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多次穿依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69期
歷經試煉再重生 黃敬中以黑炭拼出生命光輝
2022-10-27
【記者古宇恩台北報導】黯沉的炭時而整齊、時而紛亂地排列,在黃敬中的手下重新煥發不朽生命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黃敬中,入選本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IT新人推薦特區,展出一系列以「炭」為媒材的作品,傳達浴火重生的意象。展覽於21至24日在世貿一館展出。「我自己詮釋不要靜靜走入就是要大張旗鼓走到最後。」黃敬中解釋,《不要靜靜走入》系列作品下方一律以馬賽克鑲嵌手法規律地排出線條,上半部則均以筒形竹炭及不規則木炭相互交錯,讓畫面展現爆炸般向外擴張的能量,鼓舞曾歷經挫折的人。他表示,此系列作品取材自詩意呼應自身背景的詩作〈不要靜靜走入良夜〉(註一),詩中書寫對象即是年衰的父親,希望他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並把握生命餘光。註一:〈不要靜靜走入良夜〉為英國詩人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為鼓舞自己風中殘燭的父親所創作的詩作,內容⼤意為要為⽣命繼續戰鬥,不要輕易放棄。 〈不要靜靜走入 #5〉上方筒狀竹炭及不規則木炭相互交錯,下方以馬賽克鑲嵌技法規則排列,同時展現衝突及共榮的美感。 圖/古宇恩攝展場中另一系列作品是《止於無窮》,其概念源自於泰戈爾的詩歌〈漂鳥〉(註二),以炭的性質連結人歷經苦難、突破試煉的過程,並以作品圓形的框架呼應最終達到圓滿的狀態。本次展出的〈止於無窮 #3〉,以立體的手法將筒形竹炭及不規則木炭排列成台灣島的形貌,佇立於以馬賽克手法拼貼而成的整齊「炭洋」。黃敬中表示,這件作品靈感源於對台灣曾被多次殖民、遭受諸多天災的歷史,「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在經過這些考驗之後,重新成長茁壯,成為一個新台灣的樣子。」註二:〈漂鳥〉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作,作品名稱取用詩中的一句:「讓生命美如夏花,讓死亡麗如秋葉,終止於衰竭的是死亡,但圓滿卻止於無窮。」 〈止於無窮 #3〉以位於畫面中央、透過筒形竹炭及不規則木炭拼湊而成的台灣島為特色,象徵台灣在經過淬鍊後,重新勃發新生命。 圖/古宇恩攝談及使用炭的契機,黃敬中表示最初想以竹創作,但礙於竹藝術品的發展已經相當廣泛,創作難以突破,於是進一步思考如何轉化,最後想到火煉後的炭。他認為炭是從有生命的有機體經過火燒形成彷彿死寂的狀態,但重新編排後,生命的力量得以再次體現。「利用曾經的苦難或是疼痛,進行轉化,使炭變成一股再生的力量。」他說。從事奈米碳管材料業的觀眾顏超德表示,這項驚豔的作品使他在閱覽整個展覽後,仍想要回頭欣賞,「炭的應用生活中無處不見,但在藝術呈現上卻從未見過。」他說。 除了透過竹炭之外,藝術家後期也運用其他種類的炭如木炭、橄欖核炭等,讓畫面的呈現充滿更多可能性。 圖/古宇恩攝炭單一且灰暗的性質,常使黃敬中受其他媒材吸引。然而他認為炭的作品在台灣極為罕見,抱持著期望炭在藝術界發酵的想法,會堅持目前路線。藝術經理人譚竣鴻也說:「藝術家去掉彩度上的表達,以單色系聚焦媒材意涵、家庭及詩意,反而更能體現他個人內斂的特質。」他表示,這樣的特質也是黃敬中的作品在眾多繽紛作品環伺下突出的關鍵。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黃敬中的父親為南投縣竹山鎮人,祖父曾從事竹造紙事業,因此以竹作為媒材發想的出發點。 圖/古宇恩攝
藝文
第1671期
【專欄】曹馭博以死亡為題 詩作圍繞生命經驗
2017-12-27
【記者薛惟中花蓮報導】咖啡廳厚重的木門被推開,清脆的鈴鐺聲劃破寧靜,店內每個人都抬頭望向門外,唯獨一人穿著一身黑,全神貫注地低頭讀著封面泛黃的楊牧散文集。那是就讀於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碩士班創作組的曹馭博,他以新詩探討死亡的永恆性。曹馭博今年以〈與蒂蒂復健一日〉(全詩見附錄)一詩拿下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成為歷屆最年輕的新詩首獎得獎者。困頓的生活影響曹馭博的創作,他曾同時面臨爺爺重病、親人自殘、朋友躁鬱及自己的失業。「這些事情的下個階段就是死亡,我很恐慌。」曹馭博說,他因此開始以死亡為主題寫作,並檢視人與社會間的連結。他說:「所謂死亡,就是好好過完一生,再告別人生。」「與其說我在追求死亡,不如說在追求一瞬。」曹馭博補充,生活困苦時,一旦有機會,他即便吃到嘔吐也強迫自己繼續進食,「因為我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他對於作嘔與吞嚥相撞的一瞬印象深刻,進而聯想到死亡。他認為死亡是一瞬的,且隨時接近著萬物,他說明:「因為萬物無法預知下一刻死亡會不會到來。」曹馭博的詩風格變化劇烈,初期因受楊牧影響,多以迴還複沓的形式抒發情感,但他自嘲,「我不像詩人,因為我很寡情。」他調整寫作風格,參考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以自省為主軸的作品,將詩中的連接詞、形容詞去除,保留單純的意象以及強烈的象徵性,以此傳達自己觀看事物的方法。事實上,高中時的曹馭博對文學毫無興趣,且十分看不起新詩。「班上有個女孩讀瘂弦的詩,我當時還笑她白痴。」他笑說,當初覺得新詩是看不懂的東西。直到就讀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時,參與楊牧的座談,第一次被文學的力量打動。「我邊聽他朗誦邊覺得,這就是詩人!」這股感動促使他開始寫作,也在女友建議下開始廣泛閱讀,為寫作能力打下基礎。後來他更接下詩社的社長,日日讀詩、日日寫詩。 楊牧是引領曹馭博踏入詩壇的重要人物,曹馭博許多寫作觀念至今仍深受其影響。 圖/薛惟中攝曹馭博表示,最自豪的詩作並非得獎的詩,而是刊登於自由時報副刊的〈我害怕屋瓦〉(全詩見附錄)。他以屋瓦象徵避風港,但以「害怕屋瓦」傳達害怕失去生活庇蔭的矛盾。當時他得照顧病重的姊姊,卻因經濟困窘而無法滿足姊姊飲食的需求。「我狠不下心拒絕姊姊。」曹馭博眼眶泛紅,語帶哽咽地強調自己當時沒有落淚。他看著熟睡的姊姊,邊試著求援邊寫下這首詩。創作生涯中,曹馭博最為感謝幫助自己渡過財務危機的詩人許赫,以及時常提醒自己寫作準則的詩人廖啟余。「老一輩只會叫你多讀多寫,但廖啟余會逐字逐句地給你建議。」曹馭博亦受廖啟余「節制」的創作觀念影響,在寫作時並不濫情。曹馭博說:「天使在緊縛中最美,詩在蜷縮中最真誠。」曹馭博坦言,自己因為學識不足,無法以寫實為題材創作,才轉而書寫情感的一瞬,「但作品往往會變得太艱澀以及自溺。」他期許自己精進外語,以向更多國外的創作者學習,他說:「我不能只靠譯本去了解一個詩人。」此外,曹馭博透露,明年將出版個人首本詩集,目前仍在規劃第二本作品。「我還是會繼續寫詩,但我不會這麼執著去當一個詩人。」曹馭博表示,目前規劃畢業後先工作,再考慮繼續進修。從鄙視文學的莽撞少年到摘下桂冠的詩人,曹馭博的言談中,對詩的喜愛展露無遺,他露出微笑,肯定地說:「詩是永恆的,會讓情感永遠流傳。」 附錄:〈我害怕屋瓦〉◎曹馭博我向屋瓦禱告因為我害怕屋瓦.害怕飢餓害怕睡前的黑暗會吃了我但我無法吃下黑暗.害怕米飯是礦石鹽巴是血害怕牆上的壁虎吞下碎屑玻璃.害怕襯衫聚成一團領子變縐脖子也開始萎縮.害怕雨會變大太陽變老害怕詩會說謊或者什麼也不說.我害怕今天的害怕會繼續腫脹.我想逃跑──但我害怕逃跑倘若離開了屋瓦我會餓,衣服會縐雨不會離開詩會死.我不能逃跑因為我害怕屋瓦 〈與蒂蒂復健一日- 給罹患失語症的姊姊〉◎曹馭博復健室的人問我,是妳的誰?我是蒂蒂的弟弟什麼都沒關係了,什麼都霉──我只能以最少的利器保護蒂蒂.(我努力把妳的話從唇齒削下)醫生說,得用腹部嘻嘻吐一口氣。會不會痛?──人都走了,等候我簡短的說假如妳顛四倒三過目忘忘記得用最少的語言重新構築妳的居所藥是沒用,陪伴一定是藥.(妳把想說的話語藏進喉嚨)「嘗嗎?」我拒絕藥水拒絕半流質的食物。施予每個人都會醫生會,媽媽會,寫詩的人也會「我正嗎?」我說,施予者不屬於時間「正常嗎?」失語者的眼睛是雪是第一人稱的雪「我正常嗎?」人生正長,失語正常我還在躲藏,並天天構思該如何找到一個詞做為妳篇章的開頭.(妳把世界的錯亂抖出舌頭)醫院總有屬不輕的死亡反正我們是地球上唯一能苟同的姊弟記得小時候騎腳踏車跑進無輪的田裡。稻子來不及收割,爸媽向農夫對不起妳擋在我面前,說一切都是姊姊的錯姊姊得錯,得錯…….「──是失語症的錯」.從來就不是蒂蒂的錯。那晚,妳在房間角落堆起睡意又兀自打散上帝輕摳妳的後腦勺,失序的紅血球打翻了妳的刷版鉛字是紅,人生是紅妳再也無法成篇.(我將妳的話拼貼成形)復健室的燈就要襲蔑了明天,我還會再來「你還會載來明天?」當太陽升起時,我會載來明天,我會再來。要記得醫生說的,嘻嘻,吐一口氣記得妳,記得我,記得媽媽爸爸記得我是蒂蒂的弟弟記得用最少的語言重新構築妳的居所.鎖上病房的門時,我依稀聽見:「我是弟弟的蒂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