力、條件良好的無家者,負責安排每個團體發放物資的時段、維護環境整潔與秩序。待派工經濟穩定後,社會局便會輔導他們離開街頭。 根據中正社福中心2023年第一季統計,全台北市約有550位無家者,其中有258位為北車無家者。 圖/程心攝即使民間團體有意參與資源協調,仍會面臨無法配合中正社福中心分配發送時段的問題。以社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萬芳浸信會(以下簡稱萬芳浸信會)為例,教會志工兩年來固定在週六晚間自行發放物資,難與中正社福中心協作。萬芳浸信會連祈生說明,教會的「愛加倍惜食餐廳」以搶救不符合市場規格的農產品、推廣惜食為理念,與社會局的立場不同,不完全是針對無家者,因此並不會限制領取便當的資格。根據記者實際蹲點觀察與採訪後發現,台北市另一處物資熱點艋舺公園也存在物資發放問題。因為物資捐贈者之間缺乏溝通連結,跨單位整合經常面臨困難。在艋舺公園生活超過一年的龍貓(化名)說道:「很多單位會同時送來,像昨天晚上就很多,兩、三個單位吧,結果整個早上那邊(走廊盡頭)都堆滿東西,就是吃不完,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龍貓還觀察到附近低收入戶時常到艋舺公園領取便當,他忽然放低音量輕聲地向我們解釋,在艋舺公園常駐多年的大哥大姐會嚴厲限制未列冊無家者或便當族(註三)等領取的物資數量。龍貓則是認為該處的食物十分足夠,因此若其他弱勢族群有需要,分送給他們亦無妨。註三:便當族為隨著物資據點到處領取物資的民眾,有時會互通訊息得知最新物資派發據點。北車與艋舺公園人流龐大、人口組成複雜,各單位捐贈食物的動機不同,對於受助者的實際需求可能缺乏完整了解。而當物資捐贈的方式和時間沒有明確的規劃與有效的協調,就會導致物資集中在某些時段或地區,時而過剩,時而短缺。剩食、治安、衛生疑慮:物資過量衍生問題由誰擔?物資過剩的問題主要發生在「熱週期」,期間會有許多物資會突然湧入街頭,遠超過無家者的需求量。《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點出,熱週期是指特定的節慶和時間,例如端午節、中秋節、聖誕節等大型活動過後,許多人會把剩下的便當發送給無家者,街頭物資會大量增加。其實就算是平日時間,部分團體也會捐贈超量的便當。「北車街友白天可能有打工或私事,領便當的人數幾乎落在100人以內。但以前許多民團一發就是超過200個,請問便當要發給誰?」邱慶雄指出。另外,發放的食物還有可能因為口味不符合無家者食用,同樣導致浪費。邱慶雄舉例,無家者領取素食便當的意願較低,相關團體便需要和社會局協調每日發放的數量,以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不過還是有部分無家者願意收下多餘的便當、囤積熟食,冒著腸胃出問題的風險吃下隔夜便當,「即使艋舺公園物資足夠,還是很多人擔心沒有下一餐,也不在意吃過期食物。」龍貓解釋,囤便當的習慣常是無家者害怕生理需求無法被滿足所致。物資過剩連帶吸引許多「慕名前來」的人,他們會在白天聚集於物資發放熱點,引發更多的秩序或衛生問題。江孟薰指出,發送物資時,會有七、八成的非無家者聚集領取,甚至會有群組互相通知發放便當的據點,還會專程搭車來領取便當。他補充,無家者與便當族曾因為物資競爭而引起紛爭,衍生出治安問題,「無家者會認為便當族有家、有錢,為什麼要來搶我的物資。」江孟薰說道。物資過剩連帶吸引許多「慕名前來」的人,他們會在白天聚集於物資發放熱點,引發更多的秩序或衛生問題。事實上,治安、衛生問題的源頭並不完全是無家者造成的,但責任往往都會被扣在無家者身上。「問題是因為便當族衍生出來的,他們拿完物資後便直接離去,只留下垃圾,但由於便當族不在駐警的管束範圍內,所以駐警會去針對睡在那邊的人。」江孟薰道出無家者背負黑鍋的無奈。此外,部分善心團體夜間發放物資時,無家者已經就寢休息,「我夜訪的時候就親眼看到東西一放下去,老鼠就跑過來拖著那個便當跑,早上他們(無家者)起床後,便當早就壞掉了,就變成垃圾丟在這邊,他也沒有碰這個便當。」萬華社福中心社工師楚怡鈞嘆道,他表示,無家者只能背上環境髒亂的污名。面對治安與衛生問題邱慶雄表明,中正社福中心時常接到環境髒亂的投訴,卻礙於管理權問題而無能為力。 北車不屬於社會局的管轄範圍,因此社會局也難著手管理秩序。 圖/程心攝公私機構協力管控發放秩序 平台能見度仍有未盡之處「這街頭食物物資過剩的問題喔,幾十年前就這樣子啦。」林立青說。不過近幾年中正與萬華社福中心與民間團體的努力之下,晚間時段物資過剩的無家者聚集地大概只剩下艋舺公園和北車。因此記者鎖定兩處進行調查,注意到物資供給方嘗試改善問題的許多方式。以中正與萬華社福中心為例,有意捐贈食物的民眾能事先和他們聯繫預約,將配送的物資、時間與捐物單位等細節列入行事曆,一來能控制物資數量,二來能夠減少單位在同時段前來發食物。單位成功登記後,會讓派工分別在發送日的中午11點和晚上5點,到北車K區南一門出口發給排隊的無家者,派工也會事先安排希望親自參與發送便當的單位一同行動。措施實施至今,已大致穩定北車周圍領物資的秩序。2018年,人生百味曾發起「無家者小幫手」計畫,同樣想藉由行事曆整合物資分發。2019年開始推行的一年內,他們共登記28,032份物資,包含便當、水果、點心、沐浴用品等。然而計畫執行不久後,便遇到許多困境。對民眾而言,個人捐贈的物資可能少至10份,僅此數量若仍需透過平台規劃恐怕徒增困擾。羅靖茹補充,「自行發餐的人常會覺得,我只來這一次,以後不會再來了,弄這個很麻煩。」人生百味與社福中心皆以平台為主要解方,不過目前的使用者多為大型民團,透過定期、定量捐贈與政府合作發餐;偶發性捐物的個人或小團體因動機繁雜,較不傾向主動與社福中心聯絡。記者實地踏訪台北車站與龍山寺兩處物資熱點,確實常碰見小規模單位正自行發便當或點心。像是明志科技大學急救暨野外求生社每年固定舉辦一次社團活動,會在晚間9點左右到北車發放便當,社長莊寀瓔表示,發送餐食的活動屬於社團傳統,依循學長姐經驗的情況下,並未針對無家者物資發放不均的議題深入琢磨,也未有管道進一步了解社會局與民團所提供的平台,更遑論主動聯繫社福中心。發餐失衡難根除 食物券、在地管理補足平台漏網除了使用平台轉介物資,食物券是另外一種推行已久的發放方法。比起北車附近的高單價餐廳,萬華一帶聚集許多小吃店、商店街,因此社會局、民間團體會與店家合作,發送食物券給無家者。哨子先生表示,「附近便當店有發行名片,有些善心人士會前一天晚上來發給在睡覺的無家者,讓他們隔天再自己去便當店領飯。」食物券讓無家者能自行調配領取便當的時間。然而林立青提醒,食物券可能會排除精神障礙者的領餐機會,身障者也不便移動至店家取餐。除了不利於部分身心障礙無家者,食物券可能也不適用於他們的生活模式。當夜色漸黑,街頭便準備上演一場睡位爭奪戰。無家者為守護得來不易的好位置,常不願放下行李走到餐廳兌換便當。另一方面,旺旺集團早期在北車採餐券形式,後來卻出現變賣問題而停止使用。邱慶雄直指,「有些人就把餐券轉賣,街友要的是現金。」食物券因為無家者的生活方式而有諸多不便。為了抑制無家者餐券變賣現象的猖獗,芒草心調整為少量發放餐券的方式,並在每張發放的餐券上註記他們的單位名稱,以便控制亂象或追溯轉賣的源頭。物資集散平台和食物券都是目前廣泛使用的解方,不過還有一項特殊途徑——「在地物資發送者」。翁玉珍長年到艋舺公園發食物,在龍山寺人稱「蛋糕」的翁玉珍,常用名片當作領物資的條件,他十分熟悉當地,能清楚辨別哪些不是無家者,還有哪些無家者習慣領很多份。所以在他眼皮底下,即使在夜間發放,也較少發生物資過剩的問題,他因此不考慮仰賴政府平台分配。而龍山寺的翁玉珍好比北車的張耀庭,身為派工的張耀庭,統籌物資發放與北車周邊環境維護。羅靖茹告訴我們他眼中的張耀庭:「張大哥一週七天每年365天每天都在北車,所以9.9成的無家者他都認識吧!」因為張耀庭認得每一張臉,如果遇上不是露宿北車卻要領便當的人,除非有多餘餐食,不然他都會以北車無家者為主。 張耀庭在協調無家者領取物資後,提著預留好的物資派發給行動比較不便的無家者。 圖/程心攝冰山一角的街頭問題 物資分配待多項制度齊頭並行邱慶雄認為北車目前最適用「平台行事曆」管理食物配給,但中正社福中心並未擴大宣傳,因為各方對無家者仍有認知差異。「我們不能假設所有人都是支持我們服務街友。」邱慶雄一語道破癥結點,現在中正社福中心平均一週會接到100多件陳情來咒罵無家者,若這些民眾看見平台宣傳資訊,恐怕會引起更大反彈。可見平台雖能有效管理物資,也亟待觸及更多捐贈者,但社會上民眾對無家者議題都持不同看法,使得政府單位陷入宣傳與否的兩難。綜觀北車與龍山寺特定時段食物過剩的現象,牽涉發送物資者、無家者,以及第一線服務單位。三方對街頭物資運用的立場皆不同,同時有各自的堅持。小至每一位發送物資者與無家者,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但議題始終是關乎「人的生存」,因此服務單位需要更細膩、謹慎地處理,使得很難有一項統一的物資發放原則適用所有情況。邱慶雄深吸一口氣嘆道:「這個遊戲規則雖然不盡完美,但是它已經是符合多數街友需要的了。」羅靖茹也點頭表示,「現在的發送制度其實真的已經可以說,我自己的滿意度有七、八成。」夏日已近,氣溫逐漸上升,看著幾乎原封不動的便當被放在垃圾桶上,台北車站清潔人員林先生慨嘆:「他們應該更有組織地開會討論分發物資,不然晚餐一人有四五個便當,哪吃得完!」江孟薰和林立青都認為,與其發送容易腐壞的便當或水果等即時食品,善心人士可以選擇捐贈與無家者生活模式較符且保存期限較長的保久食品,以解決偶爾未領到餐時的溫飽問題。而社會局更著力於物資協調業務,除了平時會透過電話、Line與民團調配物資發放時間,今年也撥款補助社團法人台灣思安慈善服務協會(以下簡稱思安),預計六月開始共同討論如何將平台流程標準化;若民眾仍不清楚哪些時段適合發餐,可選擇捐款至社會局或民間協力團體,民間團體會將財務報表公布至官網及粉專,社會局也會根據民眾指定用途,讓會計單位分配金額購買物資。除了餐食議題,部分民團也著力於需求提供不同服務,醫療照護同樣是街頭十分缺乏的資源,思安在多年的街頭關懷下,看見北車無家者往往無法負擔沉重醫藥費而延宕最佳就診時機,因此於2022年底展開街頭家庭醫生服務計畫,與社會局密切聯繫,為北車周邊無家者的健康把關。儘管在無家者的物資分配上,無法有真正全面且完善的措施,但各單位依舊將各自力所能及的發揮極致,羅靖茹則分享:「各單位可以在確保不重複的情況下,根據自己所擅長或所擁有的資源,提供無家者不同型態服務。」他希望,未來可以透過教育等推廣活動,加強灌輸民眾正確捐贈物資的觀念。民眾從無家者真正的需求去思考,在關懷社會弱勢群體間提供相對的幫助,將對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維持社會的穩定運作。 北車的晚餐時間常有不同團體同時派發便當,因此垃圾桶上常放有原封不動或吃不完的便當。 圖/黃𦲽湄攝
九合一選舉無家者投票率低 戶籍與政策無感成主因
生活
影音
第1773期
九合一選舉無家者投票率低 戶籍與政策無感成主因
2022-11-30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吳冠緯、梁家柔、林婕宇綜合採訪報導】民眾激動揮舞旗幟,為支持的候選人呼喊口號,這些與民眾生活接近的選舉活動,對無家者來說可能非常遙遠。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於11月26日舉行,不少民眾返鄉行使投票權,投下神聖的一票,但台灣卻有許多無家者面臨投票困難。致力於無家者議題的社福團體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對此提出看法,他認為以事實層面而言,無家者因戶籍地與居住地不同而難以返家;心理層面上,則是無家者往往認為投票與他們無關,或因對政府不滿而懷有強烈的厭惡情緒,這兩個層面都影響無家者前往投票的意願。除了戶籍與心理因素,許多無家者投票意願低,是因他們需透過打零工維持生計。若因投票而少了工作,下一餐的著落也就成了問題。無家者吳添丁以台北車站街友為例,他說:「看起來一半(街友)都沒有去投票,有些人則會說叫去投票可以,錢拿來就去投。」無家者身為社會中的邊緣群體,普遍對投票無感,因為誰執政對無家者而言並無差異。無家者彭先生(化名)認為,已經身為邊緣群體的他們並不會關心誰勝選、誰落選,所以也不會為了投票花時間與金錢往返兩地,他坦白說:「投票對我們來講是沒有意義的事。」然而,無家者不投票,候選人將更容易忽略他們,相對地,提出政見時也不會考量無家者的權益,進而成為惡性循環。社工師王先生(化名)說:「無家者越不投票,以政治面來看,最直接的就是候選人就更不會重視這個群體。」他也點出,候選人既然知道無家者不太會出來投票,針對他們需求或針對他們的政策,將作為較後面考量的項目。選舉權是憲法列舉的人民基本權利,但對於平時滿足基本需求就有困難的無家者們,比起關心社會事務,他們更在乎自己能否溫飽。面對無家者們逐漸脫離社會的狀況,巫彥德鼓勵他們可以結盟為自己發聲,使群體更被看見,爭取自身權益。他認為,無家者們要讓政府意識到他們是一個群體,而非僅作為多數人欲脫離的狀態,「如果政府意識到這裡有8%至12%的無家者存在,他們肯定不會置之不理。」選舉過後,地方政策也將有所變動,然而,對無家者而言,誰執政都難以改變他們的現況。社福團體期盼未來執政者擬定政策時,能更納入無家者的聲音,將社會角落的他們帶回大眾目光所及之處,使陰暗的角落再度光亮。
人權辦桌熱鬧開飯 持續搭起多元對話空間
生活
影音
第1762期
人權辦桌熱鬧開飯 持續搭起多元對話空間
2021-12-29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劉亭妤、張博涵台北採訪報導】塔香小卷粄條、藥膳雞湯、蒜泥白切肉等,共9道菜餚先後上桌。第六屆人權辦桌選在12月人權月,於昔日軍法處的青島東路旁舉行,席開24桌,邀請政治受難者與無家者們在寒冬中熱鬧開飯。辦桌現場好不熱鬧,吃飯聊天之餘,也少不了炒熱氣氛的餘興節目、卡拉OK歡唱以及香腸與肉乾的十八仔(si̍p-pat-á)比拚,更有抽獎活動讓參與者收穫滿滿。人權辦桌志工桌長陳思妤表示,雖然參與者不一定認識彼此,但依舊熱情分享,也樂意與他人建立情誼。圓桌上的佳餚代表著政治受難者和無家者的生命故事,人權辦桌每年邀請參與者各點一道料理,並在用餐時分享自己的點菜緣由。人權辦桌發起人、政治受難者陳欽生今年點了一道「福氣蒜泥白切肉」,他說明,以前在綠島監獄時,吃到新鮮的豬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點這道菜便是為了懷念曾經在綠島的那段生活。人權辦桌因陳欽生的故事而展開,他在白色恐怖時代被陷害入獄,成了政治犯,出獄後則在萬華街頭流浪三年。為了感謝當時一位廚師每天提供便當,支持他走過艱辛的日子,他便發想出街頭宴客的方式,將希望傳遞下去。「我們的出發點只是在關心,給大家一點點的微笑、一點點的光芒,能夠看到你們自己的未來。」陳欽生認為,每年持續辦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對於參與者而言,大家彼此都和氣對待,更是每年最期待、最快樂的一天。活動當天除了人權辦桌,周邊也有人權市集,聚集了關心人權議題的NGO組織、學校社團和友善店家進行擺攤與短講,期盼拉近大眾與人權議題的距離。參與民眾林潔希表示,在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那攤時,攤位解說員有向他說明了一件冤案,並且透過繪畫的方式,使他更深入了解這個案子,「我覺得整個過程還滿有趣的。」在人權辦桌系列活動中,人人都有機會與無家者、政治受難者長輩及各個人權組織互動,即便寒流來襲,仍然開啟了一場充滿溫度的人權饗宴。
無家者領遊漂泊足跡 藉角落無常翻轉負面印象
生活
第1753期
無家者領遊漂泊足跡 藉角落無常翻轉負面印象
2021-10-06
【記者李謙謙台北報導】「今天要介紹我以前在台北火車站,如何吃啊、睡啊的生活!」賈西亞熱情的吆喝著。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以下稱芒草心)2日在台北車站舉辦「北車迷城生存指南—賈西亞」街遊活動,由曾經的無家者賈西亞導覽,帶領參與活動的民眾走訪他漂泊過的足跡,一探不同人生經歷。 台北車站對於一般人而言,或許只是交通樞紐,對無家者而言,卻是生活的地方。 圖/李謙謙攝街遊出自芒草心的無家者自立方案(註),團隊培訓曾有流浪經驗的無家者帶領參與者遊歷街頭,並介紹自己的生命故事,而芒草心稱參與此段生命旅程的民眾為「遊客」。街遊除了為無家、貧困者提供工作外,更可以讓外界理解他們的生活樣貌,芒草心街遊專案執行廖冠樺希望藉此翻轉社會對無家者、貧困者的負面印象,「遊客在街遊裡不只是關注無家者群體,而是更關注這個社會為什麼有無家者。」註:無家者自立方案希望培力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遊客專心聆聽芒草心街遊導覽員賈西亞講述當時的流浪日誌,實地走訪更貼近無家者生活。 圖/李謙謙攝曾經是水手的賈西亞某次出港時,不幸感染日本腦膜炎,使右手右腳無法施力,不能負荷船上粗活,只好轉行,但求職過程又因身體狀況頻頻受挫,才輾轉流浪到台北謀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生Rina(化名)表示,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小康家庭,讓他曾對無家者抱持「沒有家是他們活該」等負面迷思,但在街遊活動後他體認人生無常,誰都有可能面臨身不由己的情況。 芒草心街遊導覽員賈西亞身上掛著「大抄」,因為腦膜炎使得記憶力受損,所以將導覽內容掛在身上,讓活動進行更為順暢。 圖/李謙謙攝街遊導覽路線從台北車站的後站到前站,遊客穿梭在商圈內,聆聽賈西亞分享20年前的流浪蹤跡,例如:鋪一個紙板就睡在停車場、緊緊握住寫著工作機會號碼的紙條尋找公共電話、販賣大誌雜誌,四處尋覓銷量最好的地點。儘管日子辛勞,賈西亞仍俏皮地透露,「無家者也和一般人一樣,喜歡看電影、唱歌。」偶爾和販賣雜誌認識的朋友相約在網咖看電影、唱投幣式的卡拉OK,就是他的休閒娛樂。Rina參與街遊後分享道,「原來無家者跟我們一樣,不是被區隔開來的。」 黃色突起的人行道為當時無家者會選擇歇息的地方,通常會在晚上9時後休息,早上6時左右就必須離開。 圖/李謙謙攝廖冠樺表示街遊的導覽路線都是和賈西亞實地勘察好幾次,反覆研討而成。他說明,無家者至少培訓十個月才能成為導覽員,團隊從協助無家者整理人生經歷到實地執行導覽,付出大量的時間、心力,就是希望導覽路線能滿足大眾對無家者生活型態的好奇。「我原本很自卑」,賈西亞坦言以前流浪時,互動的人數寥寥無幾,「現在我有了這個勇氣去面對大家,我可以暢所欲言,跳出侷限的框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學生曾宣儒表示,對貧窮和社會救助議題有興趣的自己,在街遊後對無家者的認識變得立體。 徒步導覽的過程中,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工作人員不時替芒草心街遊導覽員賈西亞捶捶手臂、提醒他有哪些內容遺漏等,細心地陪伴在旁。 圖/李謙謙攝
社群行銷難長久 弱勢街賣者的下一站在哪裡?
生活
專題
第1675期
社群行銷難長久 弱勢街賣者的下一站在哪裡?
焦點
2018-04-18
【專題記者陳潔慧、廖翊庭、梁嘉容、徐安萱綜合報導】常有熱心網友在社群媒體分享弱勢街賣者的消息,進而吸引媒體報導,引發大批民眾「用新台幣讓他早點回家」的善舉。爆紅期間,弱勢族群的生計暫時能獲得改善。然而風潮過後,不單依賴同情心,他們能否找到維持長遠穩定生計的出口?<b>弱勢攤販爆紅不盡然帶來好處「最幸福的事就是開心活著還有工作可以做。」台中有位75歲的沈姓阿嬤多年來在街頭努力賣著新台幣10元紅豆餅、茶葉蛋,每天為了房租、生活費,甚至罹病兒子的沈重醫藥費而努力工作著,卻只能一個一個銅板慢慢湊。生意慘澹時,晚上還得出門撿資源回收,加減補貼家用,但她臉上總是掛著淺淺的微笑、從來不喊苦。 透過社群媒體的宣傳,紅豆餅阿嬤的故事被瀏覽、轉貼人次高達數十萬,也吸引媒體報導。  圖/截自光線粉絲專頁紅豆餅阿嬤的故事透過Facebook「光線」粉絲專頁的宣傳,瀏覽、轉貼人次高達數十萬,也吸引媒體報導。由於不少善心民眾的支持,讓沈阿嬤的經濟狀況暫時得到緩解。然而光線創辦人楊大哥(化名)表示,紅豆餅攤的爆紅卻招來「正義魔人」檢舉,因此沈阿嬤已經無法在原本的地點擺攤販賣。其實許多弱勢攤販不願意被曝光宣傳,便是因樹大招風可能會遭惡意檢舉,甚至有幫派分子強收保護費的狀況。爆紅後突如其來的大量收入,更可能讓弱勢商家原有的社會救助資格遭到撤銷,因此商家還請民代或是慈善機構幫忙設立專款帳戶。根據民國107年《社會救助法》低收入戶資格審核標準,存款限額為75000元,楊大哥提到,前陣子爆紅的台南小妹妹兩元水餃,大量的訂購款匯進自家帳戶,被取消低收入戶資格的可能很高,即便熱潮過後再陷經濟困難,也難以再次申請到補助,無疑是雪上加霜。<b>熱潮減退 生活再陷困境由於現今社群媒體用戶的普及,光線粉絲團希望透過網路故事行銷幫助弱勢商家增加曝光度,而感人、勵志的故事往往也引起網友的熱議,許多人留下「用新台幣讓他早點回家」的標語,前往商家朝聖。短時間內流入大量資金,的確讓弱勢商家的經濟困境得到短暫的改善,但楊大哥表示熱潮僅能持續一、兩週,要有長期且穩定的客源是弱勢商家共同的難題。雖然政府設立《社會救助法》幫助弱勢族群能溫飽度日,但因規定相當嚴峻,許多弱勢被拒之於門外。就算生活再困頓,但只要任何家庭成員名下有不動產,即便只是一棟勉強能遮風避雨的破房子,全家都無法取得中低或低收入戶的資格,這些處於社會灰色地帶的人們就是「邊緣戶」。邊緣戶多以街頭擺攤維生,但政府沒有提供一個合法、不會被開單檢舉的場所,讓他們能安心謀生。台中市近幾年更為維護街道整潔及美觀,嚴加執行「清除道路障礙專案」,楊大哥也痛批:「清道專案,清的就是這些社會底層。」許多在街頭擺攤的弱勢商家難以求生存,輕則遭驅離,重則必須繳交高過他們一天收入的罰單。「消費者購買商品是出自於自願,何來斂財之說?」面對網路討論中有不少人認為弱勢商家的商品品質與售價不成正比,彷彿是「用愛心斂財」,楊大哥認為,這種論調根本是觀念偏差。楊大哥以販賣口香糖、海苔與刮刮樂的身障街賣者阿燦為例。腦性麻痺的阿燦手腳不方便、無法正常言語表達,只能喃喃唸著不清楚的:「來買口香糖。」他不知道如何向上游廠商批貨,因此只能到量販店批貨。楊大哥嘆道:「我知道阿燦賣得比較貴,但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會到全聯批貨,成本就這麼高,他能怎麼辦?」在光線粉絲專頁中,也有熱心網友建議,弱勢商家能否販售更具吸引力、需求性、流行文創小物等,以維持長遠的收入。然而楊大哥表示,除了要考量阿公阿嬤、身障攤販能否搬運商品,更重要的是許多弱勢商家缺乏批貨管道,也無廠商、贊助商願意做愛心幫助他們。<b> <b>曾想成為社會企業標竿 角落微光不敵現實14日下午三點,陽光溫暖地灑進台中舊火車站側門,一群人或坐或站,等著某個人出現。忽然從遠處慢慢走來一位老奶奶,戴著格紋帽、穿紫背心,瘦小的身軀拖著黑色、看似上了年紀的行李箱 ,上面掛著「隱者地圖」的旗幟—— 她是小梅姐,角落微光的其中一位隱者(隱者指無家者或獨居老人)。 小梅姐是角落微光中,「隱者地圖」的導覽員。隱者地圖致力於做出市場區別且有溫度的導覽,希望透過無家者的視角,讓都市人看見不一樣的城市景色。圖/陳潔慧 攝簡單打過招呼後,小梅姐發給大家導覽機,開始介紹她從小生活到大的火車站。小梅姐用她微弱的力氣,輕柔地說出記憶裡有關於中區的一切。聽著她不時發出慈祥的笑聲,你很難想像小梅姐曾經是個害羞、不擅於與人聊天互動的獨居老人。幾年前父母過世後,讓她陷入更深的孤獨與悲傷中。「那時候生病躺在床上,我就想說『啊乾脆跟爸爸媽媽一起走好了』。」幸好遇見社福團體與社會企業,小梅姐漸漸敞開心房;擔任隱者導覽員,也讓她找到新的生活動力。社會企業角落微光主要推動隱者地圖計畫,培訓有工作意願的無家者、獨居老人或是單親媽媽擔任中區導覽員,導覽門票六成為導覽員的收入,四成為社會企業營收。隱者地圖導覽過程中,導覽員不單純介紹文史,更會向民眾陳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講解自己在這個地方從年輕到老的記憶,他們致力創造市場區隔,提供有溫度的導覽。「收入最好時,導覽員一個月可以賺二到三萬,但最差時大概一萬。」角落微光計畫專員劉曜寬表示,隱者地圖剛運作時,因媒體曝光而爆紅,報名人數眾多,但熱潮減退後,團數越來越少。賣票狀況時好時壞,團數相當不穩定,甚至有時報名人數未滿三人,而必須面臨停辦。角落微光也想過規劃更多導覽路線,創造新的市場需求,然而要培訓五、六十歲的導覽員大哥大姐們走新的路線、記新的文史介紹其實相當困難,不只考驗他們的記憶力,更是體力上的負擔。政府為推動文史導覽風潮,定期提供免費導覽服務,劉曜寬表示,這樣嚴重壓縮角落微光客群,且參與導覽的民眾目的都不同,有些人只想聽免費導覽、有吃又有拿;這樣的消費習慣養成後,便會對導覽產業造成傷害。而在市面上,也有更多便宜、主打套裝行程的導覽,「當你的商品無法與全營利組織競爭,就是比較吃虧。」在追求高CP值的社會風潮下,企業利用雄厚資金,大量製造商品以壓低成本,使消費者趨之若鶩;而無本的社會企業、公益團體則必須付出高成本以產製商品,長期下來難以刺激消費者重複購買,因此消費族群只會慢慢耗損,漸漸的便無法長期經營下去。由於導覽收入不穩定,角落微光為了拓展市場需求,多角化經營讓大哥大姐在街頭販賣甜甜圈、手工筆記本;以及「小書」,讓無家者剪貼製作、寫自己的故事。「我們一直在思考顧客想看的內容是什麼?」但劉曜寬也表示,民眾購買小書通常不是為了內容,而是想幫助大哥大姐,因此本來規劃每月出刊的小書,僅出三期便無疾而終。角落微光一直想打造一支強力且具有市場區隔的產品,但礙於人力資源、經費缺乏無法達成理想。劉曜寬嘆著氣說到,缺乏人力資源、經費,又無法推出一個強力的商品,經營三年多的角落微光終究不敵現實,將於本月底收攤。他認為,行銷能力弱、找不到目標客群是許多非營利組織的通病。「賣太貴沒有人買也是問題,或是只是為了同情心、愛心而購買,可能一次兩次人家就不買帳了。」即使是做愛心也須考量市場機制,品質不佳、缺乏需求的商品也難以長久支持。<b>角落微光只是中繼站 而非終點角落微光提供無家者輔導、給予工作機會,即使公司停擺了,劉曜寬說:「角落微光只是無家者的中繼站,而非終點站。」他表示,培訓期間有個大哥通過考試、激起信心,之後大哥又再考取導遊執照,有更好的工作,就沒來當導覽員了。長期陪伴、看見無家者的努力與轉變,是劉曜寬對角落微光最捨不得的。角落微光推動隱者地圖、街賣計畫,必須與人群溝通,相當考驗他們的人格特質,起初大哥大姐因為愛面子、害羞而不敢招呼客人,在經過角落微光員工們的協助與關心後,曾擔任導覽的高大哥現在已經能落落大方的面對人群。角落微光不只希望能提供無街者工作機會,更希望能夠以家人的方式陪伴在他們身邊,讓他們不再感受到孤單。<b>過一天是一天 熊米屋、新巨輪著眼當下盼扭轉偏見「大哥哥、大姊姊,愛心手工餅乾,一包五十元,請大家幫幫忙!」這樣的叫賣並不陌生,而這些熱情招呼聲的主人,是熊米屋烘焙坊的「小愉兒」。「熊米屋」取台語「想要有」的諧音,代表「小愉兒想要有個家」。走進位於基隆巷弄裡的熊米屋工廠,小愉兒大聲喊著:「你好!」,興奮地開始自我介紹。財團法人小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董事趙又琳微笑著說到,每天看著烘焙坊心智障礙孩子天真愉快的模樣,便為他們取了個暱稱「小愉兒」,期許他們每天都能開開心心。 熊米屋讓小愉兒透過動手做餅乾,刺激發展生活、認知能力,讓他們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也能透過賣餅乾,讓他們透過人際互動,融入社會。圖/廖翊庭 攝「這十年來我們只做一件事,讓孩子變成大家的朋友。」趙又琳說道,熊米屋用最好的原料烘焙餅乾,為的是當小愉兒親手將優良的產品交予消費者時,既能讓消費者品嘗美味的餅乾,態度由同情轉為信任,也讓小愉兒更自信、開心。透過反覆練習烘焙、裝袋、出門販售,熟練之後成為技能,終能靠自己的能力,為小愉兒的家再添上一塊堅固的磚瓦。若單純給予幫助,心障人士的生活能力將會退化進而失去生活自主性,更會加重照顧者的負擔。而熊米屋利用動手做餅乾,刺激小愉兒發展認知、生活能力、融入社會。「若他只有兩成的天賦,就應該給他八成的協助。」趙又琳呼籲,從現在開始,買一包餅乾、給他們一句問候,都能夠幫助心障人士維持身體及工作能力,進而延後進入安置機構的時間。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政府會依照殘障程度與家庭狀況提供教養費,若是一個月平均補助一位小愉兒一萬元,從二十歲開始申請補助,五十年總共要花費六百萬元。趙又琳表示,若依照現行法律,將心障孩子交由機構安置、照顧,其實是全國人民的納稅錢承擔費用,「其實幫助小愉兒,也是在幫助自己。」另一處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鐵皮工廠,沒有了稚嫩的氣息,是社團法人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新巨輪服務協會理事長陳安宗本身是小兒麻痺患者,雙腳雖可以行走但仍需要輪椅作為代步工具。他在經歷工作失敗之後,看見社會對輪椅族群的不理解以及不友善的工作環境,因此決定起身為身障、輪椅人士創造更好的工作及生活環境。 阿國(化名)是巨輪的街賣者。與大眾認為的可憐形象不同,他在街上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面對熙來攘往的過路者。圖/陳潔慧 攝在街上,不難看見身穿藍色協會背心、坐在輪椅上的街賣者,一包包的衛生紙、口香糖,看似微小,卻是身障街賣者的經濟支柱。 街賣賺得的100元背後,街賣者能夠得到50元,而另外50元則支撐起看似冰冷、簡陋,卻能夠遮風避雨的「共生家園」,房租、水電、飲食全都包含在內。 新巨輪的成立,為街賣者提供一個「共生家園」,讓他們不必揹著沉重的負擔,也能有尊嚴的生活。圖/廖翊庭 攝曾經為無家者的他們,現在共有30位工作者共同居住。室友除了小兒麻痺、腦性麻痺患者,還有許多因工作傷害而截肢、失業的無家者、獨居者。陳安宗表示,協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民眾理解,這一群不願意放棄生存機會的人們,在這裡為生活努力著。「我們會依照身障者的身體、精神狀況及體力來安排工作時段。」陳安宗表示,街賣其實是人性化的工作,也不會給予工作壓力,只求安穩度過每一天。由於身心障礙人士工作、學習能力有限,難以獨力作業,須花費兩倍的人力成本。因此熊米屋、新巨輪沒有多餘的經費及心力,開發多元產品、拓展新技能,只能著眼當下、過一天是一天。 街賣者一天花約八小時的時間在街頭街賣,卻常遭受路上人們冷漠的眼光,他們希望透過新巨輪的成立,讓眾人能更了解並關懷街賣者。圖/陳潔慧 攝「不只給他釣竿,還要陪他走向河邊,陪他釣魚。」熊米屋與新巨輪的出發點單純且明確,希望透過街賣,扭轉社會對於身心障礙團體的誤解。弱勢族群不願被冠上販賣愛心的汙名,而是為了每天的溫飽努力謀生,擺脫消費同情心的偏見。 <b>胸懷「大誌」 求新求變求長遠經營有別於熊米屋與新巨輪,《大誌雜誌》嘗試站在消費者立場,將民眾對於新事物的渴求納入經營方針,開發多元產品,發展出具長程規劃的營運模式。對於年輕人來說,《大誌》絕對不是陌生的出版品。民國99年由大智文創取得英國《The Big Issue》授權、引進台灣發行中文版。在最初的萌芽階段,《大誌》藉由與社福單位合作,招募身心障礙人士以及無家者。經過販售技巧、人際互動的培訓,接力為期一週的實習後,便成為固定販售員。因此,在捷運站出口、大學校園周邊,便看見身穿橘色背心、手拿《大誌》的販售員。最初開始進行販售時,《大誌》考量到販售員較無資本,因此會免費提供十本雜誌給予販售員販售;有了收入後,接下來販售員就以每本50元的成本價,向附近的《大誌》發行站批發雜誌,再以定價100元提供給購買民眾,賺取每本50元的收入。如果前一期刊物沒有賣完,販售員能再回到發行站、換成當期雜誌繼續販賣。來到《大誌》的發行總部,不到十人的工作室中,牆上貼滿各期隨刊發行的海報,地上擺放著第九期的《週刊編集》。在場的夥伴都正低著頭專心工作。《大誌》主編黃銘彰說到,民眾常以施捨的角度去幫助弱勢族群,但對《大誌》來說並不如此,「是他們(販售員)自己努力賺錢的。」販售員一天約須花上二到十二小時不等的時間,在街頭兜售雜誌,常常必須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又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雨。 《大誌》招募街友為販售員,並將銷售收益與販售員五五分帳,希望透過提供工作機會,改變他們的生活。圖/陳潔慧 攝黃銘彰表示,《大誌》將負責產製內容的編輯方,以及負責販賣通路的的販售員分開,由編輯同仁策畫每期雜誌內容,邀請聶永真操刀封面設計。「將雜誌的品質做好,才能吸引更多讀者。」他認為,如果能穩定雜誌銷量,長期下來,販售員的生計才可真正獲得改善。除了生計上的問題,多數無家者因長期獨自在外漂泊,較少有與人攀談、交流的機會,因此在人際互動上比較容易遇到困難。因為不善於溝通,他們常在工作上碰壁、或與人發生摩擦,最終導致大眾的偏見,使他們在路上必須接受於民眾歧視的眼光,無家者漸漸失去信心,最終將自己隔絕於社會之外。《大誌》提供了無家者一個已被樹立的品牌形象;接近販售員的民眾,多是因為曾聽過《大誌》、感到好奇而向前詢問,或是經由社群媒體宣傳決定購買。其實這些消費本意都是友善的,販售員經過長期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不但能消除民眾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更能幫助重拾信心與生活尊嚴。<b>故事行銷轉化為長效性的經濟支持面對弱勢團體街賣者可能遇到的障礙,社會企業「點點善」與「人生百味」、新巨輪協會合作,提出「天賦城市計畫」。點點善召集人葉文宏認為,街賣者最常碰到資訊不對等、形象不親民、商品沒優勢三種困境。因此,點點善希望透過職能訓練、改造輪椅及街賣車外觀,轉換街賣者形象,讓他們成為城市街頭的補給站;而身障人士、單親媽媽、弱勢家庭小孩,都會是計畫的目標對象。葉文宏希望,民眾在看到全新外觀的街賣車後,不以同情、可憐的心態面對,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快樂的接近這些城市裡的小精靈。公益組織與社會企業在推動計劃時,往往會遇到經濟、人力上的限制。葉文宏就提到,點點善會透過企業間圖像授權、對消費者進行商品銷售以及策展收入等,來維持經濟收入,「當商業模式運作起來後,自然就有相對應的資源去從事公益計畫。」劉曜寬也認為,企業在能力所及範圍內,本就應該善盡社會責任。以角落微光為例,他也希望,未來如果有企業願意接手,可以投入更多人員、資金;一旦資源到位,也就能開拓新的服務與商品,延續角落微光幫助無家者的精神。從角落微光、熊米屋、新巨輪到《大誌》,他們都提出了共同的訴求:「給他魚,不如給他釣竿。」不接受捐款,重視在相對弱勢族群的能力範圍內,製作餅乾、街頭導覽、販售雜誌,來長期提供自身生活經濟所需。以愛心與故事作為基本號召,並非不可行,反而是與市場其他商品做出區隔,不過單單倚靠出資者或是消費者的善心,其實無法轉化為長效的經濟支持。回歸產品本身質量、多元化,建構完整的組織營運模式,不僅不浪費愛心、也給予弱勢族群尊嚴,方能細水長流。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