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北署特展重現「大人」樣貌 領民眾認識新文化運動
生活
第1796期
北署特展重現「大人」樣貌 領民眾認識新文化運動
2024-10-18
【記者李宸緯台北報導】 2024新文化運動月從1日起以「北署很有事」為題,在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和大稻埕地區舉行為期一個月的系列活動,推廣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歷史記憶。今年跳脫傳統特展形式,結合AI和AR技術,應用於「警察大人」上,生動呈現當時故事,讓民眾更加貼近日治時期警察與民眾間的日常生活。 1920年代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為臺灣重要的文化覺醒時期,透過民主發聲、文化講座、社會運動等,引領民眾重新認識自我。而在民眾的自發下,推廣當時臺灣影劇、文學、音樂等領域的成果,是具現代性啟蒙的新文化思潮年代。 12日在大稻埕地區舉辦的音樂會市集,便融合新文化運動元素,如藉由市集攤位展示治警事件、二林事件、議會請願運動等社會運動書集,講述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音樂會負責人陳冠恩表示,與大稻埕地區店家合作,傳承歷史外也能活絡當地的經濟。 紀念館的前身正為北署,在此展出「南無警察大菩薩:台北北警察署特展」,透過回顧北署警察的歷史,帶領民眾了解百年前「警察大人」包羅萬象的能力,從日本警察制度的誕生、訓練警察的過程,再到警察透過戶口調查、環境衛生、保甲制度來牢牢控制民眾等生活大小事。此外,今年更結合AR技術,生動重現當時警察的言行舉止,將歷代北署長與警察的樣貌栩栩如生地呈現給觀眾,觀眾透過按鈕問答互動,了解更多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社會事件。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專案規劃師王力緯表示,以往都是用蔣渭水、林獻堂等社會運動分子一方來說故事,今年則改以壓迫方的警察視角呈現。除了使用AR技術還原歷史背景,也用更多影像代替文字以加強故事性,王力緯說:「今年嘗試以北署長為樣本,以AI做出浮世繪風格的展品,希望新穎的呈現方式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前來觀展的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學生鄭又瑄分享,「歷史跟現代科技結合,顛覆原本年輕人認為看展過於負擔的想法。」歷史與科技的融合,創造新的看展體驗。 鄭又瑄提及,首次接觸新文化運動是從高中歷史課本,而展覽中的史料在課本中都沒有看過,讓他在觀展後更深入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鄭又瑄舉例,我們所熟知的蔣渭水、林獻堂等人在當時舉辦夏季學校,致力於讓更多年輕人有學習的機會。「前人在新文化運動對台灣做出許多人文貢獻,正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才有現代進步的社會。」鄭又瑄補充道。新文化運動月讓過去只能從課本上學習到的內容,透過新樣態的展覽呈現出不同風貌。而王力緯也期許,以新文化運動月作為開端,未來青年能更有意願參與此類文化活動,並激發想要了解這片土地故事的意識。
微光盒子重建創傷童年 五周年特展翻轉民眾刻板印象
生活
第1782期
微光盒子重建創傷童年 五周年特展翻轉民眾刻板印象
焦點
2023-10-18
【記者劉芯妤綜合報導】「所有人都曾經是創傷兒童,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長期關注該議題的參展民眾蔡憓嫀表示。微光盒子於14日至22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五周年特展《當失序成為日常》,紀錄創傷兒少的生命故事,盼望能從理解開始鬆動民眾對這些孩子的刻板印象。微光盒子深耕於興隆安康社區,是第一個以創傷知情(註一)為核心的兒少陪伴據點,不同於補習班或安親班式的課後輔導,他們是讓孩子在與志工的娛樂互動中獲得溫暖而感到被接納。這次特展也呼應該協會的宗旨,除靜態的展覽外,也有議題與談、遊戲、真人故事分享以及電影放映等系列活動,試圖以多元管道推進大眾對創傷兒少的認知。註一:創傷知情是指人們對心理創傷如何發生,及對受害者的影響了解,並且提供支持和治療等方面的作為。 微光盒子團長蕭羣諭在議題與談中與參展民眾探討創傷知情,一同邁開療育創傷的步伐。 圖/微光盒子提供「曾經有個少年因為多次讓未成年孩童在他家過夜而觸犯罪責。」微光盒子團長蕭羣諭深入瞭解個案後,才知道少年小時候在寄養家庭被哥哥和姊姊欺負,甚至當時只能在地板吃飯,負面經驗使他不敢自己睡覺,因而需要他人陪伴。他指出,很多人在長大後表現焦慮、無法控制的情緒,可能是兒時的創傷所造成,而如何接納受傷的自己其實是十分重要的議題。此次展覽透過場景與聲音展出創傷兒少的日常,目的在於讓參展者身歷其境。「你跟爸爸要錢的那件事情怎麼樣?還好嗎?你不講話是什麼意思?」問句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是女兒的哭聲。「與我兒時的經驗不謀而合。」蔡憓嫀表示自己也曾是創傷兒童,這裡讓他小時候的不安感湧上。展區佈置得像家,但音響模擬的家庭互動卻是母親不斷地逼迫孩子,短短幾句話讓民眾感受到家並不是創傷兒少的避風港。 在如同家一般的溫馨展場中,話筒傳出的卻是家庭破碎的話語。 圖/微光盒子提供展覽還設置「小怪獸測驗」,用多個故事讓參展者重新體驗可能歷經過的壓力,如在大隊接力中掉棒,進一步讓大家選擇自己的反應。參展者蘇同學(化名)表示,「我們該去剖析的是行為背後的傷口,而不是單看行為表現去做出評論。」他發現並沒有哪個創傷反應是錯誤的,都只是保護自己的辦法。 民眾在展場進行「小怪獸測驗」,了解自己在面對創傷時較易出現的反應。 圖/微光盒子提供「 比較不被社會認可的人,透過自己的努力被他人了解,是非常有力量的。」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四年級的田宛錡補充,有人在為這群孩子發聲其實是一件很感動的事。蕭羣諭也提出,「我們想要帶大家走進孩子失序的生活,呈現標籤後青少年最真實的樣子。」展覽藉此機會翻轉民眾傳統認知中的偏差少年,同時,增進創傷知情也能幫助善待他人與照護自我。
國民法官制度元旦上路 法官攜手人民參與審判
生活
影音
第1775期
國民法官制度元旦上路 法官攜手人民參與審判
2022-12-15
【記者鄧芯怡、賴羿安綜合報導】「國民法官制度」即將上路,從明年開始,你將有可能與法官一同在法庭內,審理重大刑事案件。國民法官能夠參與最輕十年以上刑事重罪的審判,在審判過程中,將由3位職業法官、6位國民法官一同審理。司法院希望藉此提升司法透明度,也期望做出更公正的審判。「經由國民法官跟法官判出來的,我覺得還是比較公開公正一點,因為法官不再是他們自己在審判。」被遴選參與國民法官模擬法庭的陳淑玲表示。國民法官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國民法官將以隨機抽選的方式,挑選符合條件的民眾加入審判。國民法官必須是年滿23歲,在法院管轄區居住4個月以上的民眾。此外,被選上者也不能具有法律專業背景,且必須有高中職以上的學歷。國民法官也不可在法律、政治、軍事、警察這四個領域服務,並被法院認定能公正審判的民眾。有部分人擔心國民法官是否可以勝任重要的審判角色,他們沒有接受體制上的審判訓練,可能容易受到職業法官的言論而影響決策,或是感情用事,都有可能影響審理過程的公正性。「法官也必須要維持符合證據裁判且公平審判的程序,他一定會適切地去領導案件進行。」司法院刑事廳調辦事法官陳思帆說道。國民法官新制的實施,引發的不只是對於審判程序的爭議,更影響整個司法體系,其中包含了律師接案的意願。曾經參與模擬法庭的律師陳宇安說:「你問我以後要不要接國民法官的案件,我一定跟你說不要,因為太累了!」他表示國民法官案件需耗費連續好幾日審判,因而無法處理其他案件,且在準備的過程要額外花費心力做簡報解釋等,這些都降低律師接案的意願,甚至未來可能只有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願意處理,造成司法體系的負擔。國民法官即將上路,其存在的爭議讓許多人感到不安。因此司法院透過影片、漫畫等方式宣導,也舉辦國民法官特展與多次模擬法庭,幫助民眾更了解身為國民法官的權利義務。「我希望就是模擬法庭能夠更容易普及,應該被納入我們更正規的教育課程裡面。」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徐書磊說道。另外,他也認為人民或是有機會當國民法官的人可以花一點時間了解「國民法官法」的規範,減少收到擔任國民法官的通知時可能浮現的擔憂。對於國民法官制度,各界秉持不同看法。不過新制度能拉近社會大眾和司法審判的距離,也讓法官得以和國民溝通,避免和民眾的想法脫節,期盼國民法官制度成為人民與司法之間的橋樑。 
平冤特展以客觀證據再述冤案 邀全民共談司法改革
生活
第1775期
平冤特展以客觀證據再述冤案 邀全民共談司法改革
2022-12-13
【記者廖嘉嘉台北報導】案例看板上的文字詳細描述受冤者從蒙冤到上訴成功的過程,台灣冤獄平反協會於9日至13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其實,罪證並不確鑿 平冤十週年特展》,介紹協會成功平反的13件冤獄案件,並展出其客觀證據,更邀請每位平反者到場分享自身經歷,期望大眾能更全面了解台灣冤案。 展場除了描述每一起案件的平反經歷,也展出關鍵證據,供民眾瀏覽。 圖/廖嘉嘉攝展覽陳列平反成功的案例介紹看板與相關科學鑑識器材、證物,以2013年台中市沙鹿區幾起入室竊盜案為例,當時檢察官並未拿到現場鞋印鑑識結果,便起訴與被害人描述特徵相似的張振忠,強迫其在收押幾日後認罪,展場設置當時鞋印照片與鑑識比對資料,民眾能自行比對鞋印,也能藉此反思,若當時檢方將鞋印納入證據,便能避免這場冤案發生。 平冤者張振忠與協助他平冤的律師何俊龍一同分享從入獄到成功平反的過程。 圖/廖嘉嘉攝除了張振忠案,其他案件多因司法人員錯誤解讀鑑識結果而導致,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執行秘書楊雅雯說:「某一些科學報告應該要如何解讀,不是司法界人員可能看待的那樣。」他表示,各行都有自己的專業,但鑑識與司法人員專業不同,以致於司法人員容易誤解鑑識報告或受檢警人員影響。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專職律師唐玉盈認為兩方合作,對於秉持公正客觀的鑑識工作為一大隱憂,「最好是把這些科學鑑識的人員獨立出來,不要被檢警那種急於破案的心情影響。」展覽另一展區為聲音劇場,民眾能戴上耳機,聽見受冤者在筆錄、訴訟過程中所接收到的言語,身歷其境感受受冤者的無奈。民眾賴采翎在觀賞聲音劇場後說道:「有一種心臟被掐住的感覺。」而民眾洪靖佳則認為聲音富有情緒,文字無法比擬,「透過那些聲音,我們可以更接近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在展場的聲音劇場中,民眾戴上耳機,聆聽冤獄者心聲,並理解其內心掙扎與面對的各種壓力。 圖/廖嘉嘉攝展覽帶領民眾探討台灣冤案,提到未來十年冤案救援,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研究人員焦郁婷希望大眾一同參與,將不同專業力量回饋其中。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生劉倚辰也提到,希望即將上路的國民法官制度能使司法領域容納更多元的聲音,讓法案不再只由同一觀念的司法人員全權判斷。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藝文
影音
第1774期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2022-12-07
【記者陳世軒、張倩怡、邱楷淇綜合採訪報導】由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舉辦的藝術展覽「身在其中 INCLUDE」,於4日在台北南港瓶蓋工廠文創園區登場。主辦方以俗稱漸凍症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以下簡稱SMA)」為主題,邀集各界藝術家以不同手法創作藝術,呈現SMA病友的生活與困境。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近年協會極力推廣SMA相關觀念,讓大眾得以貼近病友生活。現場展出攝影作品、新媒體藝術和紀錄片等藝術創作。其中,藝術家張晏慈的《行者之途》以醫學角度出發,結合程式和多媒體技術,偵測觀眾移動的位置以呈現不同材質、狀態的人體骨架。張晏慈希望,觀眾能在互動過程中體驗SMA病友面對自身身體狀態時的心理拉扯,「社會中有很多不同的人,其實大家都可以互相包容。」藝術家洪譽豪的作品《循身相》則是讓觀眾乘坐輪椅,以特殊視角觀看VR影像,來感受SMA病友隨著時間漸漸喪失的身體機能。「VR再配上他們(病友)最常使用的輔具輪椅,他們就是在固定的位子上,但他們大部分都只有頭部,可以做轉動觀看。」洪譽豪希望透過虛擬實境的互動裝置,能讓觀眾身同感受SMA病友平日的處境。除了專業藝術家,現場也展出SMA病友的藝術作品,向大眾展現他們不受疾病限制的藝術細胞和日常感受。病友周語軒的〈不理解樂園系列—Flesh In Dreams〉透過描繪扭曲、拆解的身體部位,表達SMA病友的身分認同及身體感受。他表示,罕見疾病的相關藝術作品有很多面向可以發揮,未必得以樂觀正面的角度出發,「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身體的意識,或者是因為身體的探索過程,其實也關係到身份的認同。」他認為大部分的人會假定SMA病友對生活的探索範圍僅限於輪椅,而他希望透過自己作品傳達出的理念,可以翻轉大眾對SMA病友的刻板印象。《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雖立法20餘年,但仍有逾九成的SMA病友不符合用藥資格,醫藥費無法以健保給付,鉅額費用也讓病友和家屬不堪重負。「健保局應該是要全體照顧弱勢,讓大家一起用藥,生命不能等待。」觀展的病友家屬Emily阿嬤(化名)表示,日本與中國等許多國家皆開放藥物健保給付,希望台灣也能跟上腳步。參展的導演施祥德也呼籲社會大眾能對此投入更多關懷,讓SMA病友能及早治療。主辦方希望展覽能將SMA病症觀念和病友困境完整呈現給普羅大眾,也讓觀眾了解,輪椅無法限制病友們對生活的熱忱,未來SMA病友也將持續透過藝術創作,來實踐、揮灑他們的生命意義。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推偏鄉教育 募集教材改善當地學習環境
生活
第1771期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推偏鄉教育 募集教材改善當地學習環境
2022-11-17
【記者鄧芯怡台北報導】在展牆照片上,緬甸孩子們於竹片搭建成的簡陋教室上課,憑昏暗光線認真地寫著筆記。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以下簡稱服務團)為致力於緬甸偏鄉教育的非營利組織,於11至12日在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舉辦《重啟感動,勇敢前行!》五週年特展,向大眾介紹緬甸及服務團。 緬甸華文服務團的志工身著緬甸傳統服裝,為前來觀展的民眾進行定時導覽。 圖/鄧芯怡攝 圖中的淨水裝置為免電設備,在緬甸電力不穩定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淨化水源,讓孩子們都可以喝上乾淨的水。 圖/鄧芯怡攝特展結合靜態展覽及有趣的動態活動,促進服務團與觀眾深度交流。團長林語珊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特展讓民眾先以不同方式瞭解緬甸,之後再來瞭解台灣其實有一個服務團,一直都在為緬甸偏鄉教育努力。」他說明,服務團帶領志工到緬甸偏鄉華文學校服務後,發現服務無法解決孩子們教育的根本問題,因此籌辦其他計劃改善偏鄉學習環境,包括募集華文教材、燈泡和淨水設備,及修建「希望小學」與「集會棚」(註一)。註一:集會棚為供孩子們嬉戲、學習、用餐等集體活動的空間。 緬甸華文學校採用舊式繁體中文課本,因此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籌集課本及課外書送至緬甸,汰換陳舊課本。 圖/鄧芯怡攝緬甸僑生自願擔任特展志工,與觀眾分享他們的家園及當地面臨的民生困難,民眾也積極提出問題,想更深入瞭解緬甸偏鄉教育的處境。中國文化大學學生張仁玉為特展志工,長期關注家鄉偏鄉教育,他分享道:「我以前就曾和朋友送物資到偏鄉,來到台灣發現服務團後就更想參與,盡一份力。」 觀展民眾參與導覽時,與前來服務的緬甸僑生交流,藉此深入地瞭解緬甸的情況。 圖/鄧芯怡攝除了靜態展覽外,服務團也規劃手作活動,尤其「茶葉拌豆DIY」受到民眾歡迎。茶葉拌豆是緬甸特色美食,主要作為主人招待賓客的餐點。民眾興致勃勃地在緬甸老師的帶領下,將番茄、高麗菜、檸檬等食材搭配當地特產的茶葉拌醬,製作這道料理。參與民眾呂惠真分享,「我特地從基隆趕來參加活動,因為我覺得非常有趣,而且也吸引我更想認識緬甸及服務團。」他很享受這個體驗活動,也很喜歡茶葉拌豆的口感。 報名參與活動的民眾在緬甸老師帶領下,體驗如何製作「茶葉拌豆」。 圖/鄧芯怡攝疫情讓服務團運作更艱難,然而團隊即使面臨挑戰,仍不放棄經營,在疫情期間於台灣成立「甸記」點心品牌,除了讓在台緬甸僑生發揮烘焙才華,也借此募資。林語珊最後補充道:「我希望未來能與其他同樣關注東南亞議題的團隊合作,辦更豐富多元的活動,除了讓民眾更有收穫外,也可以推廣服務團。」 「甸記」為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顧問發起成立的公益點心品牌,目前僅通過網路銷售,但於特展當天設立實體攤位。 圖/鄧芯怡攝 
特展重塑往日萬華 盼喚起在地艋舺記憶
生活
第1761期
特展重塑往日萬華 盼喚起在地艋舺記憶
2021-12-22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古色古香的紅磚色建築,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室內空間,咖啡色木質地與和煦的光線交織。自7日起,由剝皮寮歷史街區主辦,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教師林守茱帶領「生活的故事公仔班」團隊,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土炭市展間168號舉辦《艋舺時光縮影》特展。團隊以彩色黏土的方式,形塑出一個個「尪仔」,重現艋舺在地的文化、特色與生活方式。 《艋舺時光縮影特展》自7日至明年的1月29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此為其馬路旁展間的入口。 圖/黃亭茹攝位於馬路旁的展間中,觀者近身欣賞玻璃櫃中擬真的「迷你艋舺小人國」,當走過林守茱與黃文鈴的作品〈華西街夜市藝陣文化〉時,民眾不時發出讚嘆聲,該作品重現已有50年歷史的華西街觀光夜市。觀眾黃湘釧興奮地提到,雖作品是靜物,卻能感到現場熱絡氛圍,充滿臺灣漢文化的意象。 此為林守茱與黃文鈴的作品〈華西街夜市藝陣文化〉,呈現華西街觀光夜市過去充滿特色的藝陣文化。 圖/黃亭茹攝談起艋舺由盛轉衰的歷史,擔任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秘書長且是艋舺文史導覽員的施景耀感慨地說:「清朝時代,因為械鬥、產業轉移以及排外的風氣等因素,加速艋舺的沒落。」他接著提到,自日治時代後,艋舺已屬於舊城區,人們漸漸往東區發展,產業也愈來愈少,艋舺因此成為民生區域而非商業區。「我最喜歡的是胡椒餅的模型,那家是從小吃到大的店家,回憶直接湧上心頭。」觀眾吳庭儀感性地說道。林守茱的作品〈手工現作麵糰裡的香味-艋舺胡椒餅〉,重拾艋舺人對在地小吃的記憶,呈現胡椒餅於艋舺美食的重要性。另一作品〈來趣迺菜市仔,東三水街市場〉則呈現了過去傳統菜市場的興盛,在超商速食文化當的現代向觀眾展示傳統菜市場的迷人之處。 此為林守茱創作的〈手工現作麵糰裡的香味-艋舺胡椒餅〉作品,透過重塑胡椒餅攤位的模樣,喚起居民的回憶。 圖/黃亭茹攝艋舺在台灣開發初期扮演重要角色,過去曾與安平、鹿港併稱「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是台北的起源它見證了台灣歷史的發展縮影。」施景耀自豪地說道,再者,雖然當今艋舺已被稱為「台北的鄉下」,不過當地獨特的濃厚人情味是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然而,黃湘釧感慨地表示,今非昔比,作品中的人口結構多由小孩、青年或家庭所組成,不過現在的艋舺環境大多只有長者、遊客或街友。此次特展由萬華社區大學發起,展現由社區推動文化的力量,「透過公民『由下而上』的行動,而非公部門由上而下提供資源。」施景耀說道,期望藉由活動讓身在艋舺的居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強調,社區力量較能貼近在地的聲音,且能使艋舺人對於自身歷史背景能有深入的了解,促使他們更願意投入文化保存的行動。 此為林守茱創作的〈來趣迺菜市仔,東三水街市場〉,重現傳統菜市場的人情味與文化特色。 圖/黃亭茹攝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生活
第1759期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2021-12-08
【記者李謙謙綜合報導】磅礴的配樂、鏗鏘有力的旁白,緊張的劇情不斷堆疊觀眾情緒,所有人屏氣凝神,看著戲偶「大俠百草翁」身著絢麗服裝,飛舞在室外搭建的舞臺中。台北偶戲館4日首次舉辦「夜遊台北偶戲館」活動,從金光戲演出到夜間特展導覽,邀請民眾深入探索偶戲歷史,回味金光布袋戲的魅力。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說明,「大俠百草翁」(右)為金光戲最早出現的第一男主角,也是首個以丑角為主軸的角色。 圖/李謙謙攝台北偶戲館自去年1月起設置《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展出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註)近百件作品,為使民眾感受陳列戲偶的生命力,活動除由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導覽特展外,傳承60年的光興閣掌中劇團特從彰化北上,演出金光戲劇目《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讓經典角色們「活」起來。台北偶戲館專員翁子蔓表示,因金光戲中戲偶造型多使用螢光顏料,夜遊形式更能展現其金光效果,賦予民眾金光戲盛行時期的體驗與想像。註:許協榮(1925-2002)是著名的布袋戲木偶雕刻師,以精湛技藝開創新風格,曾為光興閣掌中劇團製作許多經典布袋戲偶,包含金光戲經典角色「大俠百草翁」。 金光戲偶在造型、色彩上,都有別於傳統布袋戲偶,在黑暗中會看見道具、衣物皆以螢光顏料點綴,表演更結合華麗的燈光和火焰特效,使觀賞效果更驚豔。 圖/李謙謙攝金光戲為布袋戲其中一種演變型態,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介紹其「光」字除豐富的聲光效果,也綜合了角色具金「剛」不壞之身,及沒有提「綱」劇本等含義,「希望大家透過活躍在舞臺上的偶,認識極具娛樂性的金光戲。」本場《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將傳統劇本結合時下流行題材,除重演社交平台中的熱門影片「黑人抬棺」外,台詞中穿插「實聯制」、「校正回歸」等疫情用語,引起觀眾共鳴、笑聲不斷。 光興閣掌中劇團為配合「四大病毒」主軸,甚至製作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等人的戲偶,以他們的特色語調和名言編排對話,為表演增添互動感。 圖/李謙謙攝結合現代劇場技術和年輕人才的加入,鄭成龍期盼編排更符合新時代的觀賞習慣。現場觀眾王孝章小時候著迷於電視播放的布袋戲節目,但長大後便沒有機會再接觸,看完演出,他重溫兒時對偶戲的熱愛,表演加入許多現代元素令他十分驚喜,「好像布袋戲在跟我一起成長,原來傳統布袋戲也能跟生活接軌。」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本次演出動員全家,除由他擔任旁白外,妻子負責配樂、女兒負責音效控管、兒子操弄戲偶。 圖/李謙謙攝特展不僅紀錄偶戲的雕刻過程和文化歷史,民眾也能近距離觀察戲偶的精緻樣貌,蔡易衛以閩南語生動模仿角色語氣,帶領大家回顧許協榮對偶戲產業的投入和琢磨。「透過人的雙手賦予戲偶生命和感情,像魔法一樣神秘,引人入勝。」國立政治大學布袋戲研習社成員林品妤分享,看偶戲就像是用抽離的角度觀察人,能得到和看人演戲不同的感動,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願意主動接觸和了解偶戲。 《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呈現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作品,細膩地造型塑造、深入人物情感變化的雕刻,使戲偶更加栩栩如生。 圖/李謙謙攝
次文化成特展 《腐女子的一天》欲重建大眾印象
藝文
第1667期
次文化成特展 《腐女子的一天》欲重建大眾印象
2017-11-29
【記者徐湘芸高雄報導】昏黃房間各處散落著漫畫,桌上擺放著繪圖板與電腦。《腐女子的一天》11月22至26日於高雄市鼓山區叄‧食壹餐廳初見空間舉行,旨在重建大眾對「腐女」族群的印象,由樹德科技大學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的五位同學共同籌備展出。 《腐女子的一天》其中一展區,以實境模擬腐女的日常生活空間,邀請觀眾任意走動、參觀,或是坐下閱讀體驗腐女子的生活。 圖/徐湘芸攝腐女一詞指喜愛閱讀男男情慾(boy’s love, BL)文本的女性讀者。「社會給了腐女太多負面標籤,例如有人會戲稱『腐爛的女子』。」策展人廖育淨表示,「但現實中腐女也都有各自的社會角色,例如學生、老師、或是自由工作者。」大家在自己的崗位或職業各司其職,與一般人無異。他指出,該展即是希望讓社會看待腐女的眼光回歸「單純」。散落的漫畫與凌亂的桌面營造生活的氛圍,觀眾可隨意走動、參觀,或是坐下閱讀BL漫畫。「希望以實境模擬的方式,讓大家體驗腐女子的生活。」廖育淨表示不想單純展出平面作品,因此主打體驗的外展區則是以「腐女子的日常」進行規劃。「這是一個很舒適的空間,可以從擺設上窺探與想像腐女各方面的樣貌。」觀眾陳佳鈺表示,該展以不具攻擊性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觀眾循序漸進了解,並體驗腐女的生活,「幫助釐清一些因誤解產生的排斥」。 〈腐女子的腦內構造〉作品,以739位腐女子的問卷樣本,以大腦的模型插上一個個小旗子,形象化出腐女子腦中共同的關鍵詞。 圖/徐湘芸攝半圓形擬真保麗龍大腦模型上插著一個個粉紅色小旗子,上頭寫著「萌點、少女心、推坑、羅曼史」等各式各樣的詞彙,形象化腐女腦中的世界。廖育淨解釋,該展品來自於蒐集739位腐女子的問卷結果,節錄出她們共同的話題、想法及其所佔的比重與份量。觀眾、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學生黃竣翌表示,該展將腐女的形象立體化,饒富趣味。研究表演的他,此次也受邀擔任該展廣播劇作品的配音員。BL廣播劇為策展團隊自創劇本,邀請民眾戴上耳機,搭配一旁手寫的BL故事初稿,使觀展人更親近腐女族群真實且平凡的樣貌。黃竣翌也表示是個相當有趣的經驗,「以不同於純粹動、漫畫的東西,感覺可以更立體化他們的生活」。 《腐女子的一天》策展團隊也創作BL廣播劇,並邀請男性同志擔任角色配音員,希望以不同媒介讓大家進一步了解「腐文化」。 圖/徐湘芸攝廖育淨強調,隨著媒體開始頻繁傳播「腐文化」後,「腐女子」也漸漸成為一種新興族群,被越來越多人討論。「然而主流媒體常貼標籤,或過於片面地解釋某些社會事件。」因此同為腐女的他,透過呈現腐女族群的現實生活,而非二次元虛擬內容,希望將注意力回歸該族群與真實社會的互動模式。「過往看似拿不出檯面的次文化,近代漸漸成為一種『顯學』。」樹德科大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李季紋表示,這是一個值得被討論的議題,因此十分鼓勵廖育淨等人進行創作。他表示曾建議策展團隊閱讀國內外相關讀本,爬梳腐女歷史脈絡,建構好自己的論述後,「再把展做得好玩一點。」透過環境與主題的融合,展覽才能讓人確實卸下心防去了解「腐女子」這樣一個文化。 《腐女子的一天》也邀請台灣四位著名腐女繪師,畫出屬於他們身為一位腐女的日常以及妄想狀態漫畫。 圖/徐湘芸攝 《腐女子的一天》由樹德科大五位學生籌備,展出關於「腐女」等次文化的日常樣態,望消除社會特異化的標籤與誤解。 圖/徐湘芸攝
走入「山水間」秋日雅韻派對 體驗茶道文化
生活
第1632期
走入「山水間」秋日雅韻派對 體驗茶道文化
2016-10-12
【記者曾智怡新北報導】走下地下室,迎來的不是預期的灰暗,而是明亮、伴著茶香的展間,處處都存設計巧思。「秋日雅韻茶空間派對」8日於新北市坪林茶葉博物館登場,茶文化結合音樂、舞蹈,帶領觀眾體驗茶道之美。 「陸羽著了謎─地層下的茶空間」展區備有多個茶席,參觀民眾不分年紀,體驗奉茶之餘也能嘗試泡茶,感受茶香繚繞的沉靜氛圍。圖/曾智怡攝「陸羽著了謎─地層下的茶空間展」自3月開展以來吸引許多民眾觀看,展區有11組獨具特色的茶空間,其中六組由學生創作。茶空間注重品茶氣氛營造,期望跳脫以往茶席文化所著重的器皿、茶種選擇,將品茶氛圍提升至空間層次。脫下鞋子、彎下腰,觀眾踩著木條階梯緩緩走進由窄至寬的「山水間」,體驗桃花源般的世界。這是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學生周于然、廖郁嘉、王嘉豪的作品,他們期望觀眾透過不得已的曲身動作,明白茶席前應放下身分地位,以清澈的心感受品茶的恬靜。周于然表示,創作過程中的所見所聞都將終身受用,「做茶空間這件事是走過就忘不掉的。」學生創作者多半從未接觸傳統茶文化,實踐建築系學生高迪華就表示,起初覺得茶道充滿距離感,但修習建築設計師方尹萍的課程後,發現茶道無須遵循特定守則,只要認真看待茶道,就能泡出一壺好茶。策展人方尹萍說:「茶文化是台灣很深的寶物,可是年輕人都只知道喝五十嵐。」方尹萍將茶葉知識帶入課堂,並帶學生去宜蘭、南投體驗茶葉文化。她認為,唯有勾起學生對茶的興趣,才能為茶席文化注入新活力,而非將就傳統形式,最終淪於小眾文化。坪林茶葉博物館於民國104年改變營運模式,將以往的常設展全數改為特展形式,且為了更貼近年輕朋友,前陣子也與「京盛宇現代食茶」聯名合作,將茶知識置入文創園區、百貨公司,使古老茶文化不再有距離感。 不同於其他茶空間設置在地下層的展區,「山水間」放置在戶外半開放區,扣合其「桃花源」的概念,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圖/曾智怡攝 在「奉茶」過程,茶主除傳遞茶席擺設理念與心路歷程,彼此也透過言語交流當起朋友,分享各自的人生。圖/曾智怡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