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新知
第1801期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記者李香霆報導】分類學是奠定所有生物科學研究的基礎,藉由找尋、鑑別並命名新物種,逐步勾勒出更完整的生態系統。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廖德裕的研究團隊中,博士生莊維誠與碩士生陳冠勳分別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溪流及台灣東北角的大溪川,發現青蜂枝牙鰕虎魚與台灣竿鰕虎,並前後刊登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FISH BIOLOGY》,從形態描述到DNA分子研究,證明世界首次發現兩物種並登載紀錄。 莊維誠長久以來專注於瓢鰕虎魚亞科的分類及親緣關係研究,其範圍涉及鰕虎魚的分類、族群遺傳和DNA分析。在菲律賓進行魚類調查時,意外發現一種未留下標本記錄的新物種,並正式命名為青蜂枝牙鰕虎魚。陳冠勳則是以台灣竿鰕虎魚族作為研究題目,對台灣的竿鰕虎魚族做分類研究及親緣鑒定。這次在東北角大溪川下游以陷阱捕捉洄遊性鰕虎時,採集到以往未被發現的竿鰕虎魚種,因此命名為台灣竿鰕虎。 青蜂枝牙鰕虎魚有橄欖綠色的身體、藍色金屬光澤的頭部,配色類似南美洲的藍頦青蜂鳥,加上擺動胸鰭的游水姿勢也如同蜂鳥振翅般,因此得名青蜂枝牙鰕虎魚。有別於其他枝牙鰕虎魚,青蜂枝牙鰕虎魚的尾鰭上緣有仿若唇印的橘紅色小板塊。莊維誠蒐集多種樣本比對,發現此魚與菲律賓巴拉望島的巴拉望枝牙鰕虎,還有中國海南、越南一帶的多鱗枝牙鰕虎是姐妹關係,依據此生物史重新區分枝牙鰕虎魚類。 台灣竿鰕虎的大小只有二到三公分,外表光滑且沒有鱗片,因此在日本被稱為蚯蚓鰕虎。不同於枝牙鰕虎,牠只有臀鰭和第二背鰭,第一背鰭已經退化至消失。此次陳冠勳發現的台灣竿鰕虎,體色呈半透明、淡黃色,尾鰭前方明顯的黑色斑點是為辨別的特徵。由於台灣竿鰕虎的棲地在出海口淺沙灘帶,陳冠勳表示,採集上是相當大的挑戰,「要在沙地裡找到一隻魚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牠體型小又跟沙色很像,沒有辦法直接看到,只能靠直覺和運氣去抓魚。」 兩新物種皆為小型兩側迴流性魚類,成魚產卵於淡水下游河段,孵化後飄到河口或海洋成長,長至幼魚再上溯回淡水,如此不斷循環交替。由於牠們是底棲生物,如果河川經過人工干擾,就會導致生態受到影響,莊維誠舉過去的案例表示,「以前大溪川冬天乾旱嚴重,因為人工構造物導致當地的河流斷流。」像鰕虎魚需要依附在石頭下生長的物種,便無法順利產卵繁殖。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說明,「分類是全世界的事情,鰕虎魚類的多樣性與物種之間的相關性還有待更多研究釐清。」由於河海洄游魚類的活動範圍廣,所以除了實地採樣物種外,還需建立扎實的樣本基礎。他認為透過多方比較周邊物種,才能夠鑑往知來,促進國際間在物種保護方面的合作發展。
埋葬蟲研究新發現 屍體重量成繁殖關鍵因素
新知
第1800期
埋葬蟲研究新發現 屍體重量成繁殖關鍵因素
2024-11-22
【記者蔣若暄報導】「我們驗證了長久以來使用實驗鼠作為繁殖資源,是具有代表性的。」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與團隊成員林暐鈞、許耿彰、謝季恆、李月嘉,使用來自野外的動物屍體,研究埋葬蟲利用不同來源、重量的屍體繁殖情形,驗證過去實驗室針對埋葬蟲研究的有效性,成果於2024年10月刊登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 「埋葬蟲是一種會分解或清除屍體的昆蟲。」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生林暐鈞表示,埋葬蟲會利用死亡的生物繁殖並餵養後代,分解屍體時能促進土壤養分循環,也能作為全球暖化的生物指標。過去研究顯示,埋葬蟲數量會隨地區氣溫上升而顯著減少,觀察其族群狀況可了解當地溫度變化與環境破壞程度。孫烜駿指出過去的實驗多僅以小白鼠作為屍體,導致樣本過於單一,無法確定實驗結果能否反應埋葬蟲在自然界中的繁殖情況,希望探討埋葬蟲的生殖效率是否會因樣本來源和重量差異而改變。 「如果用鳥類或兩爬類,也許會因為屍體營養狀況不同影響到埋葬蟲繁殖。」為了釐清使用各類物種對埋葬蟲生殖的作用,團隊與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合作,取得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的野生動物屍體,並分析其體內的蛋白質與脂肪含量。結果發現,雖然三者的脂肪含量相近、爬蟲類的蛋白質組成較低,但對於埋葬蟲繁殖和幼蟲生長結果並無顯著影響。 確認埋葬蟲使用不同物種的生殖效果相似後,接著比較121組利用不同動物的繁殖表現差異。團隊將1到100公克、不同重量屍體各自放入容器,並加入一雌一雄的埋葬蟲與土壤,觀察卵數、孵化成功率、成蛹前的幼蟲數量與總重。「數量可以判斷族群大小,昆蟲越重代表越健康。」林暐鈞補充道。團隊發現實驗鼠和野外物種效果相似,最佳繁殖區間皆落在30到40公克。由此可知,不同物種影響不大,屍體重量才是幼蟲生長的關鍵因素,因此過去使用實驗鼠作為樣本,亦能反映出埋葬蟲在自然環境中的繁殖趨勢。 孫烜駿提到,取得屍體是研究中最困難的環節,「我們每次可取得的屍體數量可能只有20到30隻,所以必須累積很多代的實驗資料。」從營養測定到繁殖實驗,團隊歷時約一年半才完成。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文伯分析實驗結果對埋葬蟲領域研究的意義,「這篇研究可以說是幫以前所有學者背書。」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校園
第1799期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記者吳妤潔報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於10月23日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教大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表示,校方在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教育法》第五條(註一),以及政府推廣「全民原教」的背景下成立該中心,期望建立完整「邵族學」。 註一:為發展及厚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應會商教育、科技、文化等主管機關,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並積極獎勵原住民族學術及各原住民族知識研究。 陳盛賢說明,中心主要以推展原民文化與建構原民意識為宗旨,服務對象擴及全國,「原民教育就是全民對原住民族有所了解,全民對於原民文化能尊重、欣賞跟接納。」除了透過田野調查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系統外,亦會辦理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在教育文化方面,則以伊達邵國小為實驗標的,藉由故事文本、測驗和課程讓學生了解邵族的價值觀,也會讓學生在部落過年時錄下活動影片,進一步進行文化分析。 對於大專校院成立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新竹縣桃山民族實驗小學校長蘇美娟給予肯定,「大學來做這樣的事情,譬如說重新爬梳文獻跟分類資料,讓我們至少有一個儲存的空間。」但部落耆老們漸漸消逝,他認為校方應加快田野調查的速度,並公開調查資料,也建議透過辦理工作坊或教案的方式,讓知識得以傳承。中教大體育學系學生楊璐珈則表示,校方成立中心對保留原住民族文化有一定重要性,能讓有興趣的人透過此管道了解、認識原住民族文化。 台灣繼續前進原住民教育文化產業協會執行長Valis ismahasan指出,早期原住民族缺乏文字紀錄,多數學者會利用語言學或符號學理論,試圖定義原住民的文化發展,也可能因詮釋不同產生衝突。他建議中心在傳遞原住民族知識時,須注意師資人才的平衡,「有時候太偏學術界的話,會失去部落那種教育建構的生活溫度。」若廣邀真實生活在部落的人參與課程設計,能讓知識體系的建立更加客觀與宏觀。 為培育原民師資,學生除了能透過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了解原鄉教育現況外,陳盛賢也進一步說明,原民師資培育分為在學、在職和知識研究中心三階段進行。首先大學端會設立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課程,正式老師則會持續進修和研習,最後則依靠知識研究中心建立完整知識體系,挖掘原民的知識和價值。然而,教育部近年雖積極推動全民原教,但原住民族文化師資仍略顯不足。蘇美娟指出,現階段多是校內現職老師推廣原民文化,但在各校的占比近乎於零,且目前國內並未針對原民文化老師制定相關法規,授課老師的鐘點費不固定,造成較少學生願意投入教職,「將來有沒有可能有所謂的文化老師,像族語老師一樣專職化?」蘇美娟建議可以透過在各大學開設學分課程,讓學生通過後能獲得證照到學校任教。
運動科學研究新發現 維生素D助調節血壓
新知
第1797期
運動科學研究新發現 維生素D助調節血壓
2024-10-25
【記者林芷彤報導】維生素D是人體關鍵的營養素之一,除了有助骨骼健康,還會影響血管的收縮與擴張。近日,由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教授何承訓所領導的運動科學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D充足者在運動後表現出更佳的血管彈性與血壓調節能力。這項研究成果亦刊登於《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及《營養素》(Nutrients)。 基於現行有關維生素D的研究多在人處於靜止狀態下進行,該研究團隊設計給予受試者運動刺激的實驗,探討維生素D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團隊招募50名健康年輕男性,先進行隨著時間增加阻力的腳踏車運動,直到受試者達到最大耐力,另一個進行的測試項目為持續兩個小時的中等強度騎行。中正教育學研究所運動休閒教育組博士生陳粱友說明,中等強度的制定方式即是採第一項測試中,受試者所踩的最大阻力之60%。每次運動後,團隊依據固定的時間間隔,測量受試者的生理數據,以觀察其血管彈性及血壓調節情形。 在第一個測試中,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D者的動脈比充足者更僵硬。陳粱友表示,缺乏者運動後血管功能擴張幅度較小,氧氣供應受限,心血管功能也會較差。而第二項研究結果證明,維生素D充足者PEH(註一)數值越大,在中等強度運動後血管彈性較好,亦代表血壓調節能力較佳。相較之下,缺乏者血壓下降幅度較小,可能進而影響運動後的恢復效率與心血管健康狀況。 註一:運動前收縮壓減運動後收縮壓所得出的數值。運動後血壓下降幅度越大,且在適當範圍內,代表血管彈性越佳。 談及研究過程中的限制,陳粱友透露,團隊在實驗設計時首先考慮到賀爾蒙可能造成的影響,因此在本次實驗未招募女性受試者,然而,團隊也已著手進行女性的研究。陳粱友進一步說明,未來在臨床上,可以透過觀察最大運動後的脈搏傳遞速率變化來衡量血管功能。 然而要從日常食物中攝取大量維生素D並不易,麻豆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營養師蔡淑惠指出,「日曬是最直接的方式。」每日20到30分鐘,人體便可自行生成活性維生素D。他亦建議飲用含有維生素D3的保久乳是便宜、快速地攝取方式。他進一步提及,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年輕人高,若年輕族群能及早補充維生素D以加強心血管功能,能減少未來發生疾病的風險。
動社領百人上凱道 盼廢除格子籠飼養
生活
影音
第1788期
動社領百人上凱道 盼廢除格子籠飼養
2023-12-07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張愷文、葉蓁芸綜合採訪報導】「讓母雞自由!廢除格子籠!」民眾跟隨台上指揮,原地踏步,象徵走出蛋雞生存環境的A4紙張,呼籲廢除非友善飼養的格子籠。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12月2號發起「為母雞挺身而站」行動,民眾首次站上凱達格蘭大道,為改善蛋雞生存環境進行抗議。此次主辦方提出「即刻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2030年完成蛋雞友善飼養轉型」以及「建議打造永續糧食系統」共三大訴求,期盼推動蛋雞產業轉型,提升動物福利。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我們希望效法所有已經轉型的國家,用法令先禁止新建格子籠,並運用10年的緩衝期或更短的時間逐步淘汰舊有格子籠。」現今台灣蛋雞分為籠飼、平飼與放牧三種飼養方式,根據農業部《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規定,一隻平飼蛋雞至少要有0.1平方公尺的土地,但格子籠底部面積約為一張A4紙張大小,且每個格子籠可豢養2到4隻蛋雞,換算下來,每隻雞平均僅有0.016至0.031平方公尺。經營放牧飼養的小雞咕咕牧場負責人張凱迪說明,「籠子的雞每天生活作息就是吃飼料、喝水、生蛋,但是在我們放牧的雞場,母雞可以隨時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些行為舉止是在籠飼沒有辦法看到的。」即便平飼與放牧相對籠飼友善,但全台仍有百分之八十的蛋雞為格子籠飼養。對蛋農而言,轉型過程面臨許多挑戰。成功轉型的全佑牧場負責人張建豐認為,「其實我覺得很大問題主要是傳產跟父母輩,願意接受新的知識的人有,可是很少,再來政府政策支不支持,我發現很多人想做,但他沒錢。」蛋農要全面轉型為友善飼養,政府儼然成為重要推手。對此,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建議,政府應設立規定,要求蛋農停止新建格子籠,並提出應對措施,「轉型可能要新的設備,政府應該提供貸款鼓勵蛋農,若蛋農需要新的知識,那政府也可以提供專業知識。」隨著國際動物福利趨勢,歐盟已於2012年宣布全面禁用格子籠,至今紐西蘭、加拿大、以色列等四十多個國家也跟進政策,台灣要如何跟上國際腳步?協助蛋農產業轉型,落實動物福利,是未來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臺大修正「論文師生互動原則」 學生研究歸屬仍待保障
校園
第1787期
臺大修正「論文師生互動原則」 學生研究歸屬仍待保障
2023-11-30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長黃種賢表示,研協會目前正關注台大奬懲委員會的單一性別最低比例,期待創造性別更友善的環境。 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張愷文提供【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10月20日於教務會議上修正《國立臺灣大學論文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互動準則》(以下簡稱《互動準則》),給予學生主動終止指導關係的權力。然而修正後的法條,仍無法保障學生論文所有權,使學生可能依舊傾向隱忍權力者侵犯。今年五月台灣掀起#MeToo運動,校園中研究生與指導教授的性騷擾事件也引起關注。有鑑於此,臺大研究生協會便研擬修改指導教授跟研究生的互動準則,期望給予學生更多權益保障。臺大研協會長黃種賢發現,過往臺大研究生若想結束與指導教授關係,必須經由指導教授同意,如果不通過,學生只能申請系所召開協調會處理,「協調過程是否發生師生話語權力不對等,或是私下被壓迫,其實都無法掌控。」因此臺大研協會針對《互動準則》第六條提出修正法案,未來當性平事件成立,研究生得以主動請求終止指導關係,且系所必須在一個月內針對雙方之間的研究成果歸屬進行協調,以保障其權益。面對保護學生的修正法案,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碩士一年級學生黃紹棋提出潛在問題,他表示,在未取得原指導教授之書面同意之前,不可以發表原本與該教授的研究成果,「學生仍可能為了保住論文而忍氣吞聲。」他坦言,學生為了盡快拿到學位,可能寧願選擇不舉報,而使新法無法發揮作用。黃種賢談及,論文的歸屬,取絕於教授或是研究生在論文上面付出程度,而修正案中明列系所協調時需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相關規範,不得以不對等之權力與地位,再次造成被害人二度傷害。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說明,《性別平等教育法》全台各級學校一體適用,因此規定較籠統,待個學校進一步制定。 圖/林詩祐攝除了擔心畢業資格之外,臺大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碩士一年級學生高馨慧則著重校方後續的處理,他指出,學生與原指導教授終止關係後,可能發生找不到新指導教授,或未來畢業在學術界發展,可能受到原指導教授的打壓,致使生涯發展受阻。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也同樣關心處理後發展,他表示,若性平事件不成立,學生不適用修正法條,導致無法主動終止與教授關係,後續師生關係的修復或是解除等等配套措施,都尚待擬定。此外,兩人均談及性別平等委員會的審議過程,張育萌說明,「師生之間的權力關係,導致學生蒐證不易」,性別平等委員在無足夠的證據下,無法做出最適當的判斷。高馨慧擔心性平會的審議過程,因為教授擁有較多資源跟較高的地位,更好為自己爭取權益,所以可能會產生對學生不公的裁決。他無奈地說:「修正這條法條,也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的問題。」校園性別平等是台灣以討論多年的議題,黃種賢談到礙於全台各校研究所規定不統一,部分學校甚至各研究所規定都不盡相同,因此,可能連學生主動終止指導關係的權益都無法保障,遑論後續進一步的修法。不過,張育萌對此給予正面評價,他認為臺大修正案是個開端,能夠帶動其他學校進一步改革,藉由讓學生感受自身權益被學校重視,自身研究成果不被隨意剝奪,能夠留住更多人才。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談到,近年校園疑似性騷擾通報數逐年上升,不代表性平事件在校園變嚴重,而是學生願意說出口,更了解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圖/林詩祐攝
眼科研究迎轉機 陽明交大成功加速RGC分化
新知
第1787期
眼科研究迎轉機 陽明交大成功加速RGC分化
2023-11-30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為眼睛能看見物體的關鍵細胞之一,而過去並沒有合適的模型用於研究相關疾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助理教授翁雨蕙團隊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合作分化出「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不僅提供視神經節病變問題的治療模型,也為藥物副作用實驗開拓更簡便的方法。 此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細胞和分子生命科學》(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圖/陽明交大提供在病患長期服用治療肺結核的藥物後,大約會有1%的機率,出現包括視神經細胞病變等不良反應,最終導致失明。因此,研究團隊以幹細胞生成類細胞,找出藥物副作用的原因。團隊學生、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柳湘琪表示,過去被應用在實驗中的細胞模型,並非視神經節細胞,因此不適用於這類型的實驗,「曾經有類似的RGC模型被廣泛拿來做研究,但最後卻被證實為感光細胞。」柳湘琪說明,過去研究相關病變時,會利用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hiPSC),並讓其生長成可以表現眼睛所具有特徵的細胞,而過程需要耗費長達90到100天。同時,他們所需要的RGC,只在其中占1%左右的比例,因此還需要額外的純化程序去處理,過程耗時又費力。因此,團隊希望能夠找出可以控制基因表現的轉錄因子,透過指定幹細胞的分化,提高RGC的生成效率。「一開始的分化過程一直不太穩定,因為需要找出其中的關鍵轉錄因子,所以只能一直不斷重試。」團隊學生、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陳是瑋說明,團隊透過將基因片段放入細胞核,觀察其形態變化的方式,最終找出了三種,可以將hiPSC在14天內,直接分化為RGC的關鍵轉錄因子。 hiPSC透過嵌入三種關鍵轉錄因子:ATOH7+、BRN3A/B、SOX4,得以直接分化為RGC模型。 圖/柳湘琪提供基隆長庚紀念醫院長、眼科部醫師賴旗俊說:「若未來此研究越趨成熟,無論是基轉研究或是藥物治療等個人化醫療,都能提供相當的協助。」柳湘琪對此也提到,由於目前RGC尚在發表階段,因此未來會先以動物實驗作為下個階段的目標,確認是否可以作為測試藥物作用的模型。「最終結果是希望RGC可以成為視神經節的替代細胞,恢復病患因為相關病變而失明的症狀。」倘若後續有機會更進一步進行臨床實驗,也希望此研究能夠協助改善青光眼等因為視神經節細胞引發的疾病。 在確認hiPSC是否轉變形態、成功分化為RGC時,團隊會將各基因與部位染上不同顏色,便於觀察細胞核、神經軸等特徵上的變化。 圖/柳湘琪提供
木雕仿製佈展進行式 林南宏啟發觀眾藝術想像
藝文
第1787期
木雕仿製佈展進行式 林南宏啟發觀眾藝術想像
2023-11-29
【記者張雅媜桃園報導】「佈展中」的告示張貼在大門上,落地窗裡展開的鋁梯還掛著白手套,彷彿時空已凝結在佈展瞬間。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林南宏,於24日起在Zone Art众藝術展覽空間,舉辦個展《众藝術佈展作業進行中》。他使用過去策展剩餘的木塊、角料,雕刻出佈展常用工具,並將展場佈置成策展中的景象,以探討現代人觀看藝術的方式,以及創作過程蘊含的意義。 林南宏刻意將仿製的鋁梯放置在靠近對外櫥窗的入口處,讓行經的觀眾產生「此處仍在佈展」的印象。 圖/張雅媜攝「在為數眾多的藝術展覽及群眾快速閱讀的習慣下,屬於個別藝術品的獨特內涵可能也會逐漸被忽略。」林南宏擔憂地表示,身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世代,五花八門的訊息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於是,他讓展場停留在佈展狀態,將佈置的工具轉化為展品,讓民眾觀看籌備展覽的過程,進而反思藝術作品背後存在的內涵。展場入口架設著展開的鋁梯,是林南宏使用鋸子切割、打磨木塊,再仿製而成。他經常將鋁梯暫放在工作空間,就像作品暫時存放於展場的狀態,表現出藝術作品暫時佔據的空間感。他也試圖以作品名稱闡述自己與工具的互動經驗,他說:「名稱〈暫時借放,留下姓名、電話及日期〉即源於以前佈展經常直接把鋁梯放在展間,自己有事需要離開,就貼上姓名、電話供擋到人時聯繫。」 林南宏將工具擺放成使用時的狀態再加以臨摹。因此,作品〈引洞02〉保留了電線垂掛的自然曲線。 圖/張雅媜攝作品〈引洞02〉則保留了電鑽在展牆上鑽洞的樣貌。林南宏先雕刻出電鑽零件,組裝後再把擬製的電鑽插在展牆上,呈現工作人員鑽孔到一半離開,但佈展仍在「進行中」的時間感。而確認作品是否擺正,也是藝術家在佈展時的重要環節。因此,林南宏在作品〈用紙膠拉出一條不可靠的直線〉中,將飛機木削薄並漆上顏色,仿製出紙膠帶在展牆上輔助測量的模樣。他表示,其實測量出的水平都是參考,藝術家還是會根據現場空間調整擺放方式,這也是他們思考如何營造展覽空間的過程。 林南宏仿製出紙膠帶,並使其貼在展牆上,模擬建立參考線的狀態。 圖/張雅媜攝除了仿製的佈展工具,展場也可見林南宏在策展時留下的標記,他並未清掃地面上散落的木屑,保留下真實的佈展痕跡。林南宏表示,這些仿造抑或真實的景象,提供了觀眾重新認知展覽的動機。觀眾南藝大造形藝術研究所洪昌裕察覺紙膠帶是木製作品後,對紙膠帶產生了不同印象,他說:「突然覺得紙膠帶很脆弱,會很好奇藝術家要如何將其存放。」 林南宏也擬製了掛作品的螺絲釘,並將其固定在牆上,讓觀者想像它過去可能掛過什麼作品,以及未來又會如何被使用。 圖/張雅媜攝「我希望觀眾發現這些工具其實是木頭仿製,而重新凝視作品時,可以養成放慢閱讀、停下來思考的習慣。」林南宏認為讓展場停留在不完整的狀態,可以提供觀眾想像空間,讓他們自由思考。觀眾南藝大造形藝術研究所鄭健志說:「我覺得藝術家不是『再現』佈展瞬間,而是透過這些場景『召喚』我們對於藝術展覽的想像。」
文墨交織詮釋古典藝術 蔡長煌以詩畫致敬溥心畬
藝文
第1784期
文墨交織詮釋古典藝術 蔡長煌以詩畫致敬溥心畬
焦點
2023-11-01
【記者張雅媜台北報導】皎潔月色下,白雪覆蓋千山萬壑,純淨潔白的天地,映出白鹿冰清玉潔的心志。今年正逢書畫一代宗師溥心畬逝世一甲子,異雲書屋於10月28日舉辦《仰西山——致敬溥心畬展》,邀請四位當代藝術家共同策展,致敬溥心畬在臺灣書畫領域的成就。其中,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生蔡長煌,承襲溥心畬「想要學畫,得先讀書,而後習字,畫是末後所自能」之精神,將其水墨創作融入豐富國學學識,以自身對古典藝術的詮釋,表達對溥心畬的景仰。 蔡長煌以水墨畫及詩詞創作致敬溥心畬,作品10月28日起在異雲書屋展出。 圖/張雅媜攝在作品〈七猿圖〉中,由於蔡長煌與溥心畬同屬猴,又謹記溥心畬在《寒玉堂論畫》中提到「古人以猿鶴為君子」,因此他選擇以猿猴作為主角,除了象徵君子,也隱喻為北斗七星。他提到,道教星命觀念中,星斗與人的命數息息相關,而北斗實有九顆星,其中左輔右弼隱而不顯,民間傳言若能從夜空中找出這兩顆星,則能長壽。因此,蔡長煌將九隻猿猴以斗杓的形狀排列,並隱藏其中兩隻,「希望觀者閱讀畫作時能像數北斗七星一樣,數出第八隻、第九隻,就能得到庇佑。」 溥心畬曾提到一幅好的畫作要有題詩,因此蔡長煌都會在畫旁用書法寫上一段詩詞。 圖/張雅媜攝除了致敬溥心畬,蔡長煌也嘗試將現代文學融入於古典藝術中。袖珍長卷作品〈我與我〉命名自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一句「我與我,周旋久」,表達出凝視自身的心境與感受。蔡長煌在一次與朋友交談過程中,受周夢蝶〈孤獨國〉啟發,認為詩首兩句「昨夜,我又夢見我,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與自身心境相似,故以此詩意作畫。《典藏・古美術》總編輯藍玉琦說:「以現代詩結合古典山水畫,是一種巧妙且有趣的安排。」 蔡長煌對照〈孤獨國〉詩中情景與氛圍,以自己對詩意的詮釋,繪出袖珍長卷〈我與我〉。 圖/張雅媜攝〈我與我〉以溥心畬著名畫作〈江山積雪圖〉為構圖基礎,引入莊周夢蝶典故,畫出蔡長煌將自己化身白鹿、與自我對話的夢境。他拿掉原畫中樓閣元素,改加入一點紅花在畫作邊緣,形塑出渺無人煙,寂靜而有一絲生機的意境。他選擇白鹿作自己的化身,則是取自佛教中的古典意涵。他表示,「趺坐」有佛教禪意,九色鹿在敦煌壁畫中是白色的,白色蘊含著無限生機,而動物不著衣裝,亦能展現出一種赤裸而真誠的感覺。而畫中白鹿佇於山間,也展現佛教「獨坐大雄峰」,以己為至尊的心境。 莊周夢蝶的典故中,莊子在夢裡幻化為蝴蝶遨遊天際。蔡長煌取其情境,將自己化作白鹿,昂首在山澗中。 圖/張雅媜攝蔡長煌也以回文詩作品〈冬〉與周夢蝶〈孤獨國〉對話,他說:「就像我和周夢蝶共賞相同雪景,他用現代的語法、我用古典詩作,抒發各自的所思所感。」他以溥心畬常用的寫作手法,將文字排列成圈,呈現回文詩迴環復沓的特色。觀者若以順時鐘閱讀,能見由天至地、由鹿至人的景物變化;以逆時鐘方向觀賞,則是透過近鄉情怯的旅人視角,在逐漸開闊的視野中,感受從孤獨到自覺獨有光潔性情的情感昇華。蔡長煌說:「像是讀者隨著自己的步伐,一字、一字被引領,進入詩的不同情境。」 蔡長煌喜愛明月高潔的形象,因此在作品〈冬〉,效仿溥心畬將文字成圈排列,形似圓扇、也似一輪明月,以呼應其詩意。 圖/張雅媜攝「這個世代有很多細膩的東西容易被忽略,希望它們可以被展現出來。」蔡長煌認為書法是從心裡發出的聲音,如同心中流瀉出的線條,而詩、畫也是這樣的藝術。收藏家楊思勝曾以「平生同日起,百世共時遊」稱頌蔡長煌與溥心畬穿越時空的精神交會。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部門總監林亞偉也對其作品給予肯定,「他借鑒溥老,也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
跨性別研究出版惹議 英學界言論自由弊病浮現
國際
第1782期
跨性別研究出版惹議 英學界言論自由弊病浮現
焦點
2023-10-18
【記者陳婕柔綜合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和學院聯盟(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 of Edinburgh)寫信號召約2000名員工及研究生,於11日在校內發起性別書籍抗議活動,試圖阻止學校舉辦《性與性別:當代讀本》(Sex and Gender: A Contemporary Reader)新書發表會。聯盟認為書籍内容扭曲跨性別者,引來學界人士和言論自由組織強烈反彈。  愛丁堡大學和學院聯盟在性別書籍抗議活動後,認為副校長梅西森未盡監督職責,並於校內呼籲副校長辭職。 圖/程立帆提供《性與性別:當代讀本》聚集英國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從社會、文化與心理等層面描述當代性別與性議題。愛丁堡大學和學院聯盟不滿書籍關於跨性別的內容曲解跨性別族群,有失平等性,所以極力反對此書發表。長期關注英國大學言論自由的言論自由聯盟(The Free Speech Union)博士揚.麥克瓦里什(Jan Macvarish)對此感到失望,直言:「我們無可否認的是,壓制多元性別議題的書籍與研究,已成學界常態。」他補充,英國也限制性別議題書籍的出版,「許多相關議題書籍沒有大型出版商願意出版,只好轉向小型出版商販售。」 麗貝卡.林認為國家在書籍與言論上是相對開放的,但大學還是要盡到教育和保護師生言論自由的責任。 圖/陳婕柔攝英國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學生麗貝卡.林(Rebecca Lin)認為,英國學界在性別議題上看似言論自由度很高,但實則不然,過多的發言平台反而讓跨性別人士更容易被攻擊。麥克瓦里什也解釋,許多想為跨性別族群發聲的人,害怕被貼上「偏執狂」等標籤,而選擇沉默,甚至退出學界。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UCLan)交換生劉景沄描述英國的求學經歷時指出,課堂上雖然學生間對待跨性別同學比在台灣友善,私底下還是不把跨性別同學當做群體的一份子。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oM )台生秦彤觀察,英國社會的大家彼此禮貌相待,即便有不同的聲音,也會避開討論,「大家已形成一種默契,不去碰觸敏感話題。」英國於五月通過《2023高等教育言論自由法案》(Higher Education Freedom of Speech Bill),增設投訴平台,提供師生管道捍衛發表成果的權利。致力推動法案的麥克瓦里什感慨地説:「我們努力推動這個法案,期望未來學界能不被社會價值觀影響,自由探討各自的思想。」 麥克瓦里什表示,希望通過法案能促進學界的學術言論自由,並保護師生在開放的環境下,無畏討論的權利。 圖/程立帆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