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738期
自製飛機「擲」飛天際 雲科大生推廣工程領域學習
2020-12-03
【記者駱芷萱雲林報導】參賽者們參考無動力手擲飛機製作說明書,再依自身工程知識反覆試驗,在「瘋狂工程師」團隊協助下成功打造出一架架飛機。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瘋狂工程師」籌辦的「無動力手擲飛機競賽」如今邁入第四屆,11月28日在雲科大雲夢湖畔進行,邀請全台高中以及雲科大學生齊來參與競賽。 第四屆無動力手擲飛機競賽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盛大舉辦,吸引國內高中對工程有興趣的學生前來參與。 圖/駱芷萱攝「瘋狂工程師」團隊提供參賽者巴爾紗木、美工刀、砂紙等材料製作手擲飛機。比賽開始,主持人先引導參賽者簡單介紹創作理念,透過輕鬆互動緩和參賽者們緊張的心情。參賽者需在30秒內投擲飛機,他們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用盡全力往雲夢湖方向擲出。工作團隊則在湖的側邊利用湖面上的浮球測量飛機落點距離,再透過傳聲器回報成績。飛機飛向雲夢湖後降落湖中,這時工作團隊需划動船隻到落點,將飛機撈起送回岸上。 「瘋狂工程師」團隊划動創辦人蔡承哲四年前親手製作的木船,將降落湖中的飛機撈起送上岸。 圖/駱芷萱攝活動進行時發生小意外,平台上參賽者在踏出第一步、準備投擲飛機時,玻璃地板突然「嗒!」一聲破裂成一個窟窿。主持人臨危不亂,從容自若地指揮參賽者站到安全的地方,自己站上凹陷處,避免意外發生。今年比賽活動總召張文睿滿意團隊成員在活動中主動幫忙,不論是比賽中的突發狀況或結束清場,隊員們都自動自發地完成,強大的團隊支撐活動順利進行。雲科大工程科技菁英班畢業學生、「瘋狂工程師」創辦人蔡承哲說明,比賽道具從測量距離的浮球、湖中平台到船隻,都是他與隊友親手製作,「那時候一下課就去做那艘船,沿用到今天已經有四年了。」比賽執行方式也經過精心研究,他們利用空拍圖計算浮球距離,甚至通宵在操場試丟飛機,蔡承哲的同學、活動創辦人之一余沛涵表示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瘋狂工程師」。「瘋狂工程師」團隊最初為系學會,後來成為工程系專屬的特色團隊。蔡承哲就學期間想設計可以傳承、具代表性的活動,因此創辦無動力手擲飛機競賽。他分享道:「那時候我有個很crazy(瘋狂)的想法,就跑去跟教務長說:『我想要幹一件大事,你要幹嗎?』,就這樣創立了這個全國性的比賽。」競賽主要對象為雲林縣的高中生,他說明雲林屬於偏鄉,「希望把資源放在這裡,讓學生在自己的家鄉就可以感受到全國性的比賽。」另外,比賽得到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劃贊助,因此學生無須承擔經費壓力。 無動力手擲飛機競賽圓滿結束,全靠「瘋狂工程師」團隊之間的合作與隊員們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 圖/駱芷萱攝余沛涵此次回校觀賽,他非常欣慰學弟妹願意傳承活動。回想起第一屆籌辦活動的點滴,當時他騎機車跑遍雲林各所高中宣傳活動,「現在一開放報名就爆滿,學弟妹今年在宣傳和主視覺都做得很好。」今年參與的高中生個個有備而來,雲林縣私立揚子高級中學學生康茗菘和陳谹菲製作飛機「我們的飛機是我們的」,投擲出58公尺的亮眼成績,獲得高中組第一名。去年曾參賽的他們認為活動非常好玩,明年還想來參加,康茗菘說道:「很感謝主辦單位舉辦這場比賽,讓我們有機會得名。」為鼓勵學生實作,「瘋狂工程師」團隊舉辦此比賽,希望學生跳脫課本知識,突破自己的極限。團隊成員林品翰解釋道:「我們最主要是提供建議,說不定他們會比我們更有創意。」張文睿表示,此比賽將會延續,日後也可能根據系所教授專業設計新的比賽。團隊秉持「利用最少元素創造最大價值」理念,盼能訓練學生在有限資源下發揮創意,探索工程的不同面向。
生活
第1731期
銘傳養樂多接力賽 疊出趣味樂多多
2020-10-08
【記者廖澄妤台北報導】主持人大喊:「我愛銘傳!」學生們熱情回應:「我愛養樂多!」參賽者兩兩勾手或搭肩,一隻腳與隊友綁在一起,喊完口號,兩人馬上一蹦一跳朝終點的養樂多金字塔前進。銘傳大學親善大使團7日舉辦「養樂多疊疊樂」比賽,吸引台北與桃園校區共100支隊伍、600多位學生共襄盛舉。參賽學生六人一隊,一隊中分成三小組。每個小組兩人三腳跑到定點,再以交杯酒的形式分別喝完一瓶養樂多,並將空瓶疊成金字塔的形狀,最後返回原點交棒。銘傳大學親善大使團團長林亞萱表示,舉辦校內娛樂活動是親善大使的工作之一,「設計這個比賽就是想讓全校同樂。」因為養樂多疊疊樂不需付費即可參加,參賽者還能取得銘傳10項基本能力認證中的「群體力」,學生每年都熱烈響應。 參賽者跑到定點,以交杯酒的形式喝完養樂多後,小心翼翼地將空瓶疊成金字塔。 圖/廖澄妤攝比賽現場加油聲此起彼落,有的團隊為求速度,乾脆抬起被綁住的腿,「兩人兩腳」跳著前進。也有團隊好不容易來到終點,卻手忙腳亂地撕不開鋁箔封膜,或在慌亂中忘記要手勾手喝養樂多。比賽除了講求速度,團隊造型也是一大重點。隊伍「繽紛樂」成員皆穿上動物套裝,獲頒最佳團隊造型獎。另一獲獎隊伍為「Zero」,六位大男孩穿著粉色「吊嘎」,成為全場焦點。林亞萱認為,同學不論是拚速度,或拚創意,都十分用心。 隊伍「Zero」獲頒最佳團隊造型獎,六位男生統一穿著粉紅色吊嘎,吸引全場目光。 圖/廖澄妤攝隊伍「風保五甲」奪得今年養樂多疊疊樂比賽的冠軍。部分隊員已是第二次參賽,銘傳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學生蘇家辰笑說:「我們來雪恥的。」風保五甲花費1分13秒即順利闖關成功,不過過程中仍發生一些小失誤。例如,隊員林良駿、吳奇洋返回隊伍時,不小心擋到下一組的路,被隊友笑稱為毒瘤。林良駿還提到,他們撕開鋁箔封膜時太用力,「養樂多都噴了出來。」 隊伍「繽紛樂」成員穿著動物套裝參賽。隊員林育珍表示,原以為比賽很簡單,實際參與後才發覺兩人三腳不易。 圖/廖澄妤攝對新生而言,養樂多疊疊樂比賽更有助於增進彼此情感。隊伍「繽紛樂」由銘傳會計系大一學生組成,賽後,隊員林育珍即表示,大家又多了一個共同參與的活動。另一位成員陳芊孜則覺得,大一最重要的就是認識朋友,她說:「大學不應該只是讀書而已,應該做一點我們國高中沒做過的事,豐富自己的生活。」
生活
第1730期
「碉」出歷史軌跡 「堡」衛戰熱血開打!
2020-10-01
【記者駱芷萱桃園報導】「稍息、立正!向中看⋯⋯齊!外表嚴肅內心輕鬆!」長官下達指令,兩支隊伍蓄勢待發,準備展開一場激烈戰鬥。由2020年桃園地景藝術節舉辦的「碉堡守衛戰」9月27日在桃園雙連坡碉堡公園舉行,參賽者們換上軍服,臉上畫起軍事偽裝,仿佛穿越時空回到日治時期的戰場。比賽第一階段為製作武器,參賽者們需發揮創意,利用主辦單位提供的紙箱、報紙、玻璃紙等材料在10分鐘內建造出最穩固的彈藥箱,再用報紙揉成扎實的炮彈。哨聲響起,兩支隊伍迅速地跑到崗位上開始動工。藍隊成員、元智大學電腦工程學系的黃福說:「製作炮彈的過程很緊張,膠帶一直貼在手上很狼狽,真的像在戰場一樣。」最後紅隊的彈藥箱獲得評審青睞,贏得全場最創意彈藥箱獎。他們以紅色膠帶在紙箱外拼貼成「我沒問」,一開始評審們十分困惑,後來才得知他們原想貼出「我沒問題」,卻因為時間限制將錯就錯,引發全場爆笑。 紅隊用膠帶佈置碉堡,我沒問創意字眼獲評審們喜歡,也引發全場爆笑。 圖/駱芷萱攝武器製作完成,接下來砲兵們將啟動戰車將炮彈丟入敵人的碉堡。參賽者兩人一組,用布條綁著兩個人的手腕,個別握著一個呼啦圈模擬戰車向前滾動,朝著前方進攻。比賽取勝的關鍵非武力,而需靠著參賽者的默契。在綁繩的限制下,兩人步調和節奏必須相同,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前進。藍隊的砲兵們靠著團隊精神和精準投擲,在隊員們熱情的歡呼下投入敵人碉堡七顆彈藥,遠勝紅隊的三顆,贏得第二場比賽勝利。 參賽者們靠精準度投擲炮彈,成功投入敵人的碉堡則成功獲分。 圖/駱芷萱攝主辦單位從碉堡公園原有的兩座碉堡、戰車和炮彈發想出此次軍事型競賽活動。活動專案經理陳詩吟表示,位於高臺的碉堡,以前是台灣陸軍「金鷹部隊」(註)砲兵營的防禦基地。軍營遷徙之後,雙連坡就被整治為碉堡公園。「辦這個活動要讓大家和在地連結,知道這裡以前的故事。」陳詩吟也說,用最簡易的方式將砲兵的元素加入遊戲中,民眾們可以更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註: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中華民國國軍駐守北臺灣轄區的陸軍戰隊。精準的砲兵飛彈如雄鷹獵食般,精準擊中目標,為我國國防執行有效打擊與堅實防禦的任務。「這個活動比起往年更好玩。」同樣來自元智的蕭敏敏表示,去年的地景藝術節只有靜態展覽,並沒有讓參與者互動的比賽。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透過舉辦碉堡守衛戰,讓民眾熟悉這個僻靜的地方。蕭敏敏也透露,「平時不會大老遠跑來這裡看碉堡和戰車,這個活動藉由另一種方式讓我們認識這裡。」
生活
第1598期
【圖文】水中「球」勝
焦點
2015-05-21
「我是帥哥」隊伍黃家輝(圖右)奮力傳球給隊友,突破對方的防守。 圖/林怡儂攝 【記者陳君宜嘉義報導】「嗶──」哨聲一響,參賽者奮力游向泳池中央搶小皮球。搶到球後,運用單手攜球傳給戴著同色泳帽的隊友,努力逼近敵方球門,試圖擺脫守門員防守攻門。嘉義大學水上活動社於17日舉行第一屆的「炎夏對決X水球格鬪」水球比賽,參與隊伍紛紛使出創意戰術取分。 正式比賽前的兩分鐘練習時間,雙方隊伍皆卯足全力模擬戰術,此時播報員說:「不要拿小皮球殺球,又不是排球」,引起一陣笑聲,現場並播放流行音樂帶動氣氛。比賽中,有隊伍使用出其不意的戰術,企圖擾亂敵隊防守。「野格炸斷」隊三人抱在一起,讓球置於中間,不讓對手搶走。工作人員生物事業管理系學生顏薏軒表示,也有看到隊伍將守門員揹起,試圖將球直接投進對方大門,最後雖然失敗,但畫面十分有趣。 其中,「我是帥哥」隊靠著成員沉穩的游泳技巧與嚴密的防守戰術,晉級到決賽。決賽上半場,我是帥哥隊發動猛烈攻擊,他們更在四分鐘結束哨聲響起前,加碼投進一球,分數遙遙領先對手「色情守門員」隊。下半場,我是帥哥隊再度奪分,終以7:3奪冠。幫助團隊總得分超過20球的功臣動物科學系學生黃家輝認為致勝關鍵是防守,同隊成員水生生物科學系學生李韶郁也說:「因為大家在進攻上沒有太大問題,只差別在防守,因此嚴密防守能使對方得分減少。」 我是帥哥隊隊長水生系學生陳奎佑開心地表示,當初組隊本是想當成一次畢業前的回憶,沒有想過會奪冠,想利用獎金去大吃一頓。觀眾生物機電工程系學生黃宜婷認為與她所預想的平淡丟球不一樣,尤其是搶球時感覺非常好玩,以後也想要組隊下場玩。 水上活動社社長、機械與能源工程系學生葉季青說,希望藉由舉辦有別於往年以浮板踢水及獨木舟為主的趣味競賽,推廣水上運動的知識及帶動風氣。此外,他也經由修正比賽規則,如:使用非正式比賽的小皮球、調整泳池深度、更動比賽人數等,降低困難度,讓大家能一同參與。 在旁觀賽的水上活動社指導老師陳智明也提及,台灣對游泳的重視高於水球,許多選手都往游泳發展,也因此水球賽事現今只剩下兩年一次的「全國運動會」而已。所以,他希望透過這項趣味競賽,讓不會游泳的人也能參賽,並提高大家對水上運動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