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植物融動物特徵 陳姿妤創「模組畫」映自我潛意識
藝文
第1774期
植物融動物特徵 陳姿妤創「模組畫」映自我潛意識
2022-12-0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為大家介紹作品〈腦袋長草〉。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台北報導】色彩淡雅的水墨畫圍繞展場四周,畫中的植物隱約顯露動物特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舉辦《植物模組建構》個展,運用水墨結合模組(註一)的概念,重新審視理性意識下真實的自我狀態。展覽於3日至28日在99度藝術中心展出。註一:模組帶有變形與組合的概念,源自電子、機器與軟體等領域,用於組成完整功能的系統、裝置或程式。模組的概念源自理工領域,被陳姿妤應用到藝術領域,表達可隨意變形、組合與修改的創作手法,經模組化的植物皆展露一部分動物特徵。他表示,母親的躁鬱症不斷影響他的性格與人生,讓陳姿妤覺得不輕易展露情緒才能成為正常人,因此,他以不具情感的植物作為創作主題,藉此隱藏自身情緒。隨著陳姿妤開始接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後,他了解到,若長期以理性意識壓抑感性的潛意識,則可能導致心靈失去健康。陳姿妤表示,「我畫植物是理性意識使然,而被理性意識占據導致身心失衡的我,透過創作試圖找回潛意識。」 作品〈兩棲擬態〉,以不同質感的畫紙,代表水平面上下兩個世界,展現植物與動物的分界。 圖/詹晶雅攝一株淡綠的草浮於水面,水面下是黑白的海底世界,海底中充滿各種奇形怪狀的水生動物。在〈兩棲擬態〉中,陳姿妤選用較為光滑的原色楮皮(註二)代表陸地,並以紅花青絲雲龍紙(註三)代表海洋,而紙上的花瓣與纖維則用以模擬微生物。整幅畫作約有4/5為海底的範疇,陳姿妤解釋,由於過去長期夢到與水相關的畫面,歷經諮商以及藝術治療等課程後,他了解水意味內心深處的恐懼,因此,陳姿妤嘗試藉創作轉念或消化恐懼。註二:原色楮皮為具有宣紙手感及溫潤觸感的白色畫紙。註三:紅花青絲雲龍紙為一種帶有花瓣與纖維絲條感的畫紙。 作品〈剖露真心〉,以傳統水墨筆法,展現理性的植物也具「偽裝」性質,呼應陳姿妤自身的內在世界。 圖/陳姿妤提供水墨畫〈剖露真心〉中,一截被剖開的樹幹露出形似動物的肉塊、血管組織與凝固的樹液。陳姿妤說明,樹幹以表層樹皮隱藏內在世界,展現「偽裝」的性質,如同他以理性的植物為繪畫主題,不過在潛意識的影響下,仍會畫出感性的動物特徵,「描繪肉體的組織感,可以使感性的潛意識有個表達窗口,反應最真實的自我。」陳姿妤說。 《植物模組建構》的展場環境,呈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碩班以來的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許嬋貞提到,「以前我覺得傳統的水墨畫就是山、水、鳥,但他(陳姿妤)用(模組)的創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陳姿妤的親友許淑貴則分享,相較於陳姿妤大學時期的作品,給人一種搖擺、迷惘的感覺,本次展覽的畫作讓他感受到陳姿妤下筆時的肯定以及對未來的方向,「我覺得他(陳姿妤)已經願意去面對恐懼,真正的成長是你完全接受自己的樣子,不管好壞。」他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為大家介紹作品〈溶生狀態 2.0〉。 圖/詹晶雅攝
校園連儂牆延燒 在台陸生籲理性溝通
校園
第1710期
校園連儂牆延燒 在台陸生籲理性溝通
焦點
2019-10-24
【記者支琬清台北報導】自香港展開「反送中運動」至今,全台有多達49間大專院校於校內設立連儂牆以聲援香港,但也因學生政治立場不同,校內頻傳衝突,包含中國遊客撕毀國立台灣大學校內的連儂牆,及中國文化大學、義守大學中國學生(以下簡稱陸生)和香港學生(以下簡稱港生)間的肢體碰撞等。近日,國立政治大學校內出現「反連儂牆」,文宣內容疑似為陸生撰寫並張貼,提倡理性溝通、聲援合格執法的香港警察等。此文宣在僅不到一週內收到其他學生的積極回應,文宣和紙條布滿三面牆,形成全新的討論空間。 學生在新「反連儂牆」的下方以金屬油漆筆作畫,並擺上警察執法時會使用的器具,希望更多人能關注香港警察執法失當的問題。 圖/支琬清攝連儂牆,又稱藍儂牆,最早出現於西元1980年代捷克共和國(簡稱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修道院廣場,因學生在牆上塗寫披頭四樂隊的歌詞以及約翰.藍儂風格繪圖得名。內容多為當時捷克群眾對共產政府體制的不滿,後衍生為表達青年抗爭的象徵性符號。 國立政治大學原先連儂牆設立於綜合大樓,近日疑似為中國學生所張貼的新「反連儂牆」,內容為支持香港警察合理執法、要求理性溝通。 圖/支琬清攝「連儂牆原本的意義不是支援香港,而是大家都可以自由發表言論的地方。」政大新聞學系學生黃彥晨認為,連儂牆並非只為香港反送中運動服務,而是象徵言論自由的精神。對於全台大專院校紛紛設立連儂牆,陸生小越(化名)讚賞台灣學生關注中國香港情勢的態度,他指出一個能提供多元意見和思想的平台,對於長期處於一言堂環境的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機會。 字條上相較於舊連儂牆,出現許多不同立場的聲音,無論是表達自己看法或是回應他人立場,牆上呈現更多元的意見。 圖/支琬清攝曾參與社會運動的政大社會學系學生丁鈞佑,對連儂牆則有另一種看法。他認為,言論張貼是對一個公共空間的佔領和展示,連儂牆雖歡迎不同意見的張貼,但實際上不同意見出現時,容易被主流意見的文宣「包圍」。丁鈞佑也提到,聲援香港反送中的連儂牆是號召支持及抗爭的手段,而非與他人「意見交流」或「達成共識」的平台,陸生的想法並不容易被主流意見的學生們看見。因此當出現疑似陸生張貼並撰寫的文宣時,丁鈞佑抱持正面態度,他說:「我們可以開始討論香港人的暴力抗爭是否合理等實質議題上進行辯論,而非停留在『你怎麼可以撕我東西』的層次上跳針或鬼打牆。」陸生S(化名)也說:「不論民主牆、連儂牆,一面『牆』的政治立場難免是有偏向的,因此不能保證所有言論都有自由,而且在上面得到充分的聲張。」但他也進一步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S認為,發表「支持獨裁政府限制言論自由」的言論不應屬於言論自由保障的範疇。 不少意見以詼諧戲謔的方式呈現,將原先張貼紙張包圍,並放上「新中國言論改革示範區」標題。 圖/支琬清攝提到因連儂牆校園內產生的各種衝突,陸生S很無奈,表示並非所有陸生都如台灣媒體的報導,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有破壞言論牆的行為,有不少陸生同樣追求普世的自由及和平價值,期望學生能互相理解。香港學生燕霧彈(化名)認為攻擊及破壞行為是阻止他人表達意見的行為,希望不同意見的學生能面對面交流,他說:「港生與陸生之間一直有一條無形的線,但如果知道對方想法差不多,也可以當朋友。」 反連儂牆的出現引起學生關注,不同意見的學生也張貼文宣與字條,以匿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或理念。 圖/支琬清攝政大法律學系學生、學生會會長柯嘉偉指出,與反送中立場不同的學生自行張貼文宣,而非使用暴力衝突是政大學生展現另一種對話的高度。政大秘書處主任秘書張其恆表示,學校尊重合法表達意見的自由,也期望學生能營造理性討論及溝通的學習環境。而無論是來自中國、香港或是台灣的學生,皆期待不同立場的學生能彼此溝通及互相了解,不因他人立場與自己不同而暴力相向,理性溝通才能達成真正的言論自由。政大野火陣線社長、同樣就讀法律學系的林冠甫表示,希望台灣學生能多傾聽來自不同背景的意見,「因為民主不是只有一種聲音。」 政大野火陣線的社長與社員對「反連儂牆」抱持正向樂觀的態度,認為不同意見的學生也能理性表達自己的意見。 圖/支琬清攝
長庚隔離宿舍空間 學生質疑標籤化跨性別者
校園
第1692期
長庚隔離宿舍空間 學生質疑標籤化跨性別者
2018-12-13
【記者陳宣懿綜合報導】長庚大學去年9月,因校方不讓「跨性別學生」住進符合自己性別認同的宿舍中,引起爭議。對此校方決議增建「多元需求宿舍」,額外獨立設置空間,希望解決爭議。長庚學生會會長潘仁顥質疑,校方制度上希望去標籤化,實際上依舊標籤化跨性別者的住宿空間。長庚大學原為跨性別者獨立規劃「友善宿舍」,將住宿規範建立在生理男女上,導致跨性別者住入不符合心理性別的宿舍。對此長庚性別平等委員會來文,要求宿舍應去標籤化,校方因而提出多元需求宿舍。該宿舍除跨性別者可申請,亦包含身障者、短期受傷者以及高度心理關懷者。實際上,校方卻獨立規劃一塊空間提供跨性別者居住。潘仁顥認為,「多元需求宿舍」不該隔離跨性別者的居住空間。他期望校方能讓跨性別學生自行尋找室友,並在保密情況下,住進跨性別者所認為合適性別的宿舍。潘仁顥亦指出,學校擬設置「多元需求宿舍」之地點,原為宿舍大廳旁的貴賓招待所,並非學生住宿空間。潘仁顥認為,跨性別學生住入改建的多元需求宿舍,由於該處非一般生住宿區,進出將引起他人關注。此做法易使跨性別學生處於「被出櫃」的困境,更容易遭致性騷擾或歧視。跨性別者、長庚大學學生克克(化名)表示,校內近九成學生都有住宿,當跨性別者被獨立安排到多元需求宿舍,將使跨性別學生無法融入團體生活。長庚護理學系學生胡曼蓁表示,假設跨性別者已與室友、家長做好全方面的討論,學校不需獨立跨性別者的住宿空間。他認為,最根本的辦法,是讓跨性別者能依照自己的心理性別選擇住宿地點。針對此次爭議事件,長庚大學表示不接受訪問。 學校改建兩間雙人房,一間提供給女跨性別者,另一間提供給男跨性別者,性別以學籍登載為主。 圖/克克提供 多元需求宿舍位於女宿的交誼廳旁,原規劃給教授或訪問學人居住,現改建供跨性別學生入住。 圖/克克提供
伸展台成劇場 樹德科大服設秀創意
藝文
第1661期
伸展台成劇場 樹德科大服設秀創意
2017-10-18
【記者王若穎高雄報導】2017「SFDA_新潮獎」時尚設計新銳競賽於15日盛大舉行!除了往年的時尚設計組,本屆新增前衛創意組,著重於新媒材的創意應用。前衛創意組由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學生廖子閎設計的《索多瑪的情人節》拿下首屆冠軍。 毛布料織成的馬型頭套,與藍色透明布連身裙的對比,表達理性與獸性的衝突。 圖/廖子閎提供索多瑪在《聖經》中是罪惡之城,由於索多瑪的居民生活淫亂,導致整座城市遭上帝毀滅。廖子閎表示,關於索多瑪有許多解釋,「有些人認為是表達同性的紊亂關係,我把它提升成內心的獸慾。」廖子閎以此作為文本發展作品理念,希望透過《索多瑪的情人節》讓人從理性的現代社會中,找回獸性的自我。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曾提出阿尼瑪與阿尼瑪斯的概念,阿尼瑪代表男人性格中的陰性成分;阿尼瑪斯則是女性心靈中的男性特質。若人們將此意象投射到異性身上,對方將可能變得充滿魅力。廖子閎解釋,在愛情裡與自己個性互補的對象更具吸引力,「這從原始層面來說就是獸性的展現。」伸展台上表演者戴著馬型頭套奔馳穿梭,象徵脫韁野馬的獸性;蝴蝶優雅停駐在兩側身著藍色紗裙的女模特臉上,比喻理性的現代社會。毛布料織成的馬型頭套與藍色透明布連身裙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展現理性與獸性的衝突與互補。 蝴蝶停駐在身著藍裙的模特兒臉上,比喻理性的現代社會。廖子閎希望從理性的社會中找回獸性的自我。 圖/《索多瑪的情人》模特兒楊昀諺提供時尚設計組獲獎作品《文化葬禮》則追悼傳統文化的逝去。「二十一世紀,我們追求演進,埋葬文化。」樹德科大流行設計系學生郭恆生、蔡佳頤描述理念。郭恆生表示,隨著高雄都市更新計畫的執行,傳統古式建築被拆除改建,這塊土地的歷史記憶也逐漸被抹去。他們運用紅色布料、旗袍表現傳統,並將土灰色披肩外套覆蓋其上,比喻人們親手埋葬傳統文化。郭恆生表示,為了呈現作品的氛圍,他實地探訪附近即將被拆除的低矮牆建築,並拍照搜集素材。《文化葬禮》中,旗袍的版型是中國服飾的代表,暗紅色意味著傳統文化的黯淡與消逝,蕾絲的結構則象徵曾經的繁華。 《文化葬禮》追悼傳統文化的逝去。學生運用紅色布料、旗袍象徵傳統,將土色的外套覆蓋其肩,比喻人們親手埋葬了傳統文化。 圖/郭恆生提供評審老師鄭秋月表示,《文化葬禮》在布料的厚重感及款式設計上掌握得當,整個展演氣勢十足,但希望能多增添古文化的內斂氛圍。她認為比賽今年新擴增前衛創意組,讓學生能有更多發揮,《索多瑪的情人節》以劇場式表演敘事,是很好的嘗試。但為了兼顧公平性,比賽未來可能會稍微限縮舞台呈現的方式,讓展演更著重在服裝時尚的表現。
理性傳達婚平觀念 青年盼改善城鄉差距
校園
第1643期
理性傳達婚平觀念 青年盼改善城鄉差距
2016-12-28
【記者邱舒恬彰化報導】喚醒彰化青年聯盟及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侶盟)23日傍晚於彰化火車站前發起「婚姻平權・『彰顯人權』活動」,希望能在26日「婚姻平權草案」初審前以理性溝通為核心,和彰化居民交流對婚姻平權的想法及破除因資訊流動過快而衍生的謠言與歧見。 婚姻平權草案的推動是今年大眾關注的焦點,但彰化缺少支持婚姻平權的聲音。活動志工蔣銀珊指出,即使是社會運動也有城鄉差距,外界對彰化的印象只停留在永福長老教會曾在11月以「彰化縣護兒聯盟」的身份抗議性教育影片的放映。蔣銀珊表示不希望自己所生長的土地默默困在反對同性婚姻的氛圍或印象中,因此決定在法案初審之前,試圖打開討論婚姻平權議題的空間。 活動志工蔣銀珊向來來往往的彰化市民表達希望開啟談論婚姻平權議題空間的決心。圖/邱舒恬攝 伴侶盟志工、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組學生王威程表示,此活動的舉辦目的也包括凝聚彰化人支持婚姻平權的情感。未來將與當地大學的性別社團如「彰師大性酷社」、「大葉彩虹同話社」等持續發起類似的溝通、交流活動,共同打造能讓彰化人對婚姻平權議題暢所欲言的發聲管道。此次活動成功號召許多彰化青年返鄉參加,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盧育萱認為此次因氣氛掌控得宜,除了能吸引學生族群外,也讓態度較保守的中、老年彰化居民能以較緩和的方式接觸到婚姻平權的正確觀念。 喚醒彰化青年聯盟青年及伴侶盟志工在彰化火車站向民眾分享婚姻平權理念。圖/邱舒恬攝為期兩個小時的行動共蒐集到約200張左右的明信片及141份婚姻平權修法連署書,蔣銀珊表示這些成果將作為日後向立委呈現彰化民意的力量,讓彰化支持同性婚姻的聲音不再缺席。 喚醒彰化青年聯盟志工高舉標語,希望能凝聚彰化人支持婚姻平權的氣氛。圖/邱舒恬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