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新知
完全雲端醫院模擬臨床診療 提高醫學生訓練效益
2024-11-08
新知
清大開發AI警務平台 助基層警察提升辦案效率
2024-11-08
藝文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2024-11-08
新知
AI模型預測肺癌進展 助病患精準治療
2024-11-08
新知
台大創生成式資料庫模型 優化中小企業數據管理
2024-11-08
校園
【社論】如何避免轉型正義教育流於形式?
2024-11-08
國際
紐大學生要求擴大反歧視法 推動多元族群自主權
2024-11-08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36期
老屋成時光隧道 與偶對戲喚回憶
2016-11-09
【記者李恩台北報導】現代偶戲走進老屋,聆聽房屋裡的回憶故事。「飛人集社劇團」6日於陽明山美軍眷舍群草舍文化F206演出偶戲《吉光片羽》,結合真人對戲、現代偶戲及皮影戲,帶領觀眾看見古今交錯的回憶。觀眾如客人般被領進客廳即席而坐,接著一男一女開啟大門走進客廳,原來女人是來此找尋阿嬤的皮箱。打開皮箱,一尊頭髮蒼白,面容乾枯,身著老年人服飾的阿嬤玩偶,在演員的操作之下開始與觀眾對話,重啟過往回憶的枷鎖。 阿嬤玩偶在演員的操作下,翻閱書本回憶過往,帶領觀眾看見「她」的故事。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這本書似乎對阿嬤來說很重要。」女人拾起一本表面斑駁的書並交給阿嬤玩偶。翻閱之時,牆上投影著戰爭的畫面及黑白的老照片,伴隨響起的老歌,過往回憶片段一一浮現。阿嬤年輕時,大哥因從軍離家的影片;透過阿嬤玩偶與軍帽的對戲,重現離別前兄妹敬酒的畫面;隨著兒女出生成了母親,阿嬤婚後的生活也投影在回憶中的物件──舊時的老床單,讓觀眾看見阿嬤作為母親的歲月。最後,燈光回復平靜,兩人收拾皮箱,帶著阿嬤的回憶離開房屋。 戰爭的畫面投映於牆,阿嬤回憶起大哥上戰場的悲劇,讓觀眾透過感官感受回憶。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吉光片羽》融合偶戲並以老房子為表演空間,導演石佩玉表示,人習慣以物件儲存回憶,像是書本、收音機及皮箱等,因此希望藉此給予觀眾更真實看戲的感官體驗。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學生蔡明諺表示,這次的經驗就像是聆聽一段房屋主人的故事,而偶戲的設計在老屋中呈現也富有真實感。舞台監製、燈光設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研究所學生陳冠霖表示,老屋的空間讓燈光投影更為生動,像是回憶過往時,窗外投射進屋內的光象徵往日的美好,而燈光的亮暗亦賦予玩偶生命力。石佩玉則認為,具歷史與文化意義的老屋,比劇場搭出的舞台溫暖許多,「只要有人與故事在流動,老房子一直都在。」 燈光的亮暗設計讓沒有生命的玩偶像是真人般演出,在演員的操作之下讓偶的動作更有情感。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