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682期
2018-10-04

【記者陶怡軒綜合報導】除了文字,我們還能藉由什麼來讀詩?《詩蠹阡陌》VR體驗展,利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呈現詩的面貌,希望藉由影像和聲音,帶領民眾進行一場不同的讀詩體驗。該展覽為今年台北詩歌節的系列活動之一,9月22日起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

「如果我們是浪向沙灘起跑/眼淚一樣都從海水裡來/只是在不同時間抵達同一座海岸。」隨著詩人羅毓嘉朗誦作品〈繼續合唱〉,體驗者透過虛擬實境,置身夏夜的海邊,遠方的浪輕拍打著岸,伸手觸碰島嶼上的樹,手與樹相接的剎那,樹幻化為夜晚中耀眼的星光。

楊乃甄設計出和詩境相互搭配的畫面,並讓體驗者在畫面中進行互動。 圖/策展單位提供


體驗者一邊走在虛擬實境中,耳邊響起詩人的朗詩聲。製作人楊乃甄2015年前往紐約大學攻讀互動電信媒體系碩士,他表示展覽鼓勵體驗者和作品互動,「詩不再只是單向的接收資訊,而是雙向的交流。」希望體驗者可以共同和創作團隊完整這個作品。

作品《日夢》(daydream)收錄5首現代詩作品,組成四個篇章,分別為「時間」、「死亡」、「繁衍」及「奔流」,楊乃甄:「這五首選詩都是我第一眼就特別有感受的詩,選出來後再做VR畫面的編排。」選錄作品包括黃裕邦〈詩歌〉、鯨向海〈靜物〉等。

體驗者在過程中可以利用握桿和畫面進行互動,敲擊或移動畫面內的物件。 圖/陶怡軒攝


「VR中營造的感覺是你站在中心點,只要站著就可以看到所有東西。」就讀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的許喬語則表示,在體驗過程中景物環繞在自身四周,即使沒有文字,也能呈現詩的意境。許喬語認為靜態的詩結合動態的VR,讓詩的呈現更加豐富多元。

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民族輔中國文學系的林天晴則表示,因自身對文學有興趣,也修習相關課程,對於VR場景結合詩境印象深刻。「原本自己讀詩沒辦法很理解詩的意境,體驗過後,能藉由畫面更了解詩的主題。」他坦言,對他來說是很新奇的體驗。

 

台北詩歌節活動企劃蘇庭睿則提到,參與體驗的除大學生外,也有年紀稍長的中年人到場參觀。對於年長者來說,VR畫面有別於以往的視覺經驗,「他們沒有看過VR,在展覽體驗上他們的差異感比較強烈。」在年長者身上,更能發現展覽提供閱讀的另一種可能,楊乃甄也強調,VR展並不是要取代傳統的閱讀,在現代兩者都是有價值的閱讀方式。

開始前解說注意事項,體驗者年齡分布廣泛,從大學生到年長者都有。 圖/陶怡軒攝

置頂