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現運輸痕跡 包裝紙箱變藝術品
藝文
第1713期
現運輸痕跡 包裝紙箱變藝術品
2019-11-13
【記者何昀儒新北報導】展場內,600個紙箱交錯堆疊,一旁的霓虹燈管則亮著人們熟悉的易碎品標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的李佳珈偕同藝術家莊立豪舉辦《wrap it up!》展覽,將紙箱與藝術品的角色對調,使多被視為運輸包裝的紙箱,也能成為藝術品,並於8日起在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展出。 紙箱的堆疊方式看似隨性,其實也暗藏巧思,迷宮般的動線設計,刻意使觀眾要轉彎、穿梭於紙箱之間。 圖/何昀儒攝裝著畫框零件的紙箱,經由運輸來到展覽空間,成為一件件值得玩味的展品。而紙箱內裝載的組裝式畫框,其尺寸與樣式都經過特別製作。李佳珈解釋,組裝完成的畫框,能剛好將攤平的紙箱裱裝起來,讓紙箱成為一幅畫的形式,被欣賞與觀看。 藝術家模仿宜家家居(IKEA)特殊的包裝印刷樣式,圖中紙箱上的商品名稱「behållare」為瑞典文,意思是容器。 圖/何昀儒攝為了在紙箱上留下運輸的痕跡,藝術家將每個紙箱從展場寄出後,再寄回展場。莊立豪認為,紙箱表面留下的擦痕、雨水、凹陷等痕跡,都承載著物件在城市移動時的各種故事。此創作最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作品並非完成後才被運送至展場,而是一定要經過運送,到了展場被攤開、組裝後才算完成。意即,整個運送途中都是紙箱被創作的過程。展場中共有三個霓虹燈管,它們的形狀與紙箱上的三個符號相同,分別為「保持乾燥」、「易碎物品」與「不得傾倒放置」的標誌。李佳珈說明,人們會發明許多符號,透過賦予符號意義來幫助彼此溝通。例如當我們看見「雨傘」圖案時,能解讀為保持乾燥,而看到「酒杯」圖形時,則能判斷內容物是易碎物品。 圖為「小心輕放標誌」,表示紙箱內容物屬於易碎物品,展場內其實只有一個酒杯狀霓虹燈管,藝術家利用鏡面,製造兩個酒杯的錯覺。 圖/何昀儒攝展場中的紙箱從尺寸、樣式,乃至印在上面的圖案與文字都是由藝術家親手設計。創作靈感來自宜家家居(IKEA)首創的「平整包裝」,宜家家居透過規格化每項產品,讓製作與組裝傢具變得簡單,也方便傢具大量製造。他們模仿宜家家居特殊的包裝印刷,像是用瑞典文字作為商品名稱,以及簡單易懂的組裝說明圖示,反映出平整包裝與量產的概念。 而擺放紙箱時,莊立豪意外發現紙箱剛好能塞進天花板的空隙中,他說:「當下感覺好像在家裡收納的狀態,哪裡有空位,就把東西往哪裡塞。」觀眾林雅雰則分享,雖然箱子外觀都相同,但因擺放角度多變,能給人不同的感覺。並且,紙箱堆疊的方式看似隨性,其實也暗藏巧思,將整個空間規劃成迷宮般的動線。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