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學生」、「運動員」身份並行 如何闖出體育班外的未來
專題
第1793期
「學生」、「運動員」身份並行 如何闖出體育班外的未來
2024-05-02
【專題記者胡王子行、杜以璇、葉蓁芸、張愷文、陳婕柔綜合報導】「一、二——」整齊劃一的喊聲,伴隨著規律的步伐響徹操場與體育館,聲響的主人們總是同進同出,他們正是體育班的學生們。過著共同操練、上課的生活是我們對學生運動員的既定印象,集中一班不僅便於管理,也讓校方在經費的使用上變得簡單。但體育班只收編校內代表隊或者以主流運動項目為主的學生。在體育班以外,許多身處普通班卻同時具備運動員身份的學生們,他們該怎麼靠著自身的資源兼顧課業與運動技術?又該怎麼找尋自己的未來方向?就讀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的劉芸安,在頂大的光環背後,也有著擊劍國手身份。當初因為父母期許孩子能多方發展,便安排他就讀高雄美國學校,充裕的課後活動時間開啟了劉芸安的擊劍之路。從玩樂性質到漸漸取得好成績,包含105學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國中銳劍第一名、109學年全中運高中銳劍第五名以及2019年全國運動會高雄市銳劍團體銅牌高雄市銳劍團體銅牌等亮眼表現,擊劍在劉芸安心中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自我要求甚高的劉芸安,考上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高瞻班(註)後,更透過繁星錄取臺大醫學系,在運動與學業都達成了優異的成就。註:高瞻班為自然組資優班,107學年度為高雄女中最後一屆實施高瞻班制度。全心投入練習與課業,勢必得犧牲不少與同儕相處的時間,劉芸安選擇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社交的困境。他說道:「跟同學互動的時間一定會減少,但是擊劍對我來說就像是遊戲一樣,練習的時候我也很快樂。一直思考著自己少了些什麼反而會不開心,不如就享受當下。」進入國高中後,雖然不在體育班就讀,但在校方的支持下,劉芸安還是能彈性運用時間訓練。老師們也願意多花時間輔導他因比賽而缺席的課程,校內體育處室也樂意協助行政業務,讓劉芸安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訓練。對比課表經過規劃,按表操課的體育班模式,劉芸安有著自己的想法。過往母親曾詢問是否要進入體育班,但劉芸安認為進入體育班會使自身發展過於侷限,無法同時顧及讀書與練習,便拒絕了母親的提議。劉芸安也分享後續的訓練方式,說:「我比較常跟著教練一對一訓練,教練與我都認為課業才是重點,因此願意為了我做比較彈性的訓練規劃。」劉芸安深知平衡運動與學業的重要性,為了維持課業進度,在訓練前總要求自己讀完表訂的進度,才能去找教練練習。 台大的劉芸安反對加入體育班,他認為普通班能讓他自由安排時間,未來發展也不會因此受限。 圖/劉芸安提供學生運動員為兼顧成績與訓練    望校方予課業支持同樣擁有亮眼運動成績的邱映瑄也非體育班學生,而是選擇走上一般升學道路。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的他,以花式繞樁(以下簡稱花樁)馳騁國際賽場,曾在2018年拿下世界錦標賽成年女子組銀牌、亞洲錦標賽金牌,也代表台灣出戰第19屆杭州亞洲運動會。申請大學時,邱映瑄以優異的體育表現與高中課業成績,獲政大法律系的運動績優生身分,進入大學。在滑輪運動界已耕耘十多年的邱映瑄,一直紀律地執行練習時間。平日課後須花3小時練習花樁,長假時間更會在練習場待上6至7小時的他,訓練儼然成為他生活中的重心。不過待在一般升學體制內的他,對於成績仍有所要求,媽媽也會以成績作為能否讓他繼續練習的標準。「以前我媽會說成績太爛的話就不准溜(滑輪),所以小時候我會為了要繼續練習而把書讀好。」他說明,除了專心上課之外,也會盡力在學校完成作業,自律以及嚴格的時間管理讓他在享受花樁的同時,也能維持課業的水準。「你除了這兩件事情(讀書與練習)以外,就沒有什麽時間做別的事。」為了兼顧花樁與課業,邱映瑄失去娛樂時間,與同學的相處機會也因此減少。「我覺得(自己)跟人互動的能力會低一點,小時候因為練習而少了跟同學親近的機會,當時心裡不太平衡,也覺得有點遺憾。」但他也分享,高中時幸運遇上一群願意理解他的朋友,比賽期間會給予支持與鼓勵,讓他感受到同儕的溫暖。「可能那個年紀比較願意去理解不一樣的人,他們(高中同學)可以理解我這件事(花樁),也讓我真的感受到心靈支持的感覺。」他感動說道。除了同學的鼓勵與陪伴外,邱映瑄指出,學校的支持對學生運動員而言也相當重要。「光是學校讓不讓我們請假,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談到部分學校可能認為體育會影響課業表現,因此不支持學生發展體育專長。每個老師的包容度不同,遇到不接受學生運動員缺課的老師也是問題之一。他觀察到,許多學生運動員即便擁有公文,學校仍不配合準假,因而影響課業成績。但幸運的是,他的高中校方提供學生自由發展的機會,對於請假事宜也相當寬容。邱映瑄說:「學校不一定要給(我們)場地或經費,反而是提供課業上的一點包容,就已經很好了。」若校方願意以準假給予學生運動員支持,將會是他們發展體育的一大助力。政大法律系的邱映瑄坦言,雖然因訓練及學習犧牲交友時間,但他仍在花樁項目上結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圖/邱映瑄提供<b>教練、器材與場地費 多種費用成運動員經濟壓力 課業和運動兩不誤的洪筱晴認為努力都是值得的,即使睡眠不足,他也願意為了亮眼的表現拼盡全力。 圖/洪筱晴提供學生運動員訓練之路困難重重,缺乏體育班資源的他們也需克服經濟壓力。曾在杭州亞運花式滑輪溜冰(以下簡稱花滑)摘金、現在就讀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的洪筱晴,即便沒有體育班的資源及優渥的家境,仍堅持長達12年的運動生涯。洪筱晴母親謝亞臻憶起當時女兒剛接觸花滑的情形時說道:「原本筱晴跟著哥哥一起學直排輪競速溜冰,但他從小就喜歡舞蹈,所以就讓他選擇花滑。」踏上花滑之路後,隨之而來的是龐大的訓練費用。謝亞臻無奈表示,由於經濟考量,無法讓筱晴每天上教練課,只能透過父親陪著練習,父親也會為了他上網瀏覽大量教學影片,希望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也能讓他精進技術水準。不過升高中那年父親的離開,使他失去主要的陪練者。本就缺少教練課,加上父親過世,當時的他對花滑的無力感倍增。除了昂貴的課程費用,謝亞臻談到場地租借費用也不低。他說:「在外面租一小時場地就要8000台幣,我們平常根本不可能有那些經費。」洪筱晴點出運動設備開銷也是一大支出。家庭少了經濟支柱後,母親一人擔起所有花滑的開銷。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即便裝備需要頻繁汰換,洪筱晴仍堅持將器材運用到不敷使用的程度,「通常(輪子)有一點晃動就要換,但我會用到真的快不行時才換。」洪筱晴說道。多年運動生涯倚靠家庭經濟的支持,直到在比賽中表現出色,才讓洪筱晴有機會得到協會的補助。然而,謝亞臻透露,協會補助的對象每年都會調動,補助金額也因年齡組別而有差異,即使順利拿到補助,也很難支付高昂的比賽費用。「出國比賽的話,機票、住宿加一加都要出十萬台幣以上。」謝亞臻說道。即便現在家庭收入足以支撐,但由他一人持續負擔這些花費仍不是長久之計。洪筱晴除了勤奮訓練,也沒有放棄課業學習。他回顧求學歷程時說道:「我住得很遠,又待在注重升學率的學校,5點就要出門,晚上11點多才到家。」洪筱晴盡可能地在校完成作業,運用課餘時間練習。儘管做好時間管理,但他也曾有失利的經驗。前年因亞運選拔賽和學測時間相近,洪筱晴選擇專注在亞運訓練,而放掉學測,但後來的結果一度讓他陷入低潮。「我申請清大『拾穗計畫』(特殊選材)沒有過,亞運選拔也沒選上。」洪筱晴回憶道。所幸那段時間有母親和朋友的陪伴,才讓他重拾出發的勇氣。 對洪筱晴(圖右)而言,他很感謝家人的支持,每當受挫時,都是家人的陪伴和鼓勵讓他在花滑的道路上堅持下去。 圖/洪筱晴提供運動員堅持平衡課業表現 追求未來多元發展學生運動員兼具學生及運動員身份,除了遭遇人際、經濟困境等多方面的挑戰外,均衡發展專業項目和學科能力是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劉芸安、邱映瑄和洪筱晴三人皆從事小眾運動項目,即便如此辛苦,為什麽他們還要在平衡兩者之間掙扎?台灣目前的主流學習風氣仍以讀書為重,雖說近年來家長對於運動發展的態度漸趨於支持,但當孩子面臨升學階段,運動佔用太多額外時間,便有可能面臨取捨。以邱映瑄為例,家人並沒有因為他在花樁上的優秀表現而忽略課業,而是以成績作為他繼續訓練的條件。「這就很看家長的認知,當發現孩子在體育上有天賦,才可能會繼續支持他走這條路。」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潘義祥強調這是各國的運動文化差異使然。具有兩度經營體育班的經驗,現為新北市立明德高級中學校長的陳棟遠,觀察到學生運動員在求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難處,他說道:「當(學生運動員)太過重視競賽表現,在學習上能投入的心力相對也會受到影響。」若學生運動員只單投入在專業項目的訓練,長時間下來可能會造成課業進度落後,後續若想轉換發展方向也有一定的難度。潘義祥認為,學生運動員不能只朝著提升運動技術為唯一的發展方向,而是應該在顧及學生本分的基礎之下,再去發展運動專業。「如此才能讓學生運動員達到最理想的狀態。」他說明。潘義祥也以目前的體育班體制為例,當學生進入該體制後,會太早專注在特定的運動項目上,而減少其他探索的機會,如果未來無法繼續從事該項目,反而會讓其難以適應一般社會的發展。體育班的設立雖然能幫助學生運動員更專注在項目訓練上,也提供穩定的資源和經費,然而對於較為小眾、沒有體育班可參加的冷門體育項目來說,選手在培訓上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和金錢。潘義祥補充道:「在體制外的選手較難獲得發展機會,資源也相對稀缺,學校或家長需要找更多的經費來協助。」以洪筱晴為例,在奪下亮眼的競賽成績、獲得協會補助之前,只能依靠家人全額支出練習費用。「除了教練費、場地費等訓練費用,裝備的汰換也需要自己負擔。」洪筱晴說明。他也提到,教育部體育署提供給選手的補助主要是依據運動表現而定,除非家庭能給予足夠的支持,不然沒有優異的競賽成績很難在這條路上長久發展。而潘義祥也認為,國家在運動的平衡上應該是多元化多面向的,不論是體育班還是個人訓練,都要有政策或計劃去支持。劉芸安奮力向前擊出致勝的一劍,在刀光交錯和觀眾掌聲的背後,只有他自己明白一路走來的辛酸苦楚,以及那些在賽間空檔,仍須帶著參考書和考卷苦讀的日子。無論是選擇進入體育班接受團體培訓,抑或是透過其他管道訓練,在滿足社會的期待之下,這些學生運動員如何在課業和體育專業中取得平衡,且獲得一定的成就,是他們正共同努力著的目標。
日常訓練成渴望 疫情下運動員如何維持身心狀態?
專題
第1752期
日常訓練成渴望 疫情下運動員如何維持身心狀態?
2021-06-16
【專題記者石學儒、吳嘉倪、楊人熹、鍾晨沅綜合報導】運動員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努力拚戰,最後風光站上頒獎台,接受眾人的喝采。頒獎台下,艱苦的訓練在運動員生涯幾乎永不停歇,「不管是哪種運動,對我們來說都很需要所謂的『手感』。」身障桌球國手林姿妤說道,唯有透過日積月累、不斷地練習,才能使他們維持良好的比賽狀態,迎接一場又一場賽事。然而,5月份台灣爆發新冠肺炎嚴重社區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9日宣布將全台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為了配合密閉空間禁止群聚的政策,運動場館、健身房等場所都必須關閉,為體育界帶來極大影響。例如中華民國棒球協會(以下簡稱棒協)原定組隊前往墨西哥參與西元2021年奧運棒球最終資格排名賽,爭取前進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註一,以下簡稱東奧)的門票,卻因為苦無集訓棒球場,最終棒協只得忍痛退賽,令許多球迷失望不已。「距離比賽時間不多了,但明知道自己要改進的地方卻沒辦法實際演練,更多的是擔心。」三級警戒至今都待在家中的身障桌球國手田曉雯擔憂地說道。長時間未進行正常訓練,對運動員而言不論是心理狀態還是身體素質都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賽場上,運動員需要強大的身心條件,才能獲得好成績,進而贏得勝利。他們應當如何在疫情時代下面對自身的擔憂與不安情緒?政府又該如何在防疫與訓練間取得平衡?註一:本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原定於2020年舉行,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期至今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地點仍在日本東京。 郭婞淳為本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國奪牌大熱門,同時也是當今舉重女子59公斤級抓舉、挺舉、總和世界紀錄保持人。 圖/吳嘉倪攝<b>運動員兩樣情 非國訓中心選手找嘸所在訓練距離東奧開幕式僅不到兩個月,已確定取得東奧資格的選手如戴姿穎、郭婞淳等人,大多在位於高雄市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以下簡稱國訓中心)備戰,訓練也持續進行,並未因這波疫情打亂進度。神情專注地盯著前方標靶,射箭選手們氣勢十足地拉起長弓,反覆射擊、練習,為求能在比賽場上「一箭入魂」。射箭國手洪晟皓表示,除了發布三級警戒後,選手及教練、體能訓練師等不可離開國訓中心外,選手的訓練並未受到太多影響,「其實藉此(限制出入)也算是一個最後衝刺的機會,讓大家靜下心來,畢竟奧運算是最大的比賽,不能鬆懈。」然而,並非所有選手都能在此時進入國訓中心訓練,部分即將代表國家出賽的運動員以及大學校隊選手正因缺乏訓練場館,只能待在家中,無法正常訓練。運動員去年因疫情失去了國際比賽舞台,但在台灣尚能進行訓練;如今國外逐漸解封、賽事恢復,台灣卻正巧為了防堵本土疫情關閉運動場館,「正常訓練」反倒成了許多運動員最奢侈的渴求。儘管有心想練習,但礙於場地限制,選手們活躍於賽場的精彩畫面如今似乎只能當作美好記憶,不斷回味。「跟別人打(桌球)當然是沒辦法,而且也沒有球桌,所以我就只能自己拿球拍揮揮拍。」林姿妤無奈地說。 洪晟皓分享,射箭場地通常為戶外且需要一定面積,疫情期間,若非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這種特殊場館,選手可能難以練習。(拍攝地點非國訓中心) 圖/詹湘淇攝<b>運動場館關閉 選手久未訓練心態受影響埋伏在底線的高砲塔射手一接到球便毫不猶豫出手,三分球命中!國立政治大學雄鷹籃球隊隊長張鎮衙今年風光拿下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一級冠軍賽MVP,但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遭逢嚴重疫情,球隊停止訓練,球員各自回到家中躲避疫情。「前幾個禮拜覺得好爽喔,都不用練球。」這是疫情剛爆發時,張鎮衙最真誠的想法。然而時間一久,他便覺得坐立難安,「覺得有點廢,身體沒有動反而不舒服,好想回去練球。」他說道。不只校隊運動員的練習步調被打亂,即將代表我國出征2020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帕運)的選手也面臨相同問題。眼神緊盯球桌上蹦跳的白球,左手霸氣正拍扣球殺得對手措手不及。她是已取得今年帕運桌球女子單打TT10(註二)資格的田曉雯,同樣期待著為國爭光、刷新個人最佳成績。但自從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後,他平時在學校練球的場館隨之關閉,田曉雯只得回到位於屏東縣琉球鄉的住家。他苦笑著說,自己已經一個月沒有打球,「這是我休最久的一次,過年也沒有休這麼久。」帕運在即卻遭遇練球空窗期,田曉雯也十分擔憂,他說:「覺得滿有危機意識的,因為不能練球是滿大的困擾,也會對球生疏,很擔心自己到時候比賽的表現。」 田曉雯的雙打搭檔林姿妤在6月初前往斯洛維尼亞參與帕運資格賽,可惜最終因傷勢影響,再加上5月三級警戒後缺乏訓練場館,導致他無法正常練球,未能取得帕運門票。對此林姿妤除了表示遺憾,也認為賽前三週的備賽期難以正常訓練對他造成極大衝擊。林姿妤分享,運動員不論賽事規模大小都必須練習,有練習才會「安心」。他說:「因為都待在家裡完全沒練習,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狀態如何,一直很擔心,但越擔心就越對自己沒自信。」林姿妤表示,這樣的心理狀態嚴重影響自身表現,「整個不自信的感覺都有影響到,實際去比賽的狀態大概只有平時水準的一半。」他無奈地說。台灣運動心理協會理事長張育愷建議選手調整自身心態,他說:「不是只有你在環境條件等狀態100分的時候,你才能做訓練,這樣只要條件變差,你的內心永遠都是憤怒的,當你一憤怒、不高興、情緒負面,你就沒有辦法正視現在應該做什麼。」因此他提倡運動員調整心態上的「基礎值」,例如當前狀態只有90分,運動員若能坦然面對90分的情況,就可以靜下心來看待所要面臨的問題與賽事。註二: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也被稱為身障奧林匹克運動會,110年8月24日至9月5日將在日本東京舉行。由於參賽者皆為身心障礙者,賽事會將身心障礙運動員分為不同級別。以桌球為例,TT10為肢體障礙中最輕微的級別。 來自國立高雄大學的田曉雯目前為女子單打TT10世界排名第五,今年夏天他即將代表我國出戰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圖/吳嘉倪攝<b>居家訓練成效有限<b> <b>選手狀態下滑恐難調整礙於訓練場館關閉,選手只能進行居家訓練,在家中沒有球桌、沒人能陪練的情況下,田曉雯只能使用藥球、彈力帶等器材強化體能。他苦惱地說道,因應高強度帕運賽事,自己近期原先預計新增發球戰術並調整動作,都需要教練在一旁指點,但疫情打亂所有計畫,選手們失去訓練的場館,目前他僅能透過與教練視訊的方式,由教練告知該做哪些練習,並親自監督。從前的「例行公事」如今變得困難重重,他分享練球對選手的重要性,「只要新增戰術,就得實際演練,這樣在比賽的時候才敢運用出來。」田曉雯說。而居家訓練對於籃球運動來說,因比賽過程體力耗損較大,成效十分有限。「體能上會有很大的差距。」張鎮衙談到,雖然教練團目前以視訊方式監督球員在家中自主訓練,如加強腹部核心肌群,或是做徒手動作等。然而受限於空間,球員無法居家進行短距離衝刺的練習,而這正是提升籃球員爆發力及肌耐力最有效的方式。張鎮衙提到,若一段時間沒有進行短距離衝刺訓練,體能將會急速下滑,對於球員在球場上的表現影響很大。政大雄鷹籃球隊體能教練王昱中談到,體能訓練大致可分為力量、耐力及速度三個部分,「若這週球員沒有訓練到其中一塊,下週的體能表現一定會下滑。」因此,碰上這次疫情,球員無法於校內體育館正常訓練,王昱中便只能安排適合在家中進行的體能練習項目,盼能盡量維持選手的狀態,讓體能下滑速度不要過快。另外,張鎮衙認為在家自主練習,運動員易有怠惰心態,他舉自身球隊平時練習狀況為例,球員在體育館做重量訓練時,身旁會有教練督促,若動作錯誤可及時修正。但於家中進行這些項目,除了動作修正有難度外,球員有可能因偷懶而做得不確實,「每個訓練就少做個一兩下,教練也不會知道。」如此一來,重量訓練的成效便大打折扣。 張鎮衙雖為球隊中的優秀射手,但他也不免擔心太久沒有進行正常訓練,會大大影響運動表現。 圖/張鎮衙提供待疫情趨緩,如何於短期間內幫助球員恢復疫情前的運動水準,成了王昱中需面臨的難題。以籃球運動最重要的體能為例,他表示,評估選手體能指標的方式有很多種,如短距離衝刺、來回折返跑等,每位球員狀態不一,復原速度便不同。此外,王昱中還需觀察選手是否能將體能訓練的成效應用於球場上,「有些選手可能在體能項目的測驗拿到很高分,但在球場上會與對手碰撞,也要進行衝刺與投籃,體能下降的幅度很快,導致球員在場上會顯得無力,這些狀況都要透過實戰來觀察。」他解釋,選手要完全恢復狀態,短則需兩、三個禮拜,長則可能達兩、三個月之久。<b>疫情增出國參賽負擔 政府成選手強力後援如今部分運動員在台灣因疫情面臨訓練不全的窘境,卻無法成為缺賽理由,面對即將到來的國際賽事,運動員努力進入最佳狀態,而教育部體育署和國際賽事主辦單位,也為確保選手活躍於賽場之時能兼顧健康安全,盡全力制訂防疫配套措施。月初甫自斯洛維尼亞返國的林姿妤分享國外防疫經驗,「除了飯店跟球場,你哪都不能去。」他表示,國際比賽很認真在做防疫,不論選手居住的飯店或訓練場地,主辦方都盡量避免不同國家的球員接觸。此外,他提到此次出國期間,每兩至三天就需做一次快篩,且不只外國選手,本國籍也須配合檢疫,將選手染疫的風險降到最低。在國內,體育署也陸續安排準備出國參賽的選手們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洪晟皓表示,國訓中心的選手已在4月中旬施打第一劑疫苗,15 日也已接種第二劑。至於疫苗副作用是否會影響選手訓練,林姿妤直呼:「我真的覺得蠻痛苦的!」他回憶起打完疫苗當晚,自己出現頭痛、發燒、四肢無力、肌肉痠痛和畏寒等症狀,「發燒就是間斷間斷這樣,整個晚上都在發燒,燒到受不了就會去吃退燒藥。」他心有餘悸地說,幸好症狀只持續大約一天,否則會影響到運動員的練球狀態。為減少奧運選手出國競賽的負擔,體育署將針對防疫相關費用進行全額補助,包括PCR篩檢、疫苗接種和防疫旅館入住等。此外,運動員在國外比賽時,體育署會提供N95等級以上的口罩,以及防護衣等裝備,教育部體育署全民運動組專員陳思瑋說:「希望透過接種疫苗,和完整的防護裝備,讓大家都可以安全地參賽。」他表示,體育署也將提高醫療保險額度,當運動員不幸染疫,可以透過保險請領相關醫療費用。每位運動員都盼望在賽場上過關斬將,然遇到新冠病毒這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只有在政府單位配合與協助的情況下,才能將疫情影響降至最低,讓運動員全意投入賽事之中。 出國搭機前,林姿妤做足防護措施,穿上全套防護衣,外加口罩、護目鏡與手套。 圖/林姿妤提供<b>專家籲運動員正向思考 變動時代成就自我價值「訓練」本是運動員維持良好體能與手感的不二法門,他們原可以大顯身手,在場上展現長年以來的努力,但疫情當前,防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失去訓練場所的運動員亟需關照。田曉雯提到,目前他進行體能訓練所使用的器材都是由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以下簡稱總會)無償提供,他表示很感謝總會提供資源,也期盼接下來總會和體育署「喬」出練習的場館。對此,陳思瑋表示,體育署現正與地方政府和國訓中心進行協調,希望屆時能讓帕運選手在原縣市使用完整的場地,或進入國訓中心備戰。「(疫情)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對,所以很可能會產生錯誤,或是不必要的麻煩。這些不熟悉的環境所引起的波動,一定會大大影響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張育愷表示,疫情出現已是不可逆的事實,他鼓勵運動員嘗試一些「心法」,將疫情帶來的變動視為常態。「心情會起伏是因為我們認為它不應該發生,可我們心理老師的建議就是讓運動員大概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如果知道發生甚麼事,你就不會害怕,然後專注在真正重要的比賽場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至今已一年有餘,影響國內外無數運動員的日常,儘管疫情帶來許多不便,運動員也隨著時間慢慢調整好心態,張鎮衙說:「疫情全台灣都知道它的嚴重,現在就是暫緩,等有好轉後,再來重新調整我們的狀態,目前就是好好休息、不要急。」至於7、8月份即將登場的東奧與帕奧,選手們也表示,期待在防疫措施完善的情況下,自信地登上最高殿堂,為國爭光。「很多人支持我們,我真的覺得很感動。」田曉雯感謝所有給運動員鼓勵的機構與群眾。張育愷則認為,疫情時代發生的變動,都將是運動員生涯特別的過程,對於所有正在邁向榮譽的選手,他給出「完成自我、最高價值」的八字箴言,殷切地提醒道:「我講的不是得到冠軍、得到金牌,我講的是追求的過程,這就是最高的價值,堅持不懈,這個過程才是運動給予人最感動的時刻。」 台灣運動心理協會理事長張育愷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持續關注疫情下運動員的身心理狀態,他鼓勵運動員調整心態,全力面對賽事。  圖/張育愷提供
NCAA釋新規 開放學生運動員自由獲利
國際
第1712期
NCAA釋新規 開放學生運動員自由獲利
2019-11-06
【記者王薇妮綜合報導】「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NCAA)」10月30日通過新規定,讓全美大學生運動員能以個人的姓名、形象、肖像權賺取代言費,是為美國大學運動產業發展上歷史性的一大步。大學生運動員能否以個人身份獲利爭議已久,9月3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通過法案《公平報酬遊戲法(Fair Pay to Play Act, SB 206)》,允許大學生運動員能透過代言獲利後,對NCAA造成不小的壓力,迫使原本致力區隔大學運動與職業聯盟的NCAA重新審視此規定。 國家大學體育協會於推特發表聲明,表示協會必須擁抱改變,以提供大學運動員最好的歷練。 圖/取自國家大學體育協會官方推特帳號美國的大學運動發展蓬勃,根據NCAA公布的2017與2018年財務報表顯示,兩年皆約有10.6億美元(約新台幣322.4億元)的收入,多用來補助各大學運動場館的建設維修、運動產業相關研究、獎學金等。過去,NCAA為維護大學運動的業餘性,禁止大學生運動員以個人身份獲利,因此即便運動員因表現亮眼而擁有高人氣,也無法透過代言得到額外收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CI)女子足球隊成員麥迪遜・紐森(Madison Newsom)表示,大學生運動員在場上必須將自身能力提升到職業水準,「無論是『業餘』一詞,或是學校從我們身上獲利的行為,對於我們付出的努力與在場上的表現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國家大學體育協會熱門賽事門票要價不菲,如2月男子籃球決賽,因備受矚目明星球員錫安・拉提夫・威廉森的參賽,讓門票價格從原本的67美元(約新台幣2041元)炒到幾千美元。 圖/取自杜克大學男子籃球隊官方推特帳號(非該場比賽)儘管在加州通過《公平報酬遊戲法》後,NCAA曾警告可能將禁止加州的大學運動員參賽,但在輿論不斷沸騰下,協會仍於10月30日同意全美跟進加州法案。根據美國《CBS新聞(CBS News)》報導,新規定通過後,媒體預估明星大學運動員每年將會有上萬美元的收益入袋。專家也表示,大學運動場上未來的市場潛力不可限量。新規定的實施看似受到大眾與大學生運動員普遍支持,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自由大學(Liberty University, LU)啦啦隊成員尼可拉斯・米尼(Nicholas Mini)認為,法案通過模糊了業餘與職業的界線,「付錢給學生運動員可能使他們對金錢的關心程度多於教育本身。」而即將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男子棒球隊的卡森・耶次(Carson Yates)則說:「我很有興趣看看大學運動場商業化後的金錢鬥爭。」他期望大學運動員能繼續為自己嚮往進入的大學努力,而不是挑選能賺最多錢的那間,「我能預想到付最多錢的學校會得到最好的運動員,但我希望這樣的事不會發生。」
【運動防護生 實習制度乏善一】運動員遇傷受挫 防護員助身心重建
體育
第1599期
【運動防護生 實習制度乏善一】運動員遇傷受挫 防護員助身心重建
2015-05-28
在「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3學年度橄欖球錦標賽」中,北市大防護隊隊員為選手進行場邊防護。圖/黎彣彥攝&nbsp;【專題記者/黃思綺 董容慈 曾勢喨 張以萱 蔡亦寧 黎彣彥】民國76年,台灣便成立「中華民國運動傷害防護學會」,並於91年起開辦運動傷害防護員授證考試。然而,因政府未積極推動,目前國內合格運動防護員人數僅約200位。近日,台北市政府於103年7月首創「台北市運動傷害防護隊」,設立16個運動傷害防護站,顯示運動防護員等相關科系的實習制度漸被重視。以雙腿緊緊固定對手上半身,反手扣住其肘關節,讓對手耐不住痛苦而投降。國立體育大學黃聖庭靠著關節技勇奪「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柔道四連霸,但其實這並非他原本的致勝招式,而是在十字韌帶撕裂後,經歷長期低潮才找到的比賽風格。而帶他遠離低潮的就是他的運動防護員──詹華蓁。談起這段漫長的復健過程,詹華蓁表示,心理的復健比生理更困難,黃聖庭受傷後一時找不回最佳狀態,因此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我告訴他要相信自己。」詹華蓁表示,黃聖庭在克服傷勢後,終於找到自己的致勝方式,重返冠軍賽舞台。由黃聖庭的經驗可知,對運動員而言,防護員就像是身體的褓母,必須隨時視運動員的身體狀態與傷勢,給予幫助或調整訓練內容,讓運動員以最佳狀態站上運動場。而防護員更是醫生、教練與選手間的溝通橋樑。體大運動保健系教授黃啟煌指出,若缺少防護員溝通,教練與選手常不瞭解傷勢而造成二次傷害。後續復健則也是防護員的另一項工作,不同於一般人,運動員復健除了是為恢復日常能力之外,還需加強肌力和體能。黃啟煌更說:「復健的任務不只是讓患部復原,而是要讓他回到運動場上去飛。」現今的許多大型賽事如「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於現場都會安排相關科系的防護生支援,透過現場實習的訓練,他們會跟隨職業防護員學習運動傷害的緊急處置以及各項基礎技巧,更透過要求提前數週進駐,以便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同時控制飲食和訓練內容。但並非所有相關科系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完整的實習機會,若學校本身未設有運動傷害防護隊或完善的實習制度,便可能讓防護生無法完整且有效學習,在進入職場後難提供選手高品質的照顧。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