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政大欲推性別友善宿舍 調查問卷設計引爭議
校園
第1803期
政大欲推性別友善宿舍 調查問卷設計引爭議
2024-12-13
【記者范瑞勻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11月27日發送問卷,調查學生對性別友善宿舍的接受程度,引發學生討論。部分學生認為問卷設計不佳,未能充分保障多元意見表達,學生也質疑性別友善措施的安全性。 性別友善意向問卷內容包含調查學生與異性同住意願,及學生對於與異性在相同生活空間的感受等。針對問卷設計,政大外交學系學生小林(化名)認為,部分問題具引導性,「我覺得他的問法就是有一種,好像說我們已經會做這件事情了,沒有問你同不同意。」且問題缺乏描述,讓學生填寫時感到疑惑。政大社會學系學生王思驊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問卷設計並無疑慮,「我填完的時候沒有覺得特別被冒犯,我覺得還算OK。」此外,問卷採匿名填答,不會留下辨識身份的資料,政大金融學系學生洪榆閑質疑,可能會發生重複填答問卷的情況,影響調查結果的真實性。 談及問卷的目的,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游博安解釋,為了將性別友善空間的理念納入政大指南校區新宿舍,學生會及校方計畫將新宿舍的部分樓層或其中一棟作為性別友善舍區,因此該問卷調查與現有宿舍區無關,目前也沒有將現有宿舍改建為性別友善宿舍的規劃。政大學生會權益部長劉弘經則說明,透過問卷能夠提升學生參與,並了解學生重視之處,供校方作為參考。對於學生的質疑,劉弘經回應,為了顧及所有族群的想法,因此問題設計用詞較精細,可能讓學生感覺不夠直觀。另外,系統禁止重複填寫,也會篩選作答秒數過快的問卷,避免發生灌水的情形。 對於部分學生認為推行性別友善宿舍的進程過快,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同時也擔任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魏玫娟說明,校方將以問卷結果作為推動性別友善宿舍的參考依據。他認為,性別友善宿舍可以讓學生學習和不同性別互動,也可藉此實踐性別平等教育。同時,校方也要加強宣導,並在溝通的過程中排除學生的疑慮,與其達成共識。 談及性別友善宿舍如何兼顧學生安全與性別平權,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靜利表示,學校的任何措施都應注重安全性,若想提升性別友善宿舍安全,應完善所有宿舍內的設備,如加裝監視器等。楊靜利也舉中山推動性別友善宿舍為例,中山校方與師生歷經一整年的溝通,且校方外聘專業的調查人力設計問卷,「(我們)每一步驟做抽樣調查的資料分析,做完後再舉行座談會邀請師生溝通,讓師生提出疑慮與解決方式。」他建議,校方應積極與師生溝通,可以舉辦講座、發放問卷、舉行宿舍委員會議等,了解彼此需求,並討論合適的解決方案。
中山新設護理學系 入學門檻引爭議
校園
第1802期
中山新設護理學系 入學門檻引爭議
2024-12-06
【記者王振驊報導】國立中山大學將於114學年度新設護理學系,11月20日,中山一名學生於Dcard發文,質疑校方增設護理學系的入學門檻過低、缺乏配套措施等問題,引發學生討論。對此,中山護理學系籌備處副教授陳嬿今回應,增設護理學系為因應時代所趨,並非僅侷限於高分篩選,也強調校方已積極施工,盼於明年新生入學前建置完整的教學空間。 對於校方增設護理學系的看法,中山A同學(化名)提到,目前校方將圖資大樓(註一)3樓暫時供護理學系使用,不僅壓縮學生的學習空間,施工過程產生的噪音和粉塵污染也影響學習品質與健康,「如果是設護理系本身,我是沒有不支持,但如果在現在的校區裡面再開護理系,我就不太支持。」中山資訊管理學系李杭枋則贊成設立護理學系,他說:「我覺得可以藉此讓學校有更多醫療資源流入,完善醫學院的體系及生態。」 註一:中山圖資大樓共12樓,作為圖書館以及部分系所使用。過去3至8樓為全校學生閱讀與學習的場所,9樓為學士後醫學系、10樓為西灣學院的教學場域。今年校方則將3樓空間改建為護理學系與生物醫學科技學系的教學空間。 談到增設護理學系的原因,陳嬿今提及,疫情過後,國內護理人員供不應求,新設護理學系不僅能填補人才缺口,更希望平衡南北之間醫療人員和資源的差距。此外,中山目前雖未成立附設醫院,「(但)我們擁有南區四大家醫學中心實習場域的合作(計畫)。」陳嬿今表示,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能協助學生銜接職場。 中山護理學系於學測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採計科目設定為「後標」,部分學生擔心若入學門檻過低,將使學校整體競爭力下滑。對此,陳嬿今回應,大考分數並非全部,重點是能找到真正熱愛並願意從事護理行業的相關人才,他說:「讓我們的專業被看見,不僅只是(透過)能力而已,第一考量是意願,他有沒有想要從事、探索這個專業。」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教授邱曉彥表示,在新設護理相關科系時,須考量是否有設立配套措施,例如一定的師資比例、教學場地、課程規劃以及實習場域等,「若教育部核可,表示(中山護理學系)這些條件都是符合的。」此外,他認為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護理科系在教學的品質上應無太大差別,針對附屬醫院的設置議題,他說明:「當然有一定是最好,但沒有的話就是看他們的能力可以做到哪裡,能夠為學生帶來什麼福利。」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影音
第1801期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2024-11-29
【記者張傳儀、潘慧芳、洪翊程採訪報導】近年來,中藥行數量銳減,為了讓更多專業人才進入中藥產業,衛福部於四月擬調整中藥行開設限制,並於九月召開相關會議邀請各界討論,希望藉此穩定中藥行的人力資源與營運情況。然而,近日卻出現反對聲音。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長蘇奕彰解釋,「中藥商過去凋零速度非常快,所以我們擔心他養成時間很長,站在國家立場,就希望我們把每個區塊、每個階段都需要的人才都準備好,然後可以讓整個產業鏈都完備,不要中斷。」他補充,「我們正式教育制度裡面,已經養成的人,如果還可以讓這些中藥商,具有規模有經驗的中藥商,可以接納,那這樣訓練上會比較快,可以縮短時間。」 目前經營中藥行需具藥師資格才能登記立案,但政府設立的藥師資格考試與中藥系所學內容不符,因此中藥系學生畢業後無照可考,更無法自行開業。對此衛福部擬修改《藥師從事中藥製劑製造供應及調劑應修習中藥課程標準》,將經營資格調整為修滿中藥相關35學分課程,及一年的從業經驗,始可開立中藥行。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教授張文德表示,「因為現在考慮到說很多的中藥行一直在凋零政府也是很擔心,所以他才想說用這種方式來鼓勵,同時能夠有一些新生的人員、願意對中藥有熱情的人員來投入中藥產業。」中國醫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學生陳玉蓮認為,「因為我們系本來沒有證照,然後聽到這個消息就是覺得這個系又多了一個出路。但是我是覺得,雖然我們系最後的目標是希望有中藥師的證照,還是離我們的理想差一點點。」 中藥行和中醫體系密不可分,中醫開設藥方後,由中藥行的師傅負責抓藥。而中藥的種類多樣且長相相似,不同藥品對人體有不同作用,需要經過多年的經驗和學習才能準確分辨藥材及其功能,因此也有專家認為,放寬中藥行的開業標準另有隱憂。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提到:「在法規上中藥西藥都是藥,是由藥師來管理跟調劑。那現在政府的這些政策部分,其實就是說你只要有一年的這種經驗在中藥行,就可以來販售中藥,那是不是未來我們在西藥也可以這樣子。除非你政府把中藥當食品來管理。可是你如果要讓他比較能維護民眾健康安全的話,用藥品來管理,必須還是要藥師來管理這部分。」生元藥行抓藥師傅施協呈也表達了他對未來中藥產業的期許:「當然我們是希望衛福部它可以開放,但是他需要建立一個制度可以保障消費者,然後也讓消費者安心的一個制度,然後有一個鑑別中藥師的制度,那這樣子可能有更多人投入這個產業。」衛服部想從法規上完善中藥產業,但應如何修改營業規則,仍待政府與醫藥產業共同討論。
學生塗鴉抗議遭退學 德里大學陷打壓言論爭議
國際
第1801期
學生塗鴉抗議遭退學 德里大學陷打壓言論爭議
焦點
2024-11-29
【記者周依恩報導】印度德里大學(University of Dehli, DU)於18日對德里大學斯拉夫語暨芬蘭烏戈爾語研究系喬蒂・卡爾基(Jyoti Karki)開除學籍,使該學生六個月內不得上課、考試,或參加任何校園活動。該名學生為抗議國家測驗局(National Testing Agency, NTA)洩題、考試不公,7月31日在牆上塗鴉「廢除國家測驗局(Scrap NTA)」抗議標語,隨後遭警方逮捕。聲援此次抗議的迪沙學生組織(Disha Students' Organization),強烈譴責學校所做出的處分,於19日在校內發起抗議集會,指出校方決策程序不正義,且有打壓學生言論自由之虞。 迪沙學生組織在18日的聲明中指出,7月31日時,卡爾基參與組織抗議並在德里大學北校區牆面上寫下抗議標語,因而遭到德里警方與校方以「行為令人反感(objectionable)」為由,帶離現場並立案調查。校方於18日根據調查結果,決議對卡爾基處以開除學籍六個月的處分。他們強調,學校沒有引用任何規章制度、也沒有進行任何調查,就草率地做出退學處分。該組織也指出,調查委員會實際上只有兩名成員,校方不僅拒絕聽取該學生陳述其立場,也在文件中指出希望藉由開除該名學生來阻止學生在未來採取類似抗議行動。 卡爾基透過迪沙組織發表聲明,他表示,主張廢除國家測驗局是學生普遍的訴求。迪沙學生組織也指出,學校放任法西斯組織在校園裡破壞校園、製造噪音與混亂,其他學生組織卻連在校內舉辦文化活動都可能遭到警方打斷。該組織質疑學校標準不一,學校過去一貫冷漠與不作為,但針對學生抗議國家測驗局一事卻很積極,此舉無異於刻意打壓學生爭取權益。 「感覺大學裡的民主空間正在不斷縮小。」德里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學生希曼舒・塔庫爾(Himanshu Thakur)遺憾地說道。他表示校園牆面一直是學生書寫訴求、表達反對校方或政府政策的重要場域,受處分學生是為了維護一般學生權益而提出意見,卻遭受學校偏頗且武斷的對待。「學校應該傾聽學生聲音,與學生或組織進行對話,而不是粗暴地壓制異議。」他說道。「維持校園民主空間的唯一方式,就是學生團結起來共同對抗這類不公義。」德里大學斯拉夫語暨芬蘭烏戈爾語研究系凱沙夫・阿南德(Keshaw Anand)有感而發地說道,他認為政府現在越來越極權了,不能期望校方管理階層具備民主精神,因此面對不合理的處分,學生更需要團結起來表達意見。 迪沙學生組織在19日抗議集會後向校長遞交了撤回卡爾基退學處分的訴求,聯合教務長則承諾將安排會面,但直至25日為止,校方尚未安排任何會面,也未以任何形式回應學生。「喬蒂不向校方妥協的例子,是所有人應該效仿的榜樣。」德里大學米蘭達學院助理教授艾普哈・戴夫・哈比卜(Abha Dev Habib)在迪沙組織26日召集的公開談話中說道,他將開除事件與校園內普遍的壓迫連結,呼籲人們凝聚更大熱情抵抗壓迫。
秋鬥遭警方舉牌警告 再掀《集遊法》爭議
影音
第1799期
秋鬥遭警方舉牌警告 再掀《集遊法》爭議
2024-11-15
【記者李香霆、林芷彤、林偌甯採訪報導】「已經違反集會遊行法之規定,我們現在依集會遊行法25條第一次舉牌警告、第一次舉牌警告。」一年一度秋鬥大遊行在凱道展開,抗議民眾因行經未申請停留的路段,遭警方以《集會遊行法》舉牌警告。 《集遊法》自動員戡亂時期訂立,因法條有限制人民言論自由的疑慮,至今已提案修法四十多次以上,但多以朝野無法達成共識收場。近期台灣民眾黨再次提出修正草案,希望重新檢討此法的核心規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表示:「集會遊行法誕生在臺灣民主極度不成熟的時期,所以它充斥了非常多從近代眼光看來已不合時宜的規定。」他認為越是自由民主的國家,應盡量避免事中的追緝,更不要事前的許可。 《集遊法》第八條規定,集會遊行需要事前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第四條則指出「集會遊行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也就是說,主管機關能審查人民的政治言論,並能夠藉此剝奪人民集會的自由,對此,大法官解釋,若審查涉及集會遊行的言論、內容,便違反憲法。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王曦分享實務狀況,「台北市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發生過,因為言論或者是因為拿不到其中某些文件,所以沒辦法拿到集會遊行許可這件事。」他認為現行《集遊法》具有言論自由遭事前審查的嫌疑。 另外,政府為保障國家重要機關的安全,也規劃了許多禁止集會遊行的區域,包括總統府、法院、司法院、國際機場等地區。《集遊法》在這些建築物周圍劃定300公尺的安全區域,相當於30部公車的長度,民眾無法接近此區表達訴求,導致傳遞意見困難重重。此次秋鬥遊行總指揮林子文即表示:「像我們這次申請的遊行其實也有碰到一些阻礙,中正一分局因為我們經過的地方正好對面是官邸,所以就不予核准。」林佳和認為理論上不應設置禁制區,他建議政府應具體定義集會遊行中不可逾越的紅線。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指出:「國家應該要朝報備制修法,因為只要我們沒有修法,就代表我們仍然把這個允許不允許(集會遊行)的權利交給政府與國家。」近年來,《集遊法》爭議不斷,對於法律究竟是用來限制還是保障人民集會言論自由,仍待朝野與人民共同檢視。
馬來西亞租屋爭議頻傳 青年組自治會仍難自保
國際
第1798期
馬來西亞租屋爭議頻傳 青年組自治會仍難自保
2024-11-08
【記者張博媛報導】馬來西亞吉隆坡一間名為ICONIX的房屋出租公司,租客多以學生及剛步入社會青年為主。近期,有大量租客在退租後投訴公司以不合理原因扣除押金,引起租客反彈,因此成立互助會,欲爭取自身消費者權益。 大學一年級學生租客陳俊銜今年暑假在吉隆坡蕉賴,透過ICONIX找到一間短租套房,他表示,比起學校宿舍,在外租房能減少開支也更便利。然而許多馬來西亞租房公司卻存在條約規範不明的問題,「這是因為馬來西亞對於租房沒有很明確的法律規範,因此成為公司得以隨意訂定條約及收取額外金額的灰色地帶。」陳俊銜補充道。不過,即便租客成立互助會,有許多受害者不願與大公司產生法律糾紛,選擇不再追究。但陳俊銜並不認同,他認為消費者權益應被重視,因此選擇與公司對抗。 陳俊銜表示,租房前公司和仲介態度良好,承租後對方卻態度大轉變。承租期間陳俊銜房內電燈故障,他傳訊息請公司處理,但過了一週仍未得到回覆。此外,陳俊銜還說明,公司以「房屋未清潔」或「牆壁有刮痕」為由,扣除大量租客的保證金。他說道:「公司修理電燈需要一週,卻不給租客時間整理屋況,立刻派人清潔房屋,以清潔費為由扣除押金,讓我十分懷疑他們的動機。」認為公司刻意以租客清潔不當為由,收取額外費用。 陳俊銜初步向公司求償無果後,在8月底加入由租客成立的互助群組, 群組裡有律師協助受害民眾釐清法律知識,並提供他們維護自身權益的管道。除了加入互助群,陳俊銜也在9月到「大馬消費人仲裁庭」申訴。10月22日法院召開仲裁庭,由於陳俊銜無法出席,故由家人Hong(化名)代為出席。公司給出內部條約,指出扣除押金符合規範,但陳俊銜表示條約內容並不明確,認為他已履行合約內容,雙方各說各話。「我覺得額外收取金額很離譜,但由於法律沒有完善規範租賃條約,以致於我們無法追討費用,彷彿啞巴吃黃蓮。」Hong說道。由於法律不明確,仲裁庭也無法保障消費者權益, 且公司態度強硬,拒絕歸還押金。 前ICONIX仲介Angel(化名)補充說明該公司的惡行,他指出,公司不整理屋況、惡意扣除押金已是常態。例如,公司常故意出租冷氣毀損的房間給租客,再要求他們承租後自行申請維修。Angel也表示扣除押金是公司常態手段,許多租客在退租後會向仲介申訴,但是公司人員互踢皮球,不願負責,仲介也難以向租客交代,租客才紛紛上網求助,組織互助會。 探究問題根源,仍須由政府修法,確立租房規範,避免公司躲避法條漏洞,遊走灰色地帶騙取租客押金。或是由校方提供學生可以負擔的住宿環境,給予學生更多住宿選擇,保障在社會上較為弱勢的學生群體。
東華新設圓環引爭議 校方加強宣導盼減少事故
校園
第1795期
東華新設圓環引爭議 校方加強宣導盼減少事故
2024-10-04
【記者張恩爾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9月15日在該校志學門前的路口新增圓環,此措施讓許多東華學生在Dcard校版發文抱怨,認為設置圓環後產生更多交通問題,質疑圓環的必要性。此外,文章一出,多位東華學生留言表示不熟悉圓環的使用規則及交通號誌,擔憂導致意外,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上升。 針對東華設置圓環的原因,東華駐警隊長洪國華說明,志學門前十字路口的車輛時常未遵循路旁的標誌及路上的標線,或是發生支線車輛沒有禮讓主線車輛,搶快而造成擦撞的情況,因此在路口設計圓環。談到圓環的功能,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陳勁甫表示,圓環會處理大於四個方向性的車流,藉此降低車速,方便車輛進入不同的方向道,「透過圓環車速就會自動降下來,透過減速的方式讓車輛去尋找要去的方向。」 雖然設置圓環的立意良好,但圓環完工後卻引發諸多問題。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學生盧政綺表示,原本腹地不大的路口加裝紅綠燈和圓環後,縮小了路口的空間,容易在車流量大時發生事故,「學生們要去校外買東西時,容易導致交通混亂。」另外,東華臺灣文化學系學生蔡心晟補充,設置圓環後,四條匯入的車道線沒有劃設導引道進入圓環,而是維持原有十字路口的直線設計,容易造成用路人誤解。他也提到,進入校門的車道將機車道設在外側,導致機車靠左進入圓環時必須在汽車道和內側直行的汽車交會,提升意外的發生率,他說:「原本立意良好的圓環,在校方的魔改下已成為只為汽車方便的機車陷阱。」 針對圓環方向線問題,東華總務長何例真說明,圓環設有遵行方向指示牌面、路面劃設行車方向導引箭頭,以及慢字等標誌標線,方便讓駕駛人了解行駛動線。至於圓環設置初衷和目前效果不一致的原因,陳勁甫解釋,新的道路工程如果與用路人使用習慣有相當程度的不同,在缺少充足宣導及初期現場引導的情況下,很可能造成用路人誤解,甚至發生潛在的交通問題。何例真對此回應,目前校內已經準備宣導圓環的遵行方向,以及「環外讓環內」等使用規則,也將安排交通講習課程,「加強停讓及觀察來車方面的觀念,將對後門交通改善有很大的助益。」期望在正確行駛圓環的情況下可以維持圓環系統的順暢,降低車禍肇事率。
【社論】「少子化廣告事件」中的另一種爭議 失焦導致的社會性別對立
校園
第1782期
【社論】「少子化廣告事件」中的另一種爭議 失焦導致的社會性別對立
2023-10-19
今年9月,教育部推出「0-6歲國家一起養」少子化政策宣傳片,卻被爆出歧視動漫公仔族群、不尊重個人興趣,引發熱議。教育部雖迅速下架影片,但由於內容多處不恰當,加上網友翻出兩年前兩支前傳廣告,在網路上不斷掀起批評聲浪。多數批評圍繞歧視動漫族群展開,不過筆者更關注的,是廣告中性別角色設定不合理,背後存在家庭性別角色之刻板印象;而網友戲稱看完廣告讓人不想結婚,部分言論卻開始「檢討台灣女性」,將不婚原因歸咎於女性,也實在弔詭。因此本篇文章將聚焦性別議題,釐清爭議事件中過時、偏頗的性別觀念,並檢視社會中性別對立之現象。 教育部「0-6歲國家一起養」少子化政策廣告引發爭議。 圖/截自Youtube爭議廣告劇情中,一名男性不敢將公仔寄回家,因此拿錢託母親代收公仔,卻被質疑「都當爸爸了還在玩『尪仔』」,接著母親擅自將錢拿去添購嬰幼兒用品,妻子在一旁表示贊同。兩支前傳廣告中,則能看到妻子多次對喜歡玩具的丈夫擺臭臉,還無奈表示丈夫是家中第三個孩子,揭露丈夫不敢將公仔寄回家之原因。首先在人物設定上,女性被定調為「家庭動物」,不論是婆婆將爸爸的錢拿去買育兒用品,或是媽媽贊同婆婆行為、反對丈夫買公仔和遊戲機,都營造出女性最為家庭著想、天生是照顧者的氛圍,過度強化母職是女性天職。而男性則被設定成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在前傳廣告其中一幕,爸爸還說出「我養家很辛苦」,呈現傳統觀念裡,男主外女主內的老舊思維模式。綜觀三支系列廣告,男性被塑造為最大受害者,懷抱赤子之心卻在婚姻裡被迫犧牲興趣;女性則被醜化成隱形中的加害人,以「家庭為重」作為剝奪丈夫興趣的理由,試圖掌控家中一切。廣告描繪之家庭角色過時而不當,強化傳統性別分工框架,也深化偏頗的性別刻板印象。教育部身為我國最高教育機關,本應秉持平等、自由的精神,卻放任問題廣告上架,儘管沒有干涉劇情腳本,但未盡審查之責為事實,的確需要好好檢討。接著,筆者觀察網路論壇留言,不少人笑稱廣告裡的丈夫是台灣男性的真實寫照,並將其稱為「台男悲歌」。但也不禁讓人感到疑惑,現實生活中的台灣男性真如留言所述,在家庭中地位卑微,處處被限制且喪失自由嗎?諸如「可悲台男就是乖乖工作機器養家」、「台女就是這樣誰要結婚生子」等言論,反映眾多男性對於自身家庭地位的不滿。然而,這些言論似乎帶著一絲「得意」,彷彿抓到女性把柄,藉由將男性塑造成受害者,製造兩性之間的對立。值得反思的是,原先應該批評的主體應為教育部廣告,為何轉而檢討現實中的女性?此廣告的歧視性和扭曲倫理觀,能被大眾快速而精準地揪出、譴責,但為何影片所刻畫的性別形象,卻能在評論區找到默認和贊同的觀點,甚至進一步拿出來審視現今社會的女性?無形中衍生的性別對立,無疑只會使大環境越趨不友善。最後,回歸廣告爭議本身,除了顯現台灣在文化層面得更加兼容並蓄,尊重、包容不同喜好,不將自身價值觀強加於他人,「性別教育」層面也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期待未來我們不再被錯誤性別框架套住,台灣能真正落實性別平權。
中正學生輔導員陷薪資爭議 教授籲校方明定工讀規範
校園
第1781期
中正學生輔導員陷薪資爭議 教授籲校方明定工讀規範
焦點
2023-09-28
【記者葉蓁芸綜合報導】國立中正大學學生會1日在Facebook發布貼文,指出新生週活動未達預估時間而提前結束,導致擔任「新生週輔導員」的學生實得薪水與原定不同,且扣薪前並未得到說明,質疑校方讓學生承擔活動辦理的缺失。 國立中正大學學生會於1日發文,指出校方與新生週輔導員之間的勞資爭議,要求校方檢討新生週輔導員基本勞動權益的落實,並確實給付薪水。 圖/葉蓁芸攝中正於8月31日舉辦新生始業典禮及名人講座等活動,原先校方與各系輔導員訂定的勞動報酬為「每位輔導員工讀助學金暫定為7小時,講習暫定3.5小時、新生始業典禮暫定3.5小時,依簽到退表及實際情形核報工讀助學金。」最後卻因活動提前結束,校方將工時擅自改為4.5小時,引起學生不滿。擔任輔導員的小庭(化名)說:「我們的工作不是帶領新生到活動現場後就解散,而是全程陪伴新生,應全額獲得7小時的工資。」另一位輔導員林同學(化名)則認為校方不應該以活動提早結束為由扣薪,「跟原定講好的時間不一樣,會覺得不太合理。」 校方原先訂定的時數為七小時,以「暫定」作為可彈性調整的空間,並未保障學生一定工時與工資。 圖/戴莘提供對於新生週輔導員的勞資爭議,中正副學務長盧龍泉表示,已於12日與輔導員及學生會召開協調並達成共識,協調結果為校方將支付4.5小時薪資。對此,學生會長戴莘表示,若有輔導員仍對協商結果有異議,學生會將再與校方溝通協調。未來也會從制度上著手,希望推動校方改善學生工讀的契約訂定。輔導員高同學(化名)則認為,校方未來在與輔導員簽訂契約時,應正視學生需求,明訂清楚的勞動條件與報酬。中正勞工關係學系教授吳育仁分析:「雙方在認知上有差距,某些學生認為他沒有得到應得的薪資,導致內心不滿。」他表示校方在契約中使用「暫定」一詞,雖然保有彈性空間,但對於學生而言已產生對薪資及時間的預期,如同勞動中的「待命時間」,仍需支付薪水。吳育仁說:「勞工的意識逐漸在校園升起,教育部也對學生工讀不斷修正、改進。」他建議校方未來在處理學生工讀時,不能有彈性模糊的底線,舉例來說,可以將契約修改為「保障4.5個小時,3個小時視情況而定」,訂定具體勞動契約,並與受僱方達成共識。 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吳育仁,建議校方應與學生建立清楚、具體的勞動契約,並與受僱者達成共識。 圖/李承恩提供談及學生如何面對類似的勞資爭議,吳育仁認為校園與職場無異,都可先向雇主申訴,或尋求地方勞工局協助調解。校園內的勞動意識逐漸提升,校方與學生都應更加清楚理解勞動契約的簽訂,以及相關報酬訂定標準,打造健康合理的僱傭關係與環境。
宗教玩笑掀文化爭議 印度學生籲校方遏止歧視
國際
第1774期
宗教玩笑掀文化爭議 印度學生籲校方遏止歧視
2022-12-08
【記者程心綜合報導】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買恐怖襲擊事件中,恐怖分子穆罕默德・阿杰馬爾・卡薩布(Muhammed Ajmal Kasab)遭到逮補。日前,印度瑪尼帕爾理工學院(Manip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教授日前在課堂上將穆斯林學生Hamza(化名)的名字與卡薩布相提並論。「教授在11月26日開玩笑,與恐攻日期同天,我認為絕對不是巧合。」印度班加羅爾公民卡姆蘭・沙希德(Kamran Shahid)嚴肅地說道。瑪尼帕爾理工學院應屆畢業生尼哈・夏瑪( Neehal Sharrma)表示,這是校園內第一次有人開恐怖主義的玩笑。「在印度,恐怖主義是非常敏感的話題,除了政客與媒體的意識形態,人民對宗教政治的不信任,更加深了社會緊張的氛圍。」夏瑪嚴肅地說道。不過他也說明,目前是大學考試期間,因此多數人選擇在網路上議論,而非出面發聲。  穆斯林學生Hamza聲明稿內容,雙方已達成共識,該事件也順利落幕。 圖/尼哈・夏瑪提供 「在網路上客觀表達意見當然是最好的,但現在的討論已經演變為激進團體相互比較誰的處境更值得同情。」夏瑪嘆道。他也進一步指出,媒體大肆宣傳「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散播對伊斯蘭教與穆斯林的偏見,藉此增加收視率。然而,校方只是取消教授的教學資格,後續仍靜待調查,並非媒體所報導的「直接解僱」。獨立媒體《真相印度》(The Truth India)創始人阿布約布・布延(Aboyob Bhuyan)則擔憂地表示,校方雖對此事進行調查, 但宗教歧視造成年輕一代嚴重的威脅,如何遏制伊斯蘭恐懼症在校園內持續惡化,是教育機構需要思考的議題。事件延燒至今,雙方當事人已順利和解,Hamza在信件聲明中澄清:「你們一定都看過那段瘋傳的影片,種族主義的言論並不好笑,但老師的道歉也是真心的,我願意相信他並非有意。」瑪尼帕爾理工學院於11月28日聲明,校方將確保校園中的多元價值,不論種姓、宗教與性別皆一視同仁。夏瑪有感而發地說:「這樣的事件顯示,人們必須更有清楚地拿捏宗教議題的界限,討論恐怖主義時也應該更有意識,即使是『黑色笑話』也一樣。」 瑪尼帕爾理工學院校方11月28日發布聲明稿,提倡校園應容納多元價值。 圖/截自瑪尼帕爾理工學院Twitter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