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601期
2015-06-11

柯淮恩取下素描作品,貼上「拍謝!作品包起來了。」的通知,讓觀眾感受藝術家「正在離開」。 圖╱高中屏攝 柯淮恩取下素描作品,貼上「拍謝!作品包起來了。」的通知,讓觀眾感受藝術家「正在離開」。 圖╱高中屏攝


 

【記者高中屏台北報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生柯淮恩走進圖書館中,將展覽中的素描作品從木板取下,捲好圖畫紙後,放進準備好的袋子,最後在空蕩蕩的木板上貼上「拍謝!作品包起來了。」的公告。她3日於台師大圖書館總館一樓舉辦《嘿,我要走了!柯淮恩打包展》,模擬畢業生離校前打包的過程,不定時帶走作品,讓觀眾感受藝術家「正在離開」。

「行動就是這個展覽的核心。」柯淮恩指出,展覽的重點不在作品本身,而是「打包」的過程。牆上的作品是她大學四年中的課堂作業,她表示,不論成品是好是壞,包含快樂或是哀愁的回憶,學期結束後都得「離開」。柯淮恩用「打包」連結畢業,讓觀眾目送展品漸漸消失,她說:「你只看到公告,但不會知道之前掛在這裡的是什麼。」,讓觀眾因為錯過作品而感到遺憾。

柯淮恩的打包作業很隨性,空閒時就會前往圖書館打包,也不限制每次打包的件數,現場甚至還有包到一半的作品,讓觀眾無法預期展場的變化。柯淮恩表示,開展時朋友來看展覽,但她因為上班無法親自招待,於是靈機一動,讓朋友決定下一件被打包的作品。她故意不按牌理出牌,令觀眾意想不到下一步,「這是我的展覽,我有資格任性。」

觀眾、台師大音樂系學生錢佳君表示,展覽初期她就前往觀展,當時一幅畫作被泡泡紙包住,她心裡認定這件作品即將被帶走,沒想到柯淮恩到場後留下「我才不會繼續包這件咧~太天真囉!」的紙條,並帶走另外一幅畫,完全出乎她的意料。錢佳君表示,打包展的概念顛覆她以往看展覽的經驗,即使已經看過,也會想多去幾次,「想看看會變成什麼樣子。」

柯淮恩表示,個展原本預計在上個月展出,但因為與其他展覽檔期重疊所以延期,「誤打誤撞選到畢業典禮之前這段時間。」做為大學生涯的最後一項創作,柯淮恩期望舉辦一場「非現在不可、非我不可」的展覽,她解釋,打包展只有在畢業前舉辦才合理,也只有身為畢業生的她最有資格舉辦。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