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野生雨來菇大多出現在雨後的路邊沙石地,因此有產量不穩、容易泡爛等問題。有鑑於此,慈濟科技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副教授耿念慈、慈科大護理系研究生張景惠等人研發出「雨來菇栽培與生物醫學的應用」,將雨來菇移至水槽下養殖,以達人工控管品質。此發明於1日獲得國家新創獎。

 慈濟科技大學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副教授耿念慈、助理教授劉威忠、研究助理柯雅淳和
護理系研究生張景惠等人,研究「雨來菇栽培與生物醫學的應用」獲國家新創獎。 圖/耿念慈提供

 球形雨來菇的剖面具有豐厚藻膠,為雨來菇在水下生存的防護罩。 圖/耿念慈提供

 雨來菇內的藻膽蛋白被激發後,會散發出紫色的光暈,使美感價值提升、運用範圍增加。 圖/耿念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