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各界為氣候而走 籲政府加強減碳力度
影音
第1817期
各界為氣候而走 籲政府加強減碳力度
2025-11-07
【記者蔡得曦、林庭如、黃律齊採訪報導】面對即將於本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十組環保團體於1日號召各領域組織,在台北市政府東門廣場發起「為氣候而走」遊行。環團呼籲政府兌現淨零排放的承諾,積極以碳費制度推動產業低碳轉型。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忻儀表示,雖然台灣並非聯合國成員,但在極端氣候之下有強烈的調適應對需求。「我們希望集合百工百業不同的團體,向政府、向這個世界宣示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準備。」 日本、新加玻等鄰近國家皆已執行碳定價制度,我國則依《氣候變遷因應法》制定「碳費制度3項配套子法」,於去年底公告一般費率為每噸300元,並宣布針對各行業試行碳費徵收,規劃於2026年起正式實施。政大種子社長林尚杰認為,政府給予企業高於淨零轉型所需要花費的補貼,但很多公司不一定真的做到淨零轉型。 碳費制度的上路也象徵臺灣走向碳定價時代。有別於國際間常用的碳稅,碳費由環境部管理並採專款專用,意味著多數款項將用於溫室氣體減量的業務。至於採行碳稅的國家,則是由財政部門主管稅款,並由中央統籌分配。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認為碳費只是開始,應該要逐步引進到碳稅,並且點明用途,也就是將部分碳稅用於除碳的基金當中。 我國目前透過優惠費率鼓勵產業實質減碳,並根據轉嫁碳排至國外的難易度,分有高碳洩漏風險事業與非高碳洩漏風險事業。若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即可適用優惠費率,經計算後最多可減少大約九成碳費,引發大眾對於碳價過低的討論。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雨璇說明,臺灣已不再是發展中國家,應對齊已開發國家的碳價。「會希望臺灣在2030年的碳價上面會更有企圖心。」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則解釋,碳費的目標就是希望做減量,「現在的做法就是透過優惠費率,還有高碳洩漏風險指標促進低碳轉型。」 在「2050淨零排放」的限期下,環團希望透過遊行提醒政府加強減碳力道,針對能源、工業等關鍵部門訂定明確減量策略。而碳費制度能否協助我國達成減碳目標,仍有待各界持續關注。
拒空汙 東海生抗議台積電擴廠
校園
第1597期
拒空汙 東海生抗議台積電擴廠
2015-05-14
東海社會系學生許書綺手持標語,認為不該為了就業機會犧牲居民健康。圖/張以萱攝 【記者張以萱台中報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等團體8日上午到到台中市政府前,抗議台灣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為擴廠,欲開發大肚山53公頃林地並遞交陳情書,希望市長林佳龍出面回應。由於東海大學臨近大肚山,東海大學人間工作坊和東海台灣文化研究社也到場聲援。 「小樹不是樹,台中的小孩跟嬰兒也不是人嗎?」大肚山學社社長吳金樹吶喊。大肚山53公頃林地已是台中僅存的綠肺,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擴廠估計將剷除約15萬棵樹,「但環境評估報告竟只載明影響5000棵樹,根本謊報」,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直指。環保團體並要求市府立即終止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擴廠計畫,讓民眾生活不再受工業污染影響。 東海大學位在計劃開發區南邊,同時處於大肚山下風處。東海社會系學生廖子萱表示,從學校可以看到整個台中盆地上空籠罩著霧和黑色工業廢氣,她也提到,很多廠商在半夜偷排放廢氣,時常會聞到比燒金紙還刺鼻的味道,讓很多學生需戴口罩上課。東海社會系學生許書綺則指出,周遭朋友自從搬到台中長期居住後,皮膚或呼吸道常過敏。「7000 多個就業機會不該是犧牲掉10、20萬,甚至更多中、彰、投市民的居住環境而得來」,她說。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指出,民國100年行政院環保署公布細懸浮微粒(PM2.5)的控管標準為年均值15微克/立方米,而至103年的四年間,中部四縣市全面惡化,如台中市沙鹿站從30.0微克/平方米增至37.3微克/平方米,增幅高達25%。行動聯盟認為,台中市女性的肺癌發生率從68年至100年增加四倍,跟台中空污持續惡化息息相關。東海社會系助理教授鄭斐文更指出,雖然沒有明確醫療證據,但她發現東海很多教授也都因環境問題而得癌症。 許書綺說明,本次聲援抗議行動,除了希望能將人民聲音上呈至執政單位,更希望台中民眾都能注意到這項議題。廖子萱則說,由於本次開發案是秘密進行,許多學生還不知情,東海人間工作坊社將會把議題帶回學校,透過講座跟討論會,使更多同學共同參與討論。 當天抗議民眾在市府前陳情未果,轉戰中科擴廠基地靜坐、並張貼標語。環保團體為了表達保護大肚山53公頃森林及拒絕高汙染、高耗能的工業之訴求,24日將號召民眾走上街頭,藉遊行向台中市政府反對中科擴廠開發案。東海人間工作坊社及東海台灣文化研究社均表示會再度參加。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