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翻轉釉藥與陶土關係 陳寬重塑物件觀看視角
藝文
第1804期
翻轉釉藥與陶土關係 陳寬重塑物件觀看視角
焦點
2024-12-20
【記者林偌甯新竹報導】「辯證物的邊界與自主性,鬆動平滑物件的細縫,找尋觀看的新視角。」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寬,自12日起於國立清華大學澤空間舉辦個展《在裡面的在外面》,他解構陶瓷的材料與功能,拓展釉藥依存陶土的印象,向觀看物件的既有方式發起挑戰。 陳寬對陶器毛孔的延伸想像,起源於德羅斯特效應(Droste effect),呈現圖像在畫中無限循環的模式,彷若無盡宇宙一般,他說:「這種觀看方式很有趣,所以我進而將陶罐表面的毛細孔,想像成無限個小陶罐。」作為保護或裝飾陶器的塗層「釉藥」,自古以來皆被視為陶土的附屬品。但陳寬以德羅斯特效應的思考方式,試圖顛覆釉藥存在的意義。因此他在〈甜蜜坑洞的反轉〉中,以陶土燒製蜂蜜罐卻不上釉,反而將黃色的釉料化作蜂蜜置於容器內,明示陶罐為釉料而存在,翻轉兩者間固有的主次關係。 陳寬過去主要創作「抽象陶瓷」,以陶瓷的造型、線條承載感性主題,但製陶過程需嚴謹考慮陶土性質,與高溫收縮造成變形等因素。陳寬認為建構事情就是一種素描,素描透過線條與明暗呈現結構與光影,而製陶則以形態和材質展現概念,兩者皆需事先理性規劃,才能讓作品自然流露感性意涵。在〈素描:明度實踐〉中,陳寬混合高嶺土、霞正長石、碳酸鈣與石英為釉藥,置於九片黑鐵上燒製。他藉由微調碳酸鈣與石英的比例,使燒製後的釉料呈現不同硬度與明度,呼應素描中明暗交錯的筆觸,同時凸顯釉料在窯中展現的藝術性。 「燒製時的升溫曲線像釉料的構圖,決定它的肌理和顏色。」陳寬製作〈背景中的圖形:溫度素描〉時,將同一帖釉料置於耐火磚與防火棉砌成的三個立方體,以三種溫度製出型態各異的釉藥塊,並壓印在素描紙上。壓印過程中的姿勢、手勢與物件隨機交織,打破傳統素描形式,體現釉藥的繪畫性。 除了挑戰陶土與釉藥的依附關係,陳寬也嘗試抽離物件的功能性。策展人李碩瑜提到:「陶除了作為功能性的物,能不能在物的基礎上具更多想像?」作品〈黑色海綿〉由泥漿包裹的波浪海綿與防撞箱組成,乍看之下像是藝術家佈展時遺留的雜物。波浪海綿作為保護與運輸藝術品的載體,被製為陶瓷後,只剩下造型。藝術家由此思考轉換材質後的海綿,是否仍具備作品的意涵。觀者林君達欣賞陳寬以詼諧手法揭示觀看的慣性,「從海綿的鬆軟過渡到陶瓷的堅硬,指向保護與易碎特質之間的矛盾,十分有趣。」 哲學家梅洛.龐蒂(Merleau-Ponty)曾說:「內與外是相互滲透的流動狀態。」這讓陳寬發現,釉料施於陶土外層時,仍保有其保護特質,陶土與釉藥之間並無明確的主從關係,反而能各自成為藝術的主體。陳寬故將此觀看角度轉化為作品〈槍與彈殼〉,排列整齊的「蛋殼」與作品名稱形成雙關,並以蛋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象徵釉料;一旁未上釉的槍械失去具攻擊性的扳機,呈現出兩物件和平共存的景象,「獨立本身未必有意義,沒必要把關係看得那麼對立。」他補充道。
色情影像成磁磚貼紙 《愈近愈近》重塑觀看體驗
藝文
第1801期
色情影像成磁磚貼紙 《愈近愈近》重塑觀看體驗
2024-11-29
【記者林芷彤桃園報導】肉色貼紙佔領牆面,有些褶皺、有些扭曲,色情影像以另種方式重新展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張語昕舉辦個展《愈近愈近》,即日起在Zone Art众藝術展出。他以在外公家拾獲的色情影像為媒材,將其局部放大,並用磁磚、貼紙等方式拼貼,嘗試表達色情感之外的更多可能。 談及創作素材,張語昕表示靈感發想於過往在外公家偶然發現的色情圖像,「經歷過歲月痕跡而呈現的特殊質感,令我著迷。」此外,張語昕位於台北舊紙廠內的工作室,其蓄水槽內部的磁磚,也讓他聯想到老式廁所中常見的裸女磁磚。因此張語昕便將意外拾得的素材,結合磁磚及貼紙的拼貼手法創作成〈大奶〉與〈兩腿之間〉。 張語昕指出,兩件作品雖然將其取作不同名稱,但實為同一概念的延伸——皆以色情圖片包覆展覽空間。儘管處理手法相似,張語昕卻特地在兩件作品上讓影像解析度與材質有所差異,展現出不同的質感效果。〈大奶〉轉化自張語昕拾到的照片上的胸部原貌,他以高解析度影像與霧面貼紙的結合,呈現細緻而明顯的顆粒感,拼湊出如山丘般的模樣。〈兩腿之間〉則將人物的胯下模糊化,並以黃色、紅色、咖啡色等貼紙覆蓋展間。因影像解析度較低,加上亮面貼紙的使用,使其表面看起來更加平滑。張語昕認為,此時觀看的重點已從影像的原始內容,轉向作品的材質與顏色。 過去張語昕常以紙張拓印作為創作手法,雖然過程簡單,但仍需掌握一定的技術性。為了使製作過程更加簡單,這次以貼紙黏貼較無技術門檻的手段呈現。「貼紙完全是一個塑膠印刷品,感覺更加工業。」張語昕補充,相較於紙材,貼紙的厚度與塑膠成分讓作品展現出更強烈的人造物效果。觀眾韓詠竹則認為,〈兩腿之間〉的亮面貼紙與地面磁磚的結合,為整個空間帶來一種濕潤的視覺感受。 埋藏於地面貼紙之下的磁磚,增添〈兩腿之間〉除了視覺外的聽覺展現。當觀者在展間行走時,磁磚會因踩踏而發出撞擊或碎裂的聲響。張語昕提到,設計靈感源自他在播放拾得的色情錄像帶時,因其年代久遠,故播放時常伴隨著斷續的雜音,使張語昕聯想到磁磚在空間中的脆弱性與不穩定感,隨時都可能因外力而破碎。 「這次的作品具有某種佔領性,甚至帶有一種霸道的氣質。」張語昕指出,觀者在步入此地的瞬間,便被強迫觀看眼前的景象——某人的各種私密器官。儘管如此,他也表示,這些影像原本因為題材往往被一瞥而過,但當它們與空間結合後,反而變成一種能夠長時間存在於場域中的物件,讓觀者得以細細體會其質感與氛圍。觀眾林子桓認為,媒材完全包覆空間的方式,創造出一種將身體感官擴展至整個空間的體驗。
偽造物件玩轉觀看視角 《真的假的》以影像探景物虛實
藝文
第1788期
偽造物件玩轉觀看視角 《真的假的》以影像探景物虛實
2023-12-06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真的、假的只取決於你用什麼角度去觀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鄭尹真於3日在北藝大南北藝廊舉辦個展《說個笑話,真的!假的?》。此次影像創作中,他利用拍攝角度與道具製造出幻視效果,引領觀眾改變觀看方式,並重新審視所見事物的真實性。 鄭尹真舉辦個展《說個笑話,真的!假的?》,3日於北藝大南北藝廊開展。 圖/鄭尹真提供走入展場,木製的紅色房屋模型映入眼簾,如同視力檢查時,驗光儀中常見的房屋圖像。鄭尹真在模型門上鑽孔,將影像作品在孔洞中放映,讓觀眾以窺看貓眼的方式觀看作品〈真的假的〉。當觀者眼睛靠近視窗,會先看見房屋座落於稻田間的遠景,再隨著鏡頭逐漸拉近,便能看見鄭尹真在房屋內擦拭窗戶玻璃的身影。 在作品〈真的假的〉中,鄭尹真於觀看視窗前打上聚光燈,引導觀眾視線。 圖/鄭尹真提供當作品〈真的假的〉影像畫面放大至窗框與貓眼視窗吻合時,則會產生鄭尹真正站在對面,擦拭著觀者眼前視窗的錯覺。他說:「希望透過不斷變化的視角,讓觀眾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看事物會有不同的解讀與感受。」觀眾Tammy(化名)表示此作品引起他與自身經驗相關的想像,「觀看時有正在檢查視力的既視感。」 鄭尹真將影像嵌在手掌大小的孔洞中,讓觀者以使用驗光儀測試視力的姿勢觀看作品〈真的假的〉。 圖/鄭尹真提供除了將虛擬圖像實體化,鄭尹真在展覽中更嘗試偽造實物,創造真假難辨的視覺效果。在作品〈等待的過程 — 美得像假的景象〉中,他以沐浴乳、壓克力顏料混合些許雜草偽造出鳥屎,並從汽車內部拍攝影像,呈現鳥屎一再滴落於擋風玻璃,再被雨刷抹開、拭淨的畫面。鄭尹真提到,鳥屎砸在擋風玻璃上對許多人而言是倒楣的事,但他卻覺得,凝視汙垢被反覆刷掉的過程相當浪漫,他說:「觀眾重新觀看這個畫面時,或許也能體會到我所感知的療癒感。」 鄭尹真將作品〈等待的過程 — 美得像假的景象〉直接投影在樓梯上,並擺放沙發,讓觀者以不同觀看角度欣賞作品。 圖/鄭尹真提供鄭尹真也在作品〈許願池〉中,展現出自身對日常現象的不同解讀。他將人們許願時映在水面上的倒影,幻化為困在水池中的魚,鄭尹真說:「就像人們被困於自身願望,在無盡的希冀中自溺的狀態。」因此,他指導演員模仿魚向上吸吮的動作,並在水面上架起一層透明玻璃,拍攝出擬魚化的人類被阻隔於水中,無法探頭呼吸的窘境。展出時,鄭尹真更將作品投影在自製水池中,讓觀者有親臨實境的感覺。 鄭尹真選擇將影像直接投射在水面上,營造演員在水中掙扎的實境感。 圖/鄭尹真提供鄭尹真試圖讓觀眾看見不同角度可能產生的視覺差異,進而引發觀者思考真實的意義,他說:「我製造虛假,想讓大家意識到,許多我們以為的真實其實都是虛假,重要的是你決定怎麼觀看。」觀眾水母王(化名)也認為,鄭尹真以影像或物件重設觀看視角的手法,讓他在觀展時不禁思考,「是否有鏡頭以外的力量,正影響我們對所見之物的認知。」
《facade立面》結合空間設計 引大眾反思觀看習慣
藝文
第1775期
《facade立面》結合空間設計 引大眾反思觀看習慣
2022-12-14
江淑筠希望探討作品內外的關係,觀眾可繞到窗外觀看作品的背面。 圖/張倩怡攝【記者張倩怡台北報導】觀眾在展間透過不同的觀看角度,將原本獨立的作品重疊起來變成新的作品,重新感受作品和空間的互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舉辦個展《facade立面》,透過繪畫、影像和裝置作品配合空間呈現出不同的觀看方式,讓觀眾也重新察覺自身的觀看習慣與經驗,思考為什麼要看以及自身和作品之間的關係,展覽於10日起在外子展出。展覽主題「facade」為建築學術用語,一般指稱建築物的外牆,建築師會在建築正面呈現巧思,江淑筠認為這種行為與繪畫十分相似,「其實也是一個面,那它有一層畫布一樣是包覆在外面,然後要讓我們看到的那一層。」而他希望觀眾在展覽中除了畫作的正面,也強調作品的正反面和內外的關係。本次展出的作品以矩形圖案為繪畫主體,江淑筠說明,選用矩形是因為這是最能強調「面」的形狀,「如果是一個圓、一個三角或是有機的形狀。很容易會讓我們聯想到其他的東西。」他認為矩形很工整並有力量,可以讓繪畫自身成為主角,讓人更能專注地探索「面」這個主題。展覽也著重於作品與觀眾身體的互動,所以大多的畫作都以無題為命名,並放置於地面,讓畫作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與觀眾更貼近,希望打破大眾的觀看習慣。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利用三個獨立作品交織,成為一組全新的作品。 圖/張倩怡攝雖然展覽空間不大,江淑筠仍利用窗戶和木架加入巧思,「正面到底是什麼,真的要繞進去之後,你才會看到它的那個面。」作品可隨著觀眾移動轉換觀看角度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他設計鏤空的木架,讓觀眾從門口的窗戶外看進去,會先看到窗戶上矩形的貼紙,再到鏤空架子上的黑白矩形,最後穿過木架看到大型的矩形,三層可以是獨立的作品,也可重疊成一組作品,「我們視覺已經不知不覺的用照相機的思維在看東西,但其實我是覺得肉眼的經驗還是沒辦法取代。」他表示,希望觀眾把整個展覽視作一件作品,並直接感受空間設計和畫作。 鏤空木架上的黑白矩形與後方的大型作品產生重疊效果,觀眾在不同角度看有不同效果。 圖/張倩怡攝展覽現場還有以圖像複製創作的《digital》系列,利用具有複數性的色紙重疊並掃描儀掃描後直接輸出,並以此探討影像世代的觀看習慣,「很多人都用圖片去認識作品,但我覺得那個原作可能根本不是你想像的,甚至是成千上萬種失準。」江淑筠說,一般攝影方式可大量複製影像但會使原作失真,他反而利用這複製性的手法創造唯一的原作,而且讓平面看似重疊立體,同時也在呼應主題的「面」和矩形作品。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以圖像複製創作的《digital》系列,看似立體卻是平面。 圖/張倩怡攝曾觀看過江淑筠其他展覽的觀眾李冠瑩認為,這次的空間設計讓觀眾每次移動都可以獲得新的體驗,他說:「來到現場可以按不同的面向觀看,讓我覺得可以身歷其境。」觀眾劉昕宜也持相同看法,「他運用很多空間和建築的平面,告訴大家現在觀看的那一面是想傳達什麼,並以不同角度去呼應立面的主題。」
鏡頭舞動翻轉觀眾視角 北藝大創造新影像語言
藝文
第1756期
鏡頭舞動翻轉觀眾視角 北藝大創造新影像語言
2021-11-03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銀幕中舞者隨鏡頭移動、聲音與剪輯方式舞動,觀看表演的方式因此改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電影與新媒體學院和台灣數位藝術中心合作發表《舞影繪輯X舞動360》,將舞蹈以影像的方式呈現,打破既有的創作框架,作品於10月30、31日在北藝大曼菲劇場播映。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影繪輯X舞動360》,將舞蹈以影像的方式呈現,打破既有的創作框架。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作品由〈舞影繪輯〉、〈舞動360〉兩部分組成,在〈舞影繪輯〉中,舞蹈動作結合劇情、音效,讓畫面更具臨場感。創作者賴方伃說明,他參與的作品以「黏著」為主題,他說:「舞者在創作時對『黏著』的想像,並非肢體上綿延不斷地接觸,而是想像兩人之間有無形的黏稠物質,也是吸引這兩人靠近的引力吧。」因此團隊試圖在肢體間的空白處創造黏著。另一位創作者包明茜分享,影像主要是在理解舞作後,打破平常劇場單面觀看的侷限去拍攝。他補充,因必須在短時間內感受舞蹈,又要思考如何讓肢體在影像上更有張力,同時讓觀眾進入舞蹈裡面,而不是因為影像讓觀眾離舞蹈更遠,讓他感到相當困難。 在〈舞影繪輯〉中,舞蹈動作結合劇情、音效,增加舞者在影像中的舞動感。 圖/賴方伃提供而後半段影片〈舞動360〉則跳脫平面影像,團隊使用360度全景相機進行拍攝,舞者的肢體與所在的空間皆被扭曲。創作者陳薇伊分享,360度的特效可以讓空間更迷幻,他想要善加利用這個特質,因此選擇單向地下交流道作為拍攝場景。另一位創作者顏楷倫說:「我比較想要找到的是整個畫面、整個影像、整個視覺的舞動感跟衝擊。」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盡量不出現完整人體在跳舞的畫面,讓觀眾不需將焦點放在舞者身上,轉而注意影像內的其他元素。而創作者莊博翔提到拍攝時的困難說:「不能依照自己以前的習慣即興拍攝,因為全景相機的畫面難以立即控制。」因此需要事先想好呈現的畫面,並且繪製分鏡表。 在〈舞動360〉中,舞者的肢體與所在的空間,皆因360度全景相機的拍攝而被扭曲。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觀看的視角突然間被改變」是團隊最想表現的重點,台灣數位藝術中心指導老師王柏偉認為,他在觀看〈舞動360〉的感覺是連滾帶爬的,「我們思考這個世界,思考這個影像的方式,並不是直線的,而是滾動、轉動、連環、循環的。」觀眾陳昱伶則說:「前面〈舞影繪輯〉的主題比較著重於舞蹈,而〈舞動360〉中,他們的舞動感覺比較像是相機的舞動,而不是偏向舞蹈的舞動。」 觀看的視角突然間被改變,是《舞影繪輯X舞動360》創作團隊最想表現的重點。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此次拍攝讓團隊探索更多創作可能,台灣數位藝術中心指導老師黃柏瑜說:「在畫面變形的過程中,創造出另一種影像語言。」而陳昱伶認為,未來舞蹈還可以跟新媒體結合,「比如說一些投影的方面,或舞者和無人機做互動。」北藝大舞蹈學院院長何曉玫也表示,舞蹈很有魅力的地方,就是開放給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像。
擬社交離群狀態 《連線錯誤》盼多角度觀看引反思
藝文
第1753期
擬社交離群狀態 《連線錯誤》盼多角度觀看引反思
2021-10-06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各種形式的創作品陳列於昏暗而狹小的展場內。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鄭宗祐利用照片、聲音與影像,於1日至5日在政大新聞館展演廳舉辦《連線錯誤_Alienation》獨立專題(註一)個展,從多個面向呈現群體中人與人互動的「離群」。 註一:《連線錯誤》是鄭宗祐在獨立專題課程的成果展。政大廣電系第一次開設此課程,由原先行之有年的畢業製作課程改制而來,捨去過往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形式,提供學生更自由的創作空間。  《連線錯誤》的展場內雖然昏暗而狹小,卻陳設著多種不同方式創作的展品。 圖/單師樵攝踏入展場,多幅泛藍的照片陳設於前,然而與多數攝影展所展出的數位照片不同,鄭宗祐的作品以「藍曬法」(註二)呈現。鄭宗祐除了以藍色營造出詭譎的氛圍,他更將藍曬法連結至人與人的關係,他解釋:「藍曬是一個無法永遠保存的東西,我覺得可以呼應到我要講的人的互動。」 註二:藍曬法是一種顯影方式,由混合檸檬酸鐵銨、鐵氰化鉀的感光劑,透過日曬使最後的影像呈現深藍色。  展覽中的攝影作品皆是以藍曬法呈現,讓觀眾陷進詭譎的氛圍中,也呼應了人與人的關係無法永遠保存。 圖/單師樵攝而在行為實驗展區,鄭宗祐透過平板電腦的視訊螢幕,與觀看者長時間凝視,並將玻璃片放置其中區隔觀眾,象徵人類社會中的社交障礙。觀展民眾陳祺分享:「我就不是很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有看著我,我覺得很難過,然後我就哭了。」另一位觀眾康譓珍則認為,與創作者對看時,兩人似乎都進入一個脆弱的狀態,使他不由自主地想一些內心的事。 行為實驗展品,平板電腦與中間的玻璃隔板象徵人類社會中的社交障礙。 圖/單師樵攝鄭宗祐說明,「群居」是人類自誕生以來必經的過程,他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感受到的集體行為,實際上卻是疏離的。他希望透過《連線錯誤》中以不同形式創作的作品,描繪出群體中的「離群」。他說:「我們展覽主要是在講人際關係,人的社交互動。」他補充,日常中的人與人的「連線」可能是數位的,也可能是實體的。展場中的展品包含平面攝影、錄像裝置、行為實驗,也有讓觀眾戴上VR穿戴裝置欣賞短片的創作。鄭宗祐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我如果只用一個小東西、一個影片,可以講的東西太侷限。」觀展民眾陳力瑋認為,多媒材鼓勵大家思考「看的方式」,他說:「多媒材其實可以給你一個自由的空間,東西都已經擺在那,除非有明確說不能碰觸。」另一位觀展者王亭方則覺得展品可以用不同面向去看,以錄像裝置為例,「一個是你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一個是你有點像跳脫這個空間在看這整個場景。」他補充,用兩種方式體會這個創作,有不一樣的感覺。 展場內部的錄像裝置展品,讓觀眾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觀看。 圖/單師樵攝指導教授鍾適芳說:「他們創作的資源跟方法,想要表達的這些訊息,光是劇情片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所以這些形式一直在變化。」他認為以前的畢業製作太過形式化,而獨立專題課程能鬆綁學生想法的侷限,更能呈現多樣化的作品,鄭宗祐也說:「我就照我想要做的東西把它全部列出來,其實本來更多,但後來選了這幾個。」鄭宗祐進一步提到,這次展出後收到許多希望他繼續創作的回饋,對此他表示未來仍會創作,但也坦言是否將作品展出需看看機緣。
油彩融創作心境 林君晏塑公園散步景觀
藝文
第1742期
油彩融創作心境 林君晏塑公園散步景觀
2020-12-30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視線隨著油彩線條流動,所見的景物也隨之抽換,產生時間流動的錯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學生林君晏於民國109年12月18日起,在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舉辦個展《日常散步》,透過堆疊油料,呈現自身在散步時的觀摩路徑與記憶點。 展場採用昏暗的燈光,並放置公園中常見的木椅,觀眾可隨時坐下,以仰視角度欣賞畫作。 圖/徐嘉璟攝「我一定要從日常找出題材,體會相片、記憶中的東西。」林君晏說明,自己觀看事物的方式會受到情緒、境遇影響,創作時他不須多想,情緒與筆法便能自然地結合。因此,他創作的展品大致可依繪畫時的心境劃分為二,色彩鮮明、風平浪靜的漁港風光,呈現他於南寮漁港遊歷的閒逸;雜亂交疊的婆娑樹影,則象徵就學時期的創作困境。 林君晏表示,作品〈在頂樓的發光搖擺—2〉的樹葉紋路由模糊、雜亂的筆觸構成,圍繞在方正的校舍周圍,營造校舍隨風被吹動的意象。 圖/徐嘉璟攝為了能同時呈現兩種迥異風格的畫作,林君晏將展間打造成陰暗的公園,將畫作化為散步時的公園景色,使人在觀賞時不覺得突兀。而主視覺作品《夜間公園探險》也被放在最陰暗的角落,林君晏解釋,他同時運用厚重和輕薄的筆觸堆疊這幅畫作,讓它集結自己所有觀看日常的方式,如凝視、游移等,故他希望觀者能最晚發現這幅畫,先專注融入其他畫作的情緒。飽和度高的色彩撫平情緒,有時甚能帶來愉悅感,林君晏認為,厚重的顏料能模擬金屬和塑膠的光滑質地,在呈現物件的質感之餘,也能促使觀者專注凝視。濃烈的紅、黃、藍構成線狀風箏,獨聳於空曠的港口空地,作品〈一日南寮系列〉以幾何、奇幻的風格呈現林君晏印象最深刻的南寮漁港物件。他解釋,藉由排除畫中的人與雜物,強化他記憶中的臨場感,引導觀者視線聚焦於單一物件上。 作品〈一日南寮系列—風箏線〉的風箏有著現實中不會出現的生硬稜角,展現林君晏對物體的獨特觀察和印象。 圖/徐嘉璟攝林君晏也希望觀者能體驗持續移動的觀賞情境,藉以理解他的創作歷程。他補充,他習慣爬到頂樓,來回踱步觀望校舍,不斷思考繪畫的意義,故他用淺透的筆觸,堆疊不斷搖擺的暗綠樹葉,期望塑造浮動、沉悶的情緒。作品〈夜晚的舞台—1〉則利用不同大小、角度的球場相疊、交夾,當觀者移動視點,球場的相對位置也隨之改變,進而營造環視球場的動線感。林君晏說:「我們在觀察日常事物時,會四處走動、改變視角,並非靜止不動。」觀展民眾楊采寧表示,物件扭曲的形體使他感受於畫中移動的速度感。 林君晏在〈夜晚的舞台—1〉紀錄觀看學校球場的不同角度,以堆疊球場的方式營造空間的立體感。 圖/徐嘉璟觀展民眾林旻柔說:「這場展覽很輕鬆、隨性,讓我感覺他(林君晏)的繪畫是為了他的生活而畫。」但林君晏提及,除了透過展覽表達自己的觀察外,他也希望觀者能摸索出自己的獨特視角。他於展區設置高低不一的公園長椅,再利用具有摺角的牆面,交錯出不同的觀看路徑,期望觀展民眾能處於不同的觀察位置,體會蘊藏於平凡中的生活感觸。
藉外星人觀看科技社會 《地球站》揭自媒體怪象
藝文
第1741期
藉外星人觀看科技社會 《地球站》揭自媒體怪象
2020-12-23
【記者石學儒台北報導】陣陣的馬達聲響起,影像中的人正在剃掉自己的長髮,再用藍、白色的顏料暈染胸部以上的皮膚,成為「外星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學生沈思坦於11日起在髮廊「()藝文沙龍」舉辦個展《地球站》,藉由刻板化的外星人形象,討論當代人與人的關係。展覽舉辦於髮廊的地下室,成為外星人的秘密基地。沈思坦說明,此次個展雖以外星人為主體,但討論核心依然是「人」,他欲描述眼中的科技與人產生的交互作用,「很多時候無法完全理解彼此的想法,那種意識上的隔閡,就很像對方是外星人,或我是外星人。」 展覽舉辦於髮廊的地下室,在一樓的髮廊也有許多與外星人有關的作品,暗示這裡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 圖/沈思坦提供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直播平台或YouTube等自媒體成為許多人展現自我的舞台,作品《好想變成外星人》以手機播出沈思坦剃光頭髮、眉毛,再將自己上色的儀式。他將社會對女性應具有的特徵退去,藉以展露自我。他在手機旁懸掛光柵板材質的相片,去「不符合」這個社會的審美價值,「這是一個嘗試,我想要逃脫這個社會,把我變成遠離這個社會的人。」沈思坦說明。觀展民眾Joyce(化名)說:「單看這件作品的結果衝擊不會那麼大,但錄像讓我可以慢慢看出一些他想講的故事。」 展出空間充滿冰冷的白光,策展人沈思坦透過巧思,營造人與人之間冰冷的關係,與分離的感覺。 圖/沈思坦提供現代人常於社群媒體上傳影像,作品《阿剛的一天》正是嘲諷此現象。沈思坦以常見的YouTuber影片為模型,記錄外星人觀察員模仿地球人一天的行程。影片結尾,主持人稱讚主角阿剛做得很好,而阿剛也予以回應:「這是我應該的。」影片除揭開人類被社會形塑的樣貌,也說明人類在影片中展露自我已成為現代社會化的範疇。觀展民眾徐敏碩說:「他用一種能與一般大眾溝通的方式,用另一個角度去講這件事情。」 《阿剛的一天》以YouTube為模型,但作品中的角色始終沈默,僅以字幕讓觀眾了解影片內容。 圖/沈思坦提供銀灰色的柱體矗立在展間,走近後可看見如行星般的小球漂浮於半空中,作品《S星球初登場》以木球仿製的彈力球置於柱狀裝置上的凹槽,並利用凹面鏡的反射原理,讓球投影在柱體上方,像是一顆真實的星球漂浮在半空。沈思坦解釋,他利用簡單的光學原理,投影出一顆像星球的球體,說明人們經常端看表面即認定事實。同時,沈思坦也暗示,在網路時代中,使用者失去辨識資訊是否真實的能力。 《S星球初登場》以木球仿製的彈力球放置於金屬柱體上的凹槽,以光學原理讓球體看似漂浮在金屬柱體上。 圖/沈思坦提供碩大的螢幕投影出藍色外星人的臉龐,他用貓眼般的瞳孔緊盯前方,但他同時又被觀展民眾看見。作品《觀察員》除試圖塑造日新月異的科技下,現代人透過社群媒體緊盯他人的生活且渴望被看見的樣貌,也呼應沈思坦欲討論的人際關係。他表示,科技使人際關係變得模糊,就好像與外星人溝通,使人產生分離與不適應感,讓不善科技的他感到生不逢時。 策展人沈思坦以巨大的外星人投影在牆上,營造外星人監看整個展場的意象,以此隱喻現代社會人被看的慾望。 圖/沈思坦提供
破表演界線 《一與眾》解放觀看方式
藝文
第1670期
破表演界線 《一與眾》解放觀看方式
2017-12-20
【記者羅文妤台北報導】觀眾走進民宅,如同來到朋友家拜訪,《一與眾》第三部作品〈畫布〉於藏身公寓裡的藝文空間「畫布」舉行。《一與眾》系列是「不適生產團隊」的連續計畫,表演方式偏向行為藝術,突破舞台限制,讓觀眾能近距離接觸表演者,也能在空間中自由地行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的表演者李文皓,在空間中自在地穿梭,時而量體重,時而做菜,甚至是上廁所,重現日常生活的細碎瑣事。觀眾就如同闖進表演者的日常中,跟隨表演者的腳步,觀看他的一舉一動。另一位表演者陳昱榮運用窗戶震動產生的噪音和捏碎、搓揉泡泡紙的聲音,獲取觀眾的關注。 表演者陳昱榮將自己裹在泡泡紙中,運用身體的摩擦產生音效,兼具視覺與聽覺的演出。 圖/不適生產團隊提供演出最後以民間舞蹈波麗露收尾,李文皓兩手有力地開合,並隨著音樂起伏高舉、放下。他走近觀眾、又走遠,直至走出門外,結束演出。觀眾王學梅表示,很喜歡最後的舞蹈,他認為表演者以簡單的動作建立自己的風格,在原先的舞蹈動作中融合手部微小變化,甚至比專業的舞者更令他驚艷。 演出中,觀眾能夠近距離接觸表演者,仔細觀看表演者的一舉一動。 圖/不適生產團隊提供「我們的演出都是在不正規的空間。」製作人、台藝大表演藝術碩士生賴得睿提到,團隊不斷挑戰劇場的限制,除了在演出中開火煮菜,還嘗試以打火機點蠟燭、點菸,這些舉動在傳統劇場都是被禁止的。他們透過這次的計畫,嘗試在運用空間的同時也與空間對話。「我們沒有燈光、沒有舞台,也沒有服裝。」同時兼任編導的李文皓表示,《一與眾》系列以極簡主義為主軸,運用最少的元素,解放更多觀看的方式,讓觀眾能關注表演者以外的「空間」。他希望演出是輕鬆且平易近人的,讓觀眾自由走動,也將觀看的選擇權還給觀眾。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