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專題
第1747期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2021-04-28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徐尹寧是八二三紀念公園的常客,全盲的他需要依靠導盲杖才能移動。他喜歡到公園裡散步,偶而也會坐在椅子上感受風的吹拂。但談起公園經驗,徐尹寧語氣中透露一絲無奈,「我每次都要繞很久才找得到出口離開。」他解釋,公園步道的圓環設計讓他難以判斷出入口位置。除了公園使用問題,徐尹寧能夠獨自前往的公園並不多,與大眾相比,他能選擇的公園也較為侷限。他提到有些公園會設置假山假水造景,雖然美化環境,卻讓他難以在公園內暢行,「我會怕走一走掉進水裡,沒辦法自己去。」徐尹寧的心聲,隱約顯露台灣現今公園設計不盡完善,也有許多身心障礙者曾因公園現有的環境障礙而望之卻步。會不會有一個公園,能夠包容各種類型使用者的需求?近年來,台灣漸漸開始重視公園的「共融」概念,在倡議組織、立委促成下,各種特色公園、共融式遊樂場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然而,從台北市政府的「共融式遊戲場設計原則」中可以看出,在這波高呼共融的口號下,大家多將目光放在孩子的共融遊樂場。像徐尹寧一樣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同為主要公園使用者的年長者,他們的需求並沒有被服務到。專屬孩子的快樂天堂? 你所不知道的其他公園使用者林蔭滿佈的興隆公園裡,老人三五成群地坐在木椅上打牌、喝茶,其他老人則跳舞、使用運動設施伸展筋骨;遊樂場裡,兩歲的小孩子或坐在小石子堆裡玩耍,或在媽媽的扶助下,一起在旋轉盤上同樂,而追求刺激感的九歲大孩子抓緊垂落的遊具,擺盪於地上一個個木樁間;連路過的成人身心障礙者,也被豐富的設施吸引,坐在遊戲場的旋轉杯中玩上幾圈,與一旁的朋友開懷大笑。像興隆公園這樣滿足各種使用者需求的公園,在近幾年被通稱為「共融公園」。有別於一般常見、樣貌大同小異的公園,或是講求創意主題的特色公園,共融公園的設計更注重通用性,希望所有使用者在公園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天地。全職媽媽吳佳純認為公園是很好的學習地,孩子可以摸索如何與同儕互動、刺激感官發展,所以他時常帶著三個孩子到各地公園遊玩。同時他也觀察到普通公園常見的「罐頭遊具(註1)」無法滿足大孩子的挑戰心態。註1:罐頭遊具指的是缺乏景觀設計、種類變化單調及顏色單一的塑料遊樂設施。他有些憂心地描述:「會看到比較大的孩子去爬溜滑梯上面的管子,因為覺得溜滑梯很無聊。」但並非設計用來攀爬使用的溜滑梯頂,毫無防護措施與握把,讓孩子因為不當使用而暴露在危險之中。 隨著時代演進,政府逐漸淘汰危險遊具,換成塑膠器材「罐頭遊具」,雖然符合法規標準,卻限制兒童成長空間。 圖/周佩怡攝現有的共融公園設計不僅考量到一般兒童,也納入身心障礙兒童的需求。青年公園的共融式遊樂場設有讓輪椅族玩樂的溜滑梯,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對此感動地表示:「我從來沒有靠溜滑梯的上面那麼近。」已為人父的他覺得童年缺憾被彌補,因此備感欣慰。但他仍認為,雖然共融公園對身心障礙兒童友善,卻可能對身心障礙家長不便。在陪伴孩子來共融公園玩樂時,劉于濟察覺其中的設計疏失。他將輪椅停在石階前,對眼前的障礙無奈地表示,「像我的小孩想要玩,但我的輪椅過不去,要怎麼跟他互動?」他指著夾在石子地與座椅區之間的狹窄小徑,再說道:「一到假日,座位就會坐滿人,阻礙了我的行進通道,他們(建商)在設計完工之後才發現。」 儘管共融遊樂設施逐漸受到重視,公園中的步道仍未全然友善。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難以通過石磚步道,去接近孩子所在的繩索攀爬區。 圖/駱芷萱攝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外,年長者也是公園使用者之一。在午後的八二三紀念公園,可見一群爺爺奶奶錯落地站在樹蔭下,時而擺手、時而彎腰拍背。年近七十歲的陳奶奶(化名)在一旁的單槓區笑著說:「這樣的運動習慣應該十幾年有了喔!」此區使用者多為退休的年長者,家住附近的陳奶奶一天會來公園兩次。「公園很重要呀,不然要去哪裡運動?」陳奶奶一邊伸展筋骨一邊振振有辭地說道。也許是因為長年拉筋、快走的習慣,讓他依舊神采奕奕。對於年長者來說,公園是他們的運動場、與鄰居交流的集散地,但並非所有老人都像陳奶奶一般老當益壯,也有其他長者身體機能下降、行動緩慢。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兒童遊樂場設施的多元性受到重視,罐頭遊具問題也在組織倡議下逐漸解決。然而,共融公園的概念並非僅止於孩子,只要是有公園需求的使用者,不論是老人、青壯年、身心障礙者,他們都應該被正視。被侷限的共融想像 公園不只是兒童遊樂場 談到共融概念,大眾往往將焦點擺在兒童遊樂場。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王秀娟認為,這是因為遊樂場的設計在視覺上較為吸睛,不僅會帶來大量人潮,對政府而言也較容易成為政績。 共融公園是具有多元刺激及互動性的遊樂環境,新北大都會公園的「鳥巢式鞦韆」是熱門的共融式遊樂設施之一。 圖/駱芷萱攝他強調,共融的概念應該被廣泛詮釋,包含友善設計、無障礙環境以及全齡遊戲。「大家都覺得遊戲是孩子的事,但其實各年齡都需要經由遊戲達到放鬆。」王秀娟舉例,國外遊樂設施不會設定使用年齡上限,但在台灣卻很常看見年齡限制的告示牌,「遊戲應該是能納入親子、爺爺奶奶等全齡的活動,讓看顧者不在一旁滑手機,而是實際參與其中。」公園不是專屬於小孩的遊樂場,而是所有民眾可以放鬆的地方。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未來人口推估」資料,44年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全台總人口四成,看似屬於弱勢或少數的高齡者,在未來將會變成「絕大多數」。高齡社會來臨,以及少子化的影響,導致扶老比(註2)激增。透過通用設計,為老年人創造友善環境,提升他們的自立能力,是當務之急。註2:扶老比為65歲以上的人口數,除以15歲至64歲之間的人口數,所得的比值。意即目前青壯年人口要扶養多少老年人口。 一般公園的盪鞦韆多有年齡限制,但共融公園卻無特別規定,歡迎兒童、成人一同遊玩。 圖/駱芷萱攝除了長者以外,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也愈趨重要。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身心障礙者佔總人口的比例節節上升,從民國89年3.19%,到109年已達5.08%,凸顯在公共空間營造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公園的使用者十分廣泛,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與年長者,還有一般民眾。每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如何取得平衡,甚至同時滿足各種需求,將是一大挑戰。共融公園強調通用設計 人人皆能使用通用設計應用廣闊,共融公園也是其中一例。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余虹儀說明,通用設計強調考量不同使用族群,依照他們共同的需求,設計通用的產品、環境。公園理應給公眾使用,但他認為現在有很多公園太過注重兒童發展,反而忽略長者、青少年等一般人的需求,減少這些使用者去公園的欲望。余虹儀強調:「設計師一定得仔細觀察使用者,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他接續舉例,有些公園涼亭前的台階雖然典雅,卻阻礙輪椅族、推娃娃車的使用者進入。不僅如此,假設公園椅子沒有扶手,身體不太好的長者會擔心坐下後,沒有腳力自行站起,索性選擇不坐下,甚至不去公園。他補充:「其實不只小孩、身障者、高齡者適用通用設計,平常人有時也需要。」很多人沒注意到,日常生活中,民眾偶爾會處於行動不便的狀態,例如推著娃娃車、拉著行李的人,都跟坐輪椅的人一樣,需要緩斜坡幫助上下移動。此外,其實一般人也會有特殊的「感官失能」狀態。如方向感不好的人就算看到一大張詳細的地圖,或許仍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與視障者面臨的情況相似。因此若有語音導覽系統告知使用者所在地、方位資訊、周遭設施,受益的將不僅是視障者,看不懂地圖的「路痴」也能辨別位置。所以,通用設計造福的族群,絕非只有小孩、身障者、長者等族群,一般群眾的需求也是通用設計考慮的基礎。採用通用設計的共融公園,將會成為大家能平等享受悠閒時間。量身打造公園 創造共融桃花源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規劃師楊紋豪指出建造共融公園的不易之處,「根據國外研究,推廣全齡、共融公園需要有5千平方公尺的腹地。」若有足夠土地與資金,就會興建共融公園,若無,就只能以主要族群的需求為優先。為真實反映使用者需求,立委洪孟楷強調,公園設計必須考慮附近居民組成狀況,為地方量身打造。例如林口區居民大多是年輕家庭,就會需要多一點親子公園,倘若是其他人口年齡較高的地區,政府就要考慮興建適合銀髮族的全齡公園。 新北大都會公園的設施不只小孩可以遊玩,老人也能一起使用,增進互動。 圖/駱芷萱攝洪孟楷也認為,中央政府應針對學齡前孩童、青少年、老年人、身心障礙族群等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行公園分類,並提供各類型公園的設計準則,讓地方政府有標準可循。雖然土地與資金足夠,即可建設共融公園,但廣設共融公園仍藏有隱憂。王秀娟解釋:「廠商做的共融遊樂設施被大量複製後,會變成下個階段的罐頭遊具。」他認為,公園設計應盡量減少人為設施,改運用自然地貌與既有的植栽特色,營造出不會排除特定使用者的自然遊樂場。「但民眾仍然停留在公園要有設施的想像,不然就覺得政府沒有建設。」王秀娟補充,國外很多公園不會有過多設施,讓廣闊的空間促成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互動。他認為公園應被賦予更多樣的功能,而非侷限於人的活動,也要討論自然中的生態、植栽、棲地多樣性。「在共融公園設計當中,自然的連結比較缺乏。」展翔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廣中心計畫主持人楊念祖惋惜地說道。一座座共融設施突兀地截斷成片的自然樹林,人造設施與一旁的樹木彷彿兩個相距甚遠的世界。楊念祖看著孩子在繩索編織而成的城堡中攀爬,感嘆地表示:「共融遊戲設施固然可以幫助孩子的肢體發展,但與自然的關係也很重要。」公園一隅,吳佳純的孩子在一座座設施間來回奔跑嘻笑,或許不只兒童需要這樣一個空間拋開一切煩憂。如果有一座公園,可以讓視障者徐尹寧不再害怕掉落水中、可以讓陳奶奶與鄰居閒話家常、可以讓身障者劉于濟自在地穿梭其中,當共融概念貫徹公園,擁抱各類使用者的需求,所有人都可以在日漸繁忙的都市步調中,找到稍能喘息的一處世外桃源。 
刺激視聽感官 咚咚遊具助兒童發展
新知
第1686期
刺激視聽感官 咚咚遊具助兒童發展
2018-11-01
【記者徐卉馨綜合報導】公園中的鞦韆、溜滑梯和搖搖馬,是常見且重複的兒童遊樂設施,使小朋友的遊玩體驗受限,家長也擔憂單調的遊具,無法滿足兒童發展所需的感官刺激。由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學生施燕双、莊宛純和張芷瑄設計的「咚咚公園遊具」,利用不規則形狀的遊具硬體設計,配合彈球、攀爬等多樣遊戲方法,可以使小朋友探索出自己獨特的玩法。「咚咚公園遊具」的外型如同草帽,遊具整體色彩呈現藍綠色漸層。在遊具底盤下垂吊著高低不同的彈力繩,小朋友可透過彈力繩將多種顏色的的小球彈射到遊具內部。另外,不同時間點的陽光照射與繽紛球體分布的改變,會使遊具內部呈現出不同的光影變化。施燕双說:「(小朋友)一邊玩一邊參與遊具在環境裡面的改變。」透過環境光影變化與多樣的色彩,遊具可以為小朋友帶來視覺刺激,而球體碰撞發出的聲音也能刺激其聽覺感官。 咚咚公園遊具的孔洞讓光線灑落創造視覺變化,彈力繩可發射出繽紛的球體。 圖/施燕双提供根據還我特色公園聯盟(後簡稱特公盟)表示,感官刺激有助於兒童大腦整合,遊戲過程則利於肢體協調,遊具與遊戲對兒童發展過程相當重要。施燕双也進一步說明,團隊藉由觀察公園小朋友的實際遊玩狀況,設計出一套小朋友依個性探索自己的遊戲過程,讓小孩可以發展合作、競爭形式的互動關係,「希望小朋友一邊玩一邊創造遊戲體驗,跟不同小孩玩有不同效果。」「咚咚公園遊具」在10月23日獲頒台北設計獎首次設立的「共融設計獎」,共融設計強調產品全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皆可使用,應用於遊具則可營造出更友善的公園空間。如團隊成員的設計初衷「一個人玩好玩,更多人玩會更好玩」,讓遊具設計能因應不同使用者。 咚咚公園遊具設計圖,草帽形狀與藍綠色外型,小朋友可以藉由彈力繩將小球談到內部,攀爬在遊具上。 圖/施燕双提供內部設施的彈力繩,有高低錯落的設置,可使不同身高孩子參與遊戲,且因遊戲過程的複雜性,可讓使用者擴大到不同年齡、心理成熟度的孩子。同時團隊在出入口做開放性設計,使遊具也便於坐輪椅的小朋友參與,在遊具供攀爬之處也有止滑花紋。施燕双表示,甚至陪伴者也可以彎腰,進入遊具一同遊玩。 在城市中兒童可玩耍的空間不多,透過公園遊具提供的攀爬、平衡的遊戲過程可訓練兒童肢體協調。 圖/徐卉馨攝對於公園遊樂場現況,特公盟2017年公布的自發性調查指出,一成不變的罐頭遊具過多,無法滿足兒童透過遊玩促進大腦發展的需求,也沒有在地特色。由於共融式遊具可提供多元遊戲體驗,因此可以改善單調、低刺激的公園環境,也使空間更友善。施燕双指出,目前較複雜的遊具建置還須建材與公園空間配合,甚至現行的《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對遊具的檢核,還尚未納入此類創新遊具,若要推動兒童遊具多樣化,尚須政府與民間的共同重視。
磨石滑梯去哪了 罐頭公園氾濫隱憂
國際
生活
專題
第1649期
磨石滑梯去哪了 罐頭公園氾濫隱憂
焦點
2017-04-21
【專題記者李恩、李奇芸、朱育瑩、楊采翎、吳謙台北報導】下課鐘響,放學的孩童爭先恐後奔向公園,踏上柔軟草皮,爬上高大的大象磨石滑梯,從高處一溜而下,沉浸在公園遊具的歡樂與刺激。然而,這樣的現象卻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低矮單一化的「罐頭遊具」。<b>罐頭遊具隨處可見<b>   理由何在?「罐頭遊具」指的是缺乏景觀設計、材質單一、玩法無變化,且大量製造的兒童遊樂設施。最常見的就是整組塑膠製的溜滑梯、彈簧翹翹板及色彩繽紛的搖搖馬,無法滿足孩童完善發展需求,形成一座又一座的罐頭公園。 台灣多數公園都以塑膠遊具為主,地面上也鋪橡膠軟墊,呈現設施單一化的趨勢。圖╱朱育瑩攝然為何台灣的公園處處皆是罐頭般單調的兒童遊樂設施?台灣曾發生過多次兒童安全意外,使得政府修訂國家兒童遊具標準(CNS)【1】,民國104年台北市政府即根據國家標準規範檢查公園裏的兒童設施,只要發現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遊具就全面拆除,改以聚乙烯(PE)或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等塑膠材質的組合遊具取代。目的在於保障兒童在玩遊具時,免於重大生命意外。但過於僵化適用此標準後,隨之而來的即是缺乏設計感、單調無趣的罐頭遊具。「罐頭遊具較符合CNS規範。」北市府工務局公燈處副總工程司尤國仁解釋,因罐頭遊具依照標準法規制式化生產,效率佳,塑膠零件到公園現場組裝也很方便,所以北市從97年修法至102年的公園設施以罐頭遊具為大宗。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簡稱特公盟)在兒童節前夕公布「新北市公園遊戲場調查報告」,調查的603座公園中,就有410組塑化組合遊具和754組搖搖馬,而這些遊具只能滿足六歲以下孩子的需求,全市遊具單調且低齡化,公園放眼望去都是差不多的景色。「大人已經把山啊、海啊圍起來蓋工廠、商業大樓,小孩能夠玩的只有公園了,這是我們大人應該給予小孩的補償。」公園適性發展聯盟成員沈佩玲認為,公園的意義在於給兒童一個玩樂、自發學習的場域;然而罐頭遊具的氾濫落得孩童玩樂只剩線性、毫無創意發揮的玩法,「這樣過於單一的遊具讓小孩無法在玩樂中刺激思考」。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張盈堃表示,公園能彌補台灣居家空間上的不足,然而許多社區型公園只是為了換取容積獎勵的「假公園」【2】,實際上僅有簡單的跑道以及遊樂設施。再加上遊具對象缺乏區隔性,幼兒因為遊具高度等原因無法恣意玩耍,而高年級學生又因設施過於簡單,導致他們只能將樂趣轉向運動場上。<b>多元遊具親子同樂  特色公園意識興 南港中研公園裡的圓盤型鳥巢鞦韆為全台北市第一座,可乘載多人同時遊玩。圖╱楊采翎攝有別於氾濫全台公園的罐頭遊具,近年強調居民參與、融入在地文化、大人小孩都能玩的共融公園遊戲場【3】興起。特公盟成員、同時也是當地居民的王佳琪指著南港中研公園中的大型藍網鞦韆,「這個鳥巢鞦韆也是台北市第一個,它就是所謂的共融遊具,不同年齡層的大人小孩,甚至身心障礙兒童都可以來玩。」依照政府法規,興建公園遊樂場需先對外招標,價低者得標後自行設計、發包,當地居民往往在遊具塵埃落定後,才一窺其真面目。中研公園成為當地居民及公民團體耗時奔走、積極爭取來的成果,「得標廠商發包後把設計圖給我們(專家及公民團體)看,並跟當地居民召開公聽會」,具速度感、玩法刺激的共融遊具如鳥巢鞦韆、極限飛輪及旋轉搖搖杯才得以引進。這些具挑戰性的遊具在國外已習以為常,台灣孩子卻是第一次見。曾走訪歐洲公園、空間設計工作室負責人黃暐婷表示,國外遊具多元、挑戰性高,能區分出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玩耍區域,「較大的孩子能爬到較高的地方,較小的則在別的地方玩耍,不會互相干擾」。相較之下,台灣罐頭公園缺乏整合各年齡的多元遊具,年長的孩童奔跑、較小的兒童卻在一旁爬行,所有年齡層的孩子擠在一塊,成為另一安全隱憂。 德國柏林聖馬提亞教堂(St. Matthias Kirche)旁邊的橡膠公園,設有不同高度的挑戰設施,區分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也提供多元的遊戲方式。圖╱黃暐婷提供「與其帶小孩去學才藝課程,不如一起去公園走走。」張盈堃提到特色公園的設施多元化,有助促進親子互動。不同以往低齡化的遊樂設施,特色公園常設有滑梯、鞦韆及攀爬網等遊具,專門訓練兒童大肌肉發展及手眼協調的統合能力,而相較靜態的沙坑,也能激發創作、刺激小肌肉,有助開始學拿筆的學齡兒童。另外,大人小孩可同時享受的共融遊具,如前述的鳥巢鞦韆和新竹中央公園的親子滑梯,更可增進親子關係寓教於樂。「孩子不是大人的附屬品,他們有他們的自主性,不該總是告訴小孩應該如何做、什麼不能碰。」黃暐婷說,國外公園大多以自然的材質,製作出刺激有趣的設施。「台灣的父母相對於保守,害怕孩子受傷、怕整理麻煩,所以遊樂設施都傾向於乾淨好整理。」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是台灣與國外教育最大的差異,也促成今日台灣遊具單調的普遍情況。 國外配合景觀、自然設計的多元遊具,帶給孩子不一樣的遊戲體驗。圖╱黃暐婷提供提倡多元的特色遊具看似風險高,但並非不具安全保障。北市公燈處副總工程司尤國仁表示,從104年靖娟基金會、特公盟、公園適性發展聯盟等公民團體出面表達訴求後,隔年北市公燈處開始以「保留代替拆除」的方針規劃特色遊戲場。如受大眾喜愛的二二八公園磨石子滑梯,原本因滑道寬度過窄面臨拆除命運,現改為保留滑梯本體,僅將兩個滑道拓寬成一個,在不喪失特色的條件下加寬滑道,達法規安全標準。此外,公燈處也增設沙坑及攀爬網,增加磨石子滑梯的生命力。<b>借鏡國外  檢視台灣公園弊病強調有助兒童身心統合發展的特色公園,在台數量仍大幅落後他國。探究其主要原因為政府過往的招標機制易限縮遊具種類,以及民眾公德心不足造成自然材質遊具(如沙坑等)維護困難。此外,台灣景觀設計人才缺乏亦成為建設特色公園的阻力之一。長期關注兒童安全的靖娟基金會企劃宣導處處長許雅荏表示,依現行政府採購法規定,以往最常用的招標方式採「最低標」,即價低者得標。但為了低價搶標,廠商通常捨棄設計步驟,選擇直接從中國工廠進貨大批搖搖馬;長久下來,政府運用在公共投資的錢也越來越少,形成惡性循環,造就罐頭公園的景象。對此,公燈處副總工程司尤國仁回應,北市每年約撥新台幣4000至5000萬元經費,改善兒童遊戲場。從105年起,招標需求書上就要求廠商具備景觀設計師或土木技師資格,不能做罐頭遊具,設施必須有啟發小孩肢體及智力的功能,並辦地方工作坊讓地方居民參與公園規劃,另找公民團體、專家學者參加圖說審查。此規定實行後,雖然採最低標,但重視地方公民參與,廠商不再閉門造車,促進特色公園落成。除北市外,今年3月,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也公布將規劃設計具高雄在地特色的「雄夯遊戲場」,新闢或改造公園遊戲場時,將朝「共融」的方向進行。工務局局長趙建喬於新聞稿表示,首波雄夯遊戲場明年將於南高雄森林公園(原少康營區)登場,遊戲區以木材、沙子等天然素材替換塑化遊具材料,讓通用性公園的精神延伸至遊戲場。樹下遊戲空間則挑選低矮分枝的樹種,提供孩童與樹親近的機會。迷宮花園更採用不同色彩、嗅覺、質感之灌木,如長紅木、黃金露花、立鶴花、木槿、七里香、樹蘭等,帶給孩童視覺與觸覺之外的新鮮體驗,公園整體環境更加友善。而特色公園並不單講求獨具特色的設施,追求公園的整體設計才是真正訴求。但台灣缺乏景觀設計人才,公園景觀設計專業被涵括於建築設計之下,且比例不重,實際上難有發展空間。反觀國外公園設計是極具專業的項目,不但有景觀設計師,更能從公園的地理性、文化及功能性上去做規劃。 西班牙濱海阿雷尼斯(Arenys de Mar) 海邊公園,設有木製遊具配合景觀特色。圖╱黃暐婷提供特公盟成員王佳琪認為建特色公園就像是改造老屋,假設要讓家中更具設計感,就必須花錢請設計師。不過,設計特色公園並非一蹴可幾,需在協同當地公民和專家等專業人士交流後,討論出符合當地特色、同時適合孩童的多元遊具。依照台灣現行的公園狀況,若短期內無法設計出極具特色的公園,退而求其次,可先「適量」採買國外特色塑膠遊具,逐步提升公園特色及美感,進而加強公園整體設計。台灣都市少見廣闊綠地公園,多為碎小的畸零地;對照郊區公園則有廣大腹地,除草地外,尚包含人行步道、自行車道等。腹地差距如此大的兩種公園,應設計符合當地的設施,規劃完整的景觀設計。張盈堃也表示全台在規劃公園遊具時,應當因地制宜,南部多豔陽高照,可以多採木製;北部容易下雨,則適合嘗試多元材質。考量到許多養寵物的家庭,也可以構想連同寵物與孩童一起玩耍的遊樂設施。不過,公園所面臨的困境,其實也是民眾不善待環境的結果。「有時候我們都只是單方面覺得國外設置很棒,但卻忽略的背後的公民、社會素養。」曾赴維也納巡迴的國家交響樂團小提琴樂手、同時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卓曉青提到,外國有些公園會設立禁狗規章,市民也不會讓狗在小孩玩耍的沙坑隨地大小便。反觀台灣卻充斥不友善的親子環境,如沙坑常出現貓狗排泄物、檳榔渣等,即便遊具再多元、貼近自然,父母也不見得放心。尤國仁表示,台灣公園沙坑設置講求良好排水系統,且皆定期鬆沙、補沙,也會派員定期稽查環境衛生。顯然公園環境只憑公部門的管理維護仍舊不足,良好公園空間需要全民共同配合。全台的特色公園建設仍有一段路要走,除透過引進國外設計案例參考、培養大眾重視兒童遊戲權,更需要落實公民參與權及其參與機制,將公園遊戲場域還給不分年齡大小的在地居民。註:【1】目前國內規範兒童遊樂設施的依據有兩項國家標準CNS12642(兒童遊戲設備安全準則—設計與安裝)、CNS12643(兒童遊戲設備安全準則—檢查與維護),以及「各行業附設兒童遊樂設施安全管理規範」。於民國78年首次制定兩種國家標準,並經過三次修訂,最後一次修訂為97年。【2】民國98年,台北市為了舉辦花卉博覽會,鼓勵建商拆除老舊房屋,並改為綠地。只要該綠地維持18個月以上,就能獲得10%容積獎勵。【3】共融遊戲場目的在提供所有人都能在其中遊樂或發展心智(軀體)能力,所以遊戲場的設計要能促進所有人(含失能者)公平使用,在安全、舒適的遊戲環境獲得成長或快樂經驗,這樣的遊戲場應具備有通用性、生態、多元刺激、安全、具互動性、有趣及舒適等特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