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80期
白色巨塔下被漠視的他:專科護理師的身份建構之路
焦點
2023-06-30
【專題記者吳冠緯、戴婧雯、彭嘉輝、李念庭、廖嘉嘉綜合報導】「病人可能會叫我們助理,因為是醫生的助理;不然就是稱呼我們醫生,又有點太高估。只有相對了解醫院工作型態的人,才會了解我們的稱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建科專科護理師王筱帆點出普羅大眾對於專科護理師的不熟悉。然而,他們在醫院所扮演的角色,如同住院醫師般重要,不可或缺。專科護理師介於一般護理師與醫師之間的存在,多數時候比醫生更清楚病人狀況,且因為比一般護理師專業,擁有更多權限,能在臨床下做更多決策。不過,他們的職權界線卻經常身處於灰色地帶,且工作待遇、福利制度也皆未完善,種種問題使得專科護理師的未來仍然困難重重。想更了解專科護理師嗎?想知道他們面臨哪些困境嗎?點擊下方圖片,從病患的角度在醫療現場認識專科護理師吧!
專題
第1779期
白色巨塔下被漠視的他:專科護理師的身份建構之路
2023-04-27
【專題記者吳冠緯、戴婧雯、彭嘉輝、李念庭、廖嘉嘉綜合報導】「病人可能會叫我們助理,因為是醫生的助理;不然就是稱呼我們醫生,又有點太高估。只有相對了解醫院工作型態的人,才會了解我們的稱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建科專科護理師王筱帆點出普羅大眾對於專科護理師的不熟悉,然而,他們在醫院所扮演的角色,如同住院醫師般重要,不可或缺。現行規範專科護理師共六科,分別為內科、精神科、兒科、外科、婦產科、麻醉科。今年一月衛生福利部公告修正《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除了麻醉科外,其餘五科整併為不分科。併科消息一出,引發專科護理師高度反彈,三軍總醫院一般內科專科護理師林逸榛分享,「我們原本就是有分科的,受的訓練也是分科,你把我們當成人力調來調去,每一科都不專精,失去專科護理師這個角色的意義。醫院會把我們當流動人力,導致照護品質、病人安全層面、自我信心、醫生對我們的肯定度也有差。」儘管衛福部三月底佈告維持分科,併科風波告一段落,專科護理師面臨的問題卻逐一浮現。像是醫師、護理師皆有法源明定權益,而專科護理師附屬《護理人員法》,不僅職權難以釐清,更存在福利制度仍不完善,種種情況導致專科護理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醫療現場,專科護理師(照片中間者)可以和醫師(右)針對病人的狀況、病人的日常照護進行討論,為病患制定最佳的醫療方案。 圖/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提供<b>鮮為人知的醫療後盾 專科護理師建構醫護溝通橋樑「專科護理師可以是醫師與護理師之間最好的溝通管道。」前三軍總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林利珍形容,專科護理師有足夠的臨床醫療訓練和經驗,因此照護病人時,當護理與醫療人員在決策上產生差異,專科護理師能在雙方之間擔任溝通協調的角色。大多數專科護理師擔任一般護理師達三年臨床資歷後(註一),經過培訓與考試才能取得專科護理師資格,因此他們是具備兩張國家證照的專業人才,能夠在沒有住院醫師的情況下,提供患者最立即需要的照護。註一:根據《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護理師完成專科護理師訓練前,具護理學士學位者應具備臨床護理師工作年資三年以上,具碩士學位者須達二年以上,博士學位者則須達一年以上。專科護理師如同醫療現場的骨幹,協助處理醫院內的各項事務。與一般護理師相比,專科護理師擁有更進階的工作範疇,除了處理一般護理業務、照護患者、在病房擔任第一線人員外,他們也能在醫師授權之下執行一定程度的侵入性治療(註二)。台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碩盟表示,「他們能守在病房對我們(主治醫師)來說是很大的靠山,這些有經驗的專科護理師可以隨時掌握並告訴我們病人狀況。」註二:專科護理師執行監督下之醫療業務範圍包含傷口處置、管路(如:鼻胃管、引流管、尿管)處置、檢查處置及其他處置四個項目,例如傷口的縫合拆線、導管的更換與拔除等等。過去規定只有醫師才能強制執行的業務,在2014年立法院修法通過《護理人員法》第24條修正條文後,有部分慢慢轉移到專科護理師處置的範圍內,專科護理師能夠在醫師監督下執行更廣泛的醫療業務。醫學中心外科系專科護理師陳盈如說明其平時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臨床照護、教學和團隊溝通合作,他們會追蹤患者的各項檢驗值、調整用藥,也會與主治醫師或其他醫療團隊討論配合。王筱帆補充,自己平常主要負責照顧病人,以及執行基礎的更換氣管、內管等侵入性治療,在醫師監督下甚至還能代替開立醫囑。「尤其在2019年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後,受到勞基法工時的限制,許多醫院內的繁雜業務和臨床作業就需要依賴專科護理師。」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院長朱益宏認為,分擔醫院內一大部分工作的專科護理師,不只能提升主治醫師的工作效率,更是醫療現場不可或缺的存在。王筱帆也分享自身經歷,「由於我的醫院內住院醫師數較少,臨床業務上常需由專科護理師來補足人力缺口。」專科護理師對於病患日常照護更為了解,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住院醫師的工作壓力。專科護理師職權定位模糊 經驗與專業皆備卻處處受限由於專科護理師臨床經驗豐富,臨床上常有住院醫師向專科護理師請教問題。不僅限醫師,住院的患者即使不清楚專科護理師的身份,也能感受其專業。「我都會跑去護理站問今天是誰幫我上針,如果是專科護理師來,我就會很安心。」過去曾住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兒童醫院小兒病房的盧妍蓁說。他曾被住院醫師扎針弄到到處瘀青,因此在上針時,更希望由手法純熟的專科護理師操作。甫動完腎臟移植手術的洪女士(化名)也感同身受,他以拔引流管為例,他認為專科護理師較住院醫師更細心。「因為拔引流管的時候會滲組織液,專師會一公分一公分拔,手法更細膩。」儘管專科護理師對醫療現場的貢獻無庸置疑,但在執行業務時仍遇到不少制度帶來的問題。根據《護理人員法》第24條,專科護理師行使業務需由醫師授權,並從中監督指導。然而,法規並未明定監督的界線與程度,醫師對專科護理師的指導與監督僅憑兩者的共識。王筱帆評論,監督程度目前無一定數,他認為需要有更明確的定義,避免遊走在灰色地帶,對專科護理師造成職權不明的困擾。醫師授權給專科護理師,雙方本應共同承擔責任,然而仍有少數醫師沒有落實對專科護理師的授權,讓專科護理師在現場難以執行業務。王筱帆分享經驗,有次他因患者中風打給主治醫師,但醫師表示無法回醫院。「他還理直氣壯地説,這個時候不是該自己做決定嗎?是不是該自己下判斷?」尋求醫師的授權未果,無奈下也只能尋求輪班的住院醫師。雖然僅是個案,但也凸顯出在法規不完整的情況下,專科護理師需承擔界定模糊的後果。理想上,主治醫師、專科護理師與醫療人員們應像個團隊給予患者協助,但實際運作上可能並非如此。林逸榛表示,部分時候若要與責任感較低的主治醫師合作,他會向醫師表明法規並清楚紀錄,以白紙黑字保障自我權益。朱益宏也認為,「監督」一詞的確會有模糊處,但實務上要區分清楚是相當困難的。他也強調:「大部分醫師也會擔心尺度放太寬會讓專科護理師成為『密醫』,因此仍會謹慎界線的處理。」除了職務上的界線模糊外,專科護理師在醫院的定位更是不明確。現行各家醫院管理的方式皆不同,有些歸在護理部下,也有的採共同管理。林逸榛以三總為例分享,專科護理師由護理部與醫療部共管,護理部負責請假出缺勤,醫療部負責考核。以現行業務內容來看,專科護理師的工作更偏向醫師的角色,但專科護理師的身份既非一般護理師也不是醫師,無奈沒有獨立的管理單位,常夾在兩者中間。「專科護理師就像夾心餅乾,每個層面都需要多承擔。」陳盈如說道。中部地區醫院內科專科護理師阿玲(化名)更直率地表示:「請與護理部切割。」從職務界線到現場定位,根據採訪可以得知,專科護理師們對於自身的獨立性有著更高的期待,希望做決策時可以更被接受,獲得更多尊重。 專科護理師(白袍藍衣者)有時會負責向護理師傳達醫療現場的要項,合力照顧病患。 圖/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提供培訓制度仍待完善 薪資低工作多成雙重困境另一個爭議點則是執照甄審前的培訓內容。早年為因應缺乏的醫療人力,醫院設有培訓制度,大量產出專科護理師。然而各醫院培訓方式不同,導致專科護理師的專業度良莠不齊。如今專科護理師人力較為穩定,但仍維持過去的培訓方式,王筱帆感慨道,「各個科有不同的細節和知識經驗,所以理想的狀態,各個科自己培訓,現在是大目標大範圍的一起培訓」。同時陳盈如指出,目前培訓時間短且不夠深入,多數醫院培訓方式,是讓新人直接投入專科護理師的工作。新人必須同時完成原本手邊的護理工作外,還需應付504小時的臨床培訓與184小時的學科課程。「大多數都是早上八點到下午三點四十五實習,下午四點到十二點上小夜班。或是早上實習,凌晨十二點到早上八點值大夜班。」中部醫學中心護理師小明(化名)回想培訓過程,表示期間難以專注學習。然而即便完成專科護理師的臨床訓練,仍有專科護理師抱持疑慮,「擔心自己到底能不能在這樣的考取制度下勝任輔助住院醫師的工作。」陳盈如感嘆道。 除了分擔住院醫師的工作,專科護理師在院內時常要面臨護病比過高的情況,也就是一個專科護理師要負責多名病患,「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有公告住院醫師日常照顧上限十五人,但專師沒有限定。」王筱帆提到自己過去曾有同時照顧二十八名病患的經驗,即使專科護理師有工時的保障,也只能花額外的時間繼續留下來加班。但護病比低對專科護理師來說也未必是好事,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的婦產科專科護理師小美(化名)提到,護病比低使得醫院留下少數專科護理師留守,剩餘的專科護理師會被強制休假。除此之外,專科護理師更要面對不成正比的薪資待遇。陳盈如對此表示,「專科護理師,後面有三個字叫做護理師。」工作同時包含住院醫師的輔助與護理師的臨床工作,可以說專科護理師所需要承受的業務量高,卻沒有反映在薪水上,「薪資僅相當於N3、N4的資深護理師 ,應該拉開專業加給。」中部醫學中心兒科專科護理師Kelly(化名)表示。註三:基層護理人員階級分為N、N1、N2、N3、N4,需透過積累年資並接受進階訓練晉升。專科護理師階級則分為NP1、NP2、NP3、NP4、NP5,進階方式除了年資與進階訓練外,NP2到NP4更要求護理學士學位,NP5則要求護理相關碩士學位。 護理師在醫院需處理大量的記錄工作,考取專科護理師後,除了增加更多醫療業務,需承擔的記錄工作仍然龐大。圖為一般護理師處理行政工作。 圖/李念庭攝增設家庭科填補人力缺口 專科護理師盼改善體系提升獨立性衛福部在今年三月發布《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預告專科護理師將新增第七科:家庭科。然而上述的工作環境、福利等問題尚未解決,政府又即將增設家庭科。對此,專科護理師是否準備好了?針對家庭科增設,朱益宏分享道:「希望會是以不分科的概念去推廣這個(家庭科)。」並進一步表示,目前家庭科的開設只是開始,還無法確定未來的發展動向。立法委員陳靜敏則指出政府成立家庭科的用意,由於現在大部分的地區醫院人手不足,院內的專科護理師無法細分成五科支援院內的醫療工作。因此,除了是希望彌補偏鄉和外島的醫療人力缺口,也希望透過家庭科的成立來解決地區醫院面對的問題。為了培養相關人才,目前國立台灣大學、慈濟大學和長庚科技大學等學府開設了進階家庭專科護理師課程,不少專科護理師已參與進修。對於家庭科的成立,同為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理事的陳盈如認為,衛福部是為了符合長照的未來發展,但他發現大部分的專科護理師,都不太清楚家庭科未來會如何運營。另外,陳盈如也表示,目前在醫療專業領域內已有「居家護理師」一職,還需再觀察衛福部將如何劃分雙方的工作範疇。林逸榛則是不贊成增設家庭科,「其實比較像多了個名目,多一些人進來做一樣的工作,但最終還是沒有發揮到專業。」針對未來家庭專科護理師的發展方向,陳盈如以美國的家庭專科護理師為例,指出他們可以獨立在社區開設處方,以受訓過的醫療技術幫助民眾解決健康問題,「我覺得對於一個專科護理師,今天要往長照或社區發展,他需要有更多的獨立性。」但陳盈如也指出,台灣專科護理師仍然受到預立特定醫療流程(註三)限制,許多診療的過程和技術依然要由醫師監督。而要如何讓台灣家庭專科護理師獨立執業?陳靜敏說明鬆綁是最佳解方,「雖然韓國同樣在醫療法的限制下不能獨立執業,可是他們在1980年就已經設立了偏鄉地區特別醫療法,限定哪些病人可以由專科護理師獨立進行照護。」目前陳靜敏已向政府提出相關訴求,籲請政府在一個月內完善社區專科護理師因地制宜之規劃。註四:預立特定醫療流程的設立,是為了讓專科護理師及接受專科護理師訓練期間的護理師執行監督下醫療業務時能有所遵循,訂定本醫療業務標準作業程序,以確保執業品質及病人安全。其內容包括:症狀、病史及身體評估等情境或診斷;執行之項目;相關處置及措施;書寫紀錄;監督之醫師及方式;專師及訓練專師應具備之特定訓練標準或要件等。另外,陳盈如提及,家庭專科護理師的設立是為了彌補偏鄉的醫療人力資源不足,但在福利和薪資結構不夠全面的狀況下,是否真的能吸引專科護理師走入偏鄉?「今天如果他在社區或長照發展,領的是居家護理師的薪水,那請問這個專業他有發展的價值嗎?」 專科護理師相較護理師得以進行侵入性治療,在醫師監督下,擁有更多執行業務。圖為一般護理師處理點滴業務。 圖/李念庭攝「當專科護理師蠻有成就感的,比起護理師可以有獨立的思考,和醫生也可以平等溝通。」林逸榛感慨道。雖然專科護理師的工作環境還存在著各種問題,但還是有許多護理師以精進自己在醫療現場的專業性為目標,想成為專科護理師。對於整體專科護理師體系的改善,陳盈如則認為可以從教育訓練開始著手。他期待,在目前人力缺口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效仿美國的培訓制度,將專科護理師的教育訓練回歸學校研究所,由校方安排新手的訓練環境,而非在醫院直接上手從事臨床工作,並強調道:「整個訓練制度的改變,才有辦法提升專科護理師在專業角色上的價值,也可以提升民眾對這個角色認知的一個能見度。」為了避免對現職造成壓力,林逸榛建議採取新訓練制度的同時,能夠不溯既往。此時此刻,專科護理師仍駐守在崗位為病人提供悉心的照顧;但在界線模糊、待遇與職務不對等的工作環境裡,誰看見了他們?誰來照顧他們的權益?林逸榛強調,「希望專科護理師是獨立的,可以接受民眾的諮詢,可以做決策,而不只是進階版的護理師。」專科護理師是醫師在臨床上的左右臂,是正式考過國家執照的認證人才,也是最了解病人日常狀況的照護者。期盼未來可改善專科護理師體系,讓這群被忽視的天使不僅得到病房內病患的認可,更能被社會大眾重新認識。
新知
第1772期
慈科大改良輸液管 預防氣體栓塞降低醫療風險
2022-11-23
【記者張倩怡綜合報導】當住院病人打點滴而輸液管被血液污染時,需要重新更換針頭,不論對病人或護理師都會產生困擾。對此,慈濟科技大學學生團隊改良輸液管結構,避免氣體栓塞意外及血液回流污染輸液管,保障病人安全同時減輕護理師的工作負擔。此發明亦榮獲第74屆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金牌。 慈濟科技大學學生團隊改良輸液管結構,榮獲第74屆德國紐倫堡發明展金牌。 圖/研究團隊提供病人在打點滴時,藥物及營養液是透過輸液管上的加藥閥加入後注射至靜脈中。而傳統的輸液管,需要護理師時刻監看藥品的加藥速度,且在使用加藥閥時內部容易儲存氣體,需以徒手敲打排氣。團隊成員張雯婷表示,這是可致命的問題,「如果有空氣沒有排乾淨的話,進入到病人體內,就有可能造成氣體栓塞。」此外,當病人舉起手也會因壓力導致血液回流,若輸液管阻塞則需整套更換。 慈濟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於德國紐倫堡發明展中向評審說明發明的結構和操作方式。 圖/研究團隊提供團隊成員林書瑜說明,該輸液管上裝設有兩個輪軸,能讓護理師快速調整加藥速度,「傳統的都是單向的控制法,我們改良成雙向就能更精準控制滴速。」團隊更將輸液管和加藥閥改成180度的直立裝置,讓加藥閥內部形成一個密閉空間,「我們空針加下去時,就會像有一個閘門打開,藥物透過細管就會進入輸液管。」張雯婷補充說明,當空針拔出時,閘門會隨即關閉以隔絕空氣。 慈濟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針對現有輸液管改良三部分,分別為雙叉止逆裝置(左)、加藥閥(中)及調整流速裝置(右)。 圖/研究團隊提供為避免因血液阻塞而棄置整套輸液管,造成醫材浪費,團隊也在輸液管的前端加上Y型雙叉的止逆裝置。張雯婷形容,「就像雨傘擋雨,血液在兩旁流下而不會回流身體。」另外,他也補充,若靜脈留置針(註)不在血管上,會造成紅腫和發炎,因此裝置除有阻止血液回流的功能外,更可以檢查靜脈留置針的位置,以此保障病患的安全。註:靜脈留置針為在打點滴時使用的針具,治療期間可以留置在患者靜脈內,而避免短時間內反覆穿刺血管造成的損傷。亞東科技大學護理系學生張祐寧則認為,雖然加藥閥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並不多,但經常發生血液逆流,除會增加感染風險和更換新管路的醫療成本負擔外,更會造成病人不適,「尤其如果在兒科,處理起來會更棘手,變得要讓兒童重複上針,會更抗拒。」因此他也相當認同止逆裝置的實用性。不過,他也提出,輸液管長度可再進行改善,減少病人因管線太長而拉扯致血液回流的問題。
專題
第1752期
本土疫情下被壓抑的聲音 第一線護理師的自白
2021-06-16
【專題記者林子頊、吳季柔、徐宇昕、王崴漢綜合報導】「其實本土疫情爆發對我們來說不意外,我們去年就預估(今年)年初還會有一波疫情再起,沒想到是五月。」護理師孟孟(化名)說道。孟孟在北部某私立醫院任職,他描述醫療現場吃緊,儘管醫護人員備齊防護裝備,但本土確診數天天新增上百例,死亡率也居高不下,甚至有多數個案在死亡後才確診,醫療量能有限,「每天往生室都是不夠冰的。」身處抗疫第一線的護理師與時間賽跑,他們此次止血的對象,是失控的疫情。穿上厚重的防護衣,護理師維妮(化名)做足準備,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他不得喝水、上廁所,為的是減少與病毒直接接觸的風險,也省下半小時穿脫防護衣的時間。本土疫情爆發後,護理師除了在醫院服務,也被調派前往檢疫所、防疫旅館及快篩站,他們頂著大太陽協助篩檢,不用十分鐘早已汗流浹背。第一線護理師在似地獄的豔陽下完成神聖的護理工作,然而,在這群白衣天使披上制服前,有多少人重視他們的工作權益?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身穿防護衣的醫護人員,位於醫院臨時搭建的戶外病房內。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醫療現場混亂失序 醫護人員處於高風險環境防堵疫情擴散的夢,在5月15日被暴增的180例確診數字粉碎, 隨後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單日確診數也越飆越高。隨著疫情延燒,雙北各大醫院無法應付暴增的醫療需求,口罩、酒精、隔離衣等各種防疫物資因無法重複使用,數量逐漸短缺,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證實,「N95口罩是不足的,兩週才發四個。」本土疫情如無情的海浪席捲而來,這一年多來喊著「超前部屬」口號的台灣,在海浪不斷沖洗下顯露出準備不足的真相,也將護理人員曝露在危險之中。路路(化名)為北部某醫院照顧確診者的專責病房護理師,他提到,政府的防疫政策朝令夕改,首當其衝的便是第一線醫護人員,「開專責病房的流程也才兩三個禮拜就已經改了十遍。」除此之外,醫院的硬體設備及防疫物資也不充足,讓路路不禁提問:「為什麼不事先準備?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存夠手套跟面罩?」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位處前線的醫護人員在醫療量能不足的劣勢下咬緊牙關,但事實上,他們所要承擔的風險不只如此。「我覺得醫院的感控(感染控制)並沒有做得很好。」孟孟無奈道,他指出,醫院為了疏通急診人流,安排病患於採檢結果出來前就入住一般病房,然而,這群病人並非全分流至單人房,會增加病毒感染風險。孟孟委屈地表示,有人曾向院方反應,得到的回應竟是要求醫護將防備裝穿好,「可是隔壁的人(病人或家屬)呢?有可能他是陽性,那大家就死定了。」孟孟任職的醫院在不久後爆發院內感染,其中確診者也包括護理師。 疫情突然爆發,上級政策朝令夕改導致醫療現場混亂、感染控制不佳,使醫護人員措手不及,如待宰羔羊般被送上高風險場域。圖為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圖為示意照,非當事醫院)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防護衣下的心力交瘁 護理師心理壓力無處宣洩院內感染是疫情當前醫護人員最大的夢魘,若說每一個確診病患背後都是一個家庭,那醫護人員何嘗又不是他人的心肝寶貝?除了高壓的工作環境,護理師肩上的重擔,也包含對家人的無盡思念,與家庭期盼他們安好的掛念。「吃不好、睡不好,很多護理師都瘦很多。」青姐(化名)擔任北部某公立醫院護理主管,他一語道出護理師的辛酸。除了忙碌高壓的工作,必須擔心自己影響至親的安危更是許多護理師的痛,「不確定過程中有沒有污染到,不敢回家,不想因為我讓別人受影響。」「你想念他們,但你又不想把身上的病毒給他們。」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急診護理師蘇慧容說出無數子女的思念,也笑說最想念媽媽燒的一手好菜。他打電話回家時總是報喜不報憂,「打哈哈、說好笑的事,不會講出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護理師工作的辛勞,不僅僅是體力上的消耗,也包含著內心的折磨。身處在與生死無法切割的工作環境,如何在病患往生時自我調適是每個護理師的課題。然而對護理師來說, 比面對死亡更難的,是無能為力。「醫院的床根本不夠,可能打開門病人已經死掉了。」北部某公立醫院急診護理師小潔(化名)回憶疫情剛爆發,醫療資源難以應付急遽增加的患者需求,許多重症患者甚至無法撐過漫長的等待,還未入院就已離世;而無處收治的確診病患,只能在醫院外等待衛生局指示。他難過地說:「你明明知道病人下一秒狀況會很不好,你可以救他們,但是你沒有辦法。」「當這些東西都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會覺得做醫療人員沒有什麼作用,也幫不了任何人。」小潔吐露護理師最深的無奈。醫療現場各種無形的工作壓力,層層疊加在醫護人員身上,他們卻只能自行承擔。「醫院有社工,但他們現在應該也沒時間處理我們,就連精神科都要被指派來專責(病房)支援了。」路路說道。一名不具名醫護也表示,醫院的確有社工資源,也會辦理情緒相關的工作坊,但這些心輔協助有形無實,使用率低落,和醫護人員中間像是存有一道牆,難以發揮實際作用。「護理端有很多小團體,我們會互相激勵、互相打氣。」蘇慧容分享護理師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維妮也描述急診室的醫療現場:「大家脾氣來得快去得快,上班會互罵都弄得場面很難看,但下班又是嘻嘻哈哈打成一片。」護理師僅能透過彼此扶持、互相揶揄,暫忘高壓的工作現場。然而,許多護理師仍難逃被心理壓力吞噬,最終選擇脱去承受重責、使命的盔甲,離開職場。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穿著防護衣在室外病房待命的護理師。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高離職率背後的真相 護理師長期困境難解護理師離職率高攀不下的問題在疫情風波中逐漸浮出,事實上,離職率高是護理界長期存在的現象,護理師長年被埋沒的各種聲音,才是離職率高的主因。「你有沒有帶腦袋?」、「你是笨蛋嗎,做事不會做快一點嗎?」小潔回憶起過去其他護理師因犯錯受辱。職場霸凌、無來由被針對在護理界是常有的現象,「學姊學妹制很嚴重。」蘇慧容坦言。他提到剛踏入職場的護理師對許多臨床工作不熟練,也因輪調制度需要短時間內熟悉不同單位的工作內容,學姊在高壓情況下很容易針對犯錯的新人,這也使多數護理師剛入職場就有離職的念頭。維妮提到,實際操作護理師的工作跟在訓練時差很多,「平常會對安妮(註一)練習,但面對病人實際操作又是另一回事。」蘇慧容也分享過去實習都要寫照顧計畫,而現在工作是直接向病人報告內容,會多一份責任感,不再像過去把它當作業看待,所有工作內容都是新的學習,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註一:安妮是全身模擬的病人模型,設計來讓護理人員訓練護理技巧。除了要面對更高壓的職場環境,護理師平時工作繁忙,在疫情下面對朝令夕改的政策及蜂擁而入的病患,也常和病人、家屬出現溝通問題,導致護病關係更加緊張。「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護理師在醫院就是要服務,上層都會說要保持服務品質,不應該跟病人大小聲。」孟孟無奈說道。「這是一個社會常態,大家會比較崇拜醫師。」蘇慧容感嘆。維妮也提到常有患者家屬把護理師當作看護對待,翻身、灌食、換尿布等雜事也要護理師一次又一次周到款待。 民眾對護理師工作內容存有錯誤認知,在疫情的壓力下,又使醫療現場的護病關係越趨緊繃。圖中護理師正在轉送病人(圖為示意圖,非當事醫院)。 圖/Annie提供除了長期工作範疇不明確外,護理師的排班、加班問題也不容小覷。護理師常因輪值大夜班產生時差,許多女性也因作息不正常導致月經失調。此外,路路分享:「護理師比較像責任制,在下班打卡前病人狀況變糟,你只能等病人穩定才離開,醫院不會給你加班費。」而加班費的爭取之路也是寸步難行。護理師在遇到職場及權益問題時,通常會事先跟單位護理長反應,然而醫院多以院方利益為重,護理師就算鼓起勇氣申訴也無濟於事,後續回覆常杳無音訊,最多換來淺淺的關心。北部某醫學中心護理師貝蒂(化名)說:「我們單位有事情就算被呈報上去,督導那邊也會擋下來。」他也分享過去離職受阻的經驗:「不知道來來回回跟單位護理長、督導、副主任、主任聊過幾次,他們缺人會想留住你。」他了解醫院長期缺乏護理人力,但也不應影響個人未來規劃。孟孟提到,同事曾在院長至病房關心時順道反應職場問題,隔天遭受護理長責備。蘇慧容則強調:「越級呈報會傷害到你的主管,也會傷害自己。」若是越過護理長向高層主管呈報,可能使護理長感受不佳導致職場關係更加惡化。此外,他認為上級相較不了解工作現場的真實情況,遇到問題應和護理長保持彈性溝通。面對這些被存放已久的問題,護理師們一笑帶過,在繁忙的生活裡,他們不願做無謂的爭取,因為知道這些事難以被改變。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身穿防護衣的醫護人員在快篩站替民眾進行篩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單日(5月 26日)新增確診病例 304 例,校正回歸331例,死亡病例11例。當前疫情防治仍面臨社區傳播與疫苗供應不足的問題。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我盼的只是醫院的重視」 改善護理師工作環境刻不容緩護理師處在艱困的工作環境,在疫情期間,這些困境顯得更不容忽視。身心俱疲的護理師奮力守住防疫戰線,需要的僅是公開透明的政策和人性化的配套措施,讓他們免於後顧之憂。「很多醫院都有院內感染,卻沒有告知民眾院內感染多嚴重,這對護理人員會是很大的隱憂。」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甚至連護理師對院內感染的情況也毫不知情,若後續的處理不佳,恐有擴大感染的風險,他呼籲醫院應公開告知情況,不應對護理人員有所隱瞞。在一線與確診者接觸的護理師即使做好充足的防護措施,仍擔憂將病毒帶給家人,許多人因此選擇住在醫院宿舍,而陳玉鳳表示,院方除了必須提供住處,還需考量宿舍與醫院的距離,讓護理師在結束繁忙的工作後,能就近有安身之處。對於家中有小孩或長者的醫護人員,陳玉鳳進一步指出,政府必須提供配套措施協助醫護人員,才能讓他們安心上戰場。目前醫院雖有提供防疫照顧假,但在醫療量能吃緊的情況下,護理師們擔憂請假可能加重同事的工作負擔,這樣的壓力往往使防疫照顧假形同虛設,「平常護理人員請假就很困難,疫情爆發後肯定更難,人力沒辦法負荷。」孟孟坦言。而面對險峻的疫情,防疫獎金成為唯一的支持,但醫院延遲發放防疫獎金卻是常態,護理師也沒有申訴管道,只能苦苦等待。孟孟便指出:「我從去年到現在都還沒領完,有時候會突然領到,而且每次獎金數目都不一樣。」此外,疫情期間護理師面對比以往沉重的壓力,更突顯心輔資源的重要性。雖然大部分醫院都設有身心科或安排社工輔導,然而陳玉鳳指出,心輔資源若設在院內,護理師常會擔心身分曝光而不敢求助,陳玉鳳質問:「常常提出問題就會被上級盯上,這樣尋求資源有安全感嗎?」他認為應該要設置獨立諮詢平台,提供安全的抒發管道。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一位女士戴著口罩坐在醫院外的臨時病房,那裡放置了許多氧氣罐及病床。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為患者及家屬提燈的白衣天使 護理師的辛勞由誰體恤?疫情嚴峻,護理師肩負重任,表面看似白淨的制服底下,內心早已滿目瘡痍。即便如此,他們仍願意額外承受醫療現場的人情負擔。「看到很多病人覺得人生快要沒有希望,我們就是給他們支持。」青姐說<b>。在醫療現場,護理師是最長時間照護患者的人,而在疫情期間不開放家屬探病的情況下,護理師更多了陪伴者的角色。他們照顧患者、陪他們康復,甚至陪伴急重症患者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另外,面對心急如焚的家屬,護理師也成為家屬唯一能與患者接觸的橋樑。「我們請家屬找一隻手機,每次照顧時就會約時間打電話,讓他們跟阿公視訊,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能盡力做的事。」路路說道。若患者不幸離世,為避免傳染風險,遺體必須立即裝入屍袋並火化,對於家屬來說往往難以接受。蘇慧容說:「我們要好好地衛教,我相信家屬都可以接受。」而路路也提到,疫情下面對生命更頻繁地凋零,他們也只能盡可能達到家屬的需求,「家屬覺得逝者沒有穿鞋子離開會走不好,我們就會讓他(逝者)套著(鞋子),就是盡力做到。」護理師是防疫一線的戰士,他們必須堅強;而面對孤獨的患者和無助的家屬,他們成為他人的依靠。但在護理師自顧不暇的同時,醫療環境和政策沒有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誰來成為他們的支柱? 疫情下,醫護人員需曝露在高風險的環境。穿上防護衣後,不論再苦,為了守住防疫戰線,護理師仍咬緊牙關面對每天的防疫抗戰。圖為醫護人員面對疑似確診患者時的防護穿著。(圖為示意照,非當事人) 圖/Anni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