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國家防災日教育活動 共展產官學成果
影音
第1813期
國家防災日教育活動 共展產官學成果
2025-09-26
【記者江虹、方凱琪、陳筱雯台北採訪報導】地震警報響起,民眾紛紛屈身躲在桌子底下,按照指令就地掩護。國家防災日教育宣導活動於20號在國父紀念館舉辦。透過產業、政府、學術機構合作,讓民眾身歷其境,全面了解災害現場的自救方式,提高防災意識。 這次希望民眾學習的主要是防災意識的部分,當初在設計的時候,思考的方向還是以生活為主。生活的方式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可是基本上要解決問題的觀念是沒有變的,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災科學教育館長黃建華解釋。地震求生72小時是今年主要的體驗活動,透過模擬賣場、電梯、捷運等生活場景,指導民眾如何就地避難,完成後續疏散等一系列的防災應變。另外,也教導民眾如何製作簡易照明燈及止血帶等自救技巧,透過實作培養危機應對能力。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減災規劃科宣導股長高培灝指出,防災72小時這是這次首創的,「遇到災害的時候,從家裡到避難收容處所的時候是連續的,所以我們把攤位都合起來。」 民眾還能透過活動體驗身心障礙者在災害現場會遇到的情景,一同學習如何幫助特殊需求者避難。此外,長期關注防災的企業也加入宣導行列,展現許多相關設計。高培灝説:「裡面我們有特別去強調的,不管是老人、小孩、行動比較不便的人員,我們有針對這個提供教具,可以現場體驗。」另外,黃建華分享,「以前都是消防局自己在做這塊,我們最近這幾年希望結合民間單位,比如像是慈濟的志工或者民間的公協會。」 災後復甦也是防災重要的一環,民間團體展示避難所帳篷及床架,供民眾提前了解尋求協助的管道。現場更有具教學經驗的團隊,讓防災知識更符合學習需求,也在活動中體現各界合作的成果。WinWin打包勝利營隊總籌謝尚桓說:「為了讓孩子了解我們在建築上面的違建會不會造成危險。」並解釋透過這個地震實驗儀,讓孩子了解房屋會不會傾倒,達到共學的效果,就是全民防災意識的提升。對此,參加民眾李念平則認為,「災害應變本來就是,一直要去不斷地去重複地練習,因為有時候當你遇到危機的時候,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這次的活動,讓民眾體驗防災設備,同時學習災時的實用技能,做好萬全的災前準備,並將災害降到最小,充分展現產、官、學合作的力量。
文史教育新翻轉  北投唱秋遊樂趣
影音
第1633期
文史教育新翻轉 北投唱秋遊樂趣
2016-10-20
【記者張寬逸、李恩台北報導】提到北投公園大家可能會聯想的是寶可夢抓寶活動,可是現在的北投公園卻有了新的玩法。由北投公民會館和北投說書人所舉辦的第一屆北投唱秋活動,將遊戲融入北投文史教育,讓民眾透過闖關認識北投在地文化。參與闖關活動的陳慈勤表示,以往來到北投只會參觀各個景點,而在這次的北投唱秋活動,看見了不同以往的北投風貌。闖關活動配合文史生態設計,包括限時專送、台灣好萊塢和北投小精靈各式活動,其中台灣好萊塢,讓民眾唸出台詞對戲,再次回味北投六零年代的台語經典電影。「北投說書人」執行總監林智海表示,六零年代時詹姆斯‧龐德(James Bond)007系列電影馳名中外,台灣也因此跟隨潮流產出多部台語間諜片,且大多數電影於北投取景,因此北投又被稱作「台灣好萊塢」。由在地年輕人組成的北投說書人,以設計深度地陪導覽,透過活動、課程等方式,帶動民眾更加了解北投歷史,而林智海對此表示,北投說書人想要傳遞給大眾北投的豐富文化,透過舉辦活動展現北投的在地生活。淡江大學運輸科學系鄭翔羽在活動中化身關主,帶領民眾回味北投那卡西文化,而目前也擔任北投說書人實習生。他表示自己身為北投在地人,希望多認識自己的家鄉因此加入北投說書人行列,希望透過活動跟大家一起了解北投文化。北投公園唱秋活動,有別於寶可夢抓寶遊戲,提供民眾新的方式遊樂北投,在闖關活動之中看見不同的北投文史生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fbKSu-Vkc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