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41期
《038》體現花蓮遊子情懷
焦點
2016-12-14
《038》舞者背對觀眾,以雙手向上伸展、縮回,並強烈抖動,利用身體展現「海浪」的意象。 圖/李奇芸攝【記者李奇芸台北報導】手風琴的樂聲似火車鳴笛,穿透如海般湛藍的舞台。舞者背對觀眾,身體倏然顫抖,張手、縮回,在一陣激烈的擺盪後,歸於輕柔。《038》11日在台北水源劇場演出,由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實驗劇場以現代舞蹈創作,講述花蓮人在城市和家鄉的往返之間,異鄉遊子的情懷。海浪波瀾的影像浮現,藍色燈光映照舞者雙頰,緊接著橘色光源散佈,包圍舞者身體,如溫暖的土地般茁壯出花蓮的生命力。舞者急促的奔跑,時而群起舞開雙臂的肢體,象徵花蓮人在城市間往返的焦躁、在歸鄉與離開都市之間的掙扎。 劇中部分舞者在原地跳舞,部分圍繞著劇場奔跑,表現「想回家」的意象。圖/李奇芸攝花蓮的人文美景吸引來自各路的旅客,但也因此觀光客時常搶票使得火車票售罄一空,舞者、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學生王昱媛表示,本地人在外地打拼,卻很難買到回家的票,更別提漫漫長路的折磨。「那明明是你的家,卻要這麼用力才能回去。」舞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生鴻狄提到,在演出中奔跑時,都以為已經到達身體的極限,但隨著音樂持續加快,只能選擇超越自己,如同回家的路般漫長曲折,但仍一心嚮往。 舞者彎腰向下擺動,如海浪般波瀾壯闊,並表示對土地的情感、意識。圖/李奇芸攝演出中多幕舞者在椅子上強烈掙扎、顫抖的動作,象徵花蓮人在壅擠火車中的旅途印象,以及家鄉的定位、文化認同之間的掙扎。「我們花蓮人永遠找不到自己。」莊國鑫提出,「是一個觀光立縣的城市?應該開發還是保持土地原貌?」這個與山海相容的城市有太多未知數和左右為難。《038》取材自花蓮區域號碼,也讓觀眾看到不同的花蓮。舞台前投影出秀麗山水、火車駛過重重山間,或遭遇天災時殘破的影像,「花蓮是個美麗的地方,但遭遇災害時它就如同孤島一般,無法出入。」編舞者、藝術總監莊國鑫說道,花蓮有壯闊的山海、有溫度的人文地理,但遭受災害時也成為殘破、難以修復的地方,「但它始終就是我們的家。」 劇末舞者互相依偎環抱,表示在各地奔波後的辛勞得到慰藉,不論身處何處,家永遠都在。觀眾、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學生徐筱淇認為,舞者群起奔跑的一幕令人動容,能看出舞者內心掙扎。觀眾黃彥霖表示,舞者背對觀眾時,讓人能專注在肢體動作,此外表演中投影的花蓮風景、災害,都讓他從不同角度思考花蓮印象。 舞者以阿美族豐年祭中的舞蹈,表示原住民文化精神,在地花蓮人與鄉土共存的姿態。圖/李奇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