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新知
戴碧玲創凝香體敷料 緩解犬隻潰瘍出血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93期
【陳玟妤個展】線條細如髮 銅版畫刻出家屋印象
2018-12-21
【記者徐卉馨桃園報導】細如髮絲的線條,精細地描繪出階梯、床等家庭擺設,房間中女人跪伏著,赤裸的背脊上散置著湯鍋、碗盤,畫中無外牆而敞開的家屋,彷彿邀請觀者走入私密的家庭記憶。《家的離散與回歸》個展,展場第一幅作品便呈現出超現實風格的童年家屋印象。展覽自8日到明年2月17日,於中壢House Art當代藝術展出,創作者陳玟妤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版畫藝術研究所。「我很喜歡每一筆所造就的刻痕。」陳玟妤說,四種版畫方式中,凹版的銅版畫是較少人選用的媒材。首先需繪製草圖,並研磨銅版至光滑後,塗上防腐蝕液,轉印上草圖,以針筆刻畫。接著藉由腐蝕次數、時間,營造畫面深淺層次,達成製造不同效果。清版上油墨後,再經數次擦版,以噴溼的紙張印製,創作流程極為繁複費時。而陳玟妤選擇鎢鋼針直刻的手法,又格外注重細節,甚至曾作畫到手指變形。House Art負責人李悅芝表示,陳玟妤選擇相對費力、沉重的金屬版版畫,相當欣賞他的創作態度。 陳玟妤2016年銅版畫作品家系列2《偽裝》,為第一階段「從小的家」系列作,畫中還有許多具體物件、人物的呈現。 圖/徐卉馨攝對於展覽核心意象「家」,陳玟妤表示,上研究所後,返視自身創作理念,探討家的意象與意義,進而將作品釐清出三個階段。四個展間安排,則反映他佈展的思路,呈現家直觀的物質印象,轉到對家的追憶、情感,思考家的變遷與人的歸屬感。第一個展間的第一幅作品〈尋找那被撕碎的記憶〉,描繪陳玟妤抽象記憶中的物件與空間,構築出對具體家屋的視覺印象。 觀展者所看的是2014年銅版畫作品家系列1《關係著我們》為第三階段「從小的家」系列作,畫中仍有許多具體物件、人物的呈現。 圖/徐卉馨攝左側第二間展場,則是第二階段主題「與嘉義共生的家」,細膩地潛沉到情感層面。〈早晨的景色〉呈現嘉義求學時四年寓居之所的情狀,與同性情人互屬心意,卻因來自傳統家庭,使他兩難於情感牽掛與原生家庭。有勇氣回首刻畫當時關於愛的故事,思考彼時曲折的心跡,追索家的意涵。畫中細密的髮叢,常見於陳玟妤畫作,對他而言是富含女性特徵的意象。用力刻印的凹痕,飽蘸油墨而印製,髮絲紋理所隱含細膩光澤,則來自他要求自己不能中斷每一縷髮絲的刻畫。對於漫長的創作過程,他說,「創作銅版畫特別迷人的,是心靈上與身體的交會。」 陳玟妤2018年銅版畫作品《早晨的景色》,人物形象已趨簡化,作品可見髮絲的細緻刻畫。 圖/徐卉馨攝創作階段的轉捩點,是陳玟妤2017年時接觸並研究原住民文化,他深刻體會其文化的抽象層面,面對原民技藝將失傳與文化消逝的困境,他開始思考歸屬的意義。陳玟妤說:「從其他民族的存在,回歸到自己曾住過的地方與原生家庭。」他對應自身遷居回家,發現家的空間變化,同時家的意義也因自身視角轉移,而擴及到探討心靈歸屬,以及家在時空中變遷的意義與樣態。二樓展間的第三階段「家的擴張」正反映此理念,是陳玟妤現今正著手創作的系列。作品呈現從嘉義遷居回來,原生家庭的家屋因故整修、空間重新分配,而在不同的家之間遷移,面臨告別、心靈歸屬的重建與未來去處。如同他所寫下的:「我們可以透過現有的一切,去修補那曾經碰撞過的裂痕,而去選擇我們未來要往何處去。」對照舊作與新作,畫作線條更趨簡練與抽象,對此陳玟妤解釋,「將具象的東西抽離掉。」反映他近來的思考狀態,容納更多意象與想像。觀眾張凱翔說,陳玟妤將抽象的理念以畫作來呈現,可以引發觀者思考自己與家的回憶。 陳玟妤2016年銅版畫作品家系列2《偽裝》,為第三階段「從小的家」系列作,畫中還有許多具體物件、人物的呈現。 圖/徐卉馨攝最後一個展間,是陳玟妤第一個階段「從小的家」。他回頭追索、描繪最初家屋宅院、家人的形象,曾因傳統的家庭氛圍而有的不平不安,凝視自身生發出的複雜情感。而經歷離散與回歸,陳玟妤心靈中刻畫一條通往身心歸屬之所的綿長道途,如他在展覽空間中寫下的註腳,「唯有愛,才能真實地在世界上找到回家的路。」 展覽註腳。牆上大幅為2016年《叛亂》、小幅為2015年《階級制》,媒材均為絹印孔版,為展覽中三幅彩色作品其中二幅。 圖/徐卉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