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藝文
影音
第1774期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2022-12-07
【記者陳世軒、張倩怡、邱楷淇綜合採訪報導】由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舉辦的藝術展覽「身在其中 INCLUDE」,於4日在台北南港瓶蓋工廠文創園區登場。主辦方以俗稱漸凍症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以下簡稱SMA)」為主題,邀集各界藝術家以不同手法創作藝術,呈現SMA病友的生活與困境。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近年協會極力推廣SMA相關觀念,讓大眾得以貼近病友生活。現場展出攝影作品、新媒體藝術和紀錄片等藝術創作。其中,藝術家張晏慈的《行者之途》以醫學角度出發,結合程式和多媒體技術,偵測觀眾移動的位置以呈現不同材質、狀態的人體骨架。張晏慈希望,觀眾能在互動過程中體驗SMA病友面對自身身體狀態時的心理拉扯,「社會中有很多不同的人,其實大家都可以互相包容。」藝術家洪譽豪的作品《循身相》則是讓觀眾乘坐輪椅,以特殊視角觀看VR影像,來感受SMA病友隨著時間漸漸喪失的身體機能。「VR再配上他們(病友)最常使用的輔具輪椅,他們就是在固定的位子上,但他們大部分都只有頭部,可以做轉動觀看。」洪譽豪希望透過虛擬實境的互動裝置,能讓觀眾身同感受SMA病友平日的處境。除了專業藝術家,現場也展出SMA病友的藝術作品,向大眾展現他們不受疾病限制的藝術細胞和日常感受。病友周語軒的〈不理解樂園系列—Flesh In Dreams〉透過描繪扭曲、拆解的身體部位,表達SMA病友的身分認同及身體感受。他表示,罕見疾病的相關藝術作品有很多面向可以發揮,未必得以樂觀正面的角度出發,「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身體的意識,或者是因為身體的探索過程,其實也關係到身份的認同。」他認為大部分的人會假定SMA病友對生活的探索範圍僅限於輪椅,而他希望透過自己作品傳達出的理念,可以翻轉大眾對SMA病友的刻板印象。《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雖立法20餘年,但仍有逾九成的SMA病友不符合用藥資格,醫藥費無法以健保給付,鉅額費用也讓病友和家屬不堪重負。「健保局應該是要全體照顧弱勢,讓大家一起用藥,生命不能等待。」觀展的病友家屬Emily阿嬤(化名)表示,日本與中國等許多國家皆開放藥物健保給付,希望台灣也能跟上腳步。參展的導演施祥德也呼籲社會大眾能對此投入更多關懷,讓SMA病友能及早治療。主辦方希望展覽能將SMA病症觀念和病友困境完整呈現給普羅大眾,也讓觀眾了解,輪椅無法限制病友們對生活的熱忱,未來SMA病友也將持續透過藝術創作,來實踐、揮灑他們的生命意義。
「記憶導航」回顧港台歷史 藝術展呼應人權議題
生活
第1772期
「記憶導航」回顧港台歷史 藝術展呼應人權議題
2022-11-23
【記者賴羿安台北報導】哀戚樂聲從牢房迴盪至走廊,牆上掛著香港街道照片,記錄抗爭殘影。2022年人權藝術生活節——「記憶導航」,自19日起主要於國家人權博物館展開為期四週的活動,透過音樂、展覽、劇場、舞蹈等表演形式,帶領民眾回顧台灣的白色恐怖歷史,並關心香港當代人權議題。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此次主題名為「記憶導航」,策展人鴻鴻表示道:「在過往那些記憶(戒嚴時代的記憶)是被導航的,被決定的,現在應該讓更多記憶出土,去導航我們的未來。」活動除了推廣人權議題,也希望因強權迫害而被禁止的聲音能透過藝術的自由表達方式,被社會聽見。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大多數活動舉辦在國家人權博物館,館內「新式押房區」第一次作為展覽場地,以監獄牢房劃分不同展區,舉辦由香港藝術家黃國才創作的抗爭藝術展——《和勇光時》,展出紀錄反送中運動的影像、器具,以及他以台灣戒嚴時代為主題的創作。黃國才從香港移居台灣,不再受政府干涉創作,自由地展示許多違反國安法的作品。曾經在香港與新加坡久居的民眾吳易叡參與展覽座談,感嘆台灣需珍惜現在的自由創作環境,因許多極權政府已威脅創作者的生存。 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新式押房區內,藝術家黃國才以反送中運動的影像和音樂表達抗爭理念。 圖/賴羿安攝漫遊者劇場——《不易遺忘的聲音們》是唯一在館外舉辦的系列活動,跳脫劇場空間,將白色恐怖歷史遺址結合戲劇口白,帶領觀眾走入台灣的戒嚴時代。19日登場的戲劇《「他」與他》,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女性家屬視角出發,觀看男性政治犯受難過程。觀眾需走訪善導寺周邊地點,包含曾為極樂殯儀館的林森公園、專門運送綠島政治犯的華山車站舊址等。「最後設計結局來到墓園,其實還蠻震撼的,也有被嚇到,原來結局是這樣。白色恐怖之下,人就是這樣被抓,被處死。」參與民眾楊凱晶說道。 劇場《「他」與他》藉由定位軟體,透過眼睛的圖案標示觀眾所在之處,並在抵達目的地時觸發與主角通話。 圖/賴羿安攝參與人權藝術生活節的民眾劉映纖表示,雖然家長抗拒他參加白色恐怖相關活動,「但是我覺得歷史記憶就是得透過我們去接觸,讓我們了解這些事件後,就可以記得並繼續往前。」2022年人權藝術生活節期盼透過多元展演,讓民眾了解人權議題,藉歷史記憶重新反思現代需要的尊重與自由,以記憶導航未來。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
「疫藝」非凡 《ON/OFF》拉近疏離關係
國際
第1734期
「疫藝」非凡 《ON/OFF》拉近疏離關係
2020-10-29
【記者林子頊綜合報導】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大學藝術展演活動受到限制或被迫取消。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 RU)學生卻將危機化為轉機,開設《ON/OFF》藝術展。於23日至31日展示的《ON/OFF》藝術展,由八位萊斯大學學生自主創辦,期望提供學生多元的表達管道,使人們也能跳脫語言運用藝術互相溝通。 萊斯大學學生舉辦《ON/OF》藝術展,提供學生多元的表達管道,展現創新藝術。 圖/截自《ON/OFF》網頁《ON/OFF》藝術展的亮點在於其包含不同藝術的展現方式,除了雕塑展覽以外,還有影片互動以及社群平台交流。希望能透過線上和線下的互動,拉近在校生和遠距學生的距離。此外,學生還設立專屬《ON/OFF》的互動網站,鼓勵遠距學生用不同媒介表現自我,像是拍攝藝術影片或是對藝術展的作品給予回應。藝術裝置主要展示在萊斯大學的「賽沃爾庭院(Sewall Hall)」,另外還有九個展示場域分布在校園周圍,學生可以自由擺上自己的藝術作品互相交流。為期一週的藝術展更邀請了弦樂四重奏演出,這些活動都將在網路上直播,讓線上參與者共享藝術展多元的活動。 萊斯大學學生加布里埃拉・弗耶的作品《蜘蛛面罩》運用衣架展現其作品的張力,期望能藉此裝置藝術提醒當今戴口罩的重要性。 圖/《ON/OFF》策展團隊提供展覽籌劃團隊成員加布里埃拉・弗耶(Gabriella Feuillet)說明作品《蜘蛛面罩》的創作理念:「面罩的造型靈感是來自於知名設計師希拉里・塔摩(Hillary Taymour)的品牌科琳娜・斯特拉達(Collina Strada)的口罩設計,運用衣架展現其作品的張力,希望能提醒民眾當今戴口罩的重要性。」布雷登・佩里曼(Braden Perryman)的作品《布雷登的懸吊泡沫》,把泡沫固化成球型雕塑,用棉線懸吊在樹枝上。金黃色的泡沫藝術品壓印著斑斕的花紋。佩里曼對任何事物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他期望透過展覽讓事物跳脫本質,透過藝術創作賦予他們新的價值。 萊斯大學學生萊斯大學學生布雷登・佩里曼的作品《布雷登的懸吊泡沫》,把金黃色泡沫固化成球型雕塑懸吊在樹枝上,壓印著斑斕的花紋。 圖/《ON/OFF》策展團隊提供伊莎貝爾・桑佩里奧(Isabel Samperio)擅長結合圖像敘事與手工藝創作。他將抽象畫作吊掛在陳舊的架子上,與實質物品搭配展出,使繪畫更具雕塑感。桑佩里奧嘗試將二維作品以三維空間的創作形式表現,即便呈現方式不同,仍能帶出其作品的精髓。金妮・瓊(Ginny jeon)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哥德式教堂以及麥當勞快樂分享餐的盒子。他將白、黃、綠、紅四種顏色的盒子擺在階梯上,盒子僅以膠水黏合,一旦被拆毀就會變成垃圾。他說道:「設計這個作品是想表達人類經常將藝術設計視為消耗品,尤其當藝術品像這些盒子一樣被大量生產時,藝術的價值容易被遺忘。」 萊斯大學學生伊莎貝爾・桑佩里奧將二維的作品以三維空間的創作形式表現,抽象畫懸掛在陳舊的架子。 圖/《ON/OFF》策展團隊提供《ON/OFF》藝術展除了讓學生如願展示出他們的雕塑作品,由於結合了線上展演,更帶來了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攝影,圖形設計,音樂和敘事。藝術展連結在校學生和校外學生,以新的方式互動連結,突破了校園藝術發展的框架。 萊斯大學學生金妮・瓊的作品將白、黃、綠、紅四種顏色的盒子散落在階梯上,影射人類將藝術設計視為消耗品。 圖/《ON/OFF》策展團隊提供
新媒體藝術展 互動裝置剖析網路現況
藝文
第1601期
新媒體藝術展 互動裝置剖析網路現況
2015-06-11
陳亦貞的〈連結〉利用盜版影片的網頁連結,反向定位下載者的IP位置,呈現在世界地圖上。 圖╱丁敦蓉攝 【記者丁敦蓉新北報導】「劃時代」聯展6日於汐止社后藝術工廠舉行,來自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的四位學生以新媒體為媒材創作。其中,學生陳亦貞探討網路對生活習慣的改變,她搜集下載盜版影片電腦的IP位置,加以量化顯示在地圖上,探討現今盜版普及世界的事實。 陳亦貞的作品〈連結〉將一個滑鼠放置在平台上,其對面投影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地圖下方約有20多個盜版影片的網頁連結,觀眾只要點擊連結旁的下載鈕,世界地圖上便會出現交互雜纏的紅線,顯示其他下載此連結的使用者在世界的分布。 陳亦貞藉由盜版影片的載點,反向尋找下載者的地理位置,世界地圖上線越複雜,代表下載者越多。陳亦貞解釋,網路上所有的接收者都是傳送者,下載影片的同時也會洩漏自身情報,「網路世界就是一來一往,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完全匿名。」 從虛擬世界回歸到對現實世界的探討,學生陳姿吟展出〈刻意·非刻意〉。她製作兩種頭盔,在頭盔上加上鏡頭及心跳感測裝置,其中一個頭盔可拍攝使用者身周景像,另一個可自拍。陳姿吟說明,她設定感應裝置,當使用者心跳超過100時,代表情緒有所起伏,快門就自動拍下當時的畫面,陳姿吟再將照片貼在牆上展示。她表示,使用者戴上頭盔時,常因為害羞,不敢與人對視,所以鏡頭朝外的照片常拍到模糊的景象,而自拍的照片,有人面露尷尬、也有人開懷大笑。 陳姿吟提到,生活中總是錯過很多精彩的瞬間,她想要紀錄當下自己的反應及環境的氛圍,因此設計可以即時捕捉畫面的頭盔,讓瞬間成為永恆。此外,她提到,現今太多人拍照會刻意擺姿勢,或是拍了很多張,最後選一張滿意的上傳,喪失最真實的樣貌,因此希望藉作品呈現人們最自然的一面。 學生游惠諭創作〈轉譯·遲疑〉讓民眾參與測試,將中文詩詞以台語念出,並使用人臉辨識系統,計算人們皺緊眉頭的差距,拍下參與者疑惑、困擾的表情。她在ㄇ字型展場中央,播放各種人們皺緊眉頭說話的無聲錄像,展場右方擷取人們困惑的臉孔,做成動畫漂浮在牆上。而左方則投影許多不同顏色的中文字,她將測試的數據量化,以藍、白、紅顏色區分,代表國、台語轉譯的難易度。 游惠諭解釋,自己不太會念台語,每次要講都會停頓很久,她觀察到其他人也有此現象,轉換不同語言時,常有非自主的表情變化。她覺得此狀態非常自然,因此搜集這些表情。她也提到,臉孔投影漂浮在牆上,象徵使用者處於某種焦慮、猶疑不定的心理狀態。 協辦單位、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營運經理郭一萱表示,新媒體藝術與坊間展覽相比,較難吸引人潮湧入,但四位學生的作品與主題結合度高,尤其作品探討議題雖沉重,卻都明確表達其理念,十分出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