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模擬複製影像 胡馨方揭濾鏡世代現象
藝文
第1789期
模擬複製影像 胡馨方揭濾鏡世代現象
2024-07-02
【記者黎昕俞台北報導】牆上懸掛著一系列宛如複製品的畫作,其中卻隱藏著許多微妙差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胡馨方,於9日在北藝大南北畫廊舉辦個展《SAMPLE》,他藉由大小型態不同,但卻相似度高的作品,表達現代人拍照時常使用濾鏡,導致社群媒體上流竄著相似影音的現象。 胡馨方個展《SAMPLE》探討當今網路世代愛用濾鏡拍照的現象。展覽於9日在北藝大南北藝廊展出。 圖/黎昕俞攝走進展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以桃紅愛心為底,人物在前擺拍的畫作。本次個展中,胡馨方將所有畫作統稱為〈SAMPLE〉,他表示在瀏覽社群媒體時,自己時常被演算法推薦高相似度的影片,讓他審思模仿與複製的定義,「雖然都是不同的人,但在看完影片後卻覺得他們都是相同的人。」他刻意避開以版畫刻印出相同作品,反而利用噴槍徒手畫出相似的圖案,並讓人物的姿態有所不同,將複製與模仿的差異體現在作品中,他說:「我想強調每個人的外型雖然不同,但是本質和行為上其實都是一樣。」當以噴槍完成作品以後,胡馨方便用白膠製作出花紋,黏著在畫上,以回應個展主題,藉此模擬現代大眾愛好使用濾鏡的現象。同時,他在作品中繪出由下而上的打光方式, 讓它們具有光澤感,並將畫作置於同面牆,他說:「我想表現傳統舞台劇的視覺效果,彷彿觀眾在看畫中角色表演的狀態。」 為回應個展中的「複製性」,胡馨方在每件作品中上,黏著以樹脂製成的圖騰,模擬出「濾鏡」的感覺。 圖/黎昕俞攝談及將作品取名為〈SAMPLE〉的原因,胡馨方注意到現代人們喜歡在拍照時使用濾鏡,或是依照模板拍攝影片,導致大量如同樣本般的影音漫佈在網路上,他補充說:「它們只是恰好被大眾挑選、仿製而成,而我的作品就是其中一組數據樣本。」因此,胡馨方並未將作品個別取名,除了抹去每件作品的獨特性之外,同時也希望讓觀眾藉此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也是一種模仿。觀眾Hank(化名)表示認同藝術家的看法,「這些畫彷彿中古世紀的肖像家族畫,讓我覺得莫名的恐怖卻華麗。」 胡馨方特意不為作品人物畫上肌膚紋理等細節,藉此回應個展主題中的「複製性」。 圖/黎昕俞攝為呈現畫作中的複製性,胡馨方讓所有畫作以桃紅色的愛心為底,畫上不同姿勢的AI建模人像,「我刻意忽略人物的肌肉線條或是細微皮膚紋路,讓它看起來較平滑且具有膠感。」觀眾咪咪(化名)則認為藝術家使用的色彩,讓作品有種詭異的空洞感,當他代入自身感受時卻又會有隔閡的感覺。此外,胡馨方也特意讓人物去性別化,更不替它們畫上頭髮,「我想表達大眾愛用濾鏡的社會現象,純粹是我們這世代的產物,無優劣之分。」他補充道。
《天使注視》展童趣「織」境 張瑄祐重整過往經驗
藝文
第1790期
《天使注視》展童趣「織」境 張瑄祐重整過往經驗
2023-12-20
【記者黎昕俞台北報導】小女孩將粉嫩的色彩注入作品,童趣之中試圖重整過往感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張瑄祐,12日起在天鵝座芝藝術展覽空間舉辦個展《天使注視》,張瑄祐利用平面創作或布織品,以第三人稱視角觀看過往自身經驗。談及選擇以《天使注視》作為個展主題的動機,張瑄祐說:「有時候我會用第三視角去看我以前經歷過的事。」他表示在這個狀態下進行創作,如同神話中記載的天使般,帶著純潔的眼光,溫柔呵護凡間的萬物。因此,在創作本次個展作品時,張瑄祐皆嘗試跳脫自我,試著用第三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自身過往經驗。觀眾王同學(化名)認為個展彷彿張瑄祐的內心世界,夢幻卻黑暗。觀眾Luke(化名)則表示使用柔軟的布料、便條紙日常的塗鴉作為媒材,「像是把自己幻想的房間搬到展場玩扮家家酒,日常又不日常。」模擬中世紀宗教畫構圖的作品〈無題〉,張瑄祐抹去宗教的意涵,將其轉現成他在犯錯後,罪惡感作祟卻又希望能被救贖的心境變化。畫中白色頭髮的女孩象徵無道德瑕疵的個體,其他圍繞在他身旁的女孩,則代表犯錯者自責懊悔的複雜情緒。張瑄祐表示,這些女孩其實都是他自己,「如果我犯錯,會很在乎他人怎麼想,但其實對其他人而言或許並不代表什麼。」 作品〈無題〉中,張瑄祐取材自中世紀宗教畫的構圖,探討人犯錯後的心路變化。 圖/黎昕俞攝在系列作品《布拎布拎》中,張瑄祐以「布」織出不同造型的建築物,表達他對安全感的想像。談及使用布作為媒材的原因,張瑄祐表示比起繪畫,觀者可以直接透過布料的材質,對創作者的作品有初步的想法。因此,在作品〈小屋〉中,張瑄祐將粉色系蕾絲內褲拼接成屋頂,並將乾淨的保險套裝入亮粉,再拼貼成拱門的造型。他試圖描述青少女對性的想像,並利用材料的質感,讓觀眾能直接明白主題。「這些全新的材料都不具有生活痕跡,代表少女對性沒有過多遐想的純真。」他補充道。 〈小屋〉是張瑄祐以活潑童趣的方式,想像青少女對性的幻想後縫紉而成的布製品。 圖/黎昕俞攝同為系列作品之一的〈燈塔〉,則是作者在閱讀完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後,將文章中給予作者及當地居民安全感的燈塔,以布料縫製而成,藉此比喻為上大學後的家鄉,並投射自己在外讀書時對家的感受。他刻意選用涼被材質的布料,讓觀眾聯想到在家蓋棉被的兒時回憶。此外,他也在作品中縫製絲綢等較可愛的元素,除了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表達鄉愁,也希望用隱晦的手法去講述思鄉的憂愁情緒。 作品〈燈塔〉以兒童常蓋的涼被材質製成,象徵張瑄祐上大學後對家的投射。 圖/黎昕俞攝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藝文
第1786期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2023-11-22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當你完成一件事後,再回望,會發現那些看似徒勞的努力都充滿詩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欣孟於11日在S7美術館舉辦個展《Home Run》,以水管、不銹鋼、燈管等媒材結合機動裝置,探討自身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以及生活中徒勞行為所蘊含的意義。 陳欣孟舉辦個展《Home Run》,11日於S7美術館開幕,作品皆融入機械裝置進行設計。 圖/張雅媜攝陳欣孟常因應展場空間而改變作品規模與內容,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即是為此展場特製的新作。主題「Home Run」是棒球術語中全壘打的意思,打者奮力擊球後繞壘一圈回到原點得分,讓陳欣孟聯想到,創作有時也是奮力拚搏後仍無進展,過程看似徒勞卻實有收穫。 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以水管模擬日光燈安裝在展場周圍,其中游動的小魚品種也稱作「日光燈」。 圖/張雅媜攝以水管裝水,放入小魚並打上藍光,安裝在展場周圍。作品〈Home Run〉看似照明用的日光燈,但觀者仔細觀察,則可見魚鱗反射的微小光點在其中悠游。陳欣孟說:「這種小魚怕生,人若靠近便會游走,因此觀眾若想看清光點,就會跟著小魚一起環繞展場。」透過觀眾在展場兜圈的行為,除了能呼應展覽概念,更讓觀者思考徒勞中蘊含的意義。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歐鈞淞說:「魚作為展覽作品中唯一的生命體,在水中游的姿態讓我感受到豐富的生命力而不覺得徒勞。」 作品〈00:00〉使用齒輪結合鍊條組成動力裝置,其中四個齒輪即代表午夜12時的四個數字0。 圖/張雅媜攝而日常觀察也提供陳欣孟許多創作靈感,作品〈00:00〉即發想自孩童玩小汽車的過程。「原地轉動的齒輪看似無趣、徒勞,卻是使小汽車前進的動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解釋,不斷滾動的齒輪帶動鏈條上的小汽車,緩慢的前進又返回起點,這樣周而復始的移動,就像人們日復一日地度過午夜12時的經驗。陳欣孟也以此作品比喻重複且瑣碎的工作,其實都是讓成果順利產出的重要關鍵,別具意義。 陳欣孟將小汽車結合動力裝置,在其移動時的動能轉換過程,探討徒勞可能的意義。 圖/張雅媜攝而作品〈掉幀〉則是描述現代人長時間觀看電子螢幕的現象。他將細長的日光燈垂直於地面,成排設置在牆面上,使其依序亮起,同時發出似敲擊鍵盤的聲音,以模仿打字時的閃爍游標。整排燈管皆亮起後,則開始以不同頻率閃爍,當速度變慢時,觀眾便能感受到類似「掉幀」的視覺效果,如同螢幕發生卡頓的瞬間。陳欣孟說:「人們在依賴科技的習慣下,對閃光的感知已疲乏。」於是他將掉幀現象重現於展場,讓觀者反思自身與科技的依賴關係。「我創作並沒有想傳達什麼特定的觀點,而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反思與討論,就像在池塘丟入石頭而能泛起漣漪。」陳欣孟說。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林君達認為此展作品讓其有種與作品相互觀看、對話的感受,他說:「就像找魚的行為其實意義不明,但在虛無的互動中提供了開放、多義的解讀,讓我思考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以金屬網喻社會束縛 《網。魍…暮之慾》探長者情慾
藝文
第1776期
以金屬網喻社會束縛 《網。魍…暮之慾》探長者情慾
2022-12-2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於開幕當天與策展人蔡詩萍、藝評家鄭治桂、蔡志榮與北藝大教授郭弘坤進行展覽座談會。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人年紀大時應該真實地面對自己,而不是變成社會要求你做的樣子。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於17日到27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四展廳舉辦個人展覽《網。魍…暮之慾》,該展結合油畫、錄像、裝置與舞蹈,呈現《記憶。拼貼》和《暮之慾》兩系列作品,表達人到暮年時對慾望的盼求以及面對社會束縛的心理狀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將舞蹈表演融入展覽當中,他在交錯的金屬網中舞蹈,表現內心的束縛與掙扎。 圖/李昕提供李昕將自己編織的金屬網懸掛在展場,使網子好像飄浮在他的油畫作品前。他將金屬網比喻為人生外部的束縛與掙扎,他說:「像是學校、家庭、社會工作等,都給我們很多的限制。」李昕同時以「網」字的諧音「魍」,隱喻人在追尋慾望時內心受到的束縛,他補充,「我們渴望愛與被愛,想要有名、有權利、有錢,但這些慾望會讓你不自由。」李昕結合兩字,表現出他追求慾望時,受到外在「網」和內在「魍」限制的心理狀態,因此他將展名命名為《網。魍…暮之慾》。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將自身編織的金屬網從平面的油畫世界裡延伸出,並使其交錯飄浮於展場中。 圖/林玟君攝系列作品《記憶。拼貼》中,李昕在〈花漾年華〉裡將他20歲時的舊照片輸出在畫布上,留下照片人物的眼神和臉部輪廓,保留他年輕時的風采,他解釋,「只有攝影做得到一瞬間的停格,而繪畫它只能慢慢堆疊而成。」隨後他再用油彩顏料完成整幅作品,並在畫中畫下許多玫瑰花,緬懷他逝去的青春。「我用現在的我來看我20歲的自己。」李昕認為,年長者多少有想回到過去的慾望,但青春已無法回溯,他以繪畫融合舊照片的方式,將過去與現在的自己跨時空地結合,以滿足重返青春的渴望。 〈花漾年華〉裡的人物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20歲時的自己,他將過往拍攝的照片輸出於畫布,保留眼神、臉的部分線條,再用油彩顏料填充完成整幅畫作。 圖/林玟君攝在系列作品《暮之慾》中,李昕展現人到暮年時對於愛與慾的追求,他在〈天堂之慾〉裡畫出男女身體相互糾纏的畫面,觀眾林先生說:「李昕的作品是相當赤裸的,他表達出那種對性、情愛和在這些慾望下的痛苦。」李昕認為,隨著年紀的增長,年長者的情慾被認為是羞於啟齒的,「你要有長者的風範,可能要打太極拳、散步或者說養養貓,就是符合社會的期待。」透過繪畫作品,李昕勇敢表達出在他所處的保守時代裡難以被討論的情慾議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在〈天堂之慾〉裡畫出男女身體相互糾纏的畫面,探討女性到暮年之時的愛與慾。 圖/林玟君攝觀眾林先生說:「這些金屬網雖然阻隔,但又可以穿透,我看見他(李昕)想破網而出。」策展人蔡詩萍認為,展覽中的金屬網像是現實對生命的牽制,同時也是對李昕創作的試煉,「知道自己從網裡看世界,不怕別人怎麼從網眼看自己,這是從容自在的的自由。」他說。
北藝大團隊接力創作 提問人類尋「好」來由
藝文
第1733期
北藝大團隊接力創作 提問人類尋「好」來由
2020-10-21
【記者蕭淳云台北報導】影像中的舞者身穿白衣,敷著黏稠面膜在青青草原上舞動身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團隊「畢竟深愛過」參與「2020北藝大妖山混血盃」,於17日起在竹圍工作室展出作品《三萬塊》。透過將影像與聲音環環相扣,質疑現今美容產品的有效性,探尋人類追求「好」的緣由。 影像中的舞者們敷著面膜,輪流擔任領舞者,在草原上盡情舞動,創作者邱霈恩也是其中的表演者。 圖 /蕭淳云攝作品以團隊成員陳幸妤的行為藝術〈第n顆鏡頭〉拉開序幕,影片紀錄草原上敷面膜的模特兒與攝影師相互舞動的奇景。成員劉子寧再接力將舞者影像剪輯成迷因影片〈I tried〉。另外,成員許國玢則採訪敷面膜的舞者,詢問他們追求美好的理由,並將舞者求好的原因串流成音樂作品〈積極正向〉。這幾部作品看似各自獨立,卻因接力的創作方式而緊密連結,陳幸妤強調,他們試圖顛覆大眾對「合作」的既定印象,他說:「我們期待達成新的合作可能,每位創作者似乎各自表述,但卻相互交融。」 木箱上的手機,是許國玢的作品〈積極正向〉,集結〈第n顆鏡頭〉舞者的口述音檔,探討人求「好」的原因。 圖 /蕭淳云攝團隊欲透過合作模式的突破進一步探討「好」,他們認為,敷面膜是人類追求美好的表現,但過程卻與美好的感受產生衝突。因此,團隊將面膜作為展場的重要元素,並以此展開天馬行空的想像。成員們笑著說道:「看到朋友在敷面膜,但是他們拿下來之後說很痛(不是很舒服)。」這樣的矛盾讓他們產生疑惑,劉子寧表示說:「我們想知道什麼是好,這個好又是誰定義的。」 團隊透過電視、投影機、手機等媒介於現場呈現作品,提供觀眾欣賞創作的不同視角。 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提供《三萬塊》跳脫傳統藝術框架,用新世代的創作方式切入主題。劉子寧以鮮豔、奇幻的手法剪接迷因作品,畫面中的巨大面皰不時絆倒溜滑板的少年,搭配面膜廣告字幕「煥發水潤光采,晶瑩剔透」,呈現衝突、詼諧的視覺效果。觀展民眾張大仁認為,作品談論美容產業的手法十分特殊,團隊並非直接批判產品帶來的影響,而是用幽默的手法模擬美容產品廣告。他說:「(作品)重現美容產業的運作模式,留給我們更多的想像。」 劉子寧的作品〈I tried〉,將舞者表演的影像重新剪接組合,搭配鮮明的色彩與逗趣的梗圖,探討何為「好」。 圖 /蕭淳云攝除了三部接力的創作作品,展場展出另一件影像作品〈天氣預報〉,由邱霈恩揣摩氣象員的播報方式,機械地唸出面膜廣告台詞。他提到,不同於其他相互影響的接力作品,〈天氣預報〉以揣摩美妝YouTuber的表演形式扣緊主題。他解釋,因保養品僅透過儀器測試,且只是業者提出的主觀假說,他試圖提出對美容產品的質疑,「不一定有效,就像天氣預報偶爾會不準一樣。」展覽期間,邱霈恩也會每日更換影片的播報內容,如同天氣預報的內容每天皆不一樣。「2020北藝大妖山混血盃」總監趙瞬文表示,過去的妖山盃強調個人創作,近幾年希望學生走出舒適圈跨領域合作。團隊「畢竟深愛過」由美術學系、電影創作學系學生共同組成,美術學系的陳幸妤認為,創作觀點的差異可以讓雙方在討論期間激盪出精彩的火花,「對我來說是很特殊的經驗。」邱霈恩也透露,此次展出後,團隊也希望未來以藝術突擊行動的展演方式,將敷面膜的舞者們帶到更多場域進行演出。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