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昰熏、張寧心、洪婉恬、葉冠吟、邱麒瑋、陳思慧綜合報導】走進大稻埕迪化街,伴隨濃郁的香氣,兩旁古色古香的中藥行映入眼簾。店內一排木櫃鑲著許多小抽屜,裡頭擺滿茯苓、白芍、川穹等藥材。老闆在櫃台與藥櫃間穿梭,將秤好的藥材包進正方形的紙張,成了一帖帖養生補氣的藥食。而廚房常備的胡椒與芝麻、零食罐裡的仙楂餅與八仙果,更是深植於台灣人嗅覺及味覺的日常裡。這幅出現在大眾兒時記憶的場景,如今卻漸漸消失。
百安堂蔘藥行老闆第三代郭柏鋐細心研磨調味粉。圖/葉冠吟攝
政策紊亂、人才斷層加上藥師不願投入中藥產業,使中藥行營運困難,從民國82年的1萬6千間到今日剩下不到一半。然而,民眾對中藥的需求並未下降。為彌補人力,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於105年底公告,將修正《藥事法》並設立「中藥技術士」一職,若法案通過,中藥商就能通過技術考試取得證照以及「調配」特定丸、散、膏、丹的權力。
政府修法設立中藥技術士、賦予通過考試的中藥商位階較低的「調配」權,企盼兼顧傳統中藥經營、落實專業認證制度並方便民眾取得食補藥材,立意甚美,卻引發中醫師與藥師對用藥安全的疑慮,延燒多年的調劑權之爭再度浮上檯面。
根據衛生署於65年發布的函釋,經「調配」後的中藥材就如四物湯藥帖裡的熟地黃、白芍、當歸及川芎,能以肉眼清楚區分;反之,混合成一帖後無法辨識原來藥材者,即代表經過「調劑」程序,如同民眾常吃的濃縮科學中藥粉。台灣藥師與中藥商長年爭論所在,就是「調劑」中藥的權力。前者認為後者的醫學知識與專業度無法為民眾健康把關,不應被賦予調劑、甚至調配的權力,後者則質疑前者的實務經驗淺薄,把持調劑權並不合理。
憂技術士專業度 藥師捍衛調劑權
針對本次修法,藥師持強烈反對立場,認為中藥技術士將侵害其調劑權的執業範圍。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藥師公會)祕書長曾中龍表示,藥師為專業人員,經過完整的「教、考、訓、用」過程,意即需接受國家規定的教育,修習足夠學分畢業後,參加國家考試並取得證書,再接受專業訓練才能被聘用執行業務。
在63年前依規定換領藥商許可執照並登記有案的中藥商,於82年開始能執行中藥販賣與調劑業務。時至今日擁有執照者年事已高,中藥行業務通常交由下一代接班。但政府在82年後從未舉辦正式考照制度,接班人雖承襲中藥知識,專業度卻不被認可,製藥和調配方式亦受質疑。曾中龍說:「目前中藥商僅經過內部訓練,資格認定並不透明客觀。」
曾中龍對於修法後新增的中藥技術士感到憂心,他指出,「民眾搞不清楚『師』字輩或技術士有什麼不同。」中藥技術士沒有醫師的診療權和藥師的調劑權,但民眾仍會習慣性向中藥行購買與初步詢問,若其為供民眾便利性協助抓藥,便違反《藥事法》。
不過他也坦承,藥師久未接觸中藥確實會感到生疏,目前規定執業藥師每年必須接受「繼續教育」,近幾年的培訓也持續加強中藥相關知識,而本次修法促使他們更重視藥師的中藥教育。
教考內容偏重西醫 中藥商質疑藥師能力
黃長生蔘藥行兩代繼承人於店內替客人準備藥材。圖/葉冠吟攝
中藥商對於藥師的反對意見也提出質疑:一是考試制度——藥師國考當中與中藥相關的考題比例偏低;二,中藥商也指出藥學教育體制的不足。藥學系學生對中藥炮製及藥材辨識經驗少,且僅需修習16學分的中藥相關課程,即可獲得調劑中藥的權利。
針對目前藥師投入中藥產業比例低的現象,台灣中藥從業青年權益促進會(以下簡稱青促會)理事長古承蒲指出,現行制度下,通過考試的藥師即被賦予調劑與管理中藥的權力。事實上他們在校僅修習16學分便取得考試資格,但普遍藥學系的畢業門檻卻高達150學分,可見比例懸殊。另外她表示,中藥相關題目在國考中佔不到5%,為保障藥事人員的專業度,政府應設立專門國考,藥師也應在中西藥領域中擇一執業。她說:「不該是一個國考取得兩種藥事人員的資格。」
除了考試制度的問題,現行教育體制亦存在問題。擁有百年歷史的永盛藥行有限公司第三代繼承人戴銘錫說:「現今藥師駐店的制度不合理。」他認為,大部分的藥師連最基本的中藥分辨都有困難,調劑中藥的步驟及程序更是繁雜。黃長生蔘藥行第四代接班人廖庭妍也表示,有些學徒即使到中藥行學習了三、四年,不見得摸得透中藥材的性質,更何況是只修習16學分,通過考試就擁有調劑權的藥師。台北市中藥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馬逸才表示,藥師獲得中藥調劑權資格不應該只依靠16學分,「政府應該設立獨立的國考,唯有通過考試才能獲得中藥調劑權。」
藥食同源難管理 中藥商定位需釐清
中藥深入台灣民眾日常生活,舉凡枸杞、紅棗等,既可入藥也可入菜,其「藥食同源」的特性讓立法更加困難——管制太嚴將影響民眾生活,太過鬆散又會疏於保障民眾用藥安全。究竟如何管理?該管到什麼程度?對此,同時擁有中、西醫執照及法學碩士學位、衛福部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主任的陳俞沛強調,從法學原則上來看,所有關鍵都在制度設計者,因此「苛責兩造是沒有道理的。」他更指出,政府在修法前應「搞清楚中藥商的定位」,對人民健康影響越大,就需用越高階的方式管理,執行人的資格認定也應越加嚴格。
中藥商究竟是純粹販售藥材的商人,還是必須為民眾健康把關的專業人員?此次修法授權行政院舉辦的技術士考試,其位階遠低於由考試院舉辦的國家考試,證照的效力自然也有差距。矛盾的是,政府卻賦予中藥技術士獨立製作中藥製劑(如丸、散、膏、丹)的權力。除了可能侵犯憲法保障的藥師執業範圍,也不符合中藥商獨立調劑中藥的訴求。陳俞沛說:「中藥領域人才凋零的問題早已存在。」他強調,立法機關已於87年授權辦理考試,行政機關多年來卻視而不見,從未舉行考試、也不加管理。政府若在釐清中藥商定位前修法,不僅無法說服任何一方、解決長久以來的爭議,更枉顧民眾用藥安全。
針對各方質疑,衛福部中醫藥司技士賴世珍指出,《藥事法》第28條修正內容中,中藥技術士依民眾自用需求所零售的傳統丸、散、膏、丹及煎藥,都將依照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的方劑調配,用藥安全仍有一定保障。此外,中藥技術士並不能處理醫師所開的處方箋,因此並不會侵犯到藥師的業務範圍。她表示,近年來中藥產業逐漸凋零,政府修法的用意,就是希望中藥行新生代能經過訓練與專業認證獲得一定資格,而非以世襲方式繼承中藥行。賴世珍也強調,目前修法仍屬草案階段,之後仍會依據程序召集專家進行補正。
完善制度育人才 中藥產業方可永續發展
中藥到底是不是專業,先定義清楚才能制定後續的政策,大學教育系統也才有所依據。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主任郭昭麟表示,希望政府從教育著手,成立獨立的中藥「教、考、訓、用」體系,並配合實習制度,與現有中藥從業人員學習實務技能,使中藥產業永續發展。
郭昭麟努力了幾十年,希望尋求中醫藥人才的教育管道。他也曾建議學生進入藥學系就讀,但課程偏重西醫,中藥課程明顯不足,因此希望中藥能獨立。他說:「十年、二十年也沒關係,沒有開始就永遠不會有成果。」他表示,主張中、西藥雙軌制並非限制藥師選擇,而是保障中藥人才。讀中藥的學生雖有專業卻無證照,因沒有調劑權而處處被打壓。
但藥師卻持不同看法,認為中、西藥不應成雙軌制。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副教授林慧玲表示,臺大醫院每年由藥師擋下的不適當醫師處方箋就有11萬筆,顯示藥師替民眾把關的責任重大,這也是當初醫藥分業的原因。因此,藥師應同時具備中、西醫藥的專業,若進行雙軌制,對任一方的專業知識不足,將會危害民眾健康。
藥師公會理事長古博仁表示,藥師的學校教育重視實證醫學,需要以科學為根據實行嚴謹的基礎教育。學生打好基礎並認識中、西藥的成分,了解交互作用後,自然會提升進入職場後的敏銳度。目前藥學教育已包含辨識藥材等內容,藥師公會也於8號舉辦「中藥學教考訓用與執業發展」聯席會議,邀請各校藥學系討論與合作,研擬增加更多中醫藥方面的課程,讓學習更充實。古博仁也強調,設立完善的實習制度是必要的,檢驗實習單位負責人是否具備足夠專業知識,確保學生的實習品質更是重中之重。
相對於西藥,健保對中藥的給付較少,就業環境艱困,造成藥學系學生鮮少投入中藥領域,進而形成人才斷層。曾中龍表示,全台共有四萬多名西醫師,產生龐大的處方藥需求,因此民眾才會認為藥師偏重西藥領域。在台灣第一線執業的藥師有兩萬多名,持續投入中藥領域的藥師僅佔約15%。他認為,關鍵在於目前調劑一劑中藥只能賺約新台幣20元,但付出的時間及技術成本比西藥高出許多,甚至可能賠錢。另外,健保只給付醫院中藥部調劑的濃縮科學中藥,導致藥師選擇中藥為業的意願相對較低。曾中龍對此呼籲政府不能把責任全部加諸在藥師身上,應該要協助改善藥師的執業環境,並適當調整健保給付制度。
雖然衛福部意識到中藥行消失,希望以類似落日條款的方式提出《藥事法》修法草案,賦予中藥商技術士證照。但藥師質疑中藥商的專業度,認為應由完整教育制度,經過中西合璧的課程,才能勝任調配、調製藥品的工作;中藥商則認為藥師修習中藥相關知識與學分不足,國考考題佔比又少,管理中藥的能力可能不足。中西醫藥是否走向雙軌,各方持有不同意見,但中藥的長遠發展仍需要各方配合,政府也應廣納意見,才得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