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工作坊體驗視障棒壘球 推廣「適應體育」概念
生活
第1800期
工作坊體驗視障棒壘球 推廣「適應體育」概念
2024-11-22
【記者周元曦台北報導】師生們戴起眼罩,在一片黑暗中摸索,試圖只依靠聽覺接球。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以下簡稱體科系)所承辦的「適應體育增能工作坊——盲人棒壘球運動體驗活動」於16日登場。活動邀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前來講授,除了讓眾人更加了解視障人士在運動中的需求與挑戰外,也望擴展適應體育概念,建立「適合每一個人」的運動環境。 「我們體科系有一門課程叫做適應體育概論,課程中包括盲人棒球、輪椅籃球以及地板滾球,讓學生去體驗。」活動主持人,臺師大體科系教授林靜萍分享道。他解釋儘管大學端有開設適應體育課程,但課程總數不多,因此以加開工作坊的方式,讓更多師生未來在教導身障者學生時能更有餘裕,因此活動不只體科系學生參與,更有現職教師與特殊教育學系(以下簡稱特教系)的學生前來學習。 「你們有接觸過視障學生或朋友嗎?」講師潘瑋杰向參加者提問,然而現場卻一片靜默。多數學員不曾接觸過視障者,難以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外,更無從得知視障者在運動中可能面臨的困難。另一位講師,同時為視障人士的郭育廷以自身經歷為例,說明當視障人士想要運動時,首先面臨的就是交通問題。「在台北市和新北市情況相對較好,但一旦離開這兩個縣市,從事運動的視障者數量就會大幅減少。」他說道。他解釋台北市和新北市擁有捷運系統,對視障者來說相對便利。然而在其他縣市,視障者若想去運動,通常只能搭計程車,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此外,由於台灣目前並未將運動視為必要需求,台北以外地區的復康巴士多半無法以運動為理由提供服務。「別說運動場地是否友善,光是要到達場地對我們來說就已經很困難了。」郭育廷說道。 為了讓參與者更深入了解視障者在生活中面臨的挑戰,郭育廷進一步說明一般人對視障者的迷思與刻板印象,「有時候我只是想問路,但當我靠近別人時,他們常常會迅速閃開,誤以為自己擋住了我。」他在課堂中幽默地自嘲道,指出許多人會替視障者設想需求,但往往並非視障者真正需要的幫助。為了讓參與者能親身體驗視障者運動的特殊性與挑戰,郭育廷為眾人規劃了一場模擬盲人棒壘球的小型比賽。賽中一人負責投球,其他參與者則戴上眼罩,模擬視障者的情境來接球。參與者在戴上眼罩後行動受限,即便依靠聽覺定位,也難以精準找到球的來向。臺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學生蔡孟函分享自身感受,他提到體驗讓他對視障人士的需求有更深的理解。「我本身有上過定向行動的課程,這次的活動與我的學習內容相結合,對我幫助很大。」他說道。透過參加工作坊,更能體會視障者在運動中需克服的挑戰。 「因為我也是相關科系,所以想說來學習。」臺師大特教系學生張綵庭說道。他表示以後可能會成為特教老師,參加活動對領域知識的熟悉有所幫助。他建議,若學校舉辦宣傳週、拍攝具有教育意義的適應體育相關綜藝節目與宣傳片,或許可以吸引更多人參與。林靜萍表示,未來體科系將舉辦更多元的活動,邀請相關科系師生一同參與,除了擴展適應體育的意識,透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討論,也能喚起大家對適應體育的關注。
盲人節倡視力保健 帶領民眾體驗視障者不便
生活
第1709期
盲人節倡視力保健 帶領民眾體驗視障者不便
2019-10-16
【記者李權洲台中報導】戴上特殊眼鏡,眼前五彩繽紛的世界變成模糊白茫的景象,人們只能依靠身旁的陪伴者,找出前進的方向。「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光公益協會」為響應國際盲人節,於12日舉辦大型園遊會活動,其中的「視障體驗」讓民眾藉由道具感受視障者生活的不便,進而體認到視力保健的重要性。 人們戴上特殊眼鏡,由活動志工協助其前行,體驗視障者生活之辛苦。 圖/李權洲攝每年的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旨在推動社會對盲人之關懷及提升盲人的生活品質。愛之光協會自2016年起在台中市區舉辦盲人節的推廣活動,其中的視障體驗讓民眾戴上降低配戴者視力的特殊眼鏡,在視力不佳的狀態下完成繪畫任務。民眾在戴上眼鏡後往往難以行走,必須要由志工陪同才能前進,此外,原本輕而易舉的塗鴉在失去視力的狀態下,也變得艱鉅許多。 視障體驗活動中,民眾先抽取一樣物品,在到達任務區後把抽到的物品畫出來。 圖/李權洲攝「戴上眼鏡後眼前完全是白茫茫一片,只能隱約看到光跟影子。」活動參與者、擁有百萬訂閱者的YouTuber「黃氏兄弟」其中的弟弟瑋瑋(本名黃挺瑋)說。他坦言自己當時因為看不到,失去方向感而感到迷茫。哥哥哲哲(本名黃雍哲)則覺得戴上眼鏡後降低了測量距離的能力,「很難判斷東西到底距離多遠。」兄弟倆也提到由於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常常會有長時間使用電腦的需求,因此更須重視眼睛的保護。哲哲表示自己用眼一小時就會起來走走,這時也會去提醒弟弟休息,「家人和朋友間可以互相提醒,確保不會用眼過度。」 黃氏兄弟上台分享視障體驗活動的過程和心得,同時向粉絲宣導護眼重要性。 圖/李權洲攝活動志工、嶺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學生廖維羿表示,他看到很多視障者在家人陪同下參與活動。他認為社會大眾多會對視障者感到同情,正因如此我們更須將這份同情轉為實際行動去協助他們,「像是過馬路時攙扶他們或是提醒前方行人有視障者通過等等。」參與活動的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學生、全盲視障者呂宗儒提到,現在給視障者使用的公共設施仍有些設計不良之處,對他們來說有些不便,「像是導盲磚有些是連到牆壁,我們會被誤導去撞牆。」他除了希望政府能改善基礎設施以外,也呼籲社會大眾要更重視自己的眼睛,「平常沒事多出來走走,不要被手機電腦綁架了。」
指尖森林 點入新視界
新知
第1661期
指尖森林 點入新視界
2017-10-18
【記者徐湘芸綜合報導】視障者的學習過程中,經常忽略視覺認知,多以純文字草草帶過。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團隊設計「指尖森林」,將植物翻模壓印設計,讓視障者在閱讀點字書的過程中,亦能透過觸覺建立認知。作品也入圍2017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設計獎。 「指尖森林」設計出有別於生硬的點字書的觸覺,透過「雙視」設計理念,希望能讓視障者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植物的樣態。 圖/曾羿霈提供「指尖森林」內採壓印設計,並擬真呈現葉形與葉脈,分為三冊,共收錄國內生活常見的30種植物。另也搭配詩詞或小常識,讓人對植物背景有更深層的了解。團隊成員曾羿霈指出,國內外視障教材類型稀少,多半是一般書籍貼上點字貼膜,文獻資料更從未出現實物一比一翻模壓印的教材。她表示,希望作品可以更貼近使用者,「即便是看不見的視障者,我們依舊想將美感帶入他們周遭」。 植物點字書以真實葉型翻模,希望能呈現真實的植物姿態,讓視障者閱讀過程中能感受書中所形容的大自然。 圖/曾羿霈提供負責壓印的王映婷表示,選紙過程中多有考量,由於壓印選用紙必須不具紋路以免干擾閱讀,又必須扎實而不被壓壞。然而除選材外,技術突破也是一大考驗。曾羿霈解釋,因傳統打字機無法配合版型要求,故她們特別諮詢國立台南大學視障教育與重建中心,最後採用純手工點字機板,卻也因此費力又耗時。曾羿霈提到作品發想自電影《逆光飛翔》,「其中一段男主角的媽媽帶著全盲的他一邊摸著樹木,數著第幾棵轉彎才是回家的路。」所以此次作品同樣是以對植物的觸覺感知,建立視障者對生活與自然的感受。王映婷說,概念上盼能傳達「雙視」,即觸覺與視覺。全白壓印的設計,讓即使是一般人也只能看見一片白,唯透過光影才能看見全貌。她強調,除了能達成讓閱讀者與教學者共學外,「也希望能讓明眼人體驗視障者們看不到的感受,以及一片空白的世界」。 「指尖森林」結合點字書與觸覺感知,透過葉型立體壓印與的文字介紹,希望可以關懷視障者的感知建構。 圖/曾羿霈提供曾羿霈表示,讓視障生體驗「指尖森林」的過程中,發現視障者會因無法視覺辨認,害怕有毒或受傷而拒絕接觸大自然;但透過「指尖森林」,得以讓視障者感受真實自然的樣貌,那是在其他點字書裡讀不出來的。受邀體驗的南大特殊教育學系學生吳靖瑄表示,過去從沒接觸過類似的教材,新奇感讓她直呼:「我真的第一次看到,希望之後也能摸到真的植物,看跟書上一不一樣。」
盲者「睛」喜 紅外線生物眼近真眼
新知
第1597期
盲者「睛」喜 紅外線生物眼近真眼
2015-05-13
【記者吳盈蓉綜合報導】在過去,視障者若眼中感光細胞壞死,則失去的視力難以復原。隨著世界各團隊近年積極研發「視網膜假體器件」(俗稱生物眼),改善甚至恢復患者視力不再遙不可及。4月28日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在法國「IEEE神經工程研討會上(IEEE Neural Engineering meeting) 」發表一款「紅外線新式生物眼」,不僅免去笨重的電池設備,甚至能使成像品質更接近自然視覺。 患者須預先在眼球後方植入晶片以接收訊號,再戴上裝有攝影機的眼鏡,並佩戴一個口袋大小的處理裝置。此裝置會將攝影機收到的影像光源,轉換成紅外線訊號,並從眼鏡射入眼球。團隊成員、史丹佛學生雷馨(Xin Lei)表示:「視網膜假體能代替壞死感光細胞的基本功能。」她同時補充:「視網膜假體本身即是光電轉換器陣列,陣列中每個感光像素都能獨立地把入射光轉化為電流。」此時電流會刺激眼球中的除壞死感官細胞外的健全神經細胞,並將產生神經脈衝,傳入大腦後形成視覺。 此款生物眼因團隊運用光電技術,光源訊號得以供給視網植入晶片所需的電力,省去電池裝備。為了避免患者產生恐光症,團隊並非直接將可見光射入眼中而是轉換為紅外線。考量到部分視障者的感光細胞並非全然壞死,依然能接收些許可見光,因此團隊不希望視網膜假體干擾正常視覺。 與其他生物眼相比,團隊成員、史丹佛教授丹尼爾・布林克(Daniel Palanker)表示:「我們的生物眼有較低的像素間距,因此能有較好的視覺品質。」由於精簡了數據處理裝置與電池設備,像素排列得以更加緊密。雷馨則補充由於團隊所使用的植入器件直徑為1毫米,厚度只有30微米,因此在眼中不會影響正常的轉動與微跳視(microsaccade)。她也提到,團隊同時大量運用正常視網膜神經細胞的信息處理能力,因此更加接近自然視覺。 生物眼的製作與測試過程相當繁雜,雷馨表示:「我主要負責光學與電學測量,備置過程相當複雜,其中包括八次的光刻成像。」她也提到每個步驟都需要多次的測試以確保結果成功,而解決每個問題都需要大量閱讀文獻與反覆研討。在生物測試部分,不僅搭建耗設備時耗力,更需要在噪音及大的環境中做測試,而要取得有意義數據也相當不容易。 目前這款新式生物眼已成功商品化,並預計在西元2016年春季進入臨床試驗。布林克表示,團隊目前正進一步縮小像素間距,希望能在影像品質上能在有所突破。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