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中央公園變身藝術教室 邀民眾共享創作樂趣
影音
第1803期
中央公園變身藝術教室 邀民眾共享創作樂趣
2024-12-13
【記者黃伊晨、李宸緯、吳恒儀台中採訪報導】灑滿陽光的臺中中央公園成了孩子們的藝術教室。由臺中市立美術館主辦的「草地上的美術課」7號熱鬧登場。活動以藝術課市集、五感戶外課程和全天藝術體驗為三大主軸,讓民眾在大自然中創作, 打造互動式藝術饗宴。 台中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組長吳霈瑀表示,希望市民感受到藝術跟生活的連結是很近的,而非大家想像只能在美術館或藝廊。「它(藝術)其實就在你的生活中,可以隨意發掘探索,然後啟發你的一些創造力」吳霈瑀道。 藝術課市集邀請10組藝術團隊,帶來繪畫、積木、黏土等多元課程。其中,空間教育課程,推出了獨家空間教具,邀請小市民打造屬於自己的美術館。不僅讓孩子們發揮創意,也帶領他們認識美術館的建築構造與空間設計。參與民眾楊婉芬說:「平時較少參加以藝術為主題的活動,這個攤位包含建築主題更顯特別。」並表示通常孩子的藝術課多以繪畫為主,這次多元的手作項目,使他更願意帶女兒來體驗。 草地上,有刺激五感的戶外藝術體驗課程,民眾在自然中盡情伸展身體,享受與環境互動的樂趣。課程包含雜耍共玩課、肢體律動課等。讓市民在互動中探索藝術多樣性。參與民眾馮淇南說:「生活中應該融入藝術、美學與手作。我們在家也常進行紙箱創作,或在牆上繪畫和貼貼紙。」表示自己非常鼓勵孩子創作,並發展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現場更有全日開放參與的藝術體驗,將藝術活動融入生活。「書本野餐」在草地上鋪展書香;「藍美圖的記憶」以藍曬創作 連結自然植物與藝術;「黑青藝術計畫」則結合彩繪與互動科技,運用AR、MR技術創作虛擬山林生物。這些活動不僅延續創意與趣味,更展現藝術如何走進生活。黑青藝術計畫藝術家陳普分享:「藝術能為生活帶來想像力與產生空間,創作不一定需要與課業、成績有關,而是能在生活中開闢一片休憩與想像的空間。」他提及今天天氣晴朗,即使來訪的民眾不參與活動,也能感受到這片美術館後方這片休閒綠地的美好氛圍。透過現場的藝術體驗,則能更深入地探索自己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草地上的美術課」以多元的體驗活動,將藝術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未來也鼓勵更多人參與藝術創作,感受生活美學的樂趣與價值。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影音
第1800期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2024-11-22
【記者張博媛、周依恩、鄭孟佳新竹採訪報導】南平神農花鼓隊的鼓聲磅礡,敲響新埔脈動。16至17日,新竹縣新埔鎮的地方青年團隊與玄奘大學合作,舉辦首屆「新新埔藝術節」,於新埔鎮潘屋及劉家祠盛大展開。結合走讀、市集、實境劇場等,串連在地藝術家與表演團體,挖掘世代變動下的新埔故事。新新埔藝術節主辦人邱子維表示,新埔從300年前就不斷變化,「我們一直想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新埔。」 藝術節透過走讀活動,由在地青年引領民眾走入新埔市場,藉由深入體驗在地飲食文化,一窺過去客家生活型態的縮影。從小在市場長大的走讀導覽人廖敏皓,回憶過去與朋友在市場嬉戲的點滴,他強調,現在長輩越來越少,市場逐漸凋零,希望走讀能讓眾人記得過去曾有市場如此美好的地方。參與走讀的民眾范思琪在活動結束後說道:「原來每一家店都有它各自的故事,只是在我自己平常走的過程中比較不容易發現(這些故事)。」 新竹在地的「哇哈哈劇團」,推出新埔客庄劇場三部曲,與新埔青年素人及新竹傳統藝陣花鼓隊合作,以林爽文事件重現義民爺信仰核心,於本次藝術節帶來沈浸式演出,讓演員和觀眾,對腳下的土地有更深的連結與認同。新竹故事館編輯傅崇豪指出,年輕一代較不流行拜拜文化,因此希望能藉由故事分享過去的故事,讓年輕人未來看到義民爺時,心中會有另外一種情感存在。 藝術節打開地方宗祠大門,串連走讀體驗、音樂創作、劇團表演與故事展覽,期盼挖掘更深入的在地內涵,透過藝術重新演繹正在消逝的歷史與文化,以文化行動凝聚眾人的共鳴與認同。藝術節呈現出新埔豐富的人文樣貌,然而這片土地的故事遠不止於此,期待未來更多人參與地方創生,創造屬於新埔獨特的文化脈絡。「我會希望透過新新埔的論述,去建構一個新的地方的支持系統。」邱子維說,藉由新新埔藝術節將新埔過去存在過的歷史,以及價值萃取出來。藝術節呈現出新埔豐富的人文樣貌,然而這片土地的故事遠不止於此,期待未來更多人參與地方創生,創造屬於新埔獨特的文化脈絡。
【大學人】用藝術刻劃校園回憶 UCLA刺青師從宿舍發跡
國際
第1799期
【大學人】用藝術刻劃校園回憶 UCLA刺青師從宿舍發跡
2024-11-15
【記者張博媛報導】克莉絲蒂娜・威廉(Christina Williams)是一名發跡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以下簡稱UCLA)的刺青師,他在學生時期發現自己對刺青藝術的熱愛,也在許多學生身上留下刺青作品。 威廉在UCLA就讀世界藝術與文化學系,加上自己對刺青文化的興趣,便在朋友與家人的鼓勵下開始刺青師生涯。「我喜歡為自己和朋友創作藝術。」威廉說道,他最初是在宿舍開始為同學刺青,接著進駐校園市集,以及學校附近的刺青店。威廉表示,同學們時常會帶著自身故事和人生體悟,與他討論刺青的設計,正是在這些客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了他,並啟發他進行更多創作。威廉認為UCLA給他很大的發揮舞台,例如學校課程提供他探索藝術創作的機會、同學與老師都支持他進行刺青活動等,「若不是在學校開始我的刺青生涯,我會很難獲取這些資源。」他說道。 威廉的刺青風格多元,包括單針刺青、寫實主義,以及抽象設計,他喜歡將自然、文學作品的文化與人物融入設計中,「任何異想天開的事物都能成為我刺青的主題。」他補充。今年10月,UCLA邀請他為學校設計專屬的紀念刺青,他融入了充滿校園意義的象徵元素進行設計,如UCLA代表動物棕熊的熊爪和深受學生喜愛的校貓鮑威爾,再搭配學校的代表色——藍色與金色,讓學生能在身上留存對校園的美好回憶。 相較於台灣對於刺青的保守觀念,在美國擔任教授,現就讀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博士班的服裝設計師ChaCha(化名)認為,刺青在美國就是一種常見的藝術,一般人不會對刺青帶有負面觀感,「刺青是自我表達的方式,是一種客人與刺青師共同創作的產物,我覺得很有意義!」他說道。ChaCha也表示,在美國校園內進行刺青活動是件很正常的事,不過如果在台灣應該會嚇到師長。在洛杉磯就讀美國音樂家學院(Musicians Institute)學生Ryan Chang說道:「路上的人十之八九都有刺青,在洛杉磯和校園內就像戴耳環一樣稀鬆平常。」 威廉說:「UCLA藝術與全球健康治療中心(Art and Global Health Center)給我很大的啟發,希望畢業後能有機會與他們合作。」對他而言,刺青不只是刻在身體上的藝術創作,更可以撫慰人心,威廉期望有日能回到洛杉磯,除了繼續為UCLA社群進行刺青創作,也結合自己在碩士階段的專業,探索刺青創作在藝術治療領域的發展性。
流動筆觸勾勒內在情感 《心道漫談》求自我療癒
藝文
第1799期
流動筆觸勾勒內在情感 《心道漫談》求自我療癒
2024-11-15
【記者蔣若暄高雄採訪報導】蜿蜒流動的筆觸,勾勒出內心療癒與心靈的流轉,反思情感、經驗與生命的連結。就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的陳泳龍與林昀葶,於8日起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高館舉辦《心道漫談 雙個展》。陳泳龍藉藝術傾聽內心的聲音,以及林昀葶以水的特質反思自我課題,引領觀眾展開一段探索心靈深處的旅程。 談及兩人個展的主題,陳泳龍分享《療心日記》靈感源於心理諮商中的「感恩日記」,以藝術創作代替日記書寫,探索過去創傷造成的影響。而林昀葶的《漫漫心流》則將水的流動與心理學中的「心流」概念結合,透過繪畫展現思想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漫』的意思就是水太滿向外流,『漫漫』二字疊加,畫面就會從一個定位點拓展到無邊無際。」展名中的「道」則概括兩人個展要旨,既傳達陳泳龍療癒內在的方法之道,也道出林昀葶藉「水」來感悟道法自然。 本次個展不同於過往具象的畫法,陳泳龍為了呈現出自己解構世界的過程,嘗試在抽象創作的同時,讓觀眾能夠辨識繪畫中的主體。在作品〈#該對自己誠實了〉中,他使用波動線條取代直線,象徵內心的焦慮或自我責備,並放慢繪畫速度,感受創作過程中的情緒反饋。在作品〈#與惡的距離〉中,陳泳龍想像將內心剝開、剖析自我的過程,利用大小不一、塗上各式顏色的保麗龍球,象徵潛在情緒在吸收負能量後逐漸膨脹的現象,並用背負著大顆保麗龍球的紅色小人模型,表達負面情緒最終成為壓垮人們的沉重包袱的狀況。 「教畫十餘年都是一樣的模式,我需要一點變化、一點衝擊。」林昀葶也分享自己的心境轉變,開始將重心從表象的呈現轉移到創作背後的理念,透過作品〈湧現〉中連綿的山巒和水波,傳達儘管內心掙扎,卻因為思緒的激盪而有無限創造力的狀態。在作品〈漫〉中,他將油彩稀釋劑、調和油與顏料混和,挪動畫布並使用吹風機增加油彩的移動,讓表面的顏料乾掉後產生如水漬般的肌理,象徵緩慢推移、流動的生命,也表示在人生挫敗中學習到的經驗,為歲月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 觀眾陳桂美說:「現代人常常感到焦躁和焦慮,而這樣的作品帶來一種內在的安定感。」她從林昀葶的作品中找到內心的平和,並感受到創作中豐富的情感投入。觀眾劉姵君分享從作品體會到「水」的強大生命力,「那水流就像我們思考時內心的思緒。」此外,他也從作品〈#該對自己誠實了〉中的彎曲線條,感受到陳泳龍思緒的變化,以及藝術家隱藏在心中、不被外人輕易窺探的幽微情感。
科學融入藝術創作 《跳浪》癒地震創傷
影音
第1799期
科學融入藝術創作 《跳浪》癒地震創傷
2024-11-14
【記者姚孟汝、廖奇典花蓮報導】第三屆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2號起於石雕博物館開展,並於10號舉辦開幕活動 「sa'icelen給力量」。今年活動以地震為主題,集結知名地震科學家馬國鳳等四位策展人與11組藝術家,將科學知識融入藝術創作,盼透過作品療癒人們的震後創傷。《跳浪》社群小編杜怡柔說:「如果花蓮是一個星球的話,那這邊就是一個最適合觀測的地方,以星球這個概念來講。那畢竟地震它是一個花蓮有點難過的回憶,所以用星球的方式把整個時間軸整個拉長,讓大家用不同視野來看這個題目。」   本屆藝術節以4月3號花蓮大地震偵測到的光纖訊號作為主視覺,策展團隊觀察花蓮人民在斷層帶上的日常生活,試圖透過藝術創造不同的觀看角度。主展場的互動式展品〈深時間的心跳〉結合心跳聲與火山的共振聲波,讓民眾近距離傾聽來自地表深處的聲音。   展場內佔地最廣的作品〈地震博物館〉由藝術家涂維政創作,他3D列印出原住民地牛翻身神話的化石標本及震後災區採集的日常物件與植物,壓印翻模仿造「出土文物」,建構出一座虛實交錯的博物館。參展民眾陳先生(化名)說:「牛的雕像很特別,藝術家把地震這個造成大家恐懼的東西,做的好像還滿可愛的,就是一隻很溫馴的牛趴在地上。」藝術家涂維政則針對作品補充道:「當時募集花蓮當地民眾,請他們帶來地震當地的物件。有一個是統帥大樓的受災戶那個家的鑰匙圈,可是那個鑰匙已經再也進不去那個房間了。」   《跳浪藝術節》開幕日當天也舉辦農夫市集,並邀請三組音樂人現場吟唱。在地農夫將4月3號大地震時生長於農田中的作物煮成佳餚,希望民眾在音樂聲中,一起享用花蓮特色農產,吃掉地震,克服恐懼。攤販花田喜事有機農場的老闆徐妍花說:「地震過後土壤其實也會受傷害,其實我們有很多作物因為地震又因為風災損失相當大,而帶出來的就只有剩下這些。」藝術家Heidi(化名)則表示,可能很多商家在這次地震後就已經消失,可以存活下來要靠信念,所以吃到這些食物時就會覺得更感激。   花蓮位於米崙斷層帶上,不斷面對地震帶來的威脅。今年的跳浪藝術節希望透過藝術,帶領人們直面地震傷痛,並從災難中找尋心的出口。
【大學人】現有數據成創作素材 2ENTER打造虛擬場景
藝文
第1798期
【大學人】現有數據成創作素材 2ENTER打造虛擬場景
焦點
2024-11-08
【記者林沂葳報導】在螢幕上,台北的建築、交通與人群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面,瞬息萬變的即時新聞標題穿梭其中,讓人彷彿置身於現實世界。新媒體藝術團隊2ENTER貳進(以下簡稱2ENTER)將網路資訊視覺化,創作出一個龐大的虛擬世界,並於10月25日至28日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Data-Verse Taipei 0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的莊恩齊、陳政維、邱傑義及劉吉榮,在2022年正式成立2ENTER,並在同年首次對外參加競賽,即以作品《擬山行》在花蓮縣洄瀾美展榮獲首獎。為此,陳政維補充:「你真正在外面得到一個肯定後,會覺得自己做的東西比較踏實,這個里程碑還滿重要的。」在合力製作的作品備獲肯定後,團隊決定向外拓展視野,作品也日趨成熟。 2ENTER的作品主要以即時資料為素材,例如天氣資訊、車流、社群動態等,撰寫演算法驅動3D影像後,再放到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中做即時運算,最後製作成一個虛擬世界。此外,由於團隊成員皆有玩遊戲的興趣,故也會從常玩的遊戲裡取得創作靈感,並在作品中添入遊戲的元素,「不管是視覺上或者是感受上,這些靈感都會帶到作品裡面使用,或者是有一些思維會在作品裡面被放大。」陳政維補充道。 談及名稱發想過程,團隊表示本想取作ZENTER,源於德文裡「中心」的意思,不過因已有其他公司以此註冊商標,因此團隊改以組成的時間為2022年,將具有相似外型「2」跟「Z」,正式取名為2ENTER,中文名「貳進」也有電腦二進位的含意。目前台灣的網路即時資訊視覺化領域中,因為涉及設計、2D與3D製作、程式書寫等多方面的技能,故多由為企業主導,團隊成員皆為學生的2ENTER,是目前台灣第一間由學生自行創建的公司。此外,2ENTER團隊的作品比起單人作業,呈現更豐富的視覺性及互動性。「大部分新媒體藝術家處理的影像較為抽象,因為比較單純,也比較好看。」陳政維補充道。 由於2ENTER都是Z時代下的人,他們把網路世界當成真實世界的鏡像,每個人的一舉一動在時間的推演下,都會越來越完整的紀錄其中,如監視器、瀏覽紀錄等,「這件事情是我們覺得需要討論的,所以決定用作品呈現。」陳政維說。此外,他們把作品想像成一個巨大容器,乘載大家的想法,強調與觀眾互動,不再拘泥「藝術傳達理念」這件事。 《Data-Verse》是2ENTER的第一個作品,以五分鐘的影像建構出四位成員對網路的想像。起初他們對網路世界的形象概念很模糊,所以在正式製作之前田調土地資料,把數據即時附到《Data-Verse》中,並把數據轉化成不同圖像,例如數據便以雨的形象灌溉虛擬世界。作品畫面的正中間有一個石碑,裡面的影像資訊來源是迷因,「真實世界有宗教作為人的心靈慰藉,那虛擬世界的信仰是什麼?」莊恩齊表示,由於現今社群媒體大量傳播迷因,故團隊最終把虛擬世界的宗教意象定位在迷因上,「我們用這樣的邏輯做了《Data-Verse》,告訴大家我們想像的網路世界長這樣。」 創作遊戲引擎互動的作品,劉吉榮認為最大的困難反而不是做2D、3D的東西,而是彼此之間的默契跟溝通,「每個人在製作上面的難處,都會是怎麼在各自的分工下,把大家想要做到的效果呈現出來。」為了作品效果的穩定性,2ENTER會針對硬體做壓力測試,確認它的承受極限,還會上傳高度敏感的照片,看見互動作品中最極端的面向,才能應對一些極端的觀眾,「我們要想到最壞的狀況,這是我們作品有趣的地方。」莊恩齊道。 延續《Data-Verse》,同樣於2022年創作的系列作品《Data-Verse Taipei》,以《Data-Verse》的生態系統作為基礎,團隊蒐集台北的氣溫、車流、社會現象等網路資訊。隨著這個計畫的持續發展,2ENTER開始希望觀眾也能介入到作品當中,於是一年後《Data-Verse Taipei 02》誕生,「目前我們既有的框架有一個互動網頁,接下來怎麼跟觀眾互動,最簡單就是用文字來實現。」邱傑義表示,團隊開始思考如何觸發觀眾回覆文字到資料庫,「後來發現新聞標題這個東西,它本質上帶有一種試圖引人回覆、挑釁的特質在。」於是將新聞作為對觀眾的提問,觀眾可以進入網頁留言區,與其他人即時互動。 與《Data-Verse》系列相似的作品還有《擬山行》,雖然《擬山行》與《Data-Verse》是同一時期的作品,但比起《Data-Verse》的即時資訊,團隊使用過去的歷史資料,整理花蓮氣象站建站一百年來的資料,重新在虛擬世界中再現。作品逼真地呈現花蓮峽谷的壯麗地貌,且隨著資訊量的變動,畫面會不斷改變,讓觀眾無法預測下一秒的視覺體驗。 而近期2ENTER啟動新的計畫—《虛擬尋根》,透過論文查詢、搜尋引擎、AI三種方式共構劇本,回溯台灣不同的網際網路歷史事件,「用作品重新描述歷史,將創作者不可能親身經歷的事,重現在大家眼前。」邱傑義補充。 2ENTER的作品從來都不是想要改變世界或影響社會,而是希望讓大家透過作品看到不同的狀態,例如在《Data-Verse Taipei》中,觀眾可能會好奇車流的變動、Wi-Fi的流量等,透過呈現讓大家看見平時難具象化的數據,當資訊匯聚在小小的螢幕中,觀眾會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我覺得我們的作品很常在做這件事。」莊恩齊補充,虛擬世界雖然很小,卻乘載著龐大的資訊量,「這是我們在真實世界中很難發現的差異性。」 提到團隊未來的願景,2ENTER希望能讓作品常設在某個地方,持續推廣作品,也嘗試做公共藝術等,期望將作品跳出臺灣的框架,創作《Data-Verse》國際版,讓作品有更多討論的潛能。
歷史結合藝術 淡水嘉年華再現滬尾之役
影音
第1797期
歷史結合藝術 淡水嘉年華再現滬尾之役
2024-10-25
【記者張恩爾、李昱靜、范瑞勻新北採訪報導】精心裝扮,在遊行隊伍中手舞足蹈,透過身上的服飾、道具,展現淡水歷史風情。2024新北市淡水藝術嘉年華以「時光嘉年華:重返滬尾西仔反」為主題,將清法戰爭中的滬尾之役轉化為一場充滿活力與創意的藝術盛宴,吸引民眾共襄盛舉。普普樂藝術執行長連珮如表示:「清法戰爭代表淡水這個地區的光輝的時代,我們如何用藝術去轉換,變成一個嘉年華的概念讓大家參與。」   滬尾之役是清法戰爭中的重要戰役,本次活動的表演團隊緊扣這一歷史主題,透過藝術形式生動呈現,將打鬥動作與舞蹈結合,以及設計多款以戰車為主題的花車,重現當年的戰爭氛圍,讓觀眾彷彿置身歷史現場。連珮如表示,每次提到清法戰爭的這個議題的時候,希望可以不只是歌頌戰爭,而是和平團結的概念,讓它轉換成藝術的形式,讓大家感受到藝術的氛圍、快樂的氛圍。   踩街遊行不僅將歷史與藝術結合,更融入年輕人喜愛的現代元素,以街舞揮灑熱血活力。專業馬戲團現場吹氣球引得大人小孩紛紛伸手索取,為淡水老街營造出充滿歡笑與熱鬧的氛圍。真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學系學生陳柏熏認為,參加這種藝術的活動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身為在地大學的學生可以參與這些在地的活動,對我們來說,收穫是值得的。民眾王秀中說到:「(活動)可以讓淡水的居民活絡起來,藉這個機會能夠看到淡水的文化,比較不會單純是來這邊逛街、吃東西。」此次活動不僅結合淡水在地歷史,還邀請紳士協會及女力團體參與,透過生活化的藝術展現,讓多元群體在嘉年華中發聲。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演藝時尚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邱筱婷說明:「今年的主題是節能減碳愛地球,以舊衣改造,呼籲大家節能減碳,作為我們發表走秀的主題。」   藉由表演藝術呈現淡水在清法戰爭的過往,讓民眾以活潑的方式感受濃厚的歷史風情。淡水藝術嘉年華透過生動的演出傳承在地文化,期望以藝術交流讓淡水走向國際。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生活
第1797期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焦點
2024-10-25
【記者張博媛新北報導】「你好,歡迎來看展!」稚嫩的聲音在展間此起彼落,吸引民眾駐足參觀。「眷村童話展」由「遊此藝說」團隊舉辦,於9月14日至10月27日在空軍三重一村(以下稱眷村)展出,將先前參與「眷村主播營」孩子的成果集結成展,孩子們更自發性地變身「小小導覽員」為現場觀眾導覽。 20日是「小小導覽員」活動最後一日,走入由防洪樓改造的展間,小小導覽員鄭芮竹、林立崴熱情地為觀眾介紹展間與展品。其實「眷村童話展」原本並未安排孩子導覽,然而展覽開始後,孩子們自主地向團隊提出親自導覽的想法,「小小導覽員」因此誕生。「眷村童話展」是一個透過五感重現孩子對於眷村印象的展覽。在視覺和聽覺呈現上,小小導覽員介紹他們自製的花磚和風鈴,從設計稿到成品都是親手完成。鄭芮竹、林立崴也分享他們最喜歡的作品,是使用眷村土壤為原料,並融合當地特色燒製而成的風鈴。走入隔壁展區則是孩子自己規劃的空間,展示營隊學習的採訪、拍片、製麵成果,連結眷村的嗅覺與味覺。最後則為眷村的觸覺特色,鄭芮竹為觀眾介紹「編竹夾泥牆」,並親手帶領大家體驗眷村建築文化中的編竹技巧。 「遊此藝說」由三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的學生陳姿含、何沛蓉、張志瑋成立,透過藝術教育和共製策展,希望將文史內容轉化為孩子的創作根基,為舊有空間注入新的情感記憶。「我們認為眷村是一個可以打開,有很多不同面向的物件。」張志瑋說道。在層層剝開眷村這個物件後,「遊此藝說」期待藉由眷村和大眾產生更多互動,發想出重塑新世代空間與文化的「眷村摺學計畫」。張志瑋表示,孩子的可塑性強、充滿想像力,不會被成人思維框架,他說道:「最重要的是孩子與土地的關係沒有受到太多成年人的價值觀影響,他們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且跟老文化之間是值得去碰撞的。」 「遊此藝說」藉由策展看見了孩子們自主性的成長。鄭芮竹表示自己學習到最大的技能便是現場導覽,「不僅要不停練習、把東西記起來,還要對應觀眾的反應做出其他調整。」他說。而在展區積極「攬客」的林立崴分享,在參加活動以前連「眷」這個字都不會讀,更不知道什麼是眷村,現在卻能侃侃而談地解釋眷村歷史,「與以往參加過的活動相比,這次活動學習到更多知識,令我大開眼界!」他說道。而鄭芮竹母親也表示,孩子在這裡更加積極,並願意主動向家人分享活動見聞,甚至能將所學與生活經驗連結,令他感到欣慰。 談及團隊未來規劃,張志瑋表示藝術教育與文史空間共製的計畫不會只停留於眷村,他們放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山文創園區,思考如何轉化其他文史空間為新的學習、藝術場域。張志瑋也注意到展覽中的親子互動,「孩子喜歡在展覽停留,家長也藉由其他孩子的創作來引導自己孩子,驅動了另一種策展人與觀眾對話的互動。」他說道。「遊此藝說」希望未來能以此擴展受眾群體,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文史空間,創造文化與學習的共製環境。
藝術季融香山特色 居民攜藝術家活絡農村
影音
第1796期
藝術季融香山特色 居民攜藝術家活絡農村
2024-10-18
【記者蔣若暄、何依庭採訪報導】孢子蒝設計工作室於12至27日在新竹市香山區舉辦《野山之隅:香山農村藝術創作季》。工作室邀請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參與三個共創計畫,連結海山、茄苳和中隘社區的特色與空間,舉辦一日走讀小旅行,希望讓更多人走入香山。 孢子蒝設計工作室主理人楊珊(化名)解釋:「藝術的能量注入,可以讓本來像止水一般的環境注入新的活水。」民眾會特意為了藝術季前來香山,在地的居民也透過藝術創作,將自己的想法或對藝術的詮釋展現出來。 走讀第一站來到海山社區,活動中心的牆上展示著攝影師王阿福(化名)的系列作品《芒種計畫》,照片呈現出海山社區的景象,紀錄當地長者的日常生活。「我希望長輩現在或是將來再回頭來看這些作品,會覺得說有來社區這裡跟大家一起生活很有意義。」他補充道。 工作室安排民眾體驗海山特色活動「長輩為你沖咖啡」,品嘗由居民親自沖泡的咖啡。為了維持長輩的身體健康,社區開設課程讓長者學習手沖咖啡。此外,社區也將咖啡粉外銷,希望藉此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海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鏡涼表示:「老人和年輕人一定要結合,不要讓年輕人覺得來社區很可怕。我們長輩也因為課程的關係,非常了解現在年輕人的社會。」 印有植物紋路的藍染布料是由中隘社區居民與當地藝術工作室共同創作的作品〈堤畔踩青〉,中隘社區總幹事劉秋玉說明希望將當地植物與藝術結合,「長輩平常都忙於農務,這種花草對他們來講都覺得很頭痛。」因此,他們以社區常見的花草葉片進行移印,融合自然資源與傳統藍染工藝。劉秋玉分享藝術共創的目的,「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讓他們覺得原來身邊的這些雜草也可以變成藝術品。」 在社區居民的帶領下,民眾接著走入茄苳社區古厝。茄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一郎談到農村與藝術的結合,「因為藝術季的導入,讓我們覺得藝術在農村也可以創造出想像的空間。」作品《回茄》使用家中的板凳與廢木,讓社區居民發揮創意,希望來到這裡的人都能感受到回「茄」的溫暖。陳一郎說:「我們有孢子蒝這個年輕的團隊回到鄉裡面,他們也是在地的新竹人,願意伸出手來協力社區發展。」。 藝術季透過導覽活動,吸引青年回鄉,也讓更多人認識香山這塊純樸的「烏托邦」。
《跟著光的軌跡走》探自我 藝術家以光映內在感受
藝文
第1796期
《跟著光的軌跡走》探自我 藝術家以光映內在感受
2024-10-18
【記者姚孟汝新北報導】「光代表我們追尋希望和探索自我的過程。」就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的三位學生王慈優、張訓安和吳姿穎,即日起至18號的週間時段,於華梵霓虹5樓的藝術中心舉辦《跟著光的軌跡走》,三人以「光」的意象為題,用畫作各自展現探索希望的過程。 進入展場,率先映入眼簾為系列作品《擁抱》。王慈優透過一系列畫作敘述一顆曾為宇宙中最閃亮的星星,在墜落後失去光芒,儘管有旁人協助,卻難再恢復閃耀的故事。王慈優以水彩和色鉛筆,勾勒角色緊緊擁抱著星星的畫面,為此他補充:「擁抱的溫暖可以勝過千言萬語。」他希望藉由這件作品,讓人們在缺乏自信時,能夠想到身邊的人。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學生廖柏愉認為:「作品讓我體會到知心人之間陪伴所帶來的溫暖,溫柔而堅定的支持讓人心安。」 走入轉角,張訓安以多幅不同形狀的纏繞畫作品《足跡》,穿插代表光芒的金色點點,為觀者排列出一條流線型的軌跡,引領觀眾的觀看視線。張訓安創作纏繞畫的動機源自於母親,在她的建議下到社區大學跟年紀稍長的阿姨們一起學畫畫,這段時期因為阿姨們的鼓勵,對於張訓安建立繪畫自信是一段很重要的回憶。《足跡》使用不同類型的筆創作,並以牛奶筆點上白色光點。「我很喜歡光點, 因為會讓我覺得很有希望。」張訓安補充道。 展場最後,則是吳姿穎以人魚與兔子做為自我投射的作品。畫作〈紅色人魚〉以暗紅色作為背景,與畫中高明度的美人魚呈現出對比,象徵美人魚本身便是光芒的存在,然而這道光相比於希望,更帶有質疑的特質。吳姿穎說:「我在不斷地自我質疑中,逐漸形成的畫面會讓我對當下的自己產生更多了解,甚至發現平時忽略的需求或矛盾。」作品〈逆光〉則詮釋出吳姿穎對光的兩面性思考,他刻意隱藏畫中兔子的表情,「因為我不想讓觀眾直接從視覺上預設兔子是面對或背對著它後面的光。」他補充道。對吳姿穎而言,光除了可以象徵希望,也可以解讀為通往毀滅的指引。 「光」這個主題,在三人的詮釋下雖看似有著不同的意義,但其所展現的皆是他們透過光對希望的追尋和探索自我的過程。王慈優道:「本次展覽中,光象徵著我們前進的動力跟希望。」觀眾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三年級學生莫曉彤認為,最吸引他的作品是〈紅色人魚〉,他表示,進入展覽會場後會特別被畫布抓住視線,加上顏色跟白色牆面對比強烈,十分引人注目。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