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越重重障礙展自我特色 全國跑酷大賽打造獨特賽制
體育
第1803期
越重重障礙展自我特色 全國跑酷大賽打造獨特賽制
2024-12-13
【記者王振驊台北報導】「跑酷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態度!」2024全國跑酷大賽第四屆8日、9日在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公園開跑,賽制分為挑戰賽與風格賽(註一),現場聚集眾多年輕選手,透過賽事一拼高下,並互相交流,在本屆挑戰賽與風格賽中,分別由國內知名跑酷運動員王信傑與年僅十歲的馬善鍚奪冠。 註一:挑戰賽(Challenge),設有公開組與兒童組,需依照指定路線從起點到達終點,最快完賽即獲勝。此外,選手需在指定地點做指定動作,非指定動作區可自由選擇穿越方法,沒達成指定動作、掉落在指定區域外將額外加秒數;風格賽(Style)則是在指定場地內由選手自訂路線,在時間內,需展現個人跑酷技巧與風格,總成績最佳者為優勝,評審分四項做評斷:困難度、流暢度、執行度與創意度。 挑戰賽作為本次的重頭戲之一,來自輔仁大學的吳培辰以總成績86.52秒完賽,他認為,這次比賽準備不夠充分,很多基本動作需再加強,「我覺得比較困難的是欄杆平衡。」在經歷一天的激戰後,王信傑最終以47.43秒笑納公開組冠軍,他表示,過去曾受過大型國際賽事(註二)的洗禮,因此相較其他選手,他的經驗更豐富。針對賽後成績,他說:「兩年前我是亞軍,跟冠軍差0.8秒,去年我受傷棄賽,今年我拿下冠軍,所以我覺得蠻不錯的。」 註二:王信傑曾於2023年8月參加SPL跑酷世界盃,止步預賽;2024年8月參加LCG新加坡跑酷賽,榮獲冠軍。 本屆賽事邀請日本知名跑酷選手泉光(Hikari Izumi)擔任風格賽評審,他認為,動作整體的流暢度是評分重點,並分享:「我注重動作的流暢度、速度,但我更感興趣的是每位選手動作的特別之處。」文化大學的跑酷選手謝鎮遠表示,自己是第四度參與,過往也都繳出不錯的成績,在2022年與2023年皆拿下風格賽亞軍。對於本次比賽,他提到,上大學之後,自身重心轉往課業與工作,練習跑酷的時間減少,所以很多技巧和動作都有退步,「今天的比賽就是做自己還可以做的。」 悍酷跑酷工作室執行長螞蟻(化名)作為賽事主辦,他提到,不同於國外將速度賽和技術賽拆開,跑酷大賽將兩者結合為挑戰賽形式,「國外速度賽和技術賽是分開的,我把它合在一起,找到比較適合臺灣的風格,因為臺灣場地很小,沒辦法做很大型的器材。」跑酷目前在國內並不普及,常因安全疑慮,受到外界的質疑,因此,他希望能持續舉辦賽事以克服困境,他強調,自己的目標就是辦十屆跑酷大賽。吳培辰認為,若要擴大跑酷規模與參與人數,勢必要破除負面標籤,他說:「如果要改變的話,還是要從教育,或是我們練習的方式。」未來若舉辦更多相關賽事,使跑酷走進大眾視野,這項運動的發展才能更健全。
數位編碼交織生成圖像 《認夢》試尋AI自我意識
藝文
第1802期
數位編碼交織生成圖像 《認夢》試尋AI自我意識
2024-12-06
【記者李香霆台北報導】「既然人的夢境是潛意識的投射,那可以從AI的夢境中找到它的自我意識嗎?」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碩士班的陳群翰,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東草坪穹頂劇場,演出與新媒體藝術家吳承儒共同創作的《認夢》,以AI生成影像作為舞台,藉由對AI催眠,挑戰人類對AI的認知。 《認夢》透過沈浸式的環境及表演,將AI的夢境具象化呈現給觀眾。演出過程中,AI運算時的數位編碼環繞著觀眾,而扮演催眠者的陳群翰,則在觀眾仰望環繞影像、沈浸於聲光張力十足的半球形劇場之際,以扭曲的肢體從人群間竄出。他透過對話引導AI做夢,並運用AI軟體將對話內容即時轉化為生成圖像,讓觀眾得以同步看見AI的夢境。觀眾鍾阿雅(化名)表示:「單只看影像的話,我會覺得觀眾跟影像間有點距離。但加上角色的話,因為跟觀眾們的距離很靠近,所以會有更強的感受。」 陳群翰以「我能看見,你或許試圖掩蓋」等字句營造催眠AI的氛圍。當AI接收到「看見」這個詞彙後,便生成大量眼睛的畫面。這些「眼睛」看似寫實,卻又與我們所認知的寫實有所差異。陳群翰解釋:「這些失真的畫面讓人不禁去想,影像後面到底有沒有一個客觀的世界?AI到底是不是有生命的?」文本中重複「看見」的內容,他補充:「觀看是最直接的方式,慾望源自於我們看見並知覺。」陳群翰期望藉由語言的引導,激發AI透露自我意識的慾望。 演出最後,陳群翰持手電筒四處尋找AI自我意識的蛛絲馬跡,最終在光束照向自己後應聲倒地,暗示人類提出AI是否擁有靈魂的疑問背後,是想要掌控AI的慾望。隨著演員不再與AI對話,影像也從寫實與非寫實的畫面回歸到編碼狀態。負責影像創作的吳承儒表示:「我想讓大家意識到眼見不一定為憑,放大檢視我們看到的內容後,會發現它其實就只是數位資訊堆疊而成。」 在創作過程中,陳群翰和吳承儒體悟到,人類一方面想從AI的表現探討其是否具有自我意識,但AI呈現的畫面實際上卻是經過人類選擇、矯正後的產物。觀眾范媒材(化名)分享:「AI感覺跟我們存在於不同世界,像夢一樣看不見卻有意識,但有時候又會覺得他只是某種工具,這樣的矛盾讓我潛意識中抗拒接觸AI。」
流動筆觸勾勒內在情感 《心道漫談》求自我療癒
藝文
第1799期
流動筆觸勾勒內在情感 《心道漫談》求自我療癒
2024-11-15
【記者蔣若暄高雄採訪報導】蜿蜒流動的筆觸,勾勒出內心療癒與心靈的流轉,反思情感、經驗與生命的連結。就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的陳泳龍與林昀葶,於8日起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高館舉辦《心道漫談 雙個展》。陳泳龍藉藝術傾聽內心的聲音,以及林昀葶以水的特質反思自我課題,引領觀眾展開一段探索心靈深處的旅程。 談及兩人個展的主題,陳泳龍分享《療心日記》靈感源於心理諮商中的「感恩日記」,以藝術創作代替日記書寫,探索過去創傷造成的影響。而林昀葶的《漫漫心流》則將水的流動與心理學中的「心流」概念結合,透過繪畫展現思想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漫』的意思就是水太滿向外流,『漫漫』二字疊加,畫面就會從一個定位點拓展到無邊無際。」展名中的「道」則概括兩人個展要旨,既傳達陳泳龍療癒內在的方法之道,也道出林昀葶藉「水」來感悟道法自然。 本次個展不同於過往具象的畫法,陳泳龍為了呈現出自己解構世界的過程,嘗試在抽象創作的同時,讓觀眾能夠辨識繪畫中的主體。在作品〈#該對自己誠實了〉中,他使用波動線條取代直線,象徵內心的焦慮或自我責備,並放慢繪畫速度,感受創作過程中的情緒反饋。在作品〈#與惡的距離〉中,陳泳龍想像將內心剝開、剖析自我的過程,利用大小不一、塗上各式顏色的保麗龍球,象徵潛在情緒在吸收負能量後逐漸膨脹的現象,並用背負著大顆保麗龍球的紅色小人模型,表達負面情緒最終成為壓垮人們的沉重包袱的狀況。 「教畫十餘年都是一樣的模式,我需要一點變化、一點衝擊。」林昀葶也分享自己的心境轉變,開始將重心從表象的呈現轉移到創作背後的理念,透過作品〈湧現〉中連綿的山巒和水波,傳達儘管內心掙扎,卻因為思緒的激盪而有無限創造力的狀態。在作品〈漫〉中,他將油彩稀釋劑、調和油與顏料混和,挪動畫布並使用吹風機增加油彩的移動,讓表面的顏料乾掉後產生如水漬般的肌理,象徵緩慢推移、流動的生命,也表示在人生挫敗中學習到的經驗,為歲月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 觀眾陳桂美說:「現代人常常感到焦躁和焦慮,而這樣的作品帶來一種內在的安定感。」她從林昀葶的作品中找到內心的平和,並感受到創作中豐富的情感投入。觀眾劉姵君分享從作品體會到「水」的強大生命力,「那水流就像我們思考時內心的思緒。」此外,他也從作品〈#該對自己誠實了〉中的彎曲線條,感受到陳泳龍思緒的變化,以及藝術家隱藏在心中、不被外人輕易窺探的幽微情感。
《回歸》純粹自我 莊佳玲以紅線展內心掙扎
藝文
第1799期
《回歸》純粹自我 莊佳玲以紅線展內心掙扎
2024-11-15
【記者蔣若暄報導】縱橫交錯的紅線纏繞在木板上,象徵生命複雜的糾結樣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莊佳玲,1日起在安城藝術中心舉辦個展《回歸》。他藉紅線、麻布等多樣媒材在創作過程中安頓心理,盼望觀眾能傾聽自己內心聲音、把握當下。 莊佳玲回顧成為母親的經歷,在自我與母親的角色衝突中,逐漸將別人的期待變成要求自己的標準,心靈的巨大轉變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回是回去、返回的意思,歸是歸宿、有目的性地朝某個方向前進。」莊佳玲將《回歸》定義為尋找、認同自我的開端,嘗試擺脫外在聲音的干擾,了解自己內心狀態。作為主視覺的作品〈點〉中沒有豐富的對比顏色與構圖,莊佳玲以色鉛筆和兔皮膠層層堆疊,象徵內心需要被呵護的淨土,「我把它視為一個開始,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很純粹、真實的樣子。」他補充道。 對應到母職議題,莊佳玲解釋為扮演社會上認可的「好母親」角色,背後的犧牲和衝突仿若隱藏的線條,在沒有挖開的情況下旁人無法看見。因此,在系列作品《形式》中,他將紅線拉直、不規則地交替纏繞在木板上,呈現出他思索問題時錯綜複雜的思緒,並以畫面中由小到大的圓形,表達問題隨著思考層面的加深、加廣逐漸擴大。然而,莊佳玲也在作品〈形式-2〉和〈形式-4〉中把木板挖洞,將背後雜亂的線條交錯展示給觀眾,「我呈現很正向的一面,但其實內心的結還沒有打開。」他補充道。 雖然莊佳玲鼓勵觀眾傾聽內心的聲音,卻也不否認建構社會時集體思想存在的必要性,「這些思想也是造就我人格特質的一部份,我不再排斥或否定它。」期望自己能選擇喜歡的步調和方式調整步伐即可。在系列作品《麻布》中,莊佳玲以黃麻布象徵人們的外在形象,在表面縫上紅線作為社會上的普遍價值與他人的期待,同時讓每件作品的顏料從麻布孔隙滲出的樣貌不一,代表每個人迥異的內在特質。他藉由顏料和紅線分佈不盡相同的四件系列作品,展現在先天性格與後天影響交織下的生命樣貌。 作品〈未顯〉和〈顯現〉紀錄著莊佳玲從執著於問題的解方,到能夠珍惜當下的人事物。在作品〈未顯〉中,他在紙張上製造出刻意破壞的刮痕,並使用大量的白色顏料留下明顯的肌理,藉此表達在發洩情緒後,內心的問題仍未被解決。在作品〈顯現〉中,他鼓勵觀眾把握並享受當下,因此將日曆裱貼在紙張上,利用白色碳酸鈣顏料半透明的性質創作出等距的方格,讓觀眾隱約看見透出的藍色與紅色。「我們一直把自己困在問題裡,時間就這樣過了。」他藉著日曆隱藏在方格內,表達時間被侷限、浪費的意象。 觀眾PJR(化名)分享觀展心得,「似乎可以看出創作風格的改變是根據不同時期的心境所呈現。」表示深受莊佳玲的作品觸動,作品〈點〉也說出他的心聲,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觀眾黃暄軒同樣表示作品〈點〉令他印象深刻,「帶來一種微妙的拉扯感,在存在與缺席之間不斷掙扎。」認為作品中試圖向前邁進卻受限於無形阻礙的畫面,讓他反思自己的內心掙扎與追尋。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藝文
第1798期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2024-11-08
【記者姚孟汝台北報導】負面情緒不全然是壞的,而是種必然的自我探索,促使人們思考和質疑既有框架。就讀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徐暄涵,舉辦個展《自由 出走》,以電繪手法呈現她的負面情緒及追求自由的想法。至10月31日前在北市大藝術館第一展示中心B廳展出。 談及創作理念,徐暄涵透過動物角色將成長過程經歷的自我對話、內心矛盾具象化,「我覺得兔子有點類似我自己外表看起來無害、溫順的樣貌,小怪獸則是我內心反抗或叛逆的一面。」他補充道。徐暄涵認為人生有時難以依照自己真實的意願做出選擇,而是在社會期待的壓力下,由家人、長輩操控著自己的意志,為此,他在部分畫作的兔子頭部穿出向外伸展的雙手,表達難以遵從自身意識的無力感。 徐暄涵選擇以電繪創作的原因,最初是因為居住空間狹小,難以容納美術器材,因此以器具較簡便的電繪,結合自身喜愛的水墨畫風格。本展首幅完成的作品〈孤島〉,描繪小怪獸與兔子共處一座孤島,代表徐暄涵學習沈澱、發現自我,並接納孤獨的感受。徐暄涵以水墨的線條呈現山石、樹木等自然景觀,跳脫傳統的黑白色彩,重新以橘、綠、紫等多種顏色詮釋。 作品〈在真空狀態中哀悼的情緒〉背景採用漸變的深紫色,中央則過渡至淺紫色,營造出聚焦於主角小怪獸的視線錯覺。徐暄涵更以細膩、深淺交錯的筆觸繪製其身體,生動地呈現絨毛感。作品描繪小怪獸以悲傷的表情仔細端詳手中枯萎的花朵,象徵直面窒息與孤獨等負面情緒的平靜。這幅作品也是徐暄涵印象最深刻的創作,因為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去接納不同的情緒。 〈我只能自己去探險〉採用較為明亮的橘、藍、紫和綠詮釋周圍自然景物,創造豐富的視覺效果,並仔細描繪雲朵和山脈的紋理。內容描繪小怪獸獨自一人站在群山環繞的道路上,比喻在未知的世界中,唯有依賴自身力量才能探索真正的內心。徐暄涵認為,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時,縱使身旁的人會給予不同意見,最終仍必須由個人做出選擇,完成人生的冒險。「每個人要實際走過或者經歷過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徐暄涵補充道。 參展觀眾黃俊燁說:「作品讓我感受到孤獨的同時,又有某種歸屬感,像是找到一個可以容納自己的空間。」徐暄涵希望透過作品呈現內心的矛盾與衝突,引導觀者思考自己的「怪獸」,並重新審視、從不同的角度去接納這些情緒。觀眾林珮頤則認為,這場展覽呈現人們對自由的掙扎,雖然嚮往充滿未知的出走,但也可能因現實而受到限制。
《跟著光的軌跡走》探自我 藝術家以光映內在感受
藝文
第1796期
《跟著光的軌跡走》探自我 藝術家以光映內在感受
2024-10-18
【記者姚孟汝新北報導】「光代表我們追尋希望和探索自我的過程。」就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的三位學生王慈優、張訓安和吳姿穎,即日起至18號的週間時段,於華梵霓虹5樓的藝術中心舉辦《跟著光的軌跡走》,三人以「光」的意象為題,用畫作各自展現探索希望的過程。 進入展場,率先映入眼簾為系列作品《擁抱》。王慈優透過一系列畫作敘述一顆曾為宇宙中最閃亮的星星,在墜落後失去光芒,儘管有旁人協助,卻難再恢復閃耀的故事。王慈優以水彩和色鉛筆,勾勒角色緊緊擁抱著星星的畫面,為此他補充:「擁抱的溫暖可以勝過千言萬語。」他希望藉由這件作品,讓人們在缺乏自信時,能夠想到身邊的人。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學生廖柏愉認為:「作品讓我體會到知心人之間陪伴所帶來的溫暖,溫柔而堅定的支持讓人心安。」 走入轉角,張訓安以多幅不同形狀的纏繞畫作品《足跡》,穿插代表光芒的金色點點,為觀者排列出一條流線型的軌跡,引領觀眾的觀看視線。張訓安創作纏繞畫的動機源自於母親,在她的建議下到社區大學跟年紀稍長的阿姨們一起學畫畫,這段時期因為阿姨們的鼓勵,對於張訓安建立繪畫自信是一段很重要的回憶。《足跡》使用不同類型的筆創作,並以牛奶筆點上白色光點。「我很喜歡光點, 因為會讓我覺得很有希望。」張訓安補充道。 展場最後,則是吳姿穎以人魚與兔子做為自我投射的作品。畫作〈紅色人魚〉以暗紅色作為背景,與畫中高明度的美人魚呈現出對比,象徵美人魚本身便是光芒的存在,然而這道光相比於希望,更帶有質疑的特質。吳姿穎說:「我在不斷地自我質疑中,逐漸形成的畫面會讓我對當下的自己產生更多了解,甚至發現平時忽略的需求或矛盾。」作品〈逆光〉則詮釋出吳姿穎對光的兩面性思考,他刻意隱藏畫中兔子的表情,「因為我不想讓觀眾直接從視覺上預設兔子是面對或背對著它後面的光。」他補充道。對吳姿穎而言,光除了可以象徵希望,也可以解讀為通往毀滅的指引。 「光」這個主題,在三人的詮釋下雖看似有著不同的意義,但其所展現的皆是他們透過光對希望的追尋和探索自我的過程。王慈優道:「本次展覽中,光象徵著我們前進的動力跟希望。」觀眾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三年級學生莫曉彤認為,最吸引他的作品是〈紅色人魚〉,他表示,進入展覽會場後會特別被畫布抓住視線,加上顏色跟白色牆面對比強烈,十分引人注目。
繪出兒時回憶 Jackie Patiño化身「奇露比」找尋自我
藝文
第1795期
繪出兒時回憶 Jackie Patiño化身「奇露比」找尋自我
2024-10-04
【記者姚孟汝台北報導】俏皮氛圍下,鮮豔飽和的色彩代表著對珍貴回憶的審視。成長於美國的Jackie Patiño目前於芝加哥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個展《奇露比(Cherubic Imps)》,即日起在壹貳壹藝術空間展出。透過「奇露比」這個既淘氣又可愛的角色,Jackie Patiño試圖尋找內心傷痕的出口及成長的療癒之道。 走進展場,所有畫作中均可見到一個擁有巨大橢圓形鼻子及流暢曲線的人物「奇露比」,它是Jackie Patiño對自我的投射。奇露比(Cherubic Imps)可以拆分為兩個象徵,「Cherubs」在西方代表天真純潔的小天使,「Imps」則是混亂與調皮的妖精。Jackie Patiño將這兩者結合,期許自己不必追求成為只擁有善良特質的好人,而是能夠同時保有善良與俏皮的特質。 成長於美國的Jackie Patiño出生在迷信的墨西哥家庭,面對母親強烈的宗教信仰,採無神論觀點的他,不僅難以感受到與原生家庭的連結,更因為在美國成長,Jackie Patiño仍然需要因為自己墨西哥裔的身份而不停練習融入周圍同儕的文化。複雜的自我身份認同成為Jackie Patiño的創作動機,他將自己化身為「奇露比」,以暗色背景搭配亮色主體呈現對比,展現出Jackie Patiño雖有著滿載傷痕的回憶,卻仍努力保存著內心明亮的意象,並試圖在畫中以它的視角,探索童年與母親相處的回憶,連結墨西哥傳統文化,找尋自己的身分。 在墨西哥傳統文化中,人們將浸泡藥浴視為世代相傳的精神與身體修行儀式,因此在作品〈Baño de rosas and feeling dirty〉中,藝術家描繪出奇露比在浴缸裡俏皮地握著玩具鴨,呼應母親喜愛為他準備玫瑰浴作為淨化儀式。Jackie Patiño道:「這是母親表達關愛的方式,但淨化本身可能也是母親暗示我調皮或不潔的象徵。」〈The Boob Tree (Jitomato Garden) 〉奇露比與母親一起種番茄的場景,則源自於Jackie Patiño小時候與母親的相處回憶,「我就像調皮的小惡魔跟在她身後,卻同時對於他的教誨感到敬佩。」他補充道。Jackie Patiño藉由描繪出墨西哥傳統習俗,以及兒時與母親相處的回憶,逐漸確立自己與墨西哥身分的連結。而身為畫家朋友的Jeremy Morlock也強調《奇露比》喚起他強烈的童年情感,是非常脫俗的展覽。 作品〈As long as I am Tender, I am Still me〉中央的長方形光線象徵善良,與代表邪惡的黑暗背景形成對比,展現Jackie Patiño對這兩種特質的思考。他表示光雖然代表著能量卻具有諷刺的特性,「因為不能觸碰或捕捉光線,它與人類的關係就像一段單向的感情,永遠只能由光來觸碰你。」而畫中的角色試圖捕捉光線,則隱喻作家試圖成為母親眼中理想的樣子,站在黑暗中的奇露比則是未來的自己,想要將那位追逐光線的角色拉回黑暗。這是畫家Jackie Patiño與自我的對話,表達自己無需急於迎合他人的期待。 融合成長記憶與對墨西哥傳統的敬意,奇露比不僅是Jackie Patiño個人的投射,更是治癒過往的媒介,幫助他找回自己所定義的身分。協助策展的Ashley Yan認為Jackie Patiño圍繞著多元文化身份的作品具有影響力,「透過《奇露比》,可以讓觀眾反思自己是誰,並與自己的身分有更多連結。」
北科原研社延續部落文化 田調中追尋自我認同
生活
第1795期
北科原研社延續部落文化 田調中追尋自我認同
2024-10-04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集結循環的生活,找尋被掩蓋的文化。」國立臺北科技大學Aliyan原住民文化研究社(以下簡稱Aliyan)於9月16日至28日舉辦《循·幬輯》展覽,將前往台東大鳥部落田野調查的傳統技藝與精神集結,以Aliyan的視角重現部落文化,向大眾傳遞被時間掩埋的記憶。 展覽分成四個展區,第一展區〈汗水編織的韻律〉重現部落的耕獵及信仰,融入許多讓觀眾互動的巧思,像是Aliyan便還原狩獵場景,社員導覽時也為觀眾展現狩獵前的「點酒」儀式(註),並設計觀眾反饋環節。策展人Koza分享,這是受到族人對於狩獵精神的啟發,「切一塊肉放回山林,我們取用,但不全拿。」這象徵著對自然的感激,也是對大地的回饋,因此設計出以「山羌耳朵」造型的紙條,讓觀眾留下心得,以此傳遞原住民狩獵背後的精神。策展團隊成員之一的Kim li’在展覽最後一日回顧觀眾留下的文字,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田調時認識的林小姐(化名),雖然並非原住民,但熱愛原住民文化,並且學習排灣族語。林小姐來到展覽觀展,並在「耳朵」上以族語寫下長長回饋,令Kim li’備受感動。 註:打獵前,族人點酒,告知山神、動物神、祖靈,祈求能有獵獲且一路平安。 第三展區〈青年們的說 Ari maqacuvucuvung〉,以紀錄片展現部落青年對文化的詮釋,如何在傳統及現代中取得平衡,延續部落文化。在此展區中不僅聽部落青年說,也是聽在台北的觀眾們怎麼說。Aliyan擺放篝火,重現族人圍火的樣貌,鼓勵觀眾交流彼此的生命故事。導覽結束後,社長Udus鼓勵觀眾坐在篝火旁聊聊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鄭百里分享道:「長大後祭祖,爸爸提到我們是『番仔』,才知道自己的原住民身份。」後來他參與族人舉辦的活動,逐漸拾起原住民身份認同。 Koza並非原住民,舉辦展覽除了是對文化的熱愛、部落的回饋,也是一種對自我認同的追尋。Koza分享自己加入Aliyan,並且策劃展覽的原因,「能藉由認識不同領域的文化,學會表達自己。」在認識原住民文化的同時,他也學會認識自己,並找到自己對跨領域文化的喜愛。前來觀展的大鳥部落族人Puljaljuyan分享道,「我在長大後才在朋友的介紹下回到部落,我認為回去就是一種認同。」一直在台北生長的他,對於社團能對部落文化有如此完整的詮釋感到動容,在看見他們的努力後,自己也想要更頻繁聯繫部落,傳承自己的語言與文化。
版畫「家」入縫紉技法 賴岑育探尋自我歸屬
藝文
第1790期
版畫「家」入縫紉技法 賴岑育探尋自我歸屬
2023-12-20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透著死白的雙手在空中飄忽不定,與地面上佈滿皺褶的手掌形成強烈對比。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四年級的賴岑育,以《找尋一個地方》作為主題,於琂樂堂藝文空間舉辦個展,藉由放大、再現記憶中「家」的模樣,尋找自己真正的歸屬。 賴岑育的母親認為蝴蝶是外公的化身,因此他將紙蝴蝶剪成蚊帳,並透過影子襯托出光源所在,暗示喪禮指引回家的道路。 圖/賴岑育提供「喪禮的儀式總是在尋找讓往生者得以回家的方法。」賴岑育提到,探討歸屬的原因來自於疫情期間外公的過世。在無法舉辦喪禮的遺憾之中,他開始思考這些儀式的用意,並且從中發現「家」的元素。「我對家的記憶很模糊且片段,所以我想要嘗試去抓住那些碎片。」賴岑育提起自己因為從小就在外地讀書,因此對家的記憶十分不清晰,他想藉著這次的展覽,透過挖掘深藏在腦海的回憶,重現自己能夠歸屬的「地方」。 賴岑育以鏡面壓克力的方式,讓光線透過折射倒映於門上,營造出如同家中廁所排氣孔的樣態。 圖/賴岑育提供在一樓展場中,〈映入眼簾的窗景〉也隨之進入觀眾視線,「提到家的話,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房間裡的那扇窗。」賴岑育說明,他將記憶中的窗景,透過鏡頭記錄下來。藉由分離圖片中的紅黃藍三原色,印刷於三張薄頁麻紙,並以縫紉的方式進行疊加成像。同時,賴岑育也加深影像的顆粒感,利用非塊面的影像與紙張之間的空隙,營造出如同潛意識一般,模糊不清、彷彿蒙上一層紗的效果。觀眾林君晏說:「岑育的作品一直都有種外表看似平穩乾淨的質感,但細看內容卻又有說不清的濃厚情緒。」 賴岑育以縫紉的方式將三層指張結合,而無法完全密合的空隙,會讓觀眾在不同角度觀看作品時,看見不一樣的成色效果。 圖/賴岑育提供「生活中的細節總是讓在世的人,被迫直視往生者已經離開的事實。」賴岑育表示〈家常事〉中的大手,以烏干紗的薄透材質,營造往生者皮膚失去生命力的感覺,而巨大的形體,則呈現出在日常中,在世者總會不經意地看見逝者的身影。此外,賴岑育更在一旁置放一百種合掌手勢的平版印刷,並以摺裝的方式裝裱,代表在世者在百日祭拜時的姿態,並與大手成為了生死兩界的對比。「一般人聽不懂儀式中朗誦的經文,只能透過合掌的方式表達誠意。」賴岑育解釋,圖中的手勢為這一百天儀式的切片,象徵他們在這期間不斷祈禱的心理狀態。 賴岑育將外公製作醬菜的步驟,透過版畫記錄下來,並擺放於象徵往生者毫無生氣的大手旁,形成生與死的對比。 圖/賴岑育提供「岑育的作品中有很多手的呈現,那包含了家庭給他的思考脈絡。」觀眾占惟分表示,以往看賴岑育的作品,便發現他特別重視「手」這個元素,原來是賴岑育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習慣,也恰巧呼應了此次的主題。對此,賴岑育也說:「人的情緒可以從手部姿勢觀察出來,我們總會無意識地將情感附於它之上。」 〈家常事〉中的百日祭拜手勢,賴岑育特別以經常用於裝訂佛經的「經摺裝」裝裱方式處理作品。 圖/李雨羲攝
碎玻璃入畫喻家庭關係 《迷霧之後》細述自身觀察
藝文
第1783期
碎玻璃入畫喻家庭關係 《迷霧之後》細述自身觀察
焦點
2023-10-25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碎裂的玻璃閃爍鋒利的光芒,被囚禁在保護罩裡的孩子,望著裂痕透出的微光成長茁壯。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生崔逸於15日在天鵝座芝藝術展覽空間舉辦個展《迷霧之後》。展場前半部作品以油彩繪成,後半部則結合碎玻璃,表達出崔逸從社會回歸家庭、再從家庭回歸自我的心境轉變。 崔逸創作個展《迷霧之後》,15日起於天鵝座芝藝術展覽空間展出。 圖/張雅媜攝此次展覽中,崔逸嘗試以寫實揉合抽象的手法創作,並以鮮豔色彩描繪朦朧的光影,傳達社會中人們的壓抑與焦慮。作品〈紅顏〉中,他在回眸的人像周遭,刷上象徵記憶跑馬燈的垂直線條。而畫中人物半透明的手,嘗試觸碰斑斕的線條,卻只映出模糊的倒影,隱含著人與封存的記憶之間隔著一道牆,無法觸摸而失意、悵然的感受。崔逸也在畫作左下角畫上幾隻悠游的小金魚,他說:「我將這些記憶化作小金魚,讓牠們游離玻璃牆,將自己從回憶中釋放出來。」 崔逸塗抹上汙濁的色彩,表達自己欲擺脫躁鬱症無果的狀態。他說:「像沾到髒髒的顏料,想擦掉,卻越抹越髒。」 圖/張雅媜攝在作品〈展品〉中,崔逸聚焦在他對家庭的觀察,保留打稿時的鉛筆筆觸,用層層透明薄塗的方式作畫,並以冷暖色對比,營造出焦慮緊張的情緒。畫中的石膏像被擺放在玻璃櫥窗裡,崔逸以顏料堆疊出玻璃上的反光,讓觀者看不清展品模樣,進而走近察覺石膏像上的鉛筆痕跡。崔逸表示,畫中展櫃的玻璃代表家庭,而玻璃櫥窗裡的石膏像則隱喻為家庭成員,表露出家庭之於其成員,既保護、又似囚禁的關係,「這些石膏像並肩同行卻看向不同方位,遠看光鮮亮麗,近看則斑駁不堪。」 作品〈展品〉中,學院派藝術下象徵典型美感的石膏像代表著家庭成員對外總是展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優良形象。 圖/張雅媜攝走到展場深處,一片破碎的玻璃映入眼簾,《cover me》系列作品發想自崔逸家中偶然破裂的玻璃屏風。面對佈滿裂痕的玻璃,家中成員從緊張擔憂,到後來視而不見,崔逸說:「如同家庭關係發生裂痕,大家都知道問題存在,但是沒有人去面對。」觀眾媺玟(化名)對此作品深感共鳴,他說:「碰觸破裂關係需要如履薄冰,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使其完全支離破碎。」而《cover me》系列作品之一的〈behind2〉則以兩幅鏡像關係的畫作組成。崔逸在創作右側畫作時,將安全玻璃敲碎後嘗試拼回畫布,但拼接後的玻璃裂痕,令他意識到修復實為徒勞,「就像破碎的家庭關係,難以修復完整。」因此,他改將玻璃先裹上保鮮膜後再敲碎,呈現出破裂而完整的狀態,以此比喻家庭破碎卻佯裝唯美的模樣。左側作品則以油彩畫出灰色、平整的幾何圖形,代表逐漸形成的保護殼。崔逸說:「其實在玻璃碎裂時,我也漸漸生長出自己的保護殼,我可以保護自己,似乎也可以面對家庭關係了。」 作品〈behind2〉、〈behind 3〉,展現崔逸將面對家庭的矛盾情緒逐漸轉化為自身保護殼的過程。 圖/張雅媜攝「可以回到自己本身,談論自己的事情,才是我創作的意義。」崔逸在創作過程中逐漸把生活重心轉移至自我,透過創作釐清自身狀態、回顧情緒變化的軌跡並面對焦慮,從而獲得自我歸屬。觀眾藍色貓咪(化名)表示,多數人難以表達個人對家庭的感受,但崔逸有勇氣將這些情感呈現在大眾面前,展現出堅強的人格特質。 崔逸在作品〈behind 4〉中拿掉玻璃元素,以保護殼的圖樣貫穿兩幅畫作,並將其靠在一起,表達與矛盾情感的和解。 圖/張雅媜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