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京劇攜手話劇 追憶寨中情仇
藝文
第1642期
京劇攜手話劇 追憶寨中情仇
2016-12-22
【記者周欣儒台北報導】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學生21日在文化曉峰音樂廳演出《京京有魏》。結合話劇及京劇,利用對話方式補充京劇內容,將唱腔、動作皆複雜的京劇,簡化後呈現給觀眾。戲劇一開始,一對年輕夫婦與一位老爺爺,在還沒有客人上門的戲院前,以對話方式追憶夫婦的祖父們年輕時,以京劇演員身份演出《連環套》的故事。待對話結束後,場上轉變為京劇氛圍,演出《連環套》。主角竇爾敦在山寨中與弟兄飲酒,並公開討論盜馬、栽贓仇人黃三泰。然而黃三泰之子黃天霸知道實情後,匿名成飛鏢客上山拜見竇爾敦,並多次提及馬匹長相、日行千里的能力,引導有勇無謀的竇爾敦承認,被盜的馬匹在寨中與栽贓黃三泰的事實。最後,當竇爾敦得知飛鏢客是仇人之子時,便立刻派手下拿下黃天霸,卻反被黃天霸用大步跳躍、翻轉等武功打倒。 京劇間穿插話劇,用追憶過往的方式讓觀眾更能清楚京劇的內容。圖/周欣儒攝《連環套》中的兩篇故事〈坐寨〉、〈天霸拜山〉用傳統京劇的方法穿插在話劇中,竇爾敦與手下由畫花臉的「淨角」扮演,黃天霸則由「武生」扮演。夫婦、老爺爺則未上京劇妝,以話劇的方式,將京劇中沒有演到的盜馬、栽贓過程用聊天方式娓娓道來,藉此讓觀眾明白京劇主角的心理狀態。擔綱京劇主角竇爾敦、文大戲劇研究所學生魏竹嶢表示,京劇最有趣的就是在同樣故事、台詞、裝扮中,觀察不同演員如何詮釋劇中角色,就算是同一個演員,每一次還是都會有不一樣的演出。擔綱京劇主角黃天霸、文大戲劇研究所學生張仕勛表示,主要學習客家戲劇,很少嘗試京劇演出,因此從7月便開始準備成為「武生」黃天霸的心境與方法。文大戲劇系學生李宇凡,則為了擔任畫花臉的淨角而將頭髮剃光。他表示,一開始無法完美呈現音準及京劇動作,但漸漸的發現音調及動作其實都是配合角色情緒。 有「京劇界永遠的美猴王」之稱的朱陸豪(左)及指導的武生張仕勛(右)合照。圖/周欣儒攝觀眾、文大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學生鄭秀慧表示,演繹方法不僅能感受京劇的故事、張力、情緒,話劇部分主角也將追憶當年的感受描述得很真切,「把故事變得簡單易懂外,表演還很有水準,非常喜歡。」表演指導老師、文大中國戲劇學系淨角老師朱錦榮說表示,難得可以結合話劇與京劇表演,不僅學生花將近一年時間準備,從選擇戲服到台旁配樂的樂手,也都是由國劇界中享負盛名的老師們一手包辦。 朱陸豪解釋,可看出每一個「淨」的個性,例如白色部分代表奸詐,紅色部分代表忠義,藍色則是俠義。 圖/周欣儒攝 朱錦榮解釋每一件戲服的材質及由來,也希望國劇更能受文化部以及教育部的重視。圖/周欣儒攝
看戲新體驗  台大學生讀劇演出《哥本哈根》
藝文
第1626期
看戲新體驗 台大學生讀劇演出《哥本哈根》
焦點
2016-05-19
台大話劇社以讀劇的形式演出物理劇《哥本哈根》。 照片提供/台大話劇社【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三位演員圍繞著一張圓桌、三張椅子,在站、坐或走動之間對話、爭執及獨白。但演戲時,他們的眼睛幾乎全程盯著手上的劇本,一邊用充滿情緒的聲音及表情,「讀」出所有對白。台灣大學話劇社17日以「讀劇」的形式,於飛頁書餐廳演出英國著名的二戰物理學劇本「哥本哈根」。劇情描述原本情同父子的丹麥物理學家波耳(Niels Henrik David Bohr)與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在二戰時處於敵對兩方。當兩方陣營皆致力於研究核武時,海森堡與波爾的一場祕密對談,是否曾經改變了當時的科學發展及戰局,引人好奇。英國劇作家麥可‧弗萊恩(Michael Frayn)以波耳、波耳的太太瑪格莉特(Margrethe Nørlund)及海森堡死後的鬼魂,回憶當時的情景,試圖拼湊對話內容及海森堡的來意。飾演波耳的台大機械系學生李晉杰表示,因為一隻手全程要拿劇本,所以手部動作的表演方式很受限,演出時很依賴聲音及表情的變化。劇中,李晉杰以較為緩慢、帶點喉音的聲音,表現波耳的年長,並在演出爭論的橋段時,透過急切的語氣、提高的音量,及揮舞的手勢表現情緒。演員練習時,花了很長的時間建立角色的聲音和形象。導演、台大物理系彭士詮表示,他會在練習時模擬角色之間的相處情境,幫助演員熟悉角色的關係。彭士詮也提到排練時,會讓演員把台詞唱出來,「因為有時候會被台詞或固定的說話方式框架住,所以用各種曲子唱出來,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去表現台詞。」傳統讀劇演出時,演員僅會坐在椅子上讀出對白。但是本次《哥本哈根》讀劇演出中,依然有安排演員的動作及走位安排。彭士詮說:「因為很擔心觀眾會看到睡著。」為了幫助演員演活角色,他曾拿科學家的自傳給演員閱讀。李晉杰說:「波爾的自傳裡,有寫到波爾講話時,喜歡一隻手背在後面的習慣動作。」讀劇原本為劇作家發表新作品時,以簡易的表演方式,邀請演員念白對話,測試觀眾的喜好度。彭士詮表示,因為出身物理系而選擇《哥本哈根》此劇本,以讀劇來演出,則是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導戲,他希望把讀劇演出當作一個實驗,了解觀眾對這齣戲的反應,也測驗自己是否能完整表達出原劇本的意義。與其他舞台劇相比,讀劇演出讓觀眾更能專注在劇本的對白。觀眾台大法律系學生張佳萱說:「很像我們看的小說被唸出來一樣。」她認為,當內心活動被演員讀出來時,更可以感受到角色細膩的感情變化。觀眾周怡廷則認為,讀劇演出讓觀眾不會被舞台的布景或道具侷限住,保留給觀眾自由想像場景空間。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