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新知
第1734期
滾跳自如 球型機器人躍過地形障礙
2020-10-28
【記者石學儒綜合報導】地上快速滾動的球型機器人眼看就要撞到前方石塊,但這時它突然跳起,成功越過石頭。國立臺灣大學團隊「BiorolaBall」開發出「球型跳躍滾動複合式機器人」,讓球型機器人兼具滾動與跳躍的功能,解決傳統球型機器人無法跨越隆起地面障礙物的限制,此作品也獲得「萬潤2020創意創新競賽」金牌獎的肯定。 團隊以「球型跳躍滾動複合式機器人」於「萬潤2020創意創新競賽」獲得不分組金牌,是該競賽的最大獎。 圖/張維哲提供傳統球型機器因為具高機動性和低故障率的優點,常被應用於陪伴、探勘等領域,但在行進時卻難以跨越障礙物,團隊成員、臺大機械工程學系張維哲說明,一般球型機器人只能跨越其半徑1/5的障礙物。為解決此問題,團隊將球型機器人分為兩部分,一是裝有馬達的兩個半球,使球型機器人可以滾動;二為中心跳躍機構,透過儲存能量的機構,以及模仿青蛙跳姿的四連桿結構兩者互相作用,讓球型機器人能夠跳躍,且跳躍高度平均可達機器人半徑的兩倍。其中,四連桿結構藉由擠壓的方式,向平面產生力,如同游泳時蹬牆前進,使機器人能夠跳躍。團隊成員、臺大機械系張芝綾補充,下方接觸地面的零件具弧形外觀、軟材質轉軸等設計,可延長與地面的接觸時間,以提高機器人的跳躍能力。然而開發困難在於儲存能量的機構,團隊解釋,他們以中心彈簧儲存能量,並透過齒輪傳送動能,但曾多次因為設計不夠縝密,導致機器人斷裂或解體,經過反覆嘗試不同材料和構造,才有現在的成果。 團隊經歷多次嘗試改良,才有現在的成果,圖中白色的半球殼在測試時留下許多撞痕。 圖/張維哲提供張維哲表示,雖然目前市面上有可微幅離開地面的球型機器人,但因離地的距離不足,未能解決傳統球型機器人的困境。同時,也有軟性、可變外形的球型機器人,但由於表面柔軟,其滾動速度並不快,且亦無法跨越垂直或過高的障礙物。此外,跳躍功能還能應付凹陷路段,如水溝等。團隊利用跳躍技術,可望改善球型機器人的機動性,比如應用於陪伴型球型機器人,可使機器人在家中能爬樓梯或是跨越較高的門檻。張維哲補充說:「在探勘和救災也是可以使用,因為球型機器人球型的設計,讓內部零件不易損壞。」再加入跳躍功能後,不論是深溝或是高聳的障礙物都能越過,且團隊開發的機器人每次跳躍間隔為一秒,能夠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針對此研發,台北市消防隊員何小明(化名)表示,他樂見具跳躍性能的球型機器人出現,但若要實際用於救災,還必須經過多項測試。民眾李沁玹也提出,該發明可能只適合特定的環境,像是太高溫的環境恐導致機體故障。不過,張維哲說明,未來將加入環境感測器,幫助機器人更準確地預知跳躍時機,同時也會改良內部構造,讓更小型的球型機器人能夠被生產。 團隊研發出有跳躍功能的球型機器人,突破球型機器人移動時對地形的限制,過去窒礙難行的路,現在猶如平地般易行。 圖/張維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