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639期
2016-12-01

 【記者翁芊儒、鄭雅方新北報導】遠看是路邊的野花野草,一走近,就可以聞到薄荷的香味。

 位於新北市的瑞芳公園,近日種植了大片香草作物,成為該區第一個可食地景。兼具食用、美觀與休憩性質,利用社區的閒置空間,種植蔬果、香草等作物,除了美化社區景觀,也把荒地變成綠地。

 新北市瑞芳區區長陳奇正表示:「我們為了打造另外一種不同的風格,把雜草除一除之後就設置了香草花園。總共有五種植物,都可以泡茶入菜使用。」附近居民陳金對也表示:「種香草、種薄荷、種九層塔,也可以吃,九層塔如果自己想炒就來這邊摘一下。」

 近幾年台灣提倡都市田園生活,新北市去年開始推廣的可食地景蓬勃發展。有機種植方式不但提供民眾安全蔬果來源,在地生產也減少了蔬果運送時產生的碳排放量,額外的收成更提供社區中「老人共餐」活動食用。

 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技術推廣課課長孫豪廷表示:「像我們台灣有很多食安問題,那很多人就覺得其實自己種菜的話就變成說有一個新的選擇,就不用擔心買到的東西也許有添加農藥,這樣吃的比較安心。」民眾鄭數珠表示:「我是業餘來這邊種菜拉,一則自己可以食用有機的東西啦,二則可以運動啦。」陳奇正表示:「瑞芳地區有19處在舉辦老人共餐,有時候老人共餐它們也會拿去入菜使用。」

 可食地景不僅成為居民的休閒場域,透過直接參與農耕體驗,讓生活在忙碌都市中的人們加強農作知識,同時也活絡在地社群的交流。

 鄭數珠表示:「其實是慢慢的學,就是隔壁大家好像菜園的好鄰居,他們會教阿,就是從不會學到一點點會阿,所以很有成就感就是這樣子阿。」孫豪廷表示:「不只是輔導說在都市裏面有食物的產出,包括我們講可食地景,他其實是對於其他民眾他到了一個地點的時候,他可以不把他當一個菜園,他可以把他當成自己可以去的休閒場域。」

 可食地景的推廣除了需要政府與社區的合作,也要靠民眾自主參與,才能在凝聚社區意識的同時,讓友善環境的理念在地深耕。

https://youtu.be/aXsMCOrs3Jo

標籤:可食地景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